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子
从柏林到斯图加特,走过了大半个纵深德国,得坐5个半小时的高速列车ICE。这5个半小时靠着车窗看外面从平原逐渐起伏成丘陵再到山地,因为空旷和辽阔,宛如血液在身体里的自由流动,比在京沪线上更能感受大地的自然生命力。
因为两天之后回国又要去北京凤凰岭出差(临时决定),便跟凯鹏老师联络,希望彼时可以搭她顺风车一起前往。得知我在去往斯图的路上,她很惊讶,随即想到我可以顺道拜访一下本文的主人公——正在抗癌治疗中的约翰内斯.马提森(Johannes Matthiessen)老师。
我在南山华德福学校的博客里读到过关于约翰老师的患病情况,很多爱心妈妈正在组织筹集一些资金帮助老师治病(因为手术的很多费用不在德国政府保险范围之内)。当时我也在德国出差,一心想着回国能给老师也捐助一些,虽然没有见过老师,但是我知道任何微薄的力量都能够带来巨大的效应。但一回国,我就沉入了连续数周的高强度工作中,经常通宵达旦,以至于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这次来到德国,似乎也是为了了却我的一个心愿,让我有机会代表大家去拜访老师,所以毫不犹豫答应下来(虽然斯图加特是啥样我还没见着呢),等着凯鹏老师进一步的联络信息发过来。
————————————
两天之后的周日,跟老师通过电话约定了时间下午五点,我们吃完午饭便驱车前往。因为去往斯图的高速正在修路,并且当天罗马天主教大主教在巴登州(斯图加特是巴登州首府)活动,所以我们比预定的时间晚了1个小时才到达。
因为第一次见老师,又迟到了,心里非常紧张。直到见到老师的那一刻,他笑着迎接我们,我们才放心下来。令我意外的是,当时并没有觉得他是个病人,还是个四期化疗后的癌症病人。
他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房子,古老的房子里面摆满了各种禅修的佛像壁画、雕塑,当然也有老师自己的绘画作品,各种智慧云集的领地,有股力量让你呼吸急促起来,特别担心自己太过随意,扰乱了这个场。
书房里还有未画完的书画摊在桌面上,右侧摆着一尊四面佛,他转动一圈给我们看停在笑脸那边,说:“我得把笑脸一直面对着我,也是一种鼓舞的力量。”
那天天气特别好,我们决定坐在庭院里继续聊天。我带来的一束花被他修剪后放在水杯里,放在绿绿的院子里看着还挺特别。
我挺不好意思地对我们的迟到表示道歉,并解释了原因,他直接打断了我,说根本没有关系,不要把这样的拜访当做任务来做,对我们的到来他已经觉得很高兴了。
我们询问了一些他目前的基本情况,大概10天之后也就是我们的国庆之后他就要去海德堡做干细胞移植,因为已经经历四次化疗,他的身体已经相当脆弱,要十分小心地行走、活动,否则很容易摔出致命的损伤。由于化疗的剂量逐渐加大,第四次化疗完,他感觉遭受了重创,身体机能衰退很多,甚至有了求死的念头。
这一瞬间的柔软之后,他又转入积极的话题,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思考这次疾病,并怎么养病的。
他说癌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缓冲,让他停下来思考自己是谁?为什么要这样生活?等等问题,以前他可能还没有机会认真地去考虑。所以癌症在他眼里也是上帝赐予的一份礼物,让他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虽然有是由痛苦伴随的。他会把这个期间的感受记录下来,也许会是一份很好的心灵日记,可以帮助到别人。
现在老师跟一位朋友分租那栋房子的上下层,也能有人照应一下,但基本上还是需要自理。偶尔有朋友带他出去就餐,与其他老朋友会面,大多数的时候他就在院子里静养,呼吸山上的空气,想想生命的问题。他给自己装了两面从中国带去的铜锣,每天他都敲击几下铜锣,然后站在锣前,利用声波刺激骨骼振动,达到恢复身体协调的效果。已经有一定的效果,刚做完化疗时他的身体很不稳定,双手双腿都是颤抖的。
即使身体已经到了如此脆弱的状态,老师依然是十分乐观地看待整个事件。他跟我们说,干细胞移植手术死亡率很高,到了5%,但是他还是要去试。海德堡大学里的专业研究团队,由一位中国专家领衔,不断有突破,他十分信任他们。他希望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科学力量,让身体尽快恢复过来,能够重新回到他的教育事业中来。
我说,在北京,在中国有很多人惦记着你,所以大家都想知道你好不好。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有家长朋友捎带过来。他说这段时间一直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大家的关爱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希望能够在明年春天的时候回到他深爱的中国大地。
天色渐晚,一位老朋友来接他出去就餐,我们就此告别。行至门口小径处,我们听到老师长吁一声,我们知道他为了撑着见我们,耗费了太多的力气。
希望在明年春天,我们看到老师身在中国的矫健身影,一定会的。
回到北京之后,范老师送我一本约翰老师写的《康复大地》,我想他在用他的生命heal the world(拯救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之子。
——————————————————
花絮:
第一次来斯图加特,我连怎么买当地的区域火车票都不知道,所以这次的拜访单靠我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得谢谢我的好朋友麦克(Michael Biechele),是他载我过去并一直陪伴我们的会面。(麦克是华德福国际夏令营第一年在西安的助教老师之一,出身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教育世家,真诚、善良,当时成为很多孩子们的偶像。)
由于去时是周末,德国的惯例是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我们开遍了大半个城市都没有办法买到鲜花。这让我们一愁莫展,不能空手而去吧。后来在半山腰我们发现了一个小花园,麦克不敢做坏事,那就只能是我上了。我趁着傍晚运动的人少一些,就俯身开始采花,没想到山上的花长了特别多特别硬的刺,弄得我手上鲜血直流,但是我还是无法掰断。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蹲下来用牙一口咬了下来,几个回合,手上也红了,嘴巴里也全是花枝的味儿,凑齐了一些,就匆匆赶去了。
去了老师便问,这花是你们偷的吧?:)
因为两天之后回国又要去北京凤凰岭出差(临时决定),便跟凯鹏老师联络,希望彼时可以搭她顺风车一起前往。得知我在去往斯图的路上,她很惊讶,随即想到我可以顺道拜访一下本文的主人公——正在抗癌治疗中的约翰内斯.马提森(Johannes Matthiessen)老师。
我在南山华德福学校的博客里读到过关于约翰老师的患病情况,很多爱心妈妈正在组织筹集一些资金帮助老师治病(因为手术的很多费用不在德国政府保险范围之内)。当时我也在德国出差,一心想着回国能给老师也捐助一些,虽然没有见过老师,但是我知道任何微薄的力量都能够带来巨大的效应。但一回国,我就沉入了连续数周的高强度工作中,经常通宵达旦,以至于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这次来到德国,似乎也是为了了却我的一个心愿,让我有机会代表大家去拜访老师,所以毫不犹豫答应下来(虽然斯图加特是啥样我还没见着呢),等着凯鹏老师进一步的联络信息发过来。
————————————
两天之后的周日,跟老师通过电话约定了时间下午五点,我们吃完午饭便驱车前往。因为去往斯图的高速正在修路,并且当天罗马天主教大主教在巴登州(斯图加特是巴登州首府)活动,所以我们比预定的时间晚了1个小时才到达。
因为第一次见老师,又迟到了,心里非常紧张。直到见到老师的那一刻,他笑着迎接我们,我们才放心下来。令我意外的是,当时并没有觉得他是个病人,还是个四期化疗后的癌症病人。
他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房子,古老的房子里面摆满了各种禅修的佛像壁画、雕塑,当然也有老师自己的绘画作品,各种智慧云集的领地,有股力量让你呼吸急促起来,特别担心自己太过随意,扰乱了这个场。
书房里还有未画完的书画摊在桌面上,右侧摆着一尊四面佛,他转动一圈给我们看停在笑脸那边,说:“我得把笑脸一直面对着我,也是一种鼓舞的力量。”
那天天气特别好,我们决定坐在庭院里继续聊天。我带来的一束花被他修剪后放在水杯里,放在绿绿的院子里看着还挺特别。
我挺不好意思地对我们的迟到表示道歉,并解释了原因,他直接打断了我,说根本没有关系,不要把这样的拜访当做任务来做,对我们的到来他已经觉得很高兴了。
我们询问了一些他目前的基本情况,大概10天之后也就是我们的国庆之后他就要去海德堡做干细胞移植,因为已经经历四次化疗,他的身体已经相当脆弱,要十分小心地行走、活动,否则很容易摔出致命的损伤。由于化疗的剂量逐渐加大,第四次化疗完,他感觉遭受了重创,身体机能衰退很多,甚至有了求死的念头。
这一瞬间的柔软之后,他又转入积极的话题,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思考这次疾病,并怎么养病的。
他说癌症是他生命中的一个缓冲,让他停下来思考自己是谁?为什么要这样生活?等等问题,以前他可能还没有机会认真地去考虑。所以癌症在他眼里也是上帝赐予的一份礼物,让他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虽然有是由痛苦伴随的。他会把这个期间的感受记录下来,也许会是一份很好的心灵日记,可以帮助到别人。
现在老师跟一位朋友分租那栋房子的上下层,也能有人照应一下,但基本上还是需要自理。偶尔有朋友带他出去就餐,与其他老朋友会面,大多数的时候他就在院子里静养,呼吸山上的空气,想想生命的问题。他给自己装了两面从中国带去的铜锣,每天他都敲击几下铜锣,然后站在锣前,利用声波刺激骨骼振动,达到恢复身体协调的效果。已经有一定的效果,刚做完化疗时他的身体很不稳定,双手双腿都是颤抖的。
即使身体已经到了如此脆弱的状态,老师依然是十分乐观地看待整个事件。他跟我们说,干细胞移植手术死亡率很高,到了5%,但是他还是要去试。海德堡大学里的专业研究团队,由一位中国专家领衔,不断有突破,他十分信任他们。他希望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科学力量,让身体尽快恢复过来,能够重新回到他的教育事业中来。
我说,在北京,在中国有很多人惦记着你,所以大家都想知道你好不好。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有家长朋友捎带过来。他说这段时间一直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大家的关爱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希望能够在明年春天的时候回到他深爱的中国大地。
天色渐晚,一位老朋友来接他出去就餐,我们就此告别。行至门口小径处,我们听到老师长吁一声,我们知道他为了撑着见我们,耗费了太多的力气。
希望在明年春天,我们看到老师身在中国的矫健身影,一定会的。
回到北京之后,范老师送我一本约翰老师写的《康复大地》,我想他在用他的生命heal the world(拯救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之子。
——————————————————
花絮:
第一次来斯图加特,我连怎么买当地的区域火车票都不知道,所以这次的拜访单靠我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得谢谢我的好朋友麦克(Michael Biechele),是他载我过去并一直陪伴我们的会面。(麦克是华德福国际夏令营第一年在西安的助教老师之一,出身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教育世家,真诚、善良,当时成为很多孩子们的偶像。)
由于去时是周末,德国的惯例是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我们开遍了大半个城市都没有办法买到鲜花。这让我们一愁莫展,不能空手而去吧。后来在半山腰我们发现了一个小花园,麦克不敢做坏事,那就只能是我上了。我趁着傍晚运动的人少一些,就俯身开始采花,没想到山上的花长了特别多特别硬的刺,弄得我手上鲜血直流,但是我还是无法掰断。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我蹲下来用牙一口咬了下来,几个回合,手上也红了,嘴巴里也全是花枝的味儿,凑齐了一些,就匆匆赶去了。
去了老师便问,这花是你们偷的吧?:)
![]() |
表情秀之 “笑” |
![]() |
表情秀之 “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