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不知心底事 精彩品论(转)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
——《时有女子》·匡匡
引用来这句话,我的手却迟迟敲不下一个字。
忙里偷闲地看完了辛夷坞的《山月不知心底事》,我很久之前跟自己说过,你看文章不应该再像小学时那样,仅仅拘泥于主人公的爱恨情仇,不要像小时候那样捧着《红楼梦》,只知道傻乎乎地为林妹妹掉眼泪。
一部作品,能挖掘的东西太多,若一味着眼于镜花水月的儿女情爱,你就永远长不大。
你看到的除了林妹妹的悲悲戚戚,宝哥哥的唯唯诺诺,应该有为何他们走至那一步的事态了然,应该有这一场若风月宝镜般亦幻亦真的故事背后揭示的人理伦常,还应该有雪芹先生奉献给后世的文字盛宴以及睿智锋芒。
向远,这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山月》中的这个女主人公出生在江西婺源。
在那个以遍地金黄油菜花闻名的古朴乡村里,我们的小向远有一个知青下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天只知道拉二胡、摆弄文艺的父亲。还有一个任劳任怨、忙里忙外、拉扯三姐弟艰难度日,却沉醉在丈夫唯美忧伤的二胡声里、毫无怨言的母亲。
向远,一听这个名字,便可预知她的人生。
向着远方,即使远方遥不可及,即使远方不可捉摸。
向远鄙夷着自己的父亲,恨他的懦弱,恨他的无能。
父母那广为人传的精美爱情在她看来一文不值。
母亲的早死,父亲的无能,唯一亲爱的弟弟的意外身亡,最后老父亲也追随着爱妻亡去。彼时的向远只有十六岁,她在这个世上只剩下了唯一的妹妹,向遥。
家庭的骤变可以改变一个人,然而向远不是。她从来就是这样坚强,她没有流一滴眼泪,独立支撑起她跟向遥的生活、学习开支。
忘不了向远说自己常做的那个梦。
到处茫茫的白色,一个身穿白衣的女人。无论她怎么追、怎么喊,留给她的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距离以及飘忽幻变的背影。向远说这个梦让她害怕,从不怕黑、不信鬼神的向远害怕这个梦。
生活向着前方驶去,我们的男主人公进入了视野。
叶骞泽,他是向远儿时的玩伴。我曾经说过,在那么多种情感里,青梅竹马最令我动容。
我看着开头,当然没有猜中结尾。
我当然以为这个风仪静好、善良儒雅的男孩可以为向远分忧解难,可以让向远活的不是那么累。
可笑的在这出似红楼而非红楼的故事中,像极了贾宝玉的叶骞泽在遇上自己的林妹妹之前,更早遇上的不是薛宝钗、不是史湘云、不是晴雯、不是袭人、不是妙玉,而是王熙凤。
没错,向远是那个王熙凤,林妹妹则是叶骞泽那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叶灵。
记得当初自己为黛玉死去那一段,数次落泪,而神志不清的宝玉却在一片红光乐响中享受着自己的新婚之夜。
这口气,如何叫人平息?如何?
也许天下的宝哥哥们,心里喜欢的永远是林妹妹。他们那为数不多的男儿气概,只有在林妹妹那儿才能得以挥发。我虽不喜薛宝钗,但也为她喜欢上这么一个懦弱无能的男人而感到悲哀。
更也许天下的宝哥哥们虽然心里想着林妹妹,娶得却永远是别人。
不是薛宝钗,那就是袭人、是晴雯、是史湘云、妙玉看来没希望,而《山月》中,叶骞泽娶得是向远,这个从小一起长大,也曾经耳鬓厮磨、也曾经轻许诺言的要强女孩。
向远爱钱,她说这世上,什么都是虚的,只有钱才是最真。
一千便是一千,一百就是一百,从来不会弄虚作假。不像人,儿时说得话,不过短短几载,不过山月转移间,便忘得一干二净。
宝哥哥——叶骞泽仿佛宿命般得爱上了林妹妹。不同的是,这次阻碍他们的不是那个握着最终决策权的老祖宗,而是叶骞泽心底那更为不堪、更为不齿的鸵鸟逃避。
叶灵的母亲是叶骞泽的继母,叶灵的生身父亲是谁,谁也不知道。
在那个灰暗的年代里,那个孤苦无依的女人遭人强暴,于是有了叶灵。叶骞泽的父亲是那个女人的高中同学,在学生时代便情愫暗生。原本的爱恋,再加上后来的那一点同情怜悯,这个男人毫无犹豫的娶了她。可更为荒诞的是,叶骞泽的父亲却不知道,在强暴他妻子的那伙人当中,也有他亲弟弟的份。
于是,叶灵的身份便是一个谜。
她与叶骞泽也许是堂兄妹,也许不是。
可宝哥哥没有勇气面对,他没有勇气对林妹妹说:我们去查DNA。
向远的能干让叶骞泽的父亲无比欣赏,再加上原本就是儿时相熟的小丫头。叶骞泽面对不了叶灵那无法回应、又无法割舍的爱情,又无力挑起父亲一手打下的庞大的基业,于是......
这个善良不想伤害任何人的大好人,只能选择伤害看起来永远不会受伤害的向远。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王熙凤那污浊褪色了的华衣之上掉一滴怜悯的眼泪。
或许,这个机关算尽的女人的确不值得同情。但是,在贾家那个烂摊子之下,为什么能站出来的只有一个王熙凤?
为什么处处为人着想的叶骞泽要伤害一个向远?
这个处处精明、唯独对他糊涂;
这个事事讲钱、唯独对他慷慨;
这个面面俱到、唯独对他毫无原则的退让,爱他至深的女人?
是因为向远给人的印象太强大了。
纤纤之躯,要挑起一个龙头企业巨掣;
女流之辈,要在风起云涌的生意场上游刃有余;
韶华年纪,要在一干吃人不吐骨头的股东面前运筹帷幄。
于是,叶骞泽娶了这样一个女强人,人人都说是向远下嫁,而不是鱼跃龙门,即使向远只是一个从小山沟里走出来的穷丫头。
这样的向远,在叶家的公司企业里,恍如一个女皇。
就像武则天,运用着她那男儿无法企及的绝顶智慧、再加上权利的魔杖,使那个已然走下坡路的古朽企业,一次次化解为难,又一步步摆脱累赘,焕发新生。
向远自己也说,她觉得自己是那手拿金箍棒的孙猴子,在叶家的地盘上上蹿下跳,驱魔降妖。
而叶骞泽则是那信步悠闲的唐僧,等着自己的好徒弟为自己排开所有障碍,等着位列仙班。
谁说孙猴子是万能的?他除了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还最怕唐僧的紧箍咒。
叶灵自杀了,叶骞泽仿若万念俱灰。他把公司全部的决策权都交给了向远,过起闲云野鹤的日子来。
如若这样也罢了,也却还要有一个袁绣,一个妓女。
叶骞泽竟然爱上了一个妓女,又或者叶骞泽真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救了他的子民后,一时无法收回的同情心泛滥转成了爱。
他为袁绣赎身,金屋藏娇,陈仓暗渡。
向远一直不表态,就当没有听到外面的风言风语,就当在她面前已经相顾无言的丈夫,还是那个在山月下对她许诺,永远不分开的翩翩少年。
少年不知离别滋味的时候,他说,我们永远不会分开。向远说,好。
江源和叶家内忧外患,他说,我太累了,你拉我一把。向远说,好。
这城市里似是而非的月光下,他说,你嫁给我吧。向远说,好。
一次次的争吵再弥合,他说,从今往后,我们好好过行吗。向远说,好。
叶灵死了,他握着那个断颈观音说,就让我们这样吧。向远说,好。
到了后来,他说,对不起,我在阿绣身上找到了慰藉和快乐。向远还是说,好。
可是,再一场变故来袭的时候,向远再也不能自欺欺人的活下去。
叶骞泽被绑架了,向远心急如焚的药筹集赎金的时候,却了解到那个让她如此不堪的事实:
匪徒原本绑架的是袁绣,要勒索的是叶骞泽,但叶骞泽想到袁绣肚子里的孩子,就提出以自己去交换肉票,转而来勒索向远;更为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叶骞泽着手要卖手中握有的公司股份,要瞒着向远卖给一向与向远作对的人!
向远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曾经与叶骞泽戏言:
如果叶骞泽不爱她,她至少还有钱;如果叶骞泽害她连钱也没有了,她就杀了他。
向远筹集了钱款,但却对绑匪说:我要求你们撕票。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久久无法跳入下一章。
我害怕,害怕曾经的青梅竹马,曾经的痴恋纠缠,竟然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解脱。
这个女人,精明了那么久,败在爱上,败在这个她从不设防的男人身上!
这一刻,她心中有多爱,就有多恨!
叶骞泽永远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即使向远后来知道了真相,知道了袁绣肚子里的孩子并不是他的,知道了他卖那些股票,钱却是汇到向远的名下。这么一个大善人,他只是可怜袁绣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就跟他那好心的父亲一样。
然而,人死万事休。即使向远追悔,他也不可能再回来了。
死在大海上的叶骞泽是否明白,向远需要的哪里是这些?
小时候,算命人说向远这一生注定富贵,身边人却要逐个远去,直至孤独终老。
而向远那个害怕的梦中,那个在白茫中飘忽无所依的女子就是她自己啊。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女人何尝不是情关难过?
叱诧商场的向远,赢得了满室财富,却从没拥有过那个少年的真心付出。
匡匡说得好:“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大抵,所有的女子,无论内心是柔弱是坚强,都是渴望此生有这么一个识香人能将自己细细珍藏。
可惜啊,在这句话后面,《时有女子》并没有完。
“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才是它的结束语。
悲凉、无奈,宛若向远这半世的写照。
——《时有女子》·匡匡
引用来这句话,我的手却迟迟敲不下一个字。
忙里偷闲地看完了辛夷坞的《山月不知心底事》,我很久之前跟自己说过,你看文章不应该再像小学时那样,仅仅拘泥于主人公的爱恨情仇,不要像小时候那样捧着《红楼梦》,只知道傻乎乎地为林妹妹掉眼泪。
一部作品,能挖掘的东西太多,若一味着眼于镜花水月的儿女情爱,你就永远长不大。
你看到的除了林妹妹的悲悲戚戚,宝哥哥的唯唯诺诺,应该有为何他们走至那一步的事态了然,应该有这一场若风月宝镜般亦幻亦真的故事背后揭示的人理伦常,还应该有雪芹先生奉献给后世的文字盛宴以及睿智锋芒。
向远,这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山月》中的这个女主人公出生在江西婺源。
在那个以遍地金黄油菜花闻名的古朴乡村里,我们的小向远有一个知青下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天只知道拉二胡、摆弄文艺的父亲。还有一个任劳任怨、忙里忙外、拉扯三姐弟艰难度日,却沉醉在丈夫唯美忧伤的二胡声里、毫无怨言的母亲。
向远,一听这个名字,便可预知她的人生。
向着远方,即使远方遥不可及,即使远方不可捉摸。
向远鄙夷着自己的父亲,恨他的懦弱,恨他的无能。
父母那广为人传的精美爱情在她看来一文不值。
母亲的早死,父亲的无能,唯一亲爱的弟弟的意外身亡,最后老父亲也追随着爱妻亡去。彼时的向远只有十六岁,她在这个世上只剩下了唯一的妹妹,向遥。
家庭的骤变可以改变一个人,然而向远不是。她从来就是这样坚强,她没有流一滴眼泪,独立支撑起她跟向遥的生活、学习开支。
忘不了向远说自己常做的那个梦。
到处茫茫的白色,一个身穿白衣的女人。无论她怎么追、怎么喊,留给她的永远是不远不近的距离以及飘忽幻变的背影。向远说这个梦让她害怕,从不怕黑、不信鬼神的向远害怕这个梦。
生活向着前方驶去,我们的男主人公进入了视野。
叶骞泽,他是向远儿时的玩伴。我曾经说过,在那么多种情感里,青梅竹马最令我动容。
我看着开头,当然没有猜中结尾。
我当然以为这个风仪静好、善良儒雅的男孩可以为向远分忧解难,可以让向远活的不是那么累。
可笑的在这出似红楼而非红楼的故事中,像极了贾宝玉的叶骞泽在遇上自己的林妹妹之前,更早遇上的不是薛宝钗、不是史湘云、不是晴雯、不是袭人、不是妙玉,而是王熙凤。
没错,向远是那个王熙凤,林妹妹则是叶骞泽那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叶灵。
记得当初自己为黛玉死去那一段,数次落泪,而神志不清的宝玉却在一片红光乐响中享受着自己的新婚之夜。
这口气,如何叫人平息?如何?
也许天下的宝哥哥们,心里喜欢的永远是林妹妹。他们那为数不多的男儿气概,只有在林妹妹那儿才能得以挥发。我虽不喜薛宝钗,但也为她喜欢上这么一个懦弱无能的男人而感到悲哀。
更也许天下的宝哥哥们虽然心里想着林妹妹,娶得却永远是别人。
不是薛宝钗,那就是袭人、是晴雯、是史湘云、妙玉看来没希望,而《山月》中,叶骞泽娶得是向远,这个从小一起长大,也曾经耳鬓厮磨、也曾经轻许诺言的要强女孩。
向远爱钱,她说这世上,什么都是虚的,只有钱才是最真。
一千便是一千,一百就是一百,从来不会弄虚作假。不像人,儿时说得话,不过短短几载,不过山月转移间,便忘得一干二净。
宝哥哥——叶骞泽仿佛宿命般得爱上了林妹妹。不同的是,这次阻碍他们的不是那个握着最终决策权的老祖宗,而是叶骞泽心底那更为不堪、更为不齿的鸵鸟逃避。
叶灵的母亲是叶骞泽的继母,叶灵的生身父亲是谁,谁也不知道。
在那个灰暗的年代里,那个孤苦无依的女人遭人强暴,于是有了叶灵。叶骞泽的父亲是那个女人的高中同学,在学生时代便情愫暗生。原本的爱恋,再加上后来的那一点同情怜悯,这个男人毫无犹豫的娶了她。可更为荒诞的是,叶骞泽的父亲却不知道,在强暴他妻子的那伙人当中,也有他亲弟弟的份。
于是,叶灵的身份便是一个谜。
她与叶骞泽也许是堂兄妹,也许不是。
可宝哥哥没有勇气面对,他没有勇气对林妹妹说:我们去查DNA。
向远的能干让叶骞泽的父亲无比欣赏,再加上原本就是儿时相熟的小丫头。叶骞泽面对不了叶灵那无法回应、又无法割舍的爱情,又无力挑起父亲一手打下的庞大的基业,于是......
这个善良不想伤害任何人的大好人,只能选择伤害看起来永远不会受伤害的向远。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王熙凤那污浊褪色了的华衣之上掉一滴怜悯的眼泪。
或许,这个机关算尽的女人的确不值得同情。但是,在贾家那个烂摊子之下,为什么能站出来的只有一个王熙凤?
为什么处处为人着想的叶骞泽要伤害一个向远?
这个处处精明、唯独对他糊涂;
这个事事讲钱、唯独对他慷慨;
这个面面俱到、唯独对他毫无原则的退让,爱他至深的女人?
是因为向远给人的印象太强大了。
纤纤之躯,要挑起一个龙头企业巨掣;
女流之辈,要在风起云涌的生意场上游刃有余;
韶华年纪,要在一干吃人不吐骨头的股东面前运筹帷幄。
于是,叶骞泽娶了这样一个女强人,人人都说是向远下嫁,而不是鱼跃龙门,即使向远只是一个从小山沟里走出来的穷丫头。
这样的向远,在叶家的公司企业里,恍如一个女皇。
就像武则天,运用着她那男儿无法企及的绝顶智慧、再加上权利的魔杖,使那个已然走下坡路的古朽企业,一次次化解为难,又一步步摆脱累赘,焕发新生。
向远自己也说,她觉得自己是那手拿金箍棒的孙猴子,在叶家的地盘上上蹿下跳,驱魔降妖。
而叶骞泽则是那信步悠闲的唐僧,等着自己的好徒弟为自己排开所有障碍,等着位列仙班。
谁说孙猴子是万能的?他除了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还最怕唐僧的紧箍咒。
叶灵自杀了,叶骞泽仿若万念俱灰。他把公司全部的决策权都交给了向远,过起闲云野鹤的日子来。
如若这样也罢了,也却还要有一个袁绣,一个妓女。
叶骞泽竟然爱上了一个妓女,又或者叶骞泽真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救了他的子民后,一时无法收回的同情心泛滥转成了爱。
他为袁绣赎身,金屋藏娇,陈仓暗渡。
向远一直不表态,就当没有听到外面的风言风语,就当在她面前已经相顾无言的丈夫,还是那个在山月下对她许诺,永远不分开的翩翩少年。
少年不知离别滋味的时候,他说,我们永远不会分开。向远说,好。
江源和叶家内忧外患,他说,我太累了,你拉我一把。向远说,好。
这城市里似是而非的月光下,他说,你嫁给我吧。向远说,好。
一次次的争吵再弥合,他说,从今往后,我们好好过行吗。向远说,好。
叶灵死了,他握着那个断颈观音说,就让我们这样吧。向远说,好。
到了后来,他说,对不起,我在阿绣身上找到了慰藉和快乐。向远还是说,好。
可是,再一场变故来袭的时候,向远再也不能自欺欺人的活下去。
叶骞泽被绑架了,向远心急如焚的药筹集赎金的时候,却了解到那个让她如此不堪的事实:
匪徒原本绑架的是袁绣,要勒索的是叶骞泽,但叶骞泽想到袁绣肚子里的孩子,就提出以自己去交换肉票,转而来勒索向远;更为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叶骞泽着手要卖手中握有的公司股份,要瞒着向远卖给一向与向远作对的人!
向远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曾经与叶骞泽戏言:
如果叶骞泽不爱她,她至少还有钱;如果叶骞泽害她连钱也没有了,她就杀了他。
向远筹集了钱款,但却对绑匪说:我要求你们撕票。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久久无法跳入下一章。
我害怕,害怕曾经的青梅竹马,曾经的痴恋纠缠,竟然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解脱。
这个女人,精明了那么久,败在爱上,败在这个她从不设防的男人身上!
这一刻,她心中有多爱,就有多恨!
叶骞泽永远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即使向远后来知道了真相,知道了袁绣肚子里的孩子并不是他的,知道了他卖那些股票,钱却是汇到向远的名下。这么一个大善人,他只是可怜袁绣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就跟他那好心的父亲一样。
然而,人死万事休。即使向远追悔,他也不可能再回来了。
死在大海上的叶骞泽是否明白,向远需要的哪里是这些?
小时候,算命人说向远这一生注定富贵,身边人却要逐个远去,直至孤独终老。
而向远那个害怕的梦中,那个在白茫中飘忽无所依的女子就是她自己啊。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女人何尝不是情关难过?
叱诧商场的向远,赢得了满室财富,却从没拥有过那个少年的真心付出。
匡匡说得好:“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大抵,所有的女子,无论内心是柔弱是坚强,都是渴望此生有这么一个识香人能将自己细细珍藏。
可惜啊,在这句话后面,《时有女子》并没有完。
“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才是它的结束语。
悲凉、无奈,宛若向远这半世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