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地盘,换个心情,黎明前将悲伤终结。
![]() |
我很喜欢看电影里面的编辑们写的小文,最后几页的栏目。
不论是选题还是题目,总会有我想看的。
并不想在这给他们做宣传,相对来讲,拍马屁的电影介绍也蛮多的,笑。
从那里,总能找到一些归纳过的资料,还有演员的另一面。或者说,就是他们的银幕之外的扩充。
那不是追星族应该做的事儿吗?
哦不,那种寻找出来的情感,也会让人流连。犹如小编的自我发泄般,与其繁忙的工作,将压力抛洒下来吧。
时间久了,我也试图将一些琐碎情感抒写一番,无奈人傻钱不多。总是记不住悲伤太久。
却在难过时寻找不到一杆称心的笔。
像巴黎我爱你中,那位母亲对自己死去儿子的思念。女演员众所周知的真实演技,表演的情深至切。最终,我没有掉下眼泪,却在回忆起儿时,母亲每天用三轮车送自己上小学的平常事上迂回闪现,我每天都会数路上的景物,几棵树,路过的青砖瓦片的图案。那时候的精神大多集中在花纹上,时间就这么过了,眼泪就这么轻易飞走了,太奇怪了。
带着这种记忆的水果硬糖,为领导放映参赛的动画作品,北极熊的处境对我的撼动,就算身后的打鼾声快让其他评委笑出来也无法忽视,最后的王者就要离开了呀,你们没看到吗?我想这个作者的情感这辈子也不会被赏识了,我难过。
天使艾米丽被影评人传颂,我看了5遍开头了,原谅我,吃着汉堡面对松子的一生,却将水撒了一地。
我也曾抱着万分期待写下对黑天鹅的情书,它却把我解读成一个出风头的黄毛,那种概括女人的方式,就如同我去见一个貌合神离的网友。还不如同事说的“适合老女人”,恰当的好想敞开大笑!然后他还认为我赞同这个观点而欣慰,想起这些,大众认可的悲剧是否会给自己一个完美的悲伤呢?
我也想过自己应该有个唯美的葬礼,人们穿着棕色,奶白色,深褐色,涂着复古的红色,男人应该留点小胡子,打着伞看着墓碑,我想我应该留着一张自己最满意的照片。我还想看到小提琴表演。应该会有人演奏给我听吧。
悲伤是不是一定要与事件有关呢?那么又会被扯到政治上,天都知道这不我的。
悲伤是不是一个人的间接性发作呢?不懂人情世故就不配拥有吗?偏执狂也有春天呀!
OK,STOP。
于是期待着爆米花片带来的基情与闲散,黎明前,将悲伤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