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一个神奇的网站
很喜欢豆瓣网。
真正了解豆瓣网是在2009年,在互联网抄袭的大时代,能够发现一个如此清晰的面目,实为难得。
关于豆瓣网,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比如说豆瓣网的创始人,豆瓣网名字的由来,豆瓣网如何产生的等等。
豆瓣网的创始人杨勃是很低调很有才的人,豆瓣的ID叫阿北。在知乎上我是这样评价他的:阿北是个技术牛人,他一个人花了三个月时间写代码,才有了如今的豆瓣。豆瓣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喜欢音乐、电影、读书,并乐此不疲地写乐评、影评、书评。阿 北是个有创新思想的人,豆瓣网的创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阿北是个低调的人,我们知道他是阿北,却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更是很少见他在媒体 前露面。阿北是个崇尚简单的人,看看豆瓣的设计就知道简单是他的哲学。阿北是个有着很好美学观的人,豆瓣的界面不是很美吗?……总之,阿北是一个很强悍的人!
阿北是个喜欢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旅行的人,他家里有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船票。也许因为自己的爱好,才产生了这个完美的网站。阿北并不是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当年,阿北经常在北京豆瓣胡同的星巴克咖啡写代码,一个人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把豆瓣网写出来了。因为豆瓣胡同,所以有了豆瓣网的名字。因为豆瓣网基本是阿北一个人写出来的,所以又被叫做“一个人的豆瓣”。
作为普通的用户,我们没必要去了解太多豆瓣网的技术。当我们打开豆瓣网时,眼前一亮,并为之惊叹:如此清晰简约的网站!确实,豆瓣网的就是这么清晰简约,淡绿色的字体,简单的排版。
早些年,豆瓣并没有这样丰满,没有豆瓣说,也没有阿尔法城。2005年的时候,豆瓣网只有书评、影评、乐评。功能很简单,用户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因为这是一个匿名制的社区,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从豆瓣提供的服务来看,是小众的,毕竟只是书评、影评、乐评。能够去写这些的,并且能够写好的,是一个较小的群体,所以说是小众。事实并不如此,豆瓣网的用户快速直线上升,而且粘性极大,用户十分忠诚,慢慢成了大众。
我们可以从豆瓣网看到精彩的书评、影评、乐评,这些东西有点文艺的范儿,因为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同样拥有相同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豆瓣推荐找到自己想看的、想听的,因为这里运用了一个数据库的技术。这也是杨勃的一个设计理念,“发现不同的东西,并适合自己”。同样,豆瓣也是没有中心的,或者说是去中心化。这些推荐不是根据个人的权威推荐的,而是根据大家共同推荐才产生的,也就是去中心化。豆瓣网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使我们找到自己想看的、想听的东西。不仅如此,豆瓣网还让我们产生了购买行为。好多用户在豆瓣上找到自己想看的书、想听的碟、想看的电影,然后去购买。当然,这是电子商务方面的东西了,是豆瓣的模式了,不再多讲了。
豆瓣网具有社交的功能,这是web2.0必须具备的。我们可以在豆瓣上关注想关注的人,也可以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小组,通过关注、加入小组我们与网友进行交往。
……
对用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网站;对网站设计者而言,设计理念是值得学习的;对创业者来说,创新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豆瓣网,是一个神奇的网站。
真正了解豆瓣网是在2009年,在互联网抄袭的大时代,能够发现一个如此清晰的面目,实为难得。
关于豆瓣网,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比如说豆瓣网的创始人,豆瓣网名字的由来,豆瓣网如何产生的等等。
豆瓣网的创始人杨勃是很低调很有才的人,豆瓣的ID叫阿北。在知乎上我是这样评价他的:阿北是个技术牛人,他一个人花了三个月时间写代码,才有了如今的豆瓣。豆瓣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喜欢音乐、电影、读书,并乐此不疲地写乐评、影评、书评。阿 北是个有创新思想的人,豆瓣网的创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阿北是个低调的人,我们知道他是阿北,却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更是很少见他在媒体 前露面。阿北是个崇尚简单的人,看看豆瓣的设计就知道简单是他的哲学。阿北是个有着很好美学观的人,豆瓣的界面不是很美吗?……总之,阿北是一个很强悍的人!
阿北是个喜欢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旅行的人,他家里有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船票。也许因为自己的爱好,才产生了这个完美的网站。阿北并不是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当年,阿北经常在北京豆瓣胡同的星巴克咖啡写代码,一个人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把豆瓣网写出来了。因为豆瓣胡同,所以有了豆瓣网的名字。因为豆瓣网基本是阿北一个人写出来的,所以又被叫做“一个人的豆瓣”。
作为普通的用户,我们没必要去了解太多豆瓣网的技术。当我们打开豆瓣网时,眼前一亮,并为之惊叹:如此清晰简约的网站!确实,豆瓣网的就是这么清晰简约,淡绿色的字体,简单的排版。
早些年,豆瓣并没有这样丰满,没有豆瓣说,也没有阿尔法城。2005年的时候,豆瓣网只有书评、影评、乐评。功能很简单,用户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因为这是一个匿名制的社区,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从豆瓣提供的服务来看,是小众的,毕竟只是书评、影评、乐评。能够去写这些的,并且能够写好的,是一个较小的群体,所以说是小众。事实并不如此,豆瓣网的用户快速直线上升,而且粘性极大,用户十分忠诚,慢慢成了大众。
我们可以从豆瓣网看到精彩的书评、影评、乐评,这些东西有点文艺的范儿,因为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同样拥有相同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豆瓣推荐找到自己想看的、想听的,因为这里运用了一个数据库的技术。这也是杨勃的一个设计理念,“发现不同的东西,并适合自己”。同样,豆瓣也是没有中心的,或者说是去中心化。这些推荐不是根据个人的权威推荐的,而是根据大家共同推荐才产生的,也就是去中心化。豆瓣网满足了我们的精神需求,使我们找到自己想看的、想听的东西。不仅如此,豆瓣网还让我们产生了购买行为。好多用户在豆瓣上找到自己想看的书、想听的碟、想看的电影,然后去购买。当然,这是电子商务方面的东西了,是豆瓣的模式了,不再多讲了。
豆瓣网具有社交的功能,这是web2.0必须具备的。我们可以在豆瓣上关注想关注的人,也可以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小组,通过关注、加入小组我们与网友进行交往。
……
对用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网站;对网站设计者而言,设计理念是值得学习的;对创业者来说,创新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豆瓣网,是一个神奇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