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小筑
九江暴走的时候认识了拾苦;小洲村暴走“偶遇”了阿冰;然后微博上两人的对话让我得知了这个活动。
报名——订票————六个钟火车——打的——一切水到渠成,顺利落脚汕樟路边的金桥旅馆,中心根据地建立后,拍客和吃货活动由此展开。
踩点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拾苦拿着一手的攻略,踩点、觅食、问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干的是劳心劳力的行当。几个月来,认识到的组织者,如俊才、小狼,跟他们交流,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他们的“难处”,没有那份理想主义的支撑,活跃在豆瓣上的公益活动是不可能如此风生水起的。捡了便宜还卖乖不是好行为,作为参与者,每期我的“工作”就是引爆几个笑点,这期也不例外,只是苦逼的多了好几个外号——跟有才的人混风险好大。
拿着地胆提供的详尽攻略和旅店老板提供的情报,当夜就在汕头大排档倾情腐败——蚝仔烙、博客肉、炸豆腐鱼、普宁豆腐、卤鹅肠……几个伪吃货吃的是不亦乐乎,席间笑谈喝饮,如此的氛围贯穿了整个行程。
澄海
到澄海的公交上,拾苦煞有介事的问起我们 窗边姑娘手中的长皮包里是啥玩意,我角度不好,伸得像鹅颈一样也仅能看到包的边沿。向姑娘一打听,如拾苦所料,是一个乐器,芳名葫芦丝;绿如翠竹,清新悦目。大伙饶有兴致的与姑娘攀谈,然后才发现与车尾坐着的是姑娘的师傅。在众人翘首的目光下,大叔献奏几段,清婉悠扬的乐声飘荡在车厢这个狭小的天地;曲罢,掌声雷动。
时间在流动;一行人抵达了陈慈簧故居。器材党们纷纷掏出装备,不给力的雨天没有抹杀掉大伙的兴致。 在众多厅堂中穿梭,各式装潢,甚至路人甲,都难逃相机的魔爪;阿信抓拍——石阶上静思的小女孩,惹来啧啧赞叹。
永宁寨是此行的另一个目标。兴许是到访的人不多,在甚嚣尘上的商业潮中,这里可算是一块净土。一个老人家见到被大伙“抛弃”而踟蹰不前的yanki和君,尽管言语不通,却热心的为她们领路。最后歪打正着的领到了永宁寨门(老人家不知道她们是在找人),大伙重新在这里集结。老人家一直微笑着跟我们说话,像是向我们介绍此处,可惜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
这样的一个老人,如这条古朴的村落,随着年岁的推移,愈发弥足珍贵。
路上遇到了汕大的学生,一路尾随,顺利抵达文园小筑。学子们在认真的诵读弟子规。(不擅长描述建筑,就不对其风貌进行叙述了),恬静雅致的古宅,粗鄙如我者彼时也想拿本书附庸风雅一番。逗小孩、跟主人家女儿(没弄错关系吧)攀谈,乐也融融,大白天就这样挥霍着过了。然后,又是属于吃货的晚上。
杯盘狼藉,正在用桌游清理残羹的时候,地胆阿满终于登场了。当夜便带领我们在汕头街头扫荡——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吃货。 亚强果汁冰,地道的烧烤……后悔之前吃的有点多了。
思思告诉我们,阿满将加入我们的行程,拾苦如释重负,之后,我们的饮食质量也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潮州
龙湖古寨是这天行程的第一站。在护堤路下车后,一行人走上大堤的水泥墙,沐着飒爽的江风,俯瞰滔滔韩江,感受着涤荡灵府的气息。
抵达古村,又是另一番风味——深深的庭院,无数的词第,交错的石砖巷陌,悠走在路上,像是置身于另外一个时空:你对它并无记忆,你也不属于这里,你是一个闲人、一个异乡人,孩童的嬉闹、阿婆的喃喃自语,与你无由——你是不过是一个看客。
重回护堤,接下来就是行程的重点:潮州古城。
坐在一台开蓬三轮摩托上,街道在滑过,目光也随着不住的游移,倏然冒出两飚轻骑——红衣、红骑——火热的潮州女郎,所见略同的拾苦心领神会,一场警匪追逐正式展开——仓促间,为拍张清晰的图片,差点没闪了腰。
一堵红墙外,老人骑着三轮车,旅行的人洒然张望;有一家老少骑四轮的自行车在陈旧的街道辗转;下午在望之不尽的牌坊街打磨时光,人很多,却鲜有维持治安的人。
登上潮州城楼,眼前又是“久违”的韩江,此岸彼岸,广济桥横卧于浊浪之中。
晚上在文化馆(没记错吧)跟几位老人家聊,稀里糊涂的从馆长手中拿到五张入场票,如愿看到了潮剧。
说实话,大部分艺术的神髓我都不能领会万一,除了附庸风雅,就是猎奇赏玩。
然思思她们逗前面的小孩子玩,慈眉善目的老人家用带着浓重地方口味的国语跟我们聊,教小孩子喊:“蜀黍”——一种廉颇老矣的落寞孜然而起……
揭阳
略过……
汕头
风情万种的民国建筑,还有领会到作为吃货的不枉此生……
报名——订票————六个钟火车——打的——一切水到渠成,顺利落脚汕樟路边的金桥旅馆,中心根据地建立后,拍客和吃货活动由此展开。
踩点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拾苦拿着一手的攻略,踩点、觅食、问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干的是劳心劳力的行当。几个月来,认识到的组织者,如俊才、小狼,跟他们交流,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他们的“难处”,没有那份理想主义的支撑,活跃在豆瓣上的公益活动是不可能如此风生水起的。捡了便宜还卖乖不是好行为,作为参与者,每期我的“工作”就是引爆几个笑点,这期也不例外,只是苦逼的多了好几个外号——跟有才的人混风险好大。
拿着地胆提供的详尽攻略和旅店老板提供的情报,当夜就在汕头大排档倾情腐败——蚝仔烙、博客肉、炸豆腐鱼、普宁豆腐、卤鹅肠……几个伪吃货吃的是不亦乐乎,席间笑谈喝饮,如此的氛围贯穿了整个行程。
澄海
到澄海的公交上,拾苦煞有介事的问起我们 窗边姑娘手中的长皮包里是啥玩意,我角度不好,伸得像鹅颈一样也仅能看到包的边沿。向姑娘一打听,如拾苦所料,是一个乐器,芳名葫芦丝;绿如翠竹,清新悦目。大伙饶有兴致的与姑娘攀谈,然后才发现与车尾坐着的是姑娘的师傅。在众人翘首的目光下,大叔献奏几段,清婉悠扬的乐声飘荡在车厢这个狭小的天地;曲罢,掌声雷动。
时间在流动;一行人抵达了陈慈簧故居。器材党们纷纷掏出装备,不给力的雨天没有抹杀掉大伙的兴致。 在众多厅堂中穿梭,各式装潢,甚至路人甲,都难逃相机的魔爪;阿信抓拍——石阶上静思的小女孩,惹来啧啧赞叹。
永宁寨是此行的另一个目标。兴许是到访的人不多,在甚嚣尘上的商业潮中,这里可算是一块净土。一个老人家见到被大伙“抛弃”而踟蹰不前的yanki和君,尽管言语不通,却热心的为她们领路。最后歪打正着的领到了永宁寨门(老人家不知道她们是在找人),大伙重新在这里集结。老人家一直微笑着跟我们说话,像是向我们介绍此处,可惜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
这样的一个老人,如这条古朴的村落,随着年岁的推移,愈发弥足珍贵。
路上遇到了汕大的学生,一路尾随,顺利抵达文园小筑。学子们在认真的诵读弟子规。(不擅长描述建筑,就不对其风貌进行叙述了),恬静雅致的古宅,粗鄙如我者彼时也想拿本书附庸风雅一番。逗小孩、跟主人家女儿(没弄错关系吧)攀谈,乐也融融,大白天就这样挥霍着过了。然后,又是属于吃货的晚上。
杯盘狼藉,正在用桌游清理残羹的时候,地胆阿满终于登场了。当夜便带领我们在汕头街头扫荡——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吃货。 亚强果汁冰,地道的烧烤……后悔之前吃的有点多了。
思思告诉我们,阿满将加入我们的行程,拾苦如释重负,之后,我们的饮食质量也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潮州
龙湖古寨是这天行程的第一站。在护堤路下车后,一行人走上大堤的水泥墙,沐着飒爽的江风,俯瞰滔滔韩江,感受着涤荡灵府的气息。
抵达古村,又是另一番风味——深深的庭院,无数的词第,交错的石砖巷陌,悠走在路上,像是置身于另外一个时空:你对它并无记忆,你也不属于这里,你是一个闲人、一个异乡人,孩童的嬉闹、阿婆的喃喃自语,与你无由——你是不过是一个看客。
重回护堤,接下来就是行程的重点:潮州古城。
坐在一台开蓬三轮摩托上,街道在滑过,目光也随着不住的游移,倏然冒出两飚轻骑——红衣、红骑——火热的潮州女郎,所见略同的拾苦心领神会,一场警匪追逐正式展开——仓促间,为拍张清晰的图片,差点没闪了腰。
一堵红墙外,老人骑着三轮车,旅行的人洒然张望;有一家老少骑四轮的自行车在陈旧的街道辗转;下午在望之不尽的牌坊街打磨时光,人很多,却鲜有维持治安的人。
登上潮州城楼,眼前又是“久违”的韩江,此岸彼岸,广济桥横卧于浊浪之中。
晚上在文化馆(没记错吧)跟几位老人家聊,稀里糊涂的从馆长手中拿到五张入场票,如愿看到了潮剧。
说实话,大部分艺术的神髓我都不能领会万一,除了附庸风雅,就是猎奇赏玩。
然思思她们逗前面的小孩子玩,慈眉善目的老人家用带着浓重地方口味的国语跟我们聊,教小孩子喊:“蜀黍”——一种廉颇老矣的落寞孜然而起……
揭阳
略过……
汕头
风情万种的民国建筑,还有领会到作为吃货的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