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昨天去学校忙了半天,看了看分配给我的办公室,也就是一张桌子而已,屋里四个人,现在桌子上还没有配电脑,下个星期就会有了(二手的)。下午去找human resources帮我开住址的证明信,去警察局注册和在银行开账户都需要住址,警察局会备案,而银行则会给你寄对账单,并且拿着这些单子,就是你在英国居住的证明,非常有用。因为周二去过警察局,所以知道那个地方的可怕。所以昨天一大早就躺下了,第二天要早起啊。。。。。
PS:办理证明信的时候,这些人非常nice,一点也不官僚,当时他们正在关着门开会,我敲敲门进去,一个大妈样子的人问我有急事吗?正在开会。我说有急事,她立即就让我进去,问清楚情况,帮我办理手续。真的是太nice了。。。
还有一点就是,刚到这边,你会发现,每个女孩子都很漂亮,男孩子还好。女孩子不像国内,美丑差距太大,这里的差别倒不是很大。但今天跟一个加拿大上高中,来这里读预科的一个男孩,我俩还是老乡呢。他说,习惯了就好了,就不觉得都很美了。呵呵。可能是我还没习惯呢。。。如果是相由心生的话,其实他们长得这么漂亮,也可以理解。绝大多数的老外们确实心地都非常善良,当然也会有一些罪犯之类的,这个哪个国家都有。但大部分人,平常接触的这些人,他们人都非常好。心好,通过外表就能显现出来。
第二天一早起来,5点半,不到六点就出门了。在路上吃了个苹果当早饭,急匆匆赶到车站。路上还很顺,也是来过一次的原因吧,到警察局是7点。排队的人已经拐弯了。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加。赶紧的上去排好。看样子今天能够排上。耐心等待吧。排队的过程中,认识了三个朋友,一个读本科,一个读语言,一个读预科,就我啥也没读,年纪最大,呵呵,但跟他们聊起来还是很开心的。时间过得也很快。照完相,取了个号,实在撑不住了,去斜对面的starbucks吃了点东西。回来继续,一直到下午两点才彻底弄完。历时7个小时。现在腿还有点酸。坑爹的勾当,下次再也不弄了。。。只有在护照上写明的,7天要来这里注册,没写的就不用来了。
打算好的要去chinatown买点油盐酱醋之类的,这边的超市没有卖,而且相对来说比较贵。跟老乡一起去那边,他是前天刚来的,不认识道,就跟我走吧。虽然london拥有全世界最繁杂的地铁,但却很容易识别和辨认,非常人性化。这两次的乘坐,让我深有体会,抛开高昂的价格不说,这点很convenient。据说明年奥运会的时候,地铁的票价还会上涨。。。谁让英国的labour上台了呢,重税收,高福利。
piccadilly是伦敦著名的经典之一,挨着chinatown,所以在这站下车,还能欣赏一下。这个广场非常有名,至于它的历史,感兴趣的自己上网查吧。一堆一堆的。说说我的感受。说起广场,都会想起天安门广场,但这里的广场还没有一般国内小区的花园大。所以看到后会有一种,“这也是广场啊?”的惊讶。。。欧洲广场的概念其实是一个公共聚会的场所,一个发表演讲、自由演说的地方,欧洲很早就有这种相对开阔的场地,供大家聚会之类的。而不是像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用来举行阅兵、大规模仪式。这是中西方对广场用途上、功能上的差异。但追根溯源,广场是来源于西方的,是我们把这个名词的含义转换掉了。
广场一直走就是chinatown了。里面馆子很多,比较大的卖东西的也就三四家。逛这些超市就能看到差距了。。。西方的超市,你问他,他会亲自带着你去找。这边的呢,你问他好几遍,他才会告诉你在哪,还得自己去找。。。服务不是一个档次的。国人的痞性一时半会消不掉。国民的整体素质,差一百年都不行。
一堆油盐酱醋,一袋5公斤重的泰国大米,花了21胖子。这些玩意最少能用2个月。购买力真的很强。尽管最近英镑在贬值,但感觉不到这边的通胀,听房东讲,这边的物价基本上会保持不变,而且这些价格是已经包含税的了,不像美国,买完了还得再交购买税。但东西稍微贵一些,全欧洲最贵的城市,london排前三名吧。london都这样,其他城市的生活就更舒服了。。。。
今天太累了。明天还有一天的课要去听。其他的什么的也想不起来了,想起来了再补充。洗洗去睡了。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