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情问题扯出逻辑的极限
水静风轻在逻辑小组发起一个话题“怎么从逻辑上驳倒这种论点?”内容如下:
一个男人对我说:你不是说爱我吗?既然爱我就得接受我的一切, 包括为我着想,为我牺牲,否则你怎么表现你的爱呢?"
有没有一种纯粹从逻辑上出发驳倒这种论点的方法呢?
对于逻辑,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问题。刚好最近有涉及到逻辑真值问题,把它记在这儿。首先,从逻辑上反驳,首先容易想到,“接受某人的一切”并不等于“为其着想”或“为其牺牲”。但他可以这样辩驳:我现在就希望你为我着想,为我牺牲……有了全称量词“一切”,从后面挑任何毛病,都会被反驳。
进一步看,这段话包含一个标准的三段论逻辑推理:
前提1:爱一个人就得接受这个人的一切。
前提2:“你”爱“我”。
结 论:你得接受我的一切。
这个推理本身没有逻辑问题,因此推翻它的途径,唯有否定其中任何一个前提,或二者的联系。而话既然这么说了,可以认为在对话者之间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你”爱“我”(默认前提2成立,并且蕴含于前提1中)。那么,剩下的就是“前提1”是否正确。
前提1是一个全称命题,如果承认它是一个形式上正确的命题陈述,则其为真或假,已不是逻辑问题,而是语义解释的问题。寻找解释,不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是语义界定的过程,语义“接地”过程。更深层次上,这涉及“逻辑真理”的定义问题。
换言之,对于这样一个孤立的命题,无法仅仅依靠逻辑来说明它的真伪。只有两条途径:或者将其与事实相匹配,对于可匹配的事实它为真,不匹配的事实为假;或者与其它逻辑命题进行比较(通过推理),看它们是矛盾还是一致。也就是说,要么寻找“爱”是什么的解释,要么寻找与此相一致或矛盾的命题。
对于前提1这样的全称命题,找个反例不难。例如,假如找到某个对“爱”的解释,是那个“他”和“我”都接受的,而在这个解释下,前提1是不成立的,你就成功地驳倒他了。假设这是一场辩论,反方(要驳倒上述论述)就可采用这样的策略,引导对方说出某个常识性的观点,其中隐含着对“爱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的否定。一旦达成,逻辑上就赢了。
简言之,对于这个问题,逻辑只能告诉我们,这是个爱与不爱以及什么是爱的问题。这就是逻辑的极限。
逻辑解决不了爱情的问题(^_^)。在现实生活中,这不是逻辑(智商)的问题,而是一个典型的情商问题,沟通,是找到答案的唯一途径。在生活中,我们宁愿相信那种可以为对方牺牲自己、包容一切的至爱存在,那怕那只是传说。真实的问题可能永远不会是“爱是什么”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哲学问题,而是“爱他什么”,“你将给予或得到什么”这样的问题。所以,在而现实中对开头的问题最真实的回答也许是:让“我”爱上的那个“你”,是不是这个如此这般的你?
一个男人对我说:你不是说爱我吗?既然爱我就得接受我的一切, 包括为我着想,为我牺牲,否则你怎么表现你的爱呢?"
有没有一种纯粹从逻辑上出发驳倒这种论点的方法呢?
对于逻辑,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问题。刚好最近有涉及到逻辑真值问题,把它记在这儿。首先,从逻辑上反驳,首先容易想到,“接受某人的一切”并不等于“为其着想”或“为其牺牲”。但他可以这样辩驳:我现在就希望你为我着想,为我牺牲……有了全称量词“一切”,从后面挑任何毛病,都会被反驳。
进一步看,这段话包含一个标准的三段论逻辑推理:
前提1:爱一个人就得接受这个人的一切。
前提2:“你”爱“我”。
结 论:你得接受我的一切。
这个推理本身没有逻辑问题,因此推翻它的途径,唯有否定其中任何一个前提,或二者的联系。而话既然这么说了,可以认为在对话者之间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你”爱“我”(默认前提2成立,并且蕴含于前提1中)。那么,剩下的就是“前提1”是否正确。
前提1是一个全称命题,如果承认它是一个形式上正确的命题陈述,则其为真或假,已不是逻辑问题,而是语义解释的问题。寻找解释,不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是语义界定的过程,语义“接地”过程。更深层次上,这涉及“逻辑真理”的定义问题。
换言之,对于这样一个孤立的命题,无法仅仅依靠逻辑来说明它的真伪。只有两条途径:或者将其与事实相匹配,对于可匹配的事实它为真,不匹配的事实为假;或者与其它逻辑命题进行比较(通过推理),看它们是矛盾还是一致。也就是说,要么寻找“爱”是什么的解释,要么寻找与此相一致或矛盾的命题。
对于前提1这样的全称命题,找个反例不难。例如,假如找到某个对“爱”的解释,是那个“他”和“我”都接受的,而在这个解释下,前提1是不成立的,你就成功地驳倒他了。假设这是一场辩论,反方(要驳倒上述论述)就可采用这样的策略,引导对方说出某个常识性的观点,其中隐含着对“爱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的否定。一旦达成,逻辑上就赢了。
简言之,对于这个问题,逻辑只能告诉我们,这是个爱与不爱以及什么是爱的问题。这就是逻辑的极限。
逻辑解决不了爱情的问题(^_^)。在现实生活中,这不是逻辑(智商)的问题,而是一个典型的情商问题,沟通,是找到答案的唯一途径。在生活中,我们宁愿相信那种可以为对方牺牲自己、包容一切的至爱存在,那怕那只是传说。真实的问题可能永远不会是“爱是什么”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哲学问题,而是“爱他什么”,“你将给予或得到什么”这样的问题。所以,在而现实中对开头的问题最真实的回答也许是:让“我”爱上的那个“你”,是不是这个如此这般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