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mericans in Paris
读从前的法国小说,动撤提及外省与巴黎的差别。用周立波的话来形容,莫过巴黎优雅,外省低俗;巴黎优越,外省自卑;巴黎繁华,外省落寞;巴黎奢侈,外省殷富;巴黎外露,外省内敛; 如此类推。至于文学艺术此类高雅活动嘛,更莫不是是以巴黎为中心,为马首是瞻也。 想想也是,几百年来,法国就是巴黎,巴黎就代表了法国。
不光法国人这么认为, 这不,本世纪初的美国人也这么想。光想还不够过瘾,得亲身前往,观摩再体验,于是有了New Morning 爵士酒吧,在美国倍受歧视的黑人爵士歌手尽情在此如歌如泣;有了海明威,在Place de la contrescarpe,酒逢知己千杯少,希望巴黎的流动盛宴永不终结; 而斯坦家兄弟姐妹,则是这场盛宴的灵魂。
斯坦家(Stein)家最小的兄弟 Leo ,约1900年间离开美国,先落脚佛罗伦萨,特受评论家,收藏家Bernard Berenson影响。Berenson 除醉心意大利绘画外,还对挑战传统审美观的后期印象派艺术感兴趣,特别推崇塞尚。那时的印象派没有现在那么受大众欢迎,比较落寞,有些曲高和寡,好在有美国伯乐。 Leo 一看,原来高人都在巴黎,颠颠前往,此为一战后期。之后不久, 他的哥哥Michael, 嫂子Sarah 还有姐姐Gertrude 都先后离开阳光明媚的家乡加利福利亚,来巴黎找弟弟了。
Gertrude 虽大学读心理学, 但最终兴趣在写字,聊天,谈诗论画。好在家道殷实好办事,姐弟二人在巴黎拉丁区一条街上安家,按过去法国贵族习惯,每周六在家办宴席,开沙龙,文人骚客们络绎不绝,谈天说道,吟诗作画。长兄Michael 也不甘落后,和妻子Sarah 在姐弟的住所不远的一条街张罗了个画廊。
斯坦兄妹开始光顾名画商Ambroise Vollard 的画廊,慧眼买下塞尚的作品。1906 年,大型年度画展之前,以 Matisse 为首的野兽派因其色彩的强烈,浓厚被视为超前, 引起哗然。但斯坦姐弟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毕加索从巴塞罗那到巴黎之后,倒不曾是斯坦家的常客。用他的话说,也不过就是时不时周六去这些讲一口蹩脚法语的美国人家,喝二盅酒,抽几只雪茄,而且还没法回避马提斯。都是天才嘛,互相不以为然。
斯坦家姐姐Gertrude喜欢毕加索的画,哥哥Michael 更欣赏马提斯,各持己见,结果呢,肥水不流外人田,两个天才的画儿都给他家收着不少。作为人,尤其在那个妇女解放运动尚未如火如荼的年代,Gertrude 不算美貌的容貌和不算性感的身材被男人形容为“臃肿不堪,矮胖笨拙,棕红脸庞”,反正没好词,但他们都不得不承认她的智慧和敏锐,说她的大脑“聪明至极,有天才般的智慧” . 看着毕加索给Gertrude 的画像,想她远非西施,却也流芳百世。
巴黎大皇宫展览斯坦家的藏品至明年初,推荐路过巴黎又没要事时看看。 象我等外省的老土,更是有了个去巴黎的借口。
http://www.rmn.fr/english/les-musees-et-leurs-expositions-238/grand-palais-galeries-nationales-257/expositions-258/matisse-cezanne-picasso-the-stein
不光法国人这么认为, 这不,本世纪初的美国人也这么想。光想还不够过瘾,得亲身前往,观摩再体验,于是有了New Morning 爵士酒吧,在美国倍受歧视的黑人爵士歌手尽情在此如歌如泣;有了海明威,在Place de la contrescarpe,酒逢知己千杯少,希望巴黎的流动盛宴永不终结; 而斯坦家兄弟姐妹,则是这场盛宴的灵魂。
斯坦家(Stein)家最小的兄弟 Leo ,约1900年间离开美国,先落脚佛罗伦萨,特受评论家,收藏家Bernard Berenson影响。Berenson 除醉心意大利绘画外,还对挑战传统审美观的后期印象派艺术感兴趣,特别推崇塞尚。那时的印象派没有现在那么受大众欢迎,比较落寞,有些曲高和寡,好在有美国伯乐。 Leo 一看,原来高人都在巴黎,颠颠前往,此为一战后期。之后不久, 他的哥哥Michael, 嫂子Sarah 还有姐姐Gertrude 都先后离开阳光明媚的家乡加利福利亚,来巴黎找弟弟了。
Gertrude 虽大学读心理学, 但最终兴趣在写字,聊天,谈诗论画。好在家道殷实好办事,姐弟二人在巴黎拉丁区一条街上安家,按过去法国贵族习惯,每周六在家办宴席,开沙龙,文人骚客们络绎不绝,谈天说道,吟诗作画。长兄Michael 也不甘落后,和妻子Sarah 在姐弟的住所不远的一条街张罗了个画廊。
斯坦兄妹开始光顾名画商Ambroise Vollard 的画廊,慧眼买下塞尚的作品。1906 年,大型年度画展之前,以 Matisse 为首的野兽派因其色彩的强烈,浓厚被视为超前, 引起哗然。但斯坦姐弟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毕加索从巴塞罗那到巴黎之后,倒不曾是斯坦家的常客。用他的话说,也不过就是时不时周六去这些讲一口蹩脚法语的美国人家,喝二盅酒,抽几只雪茄,而且还没法回避马提斯。都是天才嘛,互相不以为然。
斯坦家姐姐Gertrude喜欢毕加索的画,哥哥Michael 更欣赏马提斯,各持己见,结果呢,肥水不流外人田,两个天才的画儿都给他家收着不少。作为人,尤其在那个妇女解放运动尚未如火如荼的年代,Gertrude 不算美貌的容貌和不算性感的身材被男人形容为“臃肿不堪,矮胖笨拙,棕红脸庞”,反正没好词,但他们都不得不承认她的智慧和敏锐,说她的大脑“聪明至极,有天才般的智慧” . 看着毕加索给Gertrude 的画像,想她远非西施,却也流芳百世。
巴黎大皇宫展览斯坦家的藏品至明年初,推荐路过巴黎又没要事时看看。 象我等外省的老土,更是有了个去巴黎的借口。
http://www.rmn.fr/english/les-musees-et-leurs-expositions-238/grand-palais-galeries-nationales-257/expositions-258/matisse-cezanne-picasso-the-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