《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一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列、戚、甲辰本此回情節安排完整合理,但較為囉嗦拖遝,玩其文字,當非出於曹雪芹手筆,或係脂硯等人據曹雪芹殘稿補寫而成。楊本及程甲乙本一系文字比較簡練,顯係經過後人整理,且存在刪減過度及某些情節欠合理的問題”
读的时候就觉得奇怪啊,怎么这么多从来没读到过的情节,而且语言也变得贫乏了,显然不是曹雪芹的文笔。读到凤姐讯家童的时候,我说:“停!这肯定不是曹雪芹写的!!”程甲本应该才是曹雪芹原稿,两个版本的差距太大了。
想想其实这就是写作技巧啊,相同的内容,为什么曹雪芹能写的那么好,为什么别人写来就很啰嗦很无趣了?连人物性格都弱下去了,曹雪芹的高度,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到达的啊。
今天本来的安排是早上去复旦大学的韩国超市购物,然后去旧书店淘书,下午和晚上分别读四回红楼梦。
事实上是,我被一家卖复古箱子的店勾住了,买了两只大箱子(回家当茶几和凳子用),超市没去成,旧书店也没去成。下午太热,回家之后只读了两回。晚饭又吃得太饱,饭后去散步,回来读了三回,读到第六十七回,发现不对劲,又找来别的版本对照,等搞清楚问题,时间已经九点半,晚上据说有台风,琳说下回再读罢,就从第六十七回程甲本读起。
虽说计划不如变化,可是想到那两只大箱子,我还是很欢乐。
读的时候就觉得奇怪啊,怎么这么多从来没读到过的情节,而且语言也变得贫乏了,显然不是曹雪芹的文笔。读到凤姐讯家童的时候,我说:“停!这肯定不是曹雪芹写的!!”程甲本应该才是曹雪芹原稿,两个版本的差距太大了。
想想其实这就是写作技巧啊,相同的内容,为什么曹雪芹能写的那么好,为什么别人写来就很啰嗦很无趣了?连人物性格都弱下去了,曹雪芹的高度,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到达的啊。
今天本来的安排是早上去复旦大学的韩国超市购物,然后去旧书店淘书,下午和晚上分别读四回红楼梦。
事实上是,我被一家卖复古箱子的店勾住了,买了两只大箱子(回家当茶几和凳子用),超市没去成,旧书店也没去成。下午太热,回家之后只读了两回。晚饭又吃得太饱,饭后去散步,回来读了三回,读到第六十七回,发现不对劲,又找来别的版本对照,等搞清楚问题,时间已经九点半,晚上据说有台风,琳说下回再读罢,就从第六十七回程甲本读起。
虽说计划不如变化,可是想到那两只大箱子,我还是很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