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书笔记
![]() |
贫僧按:我现在在读毛姆的《刀锋》,主角原型应该是维特根斯坦。这张照片的眼神,有着一种疯子的偏执,但更具有疯子的穿透力。你看,他在凝视的东西,似乎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1、主角拉里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刚刚从空军退役,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坐在一个小图书馆里面读W.James的《心理学原理》,有人问他想干啥,给了他一些建议,他说不知道,也不打算干啥。但却从早到晚,聚精会神地看这本书,根本不注意身边的事物,好像在灵魂里模模糊糊地追求一种东西一样。
(贫僧按:心理学领域有一本最经典的著作,就是这部《心理学原理》,百年以来备受推崇,乃至今天神经和认知方面有了那么多新发现,关于自我和意识等核心问题,仍然没有超出这本百年经典的范畴,仍然是最重要的参考书。奇怪的是,汉译仅仅翻译了1/4,为什么不翻完呢。)
2、人生之初的时候,社会会给你两样东西:社会责任和家庭负担,而且两者往往缠绕的很深。例如拉里有志于去思考人生的真相,而周围人却给他以压力:
“拉里是一个极其平常的青年,毫无社会地位,他没有什么理由不遵从他本国共同遵从的习惯。在艾略特这样有眼光的人看来,美国显然正在走上一个空前的繁荣时代。拉里现在有个入门的机会,只要他勤勤恳恳,孜孜不息去做,也许到四十岁的时候,就抵得上几个百万富翁。”
布太太(丈母娘)的话更直截了当,更无答辩的余地:"他要是爱你的话,就应当准备为你工作。"
3、拉里终于要坚持走自己的民科道路,他的未婚妻伊莎贝尔无法接受,作为第三方的毛姆这样给她解释民科或者任何超出常规之路的艰辛:
“多年前,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认识一个医生,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医生,可是他并不开业。他许多年来都埋头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每隔一段很长时间,就写一大本既不象科学又不象哲学的书,由于没有人要看,只好自费印了出来。他在逝世前写了四五本这样的书,没有任何价值。他有个儿子进军界,可是,他没有钱送他进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只好去当一名普通兵士,大战时阵亡了。他还有个女儿;长得很美,我对她相当倾心。她去演戏,可是没有天才,只好认倒霉到外省去转,在些二流剧团里演配角,挣的钱少得可怜。他的妻子操了多年的单调而肮脏的苦活,终于健康顶不住,病倒了,那女孩子只好回家来看护母亲,代替母亲做她母亲做不动的苦活。碰壁,碰壁,再碰壁,生命白白浪费,落得个一场空。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种赌博。许多人被点了名,但是,当选的寥寥无几。”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