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赵北
督亢 宋文天祥
督亢陂前草没沙,武安庙下客思家。
西风落目犹驱马,此地秋阴亦见蚱。
不劳邹衍重吹律,何得张骞独泛槎。
从此南征思何恨,象林铜柱更天涯。
注:1、督亢:现高碑店市(原新城县)所辖地区,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督亢地。
2、督亢陂:跨连涿州与高碑店市之界,大约现在的方官镇左右。
3、蚱:zha原指海蜇,这里指蚱蝗类的害虫。
4、槎:cha在水上可乘人用的木筏。
督亢亭 金 张锡阳
西风禾黍伴苍黄,满眼秋山冷翠长。
一片白云携雨去,人家篱落伴斜阳。
注1、督亢亭:原新城县县城北一里左右,今新城镇北侧塔湾处建有督亢亭。高三丈余,清朝时被毁。
2、金:我国宋朝时北方政权。(公元1115-1234)南宋时期高碑店地区属金管辖。
过白沟题 元 郝红
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
石郎做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
注:1、石郎:石敬瑭(892-942)后唐时为河东节度使,963年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建后晋王朝,建都开封,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自称“儿皇帝”
2、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割给契丹贵族的大片土地和城池,大体白沟河以北,北京周边地区。
开善寺 清高宗
藤胎俯仰八金刚,闻道形传道子唐。
不及赵州文武水,至今功德欲空王。
注1、清高宗:(满清第六代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帝号乾隆
2、道子唐:唐朝的吴道子,全国最著名的画家。
过白沟诗 明 明俨
往事悠悠逐逝波,几多英杰此中过。
征骖斜日西风里,犹听行人说界河。
注:骖,can,古代战车用多匹马驾车,把车两旁的马称骖。
界河:北宋时期(约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率大军攻宋,宋真宗派人与辽国谈判,双方议定内容中有一项为划定以白沟河为界。
过升仙桥 王树楠
升仙桥畔水沦涟,升载仙翁去不还。
忆昔六龙曾驻跸,祗今群犬尽升天。
烟波沆漭迷丹灶,宫殿依稀认紫泉。
我亦避人逃出者,凭高回忆独凄然。
注:升仙桥:新城镇南关外一石桥,建于南宋时期,传说曾有人在桥上,卖药救贫,后来卖药人感动升天,大白天忽然飞升上天成为药仙,故此桥取名升仙桥。
王树楠:清代学者,高碑店市邓庄村人,光绪年间,中进士,曾任新疆布政使,清史馆总撰等职。
紫泉:清朝乾隆年间在新城镇南关外修建的行宫(现紫泉中学地)为皇帝从北京出发南巡各省区,路过此地时,做为休息之所。
高碑诗
清 李邺
谁家村落半疏篱,丞相高碑迹尚遗。
欲问东平旧事业,荒烟蔓草共迷离。
注:高碑:高碑店又名高密店,为燕赵分界处,昔有“燕南赵北”四字高碑,故得名高碑店,元英宗至治三年曾驻跸于此,故又称驻跸庄。
樊馆诗
清 王树楠
将军之头勇士股,天生血射燕云古。
鱼棺赤臭犹避人,何况秦庭履生虎。
敲碑下马招古魂,一掬督亢老焦士。
论人成败吾所嗔,匹夫驰驱能许君。
达官累累斗大印,压臂不敢轻磨磷。
(吁嗟乎)慷慨悲歌吾已实,眼中谁是当年人。
① 樊馆:今方官镇,战国初期,秦国大将樊於期因与秦始皇有矛盾,避难于燕,为燕太子丹的客人,在此设公馆,为樊公馆,后演变为方官。樊於期称自己为督亢人(当地人),后杀身取义,自古传为佳话。
② 慷慨悲歌:
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收买荆轲图谋刺杀秦王,荆轲找到樊於期,提出只有带着你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做礼物,才能接近秦王刺杀他。樊於期听后悲愤的说出“报仇雪恨”的心里话,毅然拔剑自刎。后人称樊於期和荆轲为慷慨悲歌之士。
邑景八咏
清 任镛
(一)柳唐春早
垂青柳眼醮澄波,漏泄韶光能几何?
最是春堪游眺处,不须红紫望中多。
(二)紫泉垂钓
鱼矶一片水潺潺,曾有幽人到此间。
若把清风公道论,紫泉不让富春山。
(三)石林秋色
清明留犊已千秋,天地空遗一土丘。
抚景有诗吟不尽,寒泉衰草夕阳稠。
(四)兰若佛塔
不堪登眺不堪题,只会年年鹳鹊楼。
宫殿尽为禾黍地,惟留佛塔在城西。
(五)北浦连池
冷署西偏北浦旁,满地红粉饰新妆。
芳时自有宜人处,一阵风来一阵香。
(六)文会诗亭
丽泽文从道义开,等闲不许白丁来。
几人咳唾生珠玉,赋到箐莪乐育才。
(七)白沟大渡
一片白沟水向东,渡头芳草几春分。
路人共指苍茫里,故垒犹堪谈成功。
(八)升仙晓月
石桥人唤坐升仙,事迹荒唐恐浪传。
借问五更天上月,为谁残缺为谁圆。
注:①邑景:邑yi,古时县的别称。邑景,即县境内景色。
② 八咏:清朝后期至上世纪中叶,新城县人传说县内有八处名景:新城八景。八咏即咏颂八景。
③ 兰若佛塔:新城镇城内,西北隅,古代建有兰若佛塔,七层高约二十米,配殿楼阁金碧辉煌,东邻文安祠,西邻紫泉河,院内林木葱绿,当时是一所很好的景点。清人李邺曾赋诗赞颂。
④ 升仙晓月:古时常把桥称为某某晓月,如北京卢沟桥,东侧桥头立碑,碑刻为“卢沟晓月”。我市新城南关的升仙桥的碑刻是清人王振纲(邓庄人,清道光年间进士),题为“升仙晓月”,并有诗赞颂升仙桥周围的景色。
⑤ 白沟大渡:白沟宋辽时是两国交界处,白沟河有大渡口,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元朝时的刘因渡白沟河时曾有诗,其中“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是说明白沟为界河的。
五律 题山居秋暝图 杨化普
金乌方坠下,玉兔渐升高,
疏竹挥新月,急泉续晚涛,
荒村人迹杳,古渡语声消,
读易灯光下,何须感寂寥。
注:①杨化普:新城北关人,生于1905年武术世家,擅长诗词,书法以魏碑闻名,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武术、书画、古诗词艺术享有盛名。
②金乌:太阳。
督亢陂前草没沙,武安庙下客思家。
西风落目犹驱马,此地秋阴亦见蚱。
不劳邹衍重吹律,何得张骞独泛槎。
从此南征思何恨,象林铜柱更天涯。
注:1、督亢:现高碑店市(原新城县)所辖地区,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督亢地。
2、督亢陂:跨连涿州与高碑店市之界,大约现在的方官镇左右。
3、蚱:zha原指海蜇,这里指蚱蝗类的害虫。
4、槎:cha在水上可乘人用的木筏。
督亢亭 金 张锡阳
西风禾黍伴苍黄,满眼秋山冷翠长。
一片白云携雨去,人家篱落伴斜阳。
注1、督亢亭:原新城县县城北一里左右,今新城镇北侧塔湾处建有督亢亭。高三丈余,清朝时被毁。
2、金:我国宋朝时北方政权。(公元1115-1234)南宋时期高碑店地区属金管辖。
过白沟题 元 郝红
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
石郎做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
注:1、石郎:石敬瑭(892-942)后唐时为河东节度使,963年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建后晋王朝,建都开封,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自称“儿皇帝”
2、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割给契丹贵族的大片土地和城池,大体白沟河以北,北京周边地区。
开善寺 清高宗
藤胎俯仰八金刚,闻道形传道子唐。
不及赵州文武水,至今功德欲空王。
注1、清高宗:(满清第六代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帝号乾隆
2、道子唐:唐朝的吴道子,全国最著名的画家。
过白沟诗 明 明俨
往事悠悠逐逝波,几多英杰此中过。
征骖斜日西风里,犹听行人说界河。
注:骖,can,古代战车用多匹马驾车,把车两旁的马称骖。
界河:北宋时期(约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率大军攻宋,宋真宗派人与辽国谈判,双方议定内容中有一项为划定以白沟河为界。
过升仙桥 王树楠
升仙桥畔水沦涟,升载仙翁去不还。
忆昔六龙曾驻跸,祗今群犬尽升天。
烟波沆漭迷丹灶,宫殿依稀认紫泉。
我亦避人逃出者,凭高回忆独凄然。
注:升仙桥:新城镇南关外一石桥,建于南宋时期,传说曾有人在桥上,卖药救贫,后来卖药人感动升天,大白天忽然飞升上天成为药仙,故此桥取名升仙桥。
王树楠:清代学者,高碑店市邓庄村人,光绪年间,中进士,曾任新疆布政使,清史馆总撰等职。
紫泉:清朝乾隆年间在新城镇南关外修建的行宫(现紫泉中学地)为皇帝从北京出发南巡各省区,路过此地时,做为休息之所。
高碑诗
清 李邺
谁家村落半疏篱,丞相高碑迹尚遗。
欲问东平旧事业,荒烟蔓草共迷离。
注:高碑:高碑店又名高密店,为燕赵分界处,昔有“燕南赵北”四字高碑,故得名高碑店,元英宗至治三年曾驻跸于此,故又称驻跸庄。
樊馆诗
清 王树楠
将军之头勇士股,天生血射燕云古。
鱼棺赤臭犹避人,何况秦庭履生虎。
敲碑下马招古魂,一掬督亢老焦士。
论人成败吾所嗔,匹夫驰驱能许君。
达官累累斗大印,压臂不敢轻磨磷。
(吁嗟乎)慷慨悲歌吾已实,眼中谁是当年人。
① 樊馆:今方官镇,战国初期,秦国大将樊於期因与秦始皇有矛盾,避难于燕,为燕太子丹的客人,在此设公馆,为樊公馆,后演变为方官。樊於期称自己为督亢人(当地人),后杀身取义,自古传为佳话。
② 慷慨悲歌:
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收买荆轲图谋刺杀秦王,荆轲找到樊於期,提出只有带着你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做礼物,才能接近秦王刺杀他。樊於期听后悲愤的说出“报仇雪恨”的心里话,毅然拔剑自刎。后人称樊於期和荆轲为慷慨悲歌之士。
邑景八咏
清 任镛
(一)柳唐春早
垂青柳眼醮澄波,漏泄韶光能几何?
最是春堪游眺处,不须红紫望中多。
(二)紫泉垂钓
鱼矶一片水潺潺,曾有幽人到此间。
若把清风公道论,紫泉不让富春山。
(三)石林秋色
清明留犊已千秋,天地空遗一土丘。
抚景有诗吟不尽,寒泉衰草夕阳稠。
(四)兰若佛塔
不堪登眺不堪题,只会年年鹳鹊楼。
宫殿尽为禾黍地,惟留佛塔在城西。
(五)北浦连池
冷署西偏北浦旁,满地红粉饰新妆。
芳时自有宜人处,一阵风来一阵香。
(六)文会诗亭
丽泽文从道义开,等闲不许白丁来。
几人咳唾生珠玉,赋到箐莪乐育才。
(七)白沟大渡
一片白沟水向东,渡头芳草几春分。
路人共指苍茫里,故垒犹堪谈成功。
(八)升仙晓月
石桥人唤坐升仙,事迹荒唐恐浪传。
借问五更天上月,为谁残缺为谁圆。
注:①邑景:邑yi,古时县的别称。邑景,即县境内景色。
② 八咏:清朝后期至上世纪中叶,新城县人传说县内有八处名景:新城八景。八咏即咏颂八景。
③ 兰若佛塔:新城镇城内,西北隅,古代建有兰若佛塔,七层高约二十米,配殿楼阁金碧辉煌,东邻文安祠,西邻紫泉河,院内林木葱绿,当时是一所很好的景点。清人李邺曾赋诗赞颂。
④ 升仙晓月:古时常把桥称为某某晓月,如北京卢沟桥,东侧桥头立碑,碑刻为“卢沟晓月”。我市新城南关的升仙桥的碑刻是清人王振纲(邓庄人,清道光年间进士),题为“升仙晓月”,并有诗赞颂升仙桥周围的景色。
⑤ 白沟大渡:白沟宋辽时是两国交界处,白沟河有大渡口,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元朝时的刘因渡白沟河时曾有诗,其中“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是说明白沟为界河的。
五律 题山居秋暝图 杨化普
金乌方坠下,玉兔渐升高,
疏竹挥新月,急泉续晚涛,
荒村人迹杳,古渡语声消,
读易灯光下,何须感寂寥。
注:①杨化普:新城北关人,生于1905年武术世家,擅长诗词,书法以魏碑闻名,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武术、书画、古诗词艺术享有盛名。
②金乌: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