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论断】“-ism”与“-ology”
近代以来,主义繁多,多到无法全部掌握其内容、甚至没有人能够搞清楚全部主义名称的地步。这种“主义大爆炸”并不是知识增长的表现,因为主义属于象征域,主义是能指,并不指向任何实体对象。
各种“论”和“学”,也就是希腊人用-ology命名的各种学问,在出现之初,与“主义”不同。近当代人类学者都发现了文字初创时期先民对待文字的态度,认为词与物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甚至就是物本身。在这种背景下,东西方都出现了数理神秘主义和文字崇拜,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就是仓颉造字鬼神夜哭的故事。
希腊人的学问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学”和“论”是真正追求本体的形而上学,而不仅仅是话语层面的交织和缠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和“论”属于历史范畴,今天我们虽然还在字面的意义上使用这些词语,但是与其本源已经相差很远(参见田立年为《尼采笔记选》所写序言),因为人类的现代化就是词与物相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自然已经不再感到惊异。这大概就是动不动有西哲要回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汉哲要求回到先秦时期的原因,想要找回人类初次可以用思维打量这个世界时候的羞涩与好奇。古今之争,大致上并非理论的问题,而是试图去理解这些理论的人的问题。
因此,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其领域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用张承志的话说,就是“机缘已逝”,是人的问题。
总结:-ology指向本体,-ism指向其他话语。
各种“论”和“学”,也就是希腊人用-ology命名的各种学问,在出现之初,与“主义”不同。近当代人类学者都发现了文字初创时期先民对待文字的态度,认为词与物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甚至就是物本身。在这种背景下,东西方都出现了数理神秘主义和文字崇拜,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就是仓颉造字鬼神夜哭的故事。
希腊人的学问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学”和“论”是真正追求本体的形而上学,而不仅仅是话语层面的交织和缠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和“论”属于历史范畴,今天我们虽然还在字面的意义上使用这些词语,但是与其本源已经相差很远(参见田立年为《尼采笔记选》所写序言),因为人类的现代化就是词与物相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自然已经不再感到惊异。这大概就是动不动有西哲要回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汉哲要求回到先秦时期的原因,想要找回人类初次可以用思维打量这个世界时候的羞涩与好奇。古今之争,大致上并非理论的问题,而是试图去理解这些理论的人的问题。
因此,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其领域的问题;是时代的问题——用张承志的话说,就是“机缘已逝”,是人的问题。
总结:-ology指向本体,-ism指向其他话语。
㗊蕤冰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30818未能欺骗我的,将使我更加弱小 (7人喜欢)
- 《水星编年史》纲要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