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社会搞基的这件事
![]() |
好基友婚礼 |
In this informationized era, 搞基正变为一项有着严重贫富差距和快餐主义的事。
当然啦,不仅仅是搞基,从相亲到找工作,从大学生到小山村,
贫富差距和快餐主义就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搞基正成为一见越来越需要成本和越来越失去情感的事儿。
健身,把自己练成金刚芭比,然后小露身材Po到微博上豆瓣上,
当然,用名牌和高级消费场所包装自己是必不可少的。
拥有了一群粉丝后,一方面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当然啦从face到inner,
从鄙视到不搭理,身处这个台面,总需要一点骄傲来表达自己的高端。
对于跟自己相仿的人,好吧,说白了就是姐妹呗,
当然啦,互捧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在不熟但对方又颇具知名度的情况下
可以摸个黑什么的,也顺便提升下自己小团体的凝聚力。
好吧,另一种情况是,对方正是自己心水的类型,
那就使了劲的勾搭,从今天到语言,无所不用其极,在被拒绝后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
以上所指,当然是比较有条件的那一部分,
网络成为他们展示自己博爱大众的平台,不过据了解真正获得真爱的也算是凤毛麟角。
从普罗大众来说,更主流的情况一般就是,约泡,郁郁不得志,再约泡,再郁郁不得志
于是,没找到真爱的更是俯首即是。
好吧,网络提供了一个快速选择交配对象的途径,
报数据开门见山,含蓄什么的那是初中时代玩的内容。
交友网站的流量超过几年前门户网站,文诹诹的介绍也掩盖不了数据的赤裸。
聊天室的繁荣景象是普通的交流群所不能企及的。
在聊天室的语言也已经达到了最言简意赅的程度,最常见的莫过于“25-175-65,1,聊见做”
聊 - 见 - 做,这就是这个时代普通同志的生态,三部曲,直来直往。
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让资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每一个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一夫一妻制的搞基关系也不少见,然而如今的一夫一妻制变得非常脆弱。
有时会发现好友突然恋爱了,不久,他就会告诉你,分了,有时理由甚至是对方的头发不好看。
由于快餐文化的普及,牢固的一夫一妻制也变得不再重要,及时行乐是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当然,人们也常常能看到那些已经在一起五年八年的老伴侣,
然而他们相识的年代已是早在SNS,各种微博,各种视频网站兴起之前,
那时最新潮的网络应用还仅仅只是文字博客。
好了,回头看看从前的基友们,
比如五六年前,同志文化还只是一种社会边缘的亚文化,
为同志发声的也仅有几位诸如李银河之类的研究者,好基友们还处在担惊受怕的时代。
当然,网络是基友们认识的首要工具,那时的聊天室,约泡者还不多,主流的声音是交友。
上文所言,博客是最主流的平台,深邃的文字,横溢的才华吸引着同性的目光,
人们因为彼此的认同惺惺相惜,因为彼此的关怀而活得相对轻松。
有足够广泛的网络提供人们相识,却还没有走向物质化的模式,
这对基友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再看十年前的基友们,
新世纪初的中国大陆,网络还只是少数人的冒险工具,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同性恋还是一个带有强烈歧视性的词汇。
而对于基友们本身来说,绝大多数的基友无法取得自我认同。
而极少部分素质很高,懂得使用网络,博闻强识同时本身条件也非常优秀的基友们,
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网络的约泡极为少见,而更多的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基友,
通过公厕或者浴场解决生理问题。
这个时代对于那部分可以使用网络的基友们,是美好的年代,
人们甚至因为7位数的QQ里许久不来的一个哔哔声雀跃,
为每封深夜收到的邮件而激动,而其后见面的基友们也奠定了深厚的感情,
就算不是恋人,也还是能维持多年友谊。
不是说信息化不好,学过写作的人都知道,技术带来效率。
不过,效率并不一定是正面的。技术没有好坏之分,使用技术的人才有好坏之分。
在社会逐渐开明的今天,同志的身份已经不是什么异端,
但同志的行为方式和风气却因为信息化的到来产生了很多问题。
从前很多人常说,要让别人看得起并且找到真爱,就是修炼自己让自己优秀。
也许在几年前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在今天,
外表优秀不一定带来的是真爱,内心强大不一定会赢得尊重。
对于我们自身,这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很多人也在问,为什么在自己的中学时代,喜欢的人一个眼神都能让自己心跳,
而如今就是再激烈的性爱多数带来的是事后的空虚?
好吧,前几天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崇拜那些能写出犀利杂文的人,那些能犀利针砭基圈时弊的就更是让人觉得佩服。
而我连一般的文字都写不出来,任何东西在我笔下也必然是流水账。
好在没有什么戾气,生活无非就是做个设计自个习给鹏鹏做饭吃以及吃三撇做的饭尔~
就让这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