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歌
30岁的人唱20岁的歌,也许是有些人用来攻击五月天的话,不过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很到位的赞美。每个人都在和时间的赛跑中以失去的代价得到着,这仿佛是很符合能量守恒原则的,比如要同时承担人情世故和天真烂漫恐怕就是很难为人的选择,所以,与其不堪重负地步履蹒跚,不如大方地让蜕变从身上脱落,让一个新的自己继续大步流星。只是,并不是每个人的脱变的频率都相同,所以,走过青春学会有分寸地看待梦想的人大可不必怀着酸葡萄心理去嘲笑那些继续活在梦想里灿烂的人,否则怎么解释诗人和童话作家呢。看到苏打绿和五月天总是心情飞扬和感动莫名,喜欢那些写到心里面去的歌词,那些即使悲伤也不沉重的旋律,更喜欢看到那些一起从青葱校园里走出来的哥们朋友继续疯在一起,唱着少年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