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君主的悲剧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墨西哥还有王室,其实墨西哥王室不仅是北美唯一的君主(认英国君主的加拿大不算),这个王室也是为国捐躯的比例最高的王室之一。
墨西哥最早的君主是独立战争中,赶跑西班牙殖民者的将领阿古斯丁·伊特比德。在刚刚独立时,墨西哥的领土几乎是今日的两倍:
除了美国人天生对君主制的反感外,如此庞大的墨西哥,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个威胁。它是美国西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美国人在第一时间开始了对这个新生的独立国家的干预,除了外敌以外,墨西哥国内的民众也对腐朽的天主教教权产生了厌倦,而皇帝本人则是一个虔诚的保守派,宗教的支持者。作为一个缺乏历史积淀的新生皇室(这个皇室同阿兹特克君主没有关系),它不可避免地处处模仿西班牙皇室,国家管理机构成员也大多是西班牙统治时期的上层社会组成。底层民众之中的民粹主义精神被激发出来,公开反对帝制的情绪开始蔓延。
拥立伊特比德做皇帝本来是个临时方案。保守派清楚地知道北方的强敌蠢蠢欲动,所以刚刚脱离西班牙殖民的墨西哥也不想跟欧洲搞得太僵。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欧洲寻找一个天主教的君主做墨西哥皇帝,与欧洲的列强攀亲戚。但是墨西哥反对皇权运动发展的速度超过预期,伊特比德最终被废黜。墨西哥第一位皇帝只做了一年就逊位了。在伊特比德在欧洲寓居期间,墨西哥的形势急转直下,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既是出于责任,也是受到欺骗,伊特比德又回到墨西哥打算重整局面,却不料被共和派投入监狱,最终不经审判便被处死。同阿拉斯加的平等交易不同,本来就军事上占优的美国,抓住了墨西哥动荡的机会,在随后的日子里威逼利诱,迫使墨西哥政府半卖半送地将新墨西哥、德克萨斯、上加利福尼亚等一步步划入美国版图,两国的国境最终形成今天的样子。
马克西米连大公本是奥地利人,是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后裔。他是个有点单纯和寡断的贵族,被拿破仑三世相中,作为干预北美事物的筹码。马克西米连本人对做皇帝毫无兴趣,只是在他想当皇后的妻子怂恿下。最终踏上了开往美洲的船。虽说对统治没有兴趣,但他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墨西哥的保守派们也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计划,拥立一位欧洲的天主教皇帝,另外,美国正在经历内战,一位强权者可以改变美墨之间攻守状态。
由于有法军作靠山,墨西哥共和派的总统胡亚雷斯不能把皇帝重新赶回海上。但这位“空降”的皇帝毕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赢得人心,可他还是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皇室一家人不养育自己的后嗣,而是收养了伊特比德家族的孩子作继承人。夫妇两人充分融入当地社会,说西班牙语,家中用墨西哥风情的饰物装饰。在经济政治政策上也实行了很多开放策略,包括减租、宗教宽容等……但拿破仑态度的突然改变,使得马克西米连成为了大国斗争的牺牲品。法军开始撤退,皇后在欧洲求援也没有结果。美国通过“被撤退”的方法给胡亚雷斯的部队留下了大量物资和根据地。皇帝的部队节节败退。法国人劝说皇帝离开,但马克西米连决定留下,同他的支持者们并肩战斗到底,直到1867年5月皇帝在克雷塔罗亲自率领部队突围失败被捕。
历史证明,马克西米连并不像他看上去那样软弱,他的举动像个真正的男人。胡亚雷斯本人对皇帝也并不反感,但他是个更卓越的政治家,他知道必要的时候要做出必要的牺牲。皇帝的死是为了传达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由美国人撑腰的共和派总统最终宣判孤军奋战的皇帝犯有叛国罪,于1867年6月19日处死。处死之日,他把他的帽子给了他的匈牙利厨师,并对他说:“把这个交给我的母后。请转告她,我在临终前仍然思念着她。”皇帝与行刑队成员一一握手,然后站到离他们几米远的矮墙前。“我愿宽恕天下人”,皇帝大声说道,“但愿天下人能宽恕我,为了国家的利益,我甘洒热血,墨西哥万岁!独立万岁!”
王室的血脉虽然延续下来,但这个不长的血脉中,两位皇帝为墨西哥而死。墨西哥的国家道路走的磕磕绊绊,嗜血的共和派还对天主教徒发起了文革般的大清洗,但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墨西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到君主制的道路上了。
主要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40570.html
casa imperial: http://www.casaimperial.org/
![]() |
墨西哥王室徽章 |
墨西哥最早的君主是独立战争中,赶跑西班牙殖民者的将领阿古斯丁·伊特比德。在刚刚独立时,墨西哥的领土几乎是今日的两倍:
![]() |
墨西哥王国 |
除了美国人天生对君主制的反感外,如此庞大的墨西哥,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个威胁。它是美国西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美国人在第一时间开始了对这个新生的独立国家的干预,除了外敌以外,墨西哥国内的民众也对腐朽的天主教教权产生了厌倦,而皇帝本人则是一个虔诚的保守派,宗教的支持者。作为一个缺乏历史积淀的新生皇室(这个皇室同阿兹特克君主没有关系),它不可避免地处处模仿西班牙皇室,国家管理机构成员也大多是西班牙统治时期的上层社会组成。底层民众之中的民粹主义精神被激发出来,公开反对帝制的情绪开始蔓延。
拥立伊特比德做皇帝本来是个临时方案。保守派清楚地知道北方的强敌蠢蠢欲动,所以刚刚脱离西班牙殖民的墨西哥也不想跟欧洲搞得太僵。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欧洲寻找一个天主教的君主做墨西哥皇帝,与欧洲的列强攀亲戚。但是墨西哥反对皇权运动发展的速度超过预期,伊特比德最终被废黜。墨西哥第一位皇帝只做了一年就逊位了。在伊特比德在欧洲寓居期间,墨西哥的形势急转直下,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既是出于责任,也是受到欺骗,伊特比德又回到墨西哥打算重整局面,却不料被共和派投入监狱,最终不经审判便被处死。同阿拉斯加的平等交易不同,本来就军事上占优的美国,抓住了墨西哥动荡的机会,在随后的日子里威逼利诱,迫使墨西哥政府半卖半送地将新墨西哥、德克萨斯、上加利福尼亚等一步步划入美国版图,两国的国境最终形成今天的样子。
马克西米连大公本是奥地利人,是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后裔。他是个有点单纯和寡断的贵族,被拿破仑三世相中,作为干预北美事物的筹码。马克西米连本人对做皇帝毫无兴趣,只是在他想当皇后的妻子怂恿下。最终踏上了开往美洲的船。虽说对统治没有兴趣,但他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墨西哥的保守派们也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计划,拥立一位欧洲的天主教皇帝,另外,美国正在经历内战,一位强权者可以改变美墨之间攻守状态。
由于有法军作靠山,墨西哥共和派的总统胡亚雷斯不能把皇帝重新赶回海上。但这位“空降”的皇帝毕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赢得人心,可他还是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皇室一家人不养育自己的后嗣,而是收养了伊特比德家族的孩子作继承人。夫妇两人充分融入当地社会,说西班牙语,家中用墨西哥风情的饰物装饰。在经济政治政策上也实行了很多开放策略,包括减租、宗教宽容等……但拿破仑态度的突然改变,使得马克西米连成为了大国斗争的牺牲品。法军开始撤退,皇后在欧洲求援也没有结果。美国通过“被撤退”的方法给胡亚雷斯的部队留下了大量物资和根据地。皇帝的部队节节败退。法国人劝说皇帝离开,但马克西米连决定留下,同他的支持者们并肩战斗到底,直到1867年5月皇帝在克雷塔罗亲自率领部队突围失败被捕。
历史证明,马克西米连并不像他看上去那样软弱,他的举动像个真正的男人。胡亚雷斯本人对皇帝也并不反感,但他是个更卓越的政治家,他知道必要的时候要做出必要的牺牲。皇帝的死是为了传达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由美国人撑腰的共和派总统最终宣判孤军奋战的皇帝犯有叛国罪,于1867年6月19日处死。处死之日,他把他的帽子给了他的匈牙利厨师,并对他说:“把这个交给我的母后。请转告她,我在临终前仍然思念着她。”皇帝与行刑队成员一一握手,然后站到离他们几米远的矮墙前。“我愿宽恕天下人”,皇帝大声说道,“但愿天下人能宽恕我,为了国家的利益,我甘洒热血,墨西哥万岁!独立万岁!”
![]() |
马克西米连一世的最后时刻——让·保罗·劳伦斯 |
王室的血脉虽然延续下来,但这个不长的血脉中,两位皇帝为墨西哥而死。墨西哥的国家道路走的磕磕绊绊,嗜血的共和派还对天主教徒发起了文革般的大清洗,但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墨西哥无论如何也无法回到君主制的道路上了。
主要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40570.html
casa imperial: http://www.casaimperia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