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句, 上海的朋友, 今天你看了吗?
问一句, 上海的朋友, 今天你看了吗?
幻雨 @ 2005-03-27 00:17
张楚后来上场时说了句“听说还有朋友从杭州骑自行车过来”,我觉得他真是没白来,今天的演出在中国演出史上必将留下它不可替代的痕迹。
上午还下着的小雨到中午也就停了, 到大拇指广场正好三点。正有一堆证大艺术馆的头头脑脑在感谢今天演出的投资方, 这样的场地,这样的舞台,这样的声响, 没有这些地产界的投资商还真是很难办到。
左明良和乐队第一个登场时我就知道,受惯了酒吧和地下演出场所劣质音响折磨的我今天可以逃过一劫了, 今天的音响和灯光对一个小型演出场所而言, 至少在我的现场观看经验中已经可以算是最好的了,主办方面还很奢华的用今天的艺人照片竖了座宣传塔, 旁边的证大艺术馆顶上也装上了射灯,到了晚上这个声光效果就很漂亮了。左明良是第一次看, 上海倒底有多少这样的好音乐人?
当然, 北京新民谣的两面旗帜:万晓利和小河还是我的最爱, 小河在苏河已经听了个饱,今天虽然有几首新歌, 但路数已经熟悉了,不出我意料,技术水准当然还是没得说。 他们当然还是即兴十足,上次唱过的两首作品“尿的很远...”、“到崂山去学道...”今天的唱法和苏河就完全两样了,不知道为什么, 我觉得小河是那种私密性很强的音乐人,他的作品好像就适合在河吧、苏河这样的小型室内场合来唱,到了大的场合反而觉得什么东西被发散了, 今天, 郭龙和张玮玮用清唱“黄河谣”纪念了来不了的野孩子兄弟小索,感人。有个小插曲,小河翻唱顶马的“阿拉上海人”时,顶马的两位一激动就冲上去了,台下正乐成一团, 保安不明就里,以为顶马是搅局的,打算去拉人。
万晓利呢? 这位朋友的“吱吱嘎嘎”、“下岗了”在在都让人喜欢,这样优秀的民谣乐人,不出名,不让他卖唱片赚大钱真是天理不容。第一次看他的现场, 节奏感的把握是今天最好的, 北京的这些酒吧常驻乐手的现场功力已经非常熟练。 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新鲜的原创力。
王娟是今天上场的唯一的mm, 和万晓利、小河、野孩子同是河吧的主力军。单弹了几首,“遥远”...然后和万晓利合作纪念三里屯的“酒街”,她的声线是那种很纤细的、婉转的, 没有什么激动, 和她的旋律一样隐约淡泊, 但绝不是淡薄。
胡吗个今天是来搞笑的, 唱歌倒在其次了(还是以小板凳的经典为主), 今天在现场的人大概都被他的“哑吉他”给骗过一阵,厕所门票也涨价到五角了, 我喜欢他的搞笑, 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幽默感的人算不算稀有动物啊?
杨一, 就正经多了, 他当然会唱“你这个死女子”这样的民间酸曲, 掐蒜薹、样样干、烤白薯, 从他身上我发现了某种类似bob dylan的东西, 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我很容易把万晓利、小河归在一类, 而杨一则成为另一类, 现在似乎还没有他的同类的奇特存在(一起进过北京盲流拘留所的), 今天的观众最欢迎的当然是张楚,第二欢迎的是不是就算他了呢? 北京的朋友可以随时去听他唱歌,我们当然都知道, 那就是他最后说的“中国美术馆见”,这是真正的草根乐人,草根音乐,当真正这个词也变得越来越矫情的今天,用来形容他是不为过的。
IZ, 一开始被没调好音困扰了半天, 到最后两首就彻底发挥出来了,以前只听过他们的现场录音,今天当然还是第一次看到现场, 很期待孙孟晋后来提到的“IZ和一位哈萨克音乐家”5月在上海的现场。
张楚, 不用说什么了, 当然也是今天反响最热烈的人物, 几乎首首都是台下的观众跟着一起唱完的, 这是今天全场唯一的偶像级人物, 估计至少50%的观众只是为了看他而来的, 张楚在北京的复出演出已经有很多人说过很多, 今天的表演和他不久前在北京的演出应该差不多, 就不多说了, 我关心的是, 这位才子还在写诗吗? 我们还能再期待下一张“吃饱了饭的人民”、“姑娘不是肥皂”吗?
王磊? 隐约就听到他说了声“我们只演5分钟”?(已经十点了),要赶地铁回浦西先走一步, 看了的朋友就补充补充吧。
感谢孙孟晋, 这样出色的演出, 这样优秀的组织, 希望能让我们这样一直看下去。免票其实太奢侈了, 象这样的表演掏钱也是非常乐意了。
幻雨 @ 2005-03-27 00:17
张楚后来上场时说了句“听说还有朋友从杭州骑自行车过来”,我觉得他真是没白来,今天的演出在中国演出史上必将留下它不可替代的痕迹。
上午还下着的小雨到中午也就停了, 到大拇指广场正好三点。正有一堆证大艺术馆的头头脑脑在感谢今天演出的投资方, 这样的场地,这样的舞台,这样的声响, 没有这些地产界的投资商还真是很难办到。
左明良和乐队第一个登场时我就知道,受惯了酒吧和地下演出场所劣质音响折磨的我今天可以逃过一劫了, 今天的音响和灯光对一个小型演出场所而言, 至少在我的现场观看经验中已经可以算是最好的了,主办方面还很奢华的用今天的艺人照片竖了座宣传塔, 旁边的证大艺术馆顶上也装上了射灯,到了晚上这个声光效果就很漂亮了。左明良是第一次看, 上海倒底有多少这样的好音乐人?
当然, 北京新民谣的两面旗帜:万晓利和小河还是我的最爱, 小河在苏河已经听了个饱,今天虽然有几首新歌, 但路数已经熟悉了,不出我意料,技术水准当然还是没得说。 他们当然还是即兴十足,上次唱过的两首作品“尿的很远...”、“到崂山去学道...”今天的唱法和苏河就完全两样了,不知道为什么, 我觉得小河是那种私密性很强的音乐人,他的作品好像就适合在河吧、苏河这样的小型室内场合来唱,到了大的场合反而觉得什么东西被发散了, 今天, 郭龙和张玮玮用清唱“黄河谣”纪念了来不了的野孩子兄弟小索,感人。有个小插曲,小河翻唱顶马的“阿拉上海人”时,顶马的两位一激动就冲上去了,台下正乐成一团, 保安不明就里,以为顶马是搅局的,打算去拉人。
万晓利呢? 这位朋友的“吱吱嘎嘎”、“下岗了”在在都让人喜欢,这样优秀的民谣乐人,不出名,不让他卖唱片赚大钱真是天理不容。第一次看他的现场, 节奏感的把握是今天最好的, 北京的这些酒吧常驻乐手的现场功力已经非常熟练。 他们需要的是更多新鲜的原创力。
王娟是今天上场的唯一的mm, 和万晓利、小河、野孩子同是河吧的主力军。单弹了几首,“遥远”...然后和万晓利合作纪念三里屯的“酒街”,她的声线是那种很纤细的、婉转的, 没有什么激动, 和她的旋律一样隐约淡泊, 但绝不是淡薄。
胡吗个今天是来搞笑的, 唱歌倒在其次了(还是以小板凳的经典为主), 今天在现场的人大概都被他的“哑吉他”给骗过一阵,厕所门票也涨价到五角了, 我喜欢他的搞笑, 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幽默感的人算不算稀有动物啊?
杨一, 就正经多了, 他当然会唱“你这个死女子”这样的民间酸曲, 掐蒜薹、样样干、烤白薯, 从他身上我发现了某种类似bob dylan的东西, 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我很容易把万晓利、小河归在一类, 而杨一则成为另一类, 现在似乎还没有他的同类的奇特存在(一起进过北京盲流拘留所的), 今天的观众最欢迎的当然是张楚,第二欢迎的是不是就算他了呢? 北京的朋友可以随时去听他唱歌,我们当然都知道, 那就是他最后说的“中国美术馆见”,这是真正的草根乐人,草根音乐,当真正这个词也变得越来越矫情的今天,用来形容他是不为过的。
IZ, 一开始被没调好音困扰了半天, 到最后两首就彻底发挥出来了,以前只听过他们的现场录音,今天当然还是第一次看到现场, 很期待孙孟晋后来提到的“IZ和一位哈萨克音乐家”5月在上海的现场。
张楚, 不用说什么了, 当然也是今天反响最热烈的人物, 几乎首首都是台下的观众跟着一起唱完的, 这是今天全场唯一的偶像级人物, 估计至少50%的观众只是为了看他而来的, 张楚在北京的复出演出已经有很多人说过很多, 今天的表演和他不久前在北京的演出应该差不多, 就不多说了, 我关心的是, 这位才子还在写诗吗? 我们还能再期待下一张“吃饱了饭的人民”、“姑娘不是肥皂”吗?
王磊? 隐约就听到他说了声“我们只演5分钟”?(已经十点了),要赶地铁回浦西先走一步, 看了的朋友就补充补充吧。
感谢孙孟晋, 这样出色的演出, 这样优秀的组织, 希望能让我们这样一直看下去。免票其实太奢侈了, 象这样的表演掏钱也是非常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