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下半年长期】有关礼县,和孩子们
文/宝光
九月一号,还没来得及跟朋友一一道别就座上了去银川的大巴,经过两天的颠簸来到此次支教的目的地﹣陇南市礼县。从天水到礼县的路上要翻过两座大山,经过许多或大或小的村子,从飞快驶过的大巴里匆匆的扫视了一下路边的情况,感觉相较于印象中黄土高原粗旷荒凉的画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路上的景色更像是在快驶进南方地界的某个山区,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层层叠叠的梯田,路边也是许多没见过的农作物,总之自然环境比想像中好的多。来之前就在资料中知道礼县是陇南第一大县,所以当大巴穿过大片农田盘山路看到零零散散的楼房的时候就知道礼县到了。下车后见到了来接我的这次支教的搭档李老师,学校安排了我和李老师带一年级的全部课程,这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我和李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知道肩上的担子是多有份量,一年级三十二个同学就是三十二张白纸,而我们将在他们的人生中涂上第一笔颜色。
经过两天的简单休整九月四号正式住进了学校,学校是在一个山的山脚下,站在一个大概只有几亩大的校园里一抬头就能清楚的看到半山腰上的农户,土黄色的墙皮,几缕淼淼的炊烟,还有吃力的往山上爬的骡子,让刚离开城市喧哗的两人感到了些许熟悉,至少在这四面大山的学校里不只有两个人。在王校长和负责后勤的白主任的安排下我住进了会议室,因为李老师是学校唯一一个女老师,为了安全考虑学校为李老师用塑料板在一年级教室阁了一个单间,安放下床和办公桌后我们就算是开始我们的支教生活了。
九月五号礼拜一是学校例行升旗仪式和一周总结会议的日子,也是我和青青老师正式上岗的第一天。一大早就看到有许多只到我大腿的学生围到我身旁,听校长介绍说这些就是一年级的孩子,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兴冲冲的冲到我面前,之前本来以为会有些拘束和不知所措,但当真的孩子围到你身边却发现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微笑和清澈的眼神马上让我放下了所有包袱很快的就跟孩子们打闹在了一起。升旗仪式之后就和李老师带领着一年级的孩子进了班里,早自习上先让孩子们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这才发现这个所谓的一年级的班里大多数孩子都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而且都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第一节课显得很混乱,于是明白摆在眼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整顿一年级的课堂纪律。
我的第一节课是六年级的英语,一进班就明显感到六年级的纪律要比一年级好不少,没有交头接耳的,没有东张西望的,目光整齐的都在看着我。上台后介绍了下自己,然后讲明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就开始上课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六年级的学习热情,只要转身再黑板上写下什么,马上就能听到身后沙沙的书写声,讲课文的时候也能看到学生眼神中的专注和对知识的渴求,这份早熟和求知的欲望我想是因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才会有的,看着这些学生感到真的要实实在在的教他们些有用的知识才能把他们带出大山。
第一节英语课给我的感觉是尽管学生很认真的在听但配合度不是很高,再领读了几遍一篇简单的对话后就让学生互相练习,之后让学生举手发言却没有一个举手的,于是我点名叫学生让找搭档上台表演,但叫起了好几对都不说话,我开始以为是之前的教师没有设计这样的互动环节,学生会比较害羞不敢开口,可问了几个学生后发现是根本不会读,我突然意识到六年级的基础比我想像的要差了许多。下课后我找到校长,寻问了六年级的情况,才发现原来班里除了少数几个对去年升学考试不满意的留级生有些基础外,其他的同学都是除了简单的字母外再没任何基础了,听校长一说感到这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按六年级的课本内容来说已经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语法了,如果按正常的教学来授课恐怕这些近乎于零基础的学生很难接受。于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再讲完第一单元的第一章节后做了次不记名单词测验,果然除了上课回答问题最积极的班长外没有一个全对的,并且在书写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英语的教学计划上只能临时改变方案,一边跟上教科书上的进度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至于拉下进度,一边从最基础的字母书写教起让对英语没有基础的同学能尽快赶上。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一年级,几个留级生对课本的内容很熟悉接受很快,但那些本该上幼儿园的孩子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更别提学习了。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一年级的孩子的配合度要明显好过六年级,一年级的孩子们都敢于表现,尽管有时候会答错或者不是真的会回答,但都还是很积极的举起了手,课堂气氛很容易就能调动起来。经过一个礼拜的观察,发现两个年级都有明显的优缺点,六年级学生学习认真却基础差不敢回答问题,一年级纪律乱却课堂气氛活跃并且一些年级稍大的孩子有明显的升学欲望,但两个年级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基础参差不齐,基础好的简单教就会,基础差的根本接受不了每节课的内容。
距离第一天上课到现在过了整整两个礼拜,感到山里孩子的教育的确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虽然只能支教半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山里孩子的教育现状,但是确实想力所能及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增加书本外的知识,而不是像大多数人眼里只是来体验生活,这里的生活需要的不是体验,而是需要国家和更多人们的关注。
彩虹公益社支教部
九月一号,还没来得及跟朋友一一道别就座上了去银川的大巴,经过两天的颠簸来到此次支教的目的地﹣陇南市礼县。从天水到礼县的路上要翻过两座大山,经过许多或大或小的村子,从飞快驶过的大巴里匆匆的扫视了一下路边的情况,感觉相较于印象中黄土高原粗旷荒凉的画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路上的景色更像是在快驶进南方地界的某个山区,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层层叠叠的梯田,路边也是许多没见过的农作物,总之自然环境比想像中好的多。来之前就在资料中知道礼县是陇南第一大县,所以当大巴穿过大片农田盘山路看到零零散散的楼房的时候就知道礼县到了。下车后见到了来接我的这次支教的搭档李老师,学校安排了我和李老师带一年级的全部课程,这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我和李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知道肩上的担子是多有份量,一年级三十二个同学就是三十二张白纸,而我们将在他们的人生中涂上第一笔颜色。
经过两天的简单休整九月四号正式住进了学校,学校是在一个山的山脚下,站在一个大概只有几亩大的校园里一抬头就能清楚的看到半山腰上的农户,土黄色的墙皮,几缕淼淼的炊烟,还有吃力的往山上爬的骡子,让刚离开城市喧哗的两人感到了些许熟悉,至少在这四面大山的学校里不只有两个人。在王校长和负责后勤的白主任的安排下我住进了会议室,因为李老师是学校唯一一个女老师,为了安全考虑学校为李老师用塑料板在一年级教室阁了一个单间,安放下床和办公桌后我们就算是开始我们的支教生活了。
九月五号礼拜一是学校例行升旗仪式和一周总结会议的日子,也是我和青青老师正式上岗的第一天。一大早就看到有许多只到我大腿的学生围到我身旁,听校长介绍说这些就是一年级的孩子,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兴冲冲的冲到我面前,之前本来以为会有些拘束和不知所措,但当真的孩子围到你身边却发现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微笑和清澈的眼神马上让我放下了所有包袱很快的就跟孩子们打闹在了一起。升旗仪式之后就和李老师带领着一年级的孩子进了班里,早自习上先让孩子们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这才发现这个所谓的一年级的班里大多数孩子都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而且都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第一节课显得很混乱,于是明白摆在眼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整顿一年级的课堂纪律。
我的第一节课是六年级的英语,一进班就明显感到六年级的纪律要比一年级好不少,没有交头接耳的,没有东张西望的,目光整齐的都在看着我。上台后介绍了下自己,然后讲明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就开始上课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六年级的学习热情,只要转身再黑板上写下什么,马上就能听到身后沙沙的书写声,讲课文的时候也能看到学生眼神中的专注和对知识的渴求,这份早熟和求知的欲望我想是因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向往才会有的,看着这些学生感到真的要实实在在的教他们些有用的知识才能把他们带出大山。
第一节英语课给我的感觉是尽管学生很认真的在听但配合度不是很高,再领读了几遍一篇简单的对话后就让学生互相练习,之后让学生举手发言却没有一个举手的,于是我点名叫学生让找搭档上台表演,但叫起了好几对都不说话,我开始以为是之前的教师没有设计这样的互动环节,学生会比较害羞不敢开口,可问了几个学生后发现是根本不会读,我突然意识到六年级的基础比我想像的要差了许多。下课后我找到校长,寻问了六年级的情况,才发现原来班里除了少数几个对去年升学考试不满意的留级生有些基础外,其他的同学都是除了简单的字母外再没任何基础了,听校长一说感到这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按六年级的课本内容来说已经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语法了,如果按正常的教学来授课恐怕这些近乎于零基础的学生很难接受。于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再讲完第一单元的第一章节后做了次不记名单词测验,果然除了上课回答问题最积极的班长外没有一个全对的,并且在书写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英语的教学计划上只能临时改变方案,一边跟上教科书上的进度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至于拉下进度,一边从最基础的字母书写教起让对英语没有基础的同学能尽快赶上。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一年级,几个留级生对课本的内容很熟悉接受很快,但那些本该上幼儿园的孩子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更别提学习了。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一年级的孩子的配合度要明显好过六年级,一年级的孩子们都敢于表现,尽管有时候会答错或者不是真的会回答,但都还是很积极的举起了手,课堂气氛很容易就能调动起来。经过一个礼拜的观察,发现两个年级都有明显的优缺点,六年级学生学习认真却基础差不敢回答问题,一年级纪律乱却课堂气氛活跃并且一些年级稍大的孩子有明显的升学欲望,但两个年级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基础参差不齐,基础好的简单教就会,基础差的根本接受不了每节课的内容。
距离第一天上课到现在过了整整两个礼拜,感到山里孩子的教育的确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虽然只能支教半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山里孩子的教育现状,但是确实想力所能及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增加书本外的知识,而不是像大多数人眼里只是来体验生活,这里的生活需要的不是体验,而是需要国家和更多人们的关注。
彩虹公益社支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