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菜谱——青菜
到美国两年,除了在中餐馆吃到过那道香菇菜心,我还未看到美国超市有卖青菜。中餐馆的那盆,端上来时,一圈香菇围着碧绿碧绿的青菜,整个盘子闪闪发亮,让人食欲大开,可是,味道却不对头,似乎是放了味精,调料夺过了青菜本身的清香,香菇又似未泡发完全,咬上去硬硬的,要狠命嚼几口方可咽下,那闪闪发亮的效果,不过是因为重油和芡粉下得太多,堪称华而不实的典范。
江南一带说的青菜,是特指一种蔬菜,而北方则是统称所有的绿叶蔬菜。那也难怪江南的人们对青菜会有特殊的感情了,在上海,青菜是家家户户桌上都有的菜,可以拿来跑龙套,也可以拿来充场面的。上海主妇在定第二天菜谱的时候,在家里问一声:“明朝烧啥蔬菜啊?”若是:“随便。”这个回答,那最保险的就是:“个么明朝买点青菜炒炒好伐。”把青菜拿来救场,一般不会有异议。青菜可登大雅之堂亦可大俗,在定年夜饭菜单时,罗列出十几盘大鱼大肉后,用一盘香菇炒青菜来收尾,再加个汤,菜单也就齐全了,青菜是满桌大鱼大肉中令人愉悦的点缀,用它来保底,总是不会错的。而在上海,到中午时间挤满农民工和写字楼白领的一家路边饭馆,招牌上大条得漆着“咸肉菜饭,”剁得碎碎的青菜,和小块咸肉一起嵌入饭中,白色搪瓷碗里堆着小山似的盛着一满碗,用陶瓷调羹挖一勺送到嘴里,每一粒饭都油亮发光,包裹了青菜的清香和咸肉的咸香,咬到青菜时,还有若有若无的咯吱声,软糯适中,咸淡适宜,咽下一口后嘴巴里仍留有一些余味,再喝一口冬瓜汤清清口,可以吃到一粒米都不剩,就是饱腹又实惠的一餐。
袁枚为浙江人,他的《随园食单》中有:“青菜择嫩者,笋炒之,夏日芥末拌,加微醋,可以醒胃。加火腿片,可以作汤,亦须现状者才软。”在上海前市委书记CLY下台前,我也在报纸上读到过他爱吃青菜的轶事,据说他要求市政府的厨师每天中午都为他炒个小青菜,百吃不厌。青菜是大大方方的蔬菜,可炒、可拌、可做汤。我吃红烧青菜狮子头时,与其说是狮子头好吃,还不说是里头的青菜更好吃,被炖得饱浸了红烧狮子头汤汁的青菜,夹一筷子到白饭上,白饭被染成了酱油色,一口嚼下去,鲜咸糯软,爽口的蔬菜里有丝丝肉香,妙哉。
我的口味和老太太很像,什么都喜欢吃软软糯糯的,但是不是每一次吃到的青菜都是糯糯的。在江南,最好吃的青菜在冬天才能买到,放到嘴里,几乎不用嚼,抿几口就可以下肚的。用我妈妈的话来讲,这个青菜是被“霜打过的。”查了资料,冬天被霜打过的青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里面的淀粉经过一系列化学作用变成了葡萄糖,而这正是因为青菜在自我保护以不被低温天气冻坏的原因,所以,冬天的青菜会特别好吃,又甜又糯。
当我第一次看到美国超市里有卖正宗的青菜时,如饿狼扑食般拿了袋子就装,超市把青菜翻译成“Shanghai Greens,”就更带了点思乡的味道。可惜这次买到的青菜不算嫩,大棵大棵有点老,不可以直接整棵下锅炒。回家,泡了几朵木耳,青菜一颗颗去根,叶子一张张扳下来洗干净,在砧板上切了几下。热锅坐一点点油,油热后,下青菜,“刺啦”一声,翻炒几下放盐,下香菇,关上盖子闷几分钟,拿来我最喜欢的八角盘子装盘上桌。这个菜本非天物,但在异乡吃到却已如山珍海味。
江南一带说的青菜,是特指一种蔬菜,而北方则是统称所有的绿叶蔬菜。那也难怪江南的人们对青菜会有特殊的感情了,在上海,青菜是家家户户桌上都有的菜,可以拿来跑龙套,也可以拿来充场面的。上海主妇在定第二天菜谱的时候,在家里问一声:“明朝烧啥蔬菜啊?”若是:“随便。”这个回答,那最保险的就是:“个么明朝买点青菜炒炒好伐。”把青菜拿来救场,一般不会有异议。青菜可登大雅之堂亦可大俗,在定年夜饭菜单时,罗列出十几盘大鱼大肉后,用一盘香菇炒青菜来收尾,再加个汤,菜单也就齐全了,青菜是满桌大鱼大肉中令人愉悦的点缀,用它来保底,总是不会错的。而在上海,到中午时间挤满农民工和写字楼白领的一家路边饭馆,招牌上大条得漆着“咸肉菜饭,”剁得碎碎的青菜,和小块咸肉一起嵌入饭中,白色搪瓷碗里堆着小山似的盛着一满碗,用陶瓷调羹挖一勺送到嘴里,每一粒饭都油亮发光,包裹了青菜的清香和咸肉的咸香,咬到青菜时,还有若有若无的咯吱声,软糯适中,咸淡适宜,咽下一口后嘴巴里仍留有一些余味,再喝一口冬瓜汤清清口,可以吃到一粒米都不剩,就是饱腹又实惠的一餐。
袁枚为浙江人,他的《随园食单》中有:“青菜择嫩者,笋炒之,夏日芥末拌,加微醋,可以醒胃。加火腿片,可以作汤,亦须现状者才软。”在上海前市委书记CLY下台前,我也在报纸上读到过他爱吃青菜的轶事,据说他要求市政府的厨师每天中午都为他炒个小青菜,百吃不厌。青菜是大大方方的蔬菜,可炒、可拌、可做汤。我吃红烧青菜狮子头时,与其说是狮子头好吃,还不说是里头的青菜更好吃,被炖得饱浸了红烧狮子头汤汁的青菜,夹一筷子到白饭上,白饭被染成了酱油色,一口嚼下去,鲜咸糯软,爽口的蔬菜里有丝丝肉香,妙哉。
我的口味和老太太很像,什么都喜欢吃软软糯糯的,但是不是每一次吃到的青菜都是糯糯的。在江南,最好吃的青菜在冬天才能买到,放到嘴里,几乎不用嚼,抿几口就可以下肚的。用我妈妈的话来讲,这个青菜是被“霜打过的。”查了资料,冬天被霜打过的青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里面的淀粉经过一系列化学作用变成了葡萄糖,而这正是因为青菜在自我保护以不被低温天气冻坏的原因,所以,冬天的青菜会特别好吃,又甜又糯。
当我第一次看到美国超市里有卖正宗的青菜时,如饿狼扑食般拿了袋子就装,超市把青菜翻译成“Shanghai Greens,”就更带了点思乡的味道。可惜这次买到的青菜不算嫩,大棵大棵有点老,不可以直接整棵下锅炒。回家,泡了几朵木耳,青菜一颗颗去根,叶子一张张扳下来洗干净,在砧板上切了几下。热锅坐一点点油,油热后,下青菜,“刺啦”一声,翻炒几下放盐,下香菇,关上盖子闷几分钟,拿来我最喜欢的八角盘子装盘上桌。这个菜本非天物,但在异乡吃到却已如山珍海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