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秋思—“我们被挟持着向前飞奔,既无从呼救,又不肯放弃挣扎”
秋思
舒婷
秋,在树叶上日夜兼程
钟点敲过
立刻陈旧了
黄黄地飘下
我们被挟持着向前飞奔
既无从呼救
又不肯放弃挣扎
只听见内心
纷纷 扰扰
全是愤怒的蜂群
围困
一枝花期已过的野山楂
身后的小路也寒了也弱了
明知拾不回什么
目光仍习惯在那里蜿蜒
开萝小花
你所脱落的根
剧痛地往心上爬
手触的每一分钟都成为过去
在那只巨掌
未触摸你之前
你想吧你还是不能回家
从这边走
从那边走
最终我们都会相遇
秋天令我们饱满
结局便是自行爆裂
像那些豆荚
1985年11月21日子夜
————————————————————————————————————
印象中高中时第一次接触舒婷是她那首读来让人心潮澎湃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好像当时是要求背诵的——“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这样想来好像自己买的第一本诗集就是“舒婷的诗”,封面上她那副大框的眼镜给我也留下了非常之深的印象; 说实话,当时刚接触“舒婷”这个名字时,总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很富有东方古典美的女人;可能现在已经不太能记得清高中那时刚看到这张照片时的复杂心情了
谈到舒婷又不得不让我想起另外一位高中时非常年轻、美丽、知性的语文老师 就是那位我记得和我们说“要打磨你们粗糙心灵的”孙娴老师
许多年以后我再回过头来想想这句话,思绪回到9年或者10年前的附中校园内、回到3班的语文课堂内、回到我那堆满数理化的课桌上;我依然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如何的无知无畏
再后来开始写随笔,或者是被要求写随笔,对于一个像我这样极其不善于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理科生来说,我只能把她当夹杂着一些感想感情的公开日记来写 好像也一直都是4-、4、4+,好像也有一个5,应该是一篇写得比较长的,是不是老师看我一下子居然也能写出这么多的汉字颇为惊讶呢?
还是说舒婷吧,再后来高中时“读”了她这本诗集,也做过高中生的笔记 为什么突然会想起舒婷呢,说来也神奇的,居然是因为另一个我十分不熟悉的英国作家狄更斯—
就是直到这会,我也只知道狄更斯的双城记,双城记我也只知道那句经典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为什么会又突然说到狄更斯,也是因为看到了明天有一个关于狄更斯的文学沙龙--透过文学看当代中国;我就很自然的想到了这句最好最坏,然后又很自然的想起了我非常喜欢也引用过无数次的这句“我们被挟持着向前飞奔、既无从呼救也不肯放弃挣扎”,就是舒婷这首秋思中的看似并不起眼的一句。在这个叶落知秋、庄重肃穆的季节,在这个辛亥百年、最好最坏的时代,我很自然的把他们都联系到了一起
又回到高中,回到那个还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回到那个日夜苦读、冲刺高考的校园 我在一个记满奥数试题的笔记本扉页上抄写了这句话,那年我还不到18岁,还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还不知道即将面临的高考将怎样改变影响着自己后来的人生轨迹,更不会知道未来的几年内会发生那么多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
直到后来的有一本“北京冬日诗集”,我再一次在扉页引用了这句话 献给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被挟持着向前飞奔、既无从呼救也不肯放弃挣扎的时代”。也献给了另一个却以自己生命的终结而放弃挣扎成为太阳一生的伟大诗人——海子
有人说,秋天、在林荫道上铺满金黄落叶的深秋、在凉风催寒的深秋就会想起一个在深秋孤独中写诗的王!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子的生命结束于1989年。1989年,一个整个中国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富有理想色彩的特殊年份;海子选择了放弃挣扎,或者海子选择了成为太阳的一生去建筑祖国的语言,以梦为马、他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了不朽的太阳;那一年他和我现在一样大,仅仅不到3个月后一场风波也注定了1989年的不平凡;
再从海子回到舒婷,其实朦胧派也好先锋派也好,都产生于刚刚经历过十年文化浩劫的那个特殊的80年代,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终结、也是另一个最坏的时代的开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努力不想把我们正在经历、正在创造的这个时代看成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者是一个正在走向最坏的时代;但是我相信这片土地上过去、现在或者将要发生的许多我们所知和所不知的事情每天都在警示着你。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可是如果你每一天都是眼里常含泪水,或许你会越来越看不清你所爱的这片土地。而当你擦拭掉眼泪试图想去看清时,你会不会有时也会有种“既不肯放弃挣扎、也无从呼救的”痛苦。海明威在《战地钟声》的扉页中也引用过英国某诗人的《丧钟为谁而鸣》——“……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有时候我在想在这个大多数人都被挟持着向前飞奔、在整个中国都被挟持着向前急速前进的时代,是不是我们真的无从呼救?有人说80年前的鲁迅用文字描述了当代的中国,鲁迅正在从课本中消失,那个民族魂正在慢慢消失。
海子说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在这个想起舒婷想起海子,最好也是最坏的秋天,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该思考些什么?毕竟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舒婷
秋,在树叶上日夜兼程
钟点敲过
立刻陈旧了
黄黄地飘下
我们被挟持着向前飞奔
既无从呼救
又不肯放弃挣扎
只听见内心
纷纷 扰扰
全是愤怒的蜂群
围困
一枝花期已过的野山楂
身后的小路也寒了也弱了
明知拾不回什么
目光仍习惯在那里蜿蜒
开萝小花
你所脱落的根
剧痛地往心上爬
手触的每一分钟都成为过去
在那只巨掌
未触摸你之前
你想吧你还是不能回家
从这边走
从那边走
最终我们都会相遇
秋天令我们饱满
结局便是自行爆裂
像那些豆荚
1985年11月21日子夜
————————————————————————————————————
印象中高中时第一次接触舒婷是她那首读来让人心潮澎湃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好像当时是要求背诵的——“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这样想来好像自己买的第一本诗集就是“舒婷的诗”,封面上她那副大框的眼镜给我也留下了非常之深的印象; 说实话,当时刚接触“舒婷”这个名字时,总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很富有东方古典美的女人;可能现在已经不太能记得清高中那时刚看到这张照片时的复杂心情了
谈到舒婷又不得不让我想起另外一位高中时非常年轻、美丽、知性的语文老师 就是那位我记得和我们说“要打磨你们粗糙心灵的”孙娴老师
许多年以后我再回过头来想想这句话,思绪回到9年或者10年前的附中校园内、回到3班的语文课堂内、回到我那堆满数理化的课桌上;我依然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如何的无知无畏
再后来开始写随笔,或者是被要求写随笔,对于一个像我这样极其不善于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理科生来说,我只能把她当夹杂着一些感想感情的公开日记来写 好像也一直都是4-、4、4+,好像也有一个5,应该是一篇写得比较长的,是不是老师看我一下子居然也能写出这么多的汉字颇为惊讶呢?
还是说舒婷吧,再后来高中时“读”了她这本诗集,也做过高中生的笔记 为什么突然会想起舒婷呢,说来也神奇的,居然是因为另一个我十分不熟悉的英国作家狄更斯—
就是直到这会,我也只知道狄更斯的双城记,双城记我也只知道那句经典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为什么会又突然说到狄更斯,也是因为看到了明天有一个关于狄更斯的文学沙龙--透过文学看当代中国;我就很自然的想到了这句最好最坏,然后又很自然的想起了我非常喜欢也引用过无数次的这句“我们被挟持着向前飞奔、既无从呼救也不肯放弃挣扎”,就是舒婷这首秋思中的看似并不起眼的一句。在这个叶落知秋、庄重肃穆的季节,在这个辛亥百年、最好最坏的时代,我很自然的把他们都联系到了一起
又回到高中,回到那个还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回到那个日夜苦读、冲刺高考的校园 我在一个记满奥数试题的笔记本扉页上抄写了这句话,那年我还不到18岁,还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还不知道即将面临的高考将怎样改变影响着自己后来的人生轨迹,更不会知道未来的几年内会发生那么多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
直到后来的有一本“北京冬日诗集”,我再一次在扉页引用了这句话 献给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被挟持着向前飞奔、既无从呼救也不肯放弃挣扎的时代”。也献给了另一个却以自己生命的终结而放弃挣扎成为太阳一生的伟大诗人——海子
有人说,秋天、在林荫道上铺满金黄落叶的深秋、在凉风催寒的深秋就会想起一个在深秋孤独中写诗的王!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海子的生命结束于1989年。1989年,一个整个中国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富有理想色彩的特殊年份;海子选择了放弃挣扎,或者海子选择了成为太阳的一生去建筑祖国的语言,以梦为马、他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了不朽的太阳;那一年他和我现在一样大,仅仅不到3个月后一场风波也注定了1989年的不平凡;
再从海子回到舒婷,其实朦胧派也好先锋派也好,都产生于刚刚经历过十年文化浩劫的那个特殊的80年代,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终结、也是另一个最坏的时代的开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努力不想把我们正在经历、正在创造的这个时代看成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或者是一个正在走向最坏的时代;但是我相信这片土地上过去、现在或者将要发生的许多我们所知和所不知的事情每天都在警示着你。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可是如果你每一天都是眼里常含泪水,或许你会越来越看不清你所爱的这片土地。而当你擦拭掉眼泪试图想去看清时,你会不会有时也会有种“既不肯放弃挣扎、也无从呼救的”痛苦。海明威在《战地钟声》的扉页中也引用过英国某诗人的《丧钟为谁而鸣》——“……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有时候我在想在这个大多数人都被挟持着向前飞奔、在整个中国都被挟持着向前急速前进的时代,是不是我们真的无从呼救?有人说80年前的鲁迅用文字描述了当代的中国,鲁迅正在从课本中消失,那个民族魂正在慢慢消失。
海子说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在这个想起舒婷想起海子,最好也是最坏的秋天,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该思考些什么?毕竟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