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精
最近几日临睡前,我都要反复看几遍《Le Spectre de la Rose》(玫瑰花精 / 玫瑰花魂)。
这是一段不足10分钟的双人芭蕾舞,俄罗斯的Michel Fokine(米哈伊尔.福金)编舞,看了资料后,我才发现他原来就是编《天鹅之死》的那位!
立刻对其崇拜起来,因为《玫瑰花精》实在美的让我陶醉。
反复看,接连看,我把所有演绎过的版本全部看过,走火入魔了的爱上了这段舞。
玫瑰花精,原是法国诗人Théophile Gautier(泰奥菲尔·戈蒂耶)的一首诗,后被Carl Maria von Weber(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写成了一只曲子,又由福金编舞,于1911年首次公演。
福金本人的“玫瑰花精”装束。可是,作为精灵,你会不会太壮了些?
诗里讲述的是,一位从舞会晚归的少女,意犹未尽的小憩在椅子上,她手中的一支玫瑰花精突然出现,围绕在熟睡的少女身旁,试图唤醒她,少女受到精灵的引导,朦胧中睁开眼睛,与精灵一同嬉戏共舞,精灵最后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消失在窗间。
最初是由传说中的“舞蹈之神”尼金斯基演出玫瑰精灵,轰动一时,也是他最著名的一个角色。但遗憾的是,尼金斯基没有留下任何影像作品,所以根本无法考究。
好在后人还可以通过照片去猜想舞蹈之神的神韵。
饰演少女的是Tamara Karsavina。
服装设计是俄罗斯的Léon Bakst,他是一名画家和舞台设计师。
当时还有几位插画家为次公演绘制了海报:
光看照片的这些动作我就肯定,这支舞绝对美。
尼金斯基的艺术生涯终止在了1919年,还不到30岁,却由于精神问题,在疗养院度过了余年。后来在60岁时去世。
所以说,任何对于他辉煌的描述都使他成为一个传说,不过凭借曾与他共事的人,舞者的描述,他的舞蹈传承还是可以以其他方式记录下来的。
不然,后人怎么能看到那些精彩的“重现”呢!
这个舞的重点在于要同时表现“feminine” and "masculine"。为何如此说?因为在西方神话里,精灵是没有性别的,所以为了表现这种存在于想象中的生物,就要拿捏他/她的中间气质——刚柔并进。
所以看点就在于,舞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气质,同时还要跳出精灵的灵气。
现在说说我喜欢的几个版本。
玫瑰花精曾被诸多芭蕾舞演员诠释过,各个年代的都有。但我对纽瑞耶夫版非常赞叹。在他70年代的一个项目“NUREYEV AND THE JOFFREY BALLET TRIBUTE TO NIJINSKY” 中,他完好的还原了尼金斯基最著名的三个舞台角色,其中就有这个“玫瑰花精”。
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最接近尼金斯基的了,首先他们在身材上是相似的,高大强壮,而且纽瑞在手臂的交缠动作上表现的非常漂亮,注意,手臂是全舞最重要的部分,是否能展现“柔”的部分全靠手臂的动作。纽瑞的版本没的挑,但他就是太大只了,跳出来的感觉是只“大精灵”~
纽瑞耶夫版
再来是法国人Manuel Legris版。他跳的就是纽瑞耶夫版。我查了一下,发现他原来是纽瑞提拔出来的,而且还获过尼金斯基奖~他的版本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他的动作,特别是手臂,比纽瑞更柔,跳的轻盈舒展,又柔美可爱,而且身材没有那么高大强壮,很符合“精灵”灵性的感觉~
Manuel Legris版
这是俄罗斯的Dmitri Gudanov版,这只“精灵”身材修长,清瘦,灵活, 但柔和舒展的程度我觉得没有Manuel Legris的强烈。
Dmitri Gudanov版
巴瑞辛尼科夫版!(和他搭档的是方婷哦)他是唯一不走纽瑞耶夫复原版的,不一样在哪?就是转圈中手臂的动作!纽瑞是标准的直臂上举单腿弯曲,而巴瑞改成双手侧展成飞翔状,好像是精灵煽动的翅膀,有趣极了!而且他身材也不大只,柔美可爱,可就是服装囧啊,你的服装师为什么要你穿艳粉OTZ。。。
巴瑞辛尼科夫版
最后说一个我不喜欢的版本吧。是德国人Vladimir Malakhov版,他跳的规规矩矩,整齐拘谨,没有一点精灵灵性的感觉。这个舞一定得活泼,煽情才好看又可爱,他太僵直了,和那几位对比起来,他的版本就显得很暗淡呐。
Vladimir Malakhov版
啊啊!我真是太爱这个舞了!
我其实早已对古典芭蕾不大爱看了,因为我偏爱力量型的舞,而古典芭蕾里的女性太轻盈温柔了,男性大多都是在托啊举的,很少看到精彩的男子独舞,所以我就把兴趣转向了专门表现力量的舞蹈,比如弗拉门戈,或者现代芭蕾。
所以当我看到“玫瑰花精”时,就被它在男舞者演绎之下的刚柔并进,以及浪漫的叙事所吸引了~
女人在古典芭蕾里的形象果然是固定的啊,若是能选择的话,我当然是愿意跳“花之精灵”呀!
这是一段不足10分钟的双人芭蕾舞,俄罗斯的Michel Fokine(米哈伊尔.福金)编舞,看了资料后,我才发现他原来就是编《天鹅之死》的那位!
立刻对其崇拜起来,因为《玫瑰花精》实在美的让我陶醉。
反复看,接连看,我把所有演绎过的版本全部看过,走火入魔了的爱上了这段舞。
玫瑰花精,原是法国诗人Théophile Gautier(泰奥菲尔·戈蒂耶)的一首诗,后被Carl Maria von Weber(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写成了一只曲子,又由福金编舞,于1911年首次公演。
![]() |
福金本人的“玫瑰花精”装束。可是,作为精灵,你会不会太壮了些?
诗里讲述的是,一位从舞会晚归的少女,意犹未尽的小憩在椅子上,她手中的一支玫瑰花精突然出现,围绕在熟睡的少女身旁,试图唤醒她,少女受到精灵的引导,朦胧中睁开眼睛,与精灵一同嬉戏共舞,精灵最后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消失在窗间。
最初是由传说中的“舞蹈之神”尼金斯基演出玫瑰精灵,轰动一时,也是他最著名的一个角色。但遗憾的是,尼金斯基没有留下任何影像作品,所以根本无法考究。
好在后人还可以通过照片去猜想舞蹈之神的神韵。
![]() |
![]() |
![]() |
![]() |
饰演少女的是Tamara Karsavina。
服装设计是俄罗斯的Léon Bakst,他是一名画家和舞台设计师。
当时还有几位插画家为次公演绘制了海报:
![]() |
![]() |
![]() |
光看照片的这些动作我就肯定,这支舞绝对美。
尼金斯基的艺术生涯终止在了1919年,还不到30岁,却由于精神问题,在疗养院度过了余年。后来在60岁时去世。
所以说,任何对于他辉煌的描述都使他成为一个传说,不过凭借曾与他共事的人,舞者的描述,他的舞蹈传承还是可以以其他方式记录下来的。
不然,后人怎么能看到那些精彩的“重现”呢!
这个舞的重点在于要同时表现“feminine” and "masculine"。为何如此说?因为在西方神话里,精灵是没有性别的,所以为了表现这种存在于想象中的生物,就要拿捏他/她的中间气质——刚柔并进。
所以看点就在于,舞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气质,同时还要跳出精灵的灵气。
现在说说我喜欢的几个版本。
玫瑰花精曾被诸多芭蕾舞演员诠释过,各个年代的都有。但我对纽瑞耶夫版非常赞叹。在他70年代的一个项目“NUREYEV AND THE JOFFREY BALLET TRIBUTE TO NIJINSKY” 中,他完好的还原了尼金斯基最著名的三个舞台角色,其中就有这个“玫瑰花精”。
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最接近尼金斯基的了,首先他们在身材上是相似的,高大强壮,而且纽瑞在手臂的交缠动作上表现的非常漂亮,注意,手臂是全舞最重要的部分,是否能展现“柔”的部分全靠手臂的动作。纽瑞的版本没的挑,但他就是太大只了,跳出来的感觉是只“大精灵”~
![]() |
纽瑞耶夫版
再来是法国人Manuel Legris版。他跳的就是纽瑞耶夫版。我查了一下,发现他原来是纽瑞提拔出来的,而且还获过尼金斯基奖~他的版本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他的动作,特别是手臂,比纽瑞更柔,跳的轻盈舒展,又柔美可爱,而且身材没有那么高大强壮,很符合“精灵”灵性的感觉~
Manuel Legris版
这是俄罗斯的Dmitri Gudanov版,这只“精灵”身材修长,清瘦,灵活, 但柔和舒展的程度我觉得没有Manuel Legris的强烈。
Dmitri Gudanov版
巴瑞辛尼科夫版!(和他搭档的是方婷哦)他是唯一不走纽瑞耶夫复原版的,不一样在哪?就是转圈中手臂的动作!纽瑞是标准的直臂上举单腿弯曲,而巴瑞改成双手侧展成飞翔状,好像是精灵煽动的翅膀,有趣极了!而且他身材也不大只,柔美可爱,可就是服装囧啊,你的服装师为什么要你穿艳粉OTZ。。。
巴瑞辛尼科夫版
最后说一个我不喜欢的版本吧。是德国人Vladimir Malakhov版,他跳的规规矩矩,整齐拘谨,没有一点精灵灵性的感觉。这个舞一定得活泼,煽情才好看又可爱,他太僵直了,和那几位对比起来,他的版本就显得很暗淡呐。
Vladimir Malakhov版
啊啊!我真是太爱这个舞了!
我其实早已对古典芭蕾不大爱看了,因为我偏爱力量型的舞,而古典芭蕾里的女性太轻盈温柔了,男性大多都是在托啊举的,很少看到精彩的男子独舞,所以我就把兴趣转向了专门表现力量的舞蹈,比如弗拉门戈,或者现代芭蕾。
所以当我看到“玫瑰花精”时,就被它在男舞者演绎之下的刚柔并进,以及浪漫的叙事所吸引了~
女人在古典芭蕾里的形象果然是固定的啊,若是能选择的话,我当然是愿意跳“花之精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