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厘米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上海)
2010-2011厘米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上海) 揭晓
Classical Elites Shanghai 2010-2011
2011年10月13日 上海
一年一度的厘米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于2011年10月13日揭晓。该评选由厘米网和《音乐爱好者》杂志共同主办,旨在回顾2010-2011年演出季期间的精彩古典音乐演出,并在资深乐评人和媒体人士的共同参与下推荐出最为值得回味的演出,记录下那些让人终身难忘的美妙瞬间。今年也是这一活动的第五届。颁奖典礼的联合主办方为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
颁奖典礼在第十届上海国际乐器展期间举行,地点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来自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中演、上海音乐出版社、吴氏策划等演出单位和音乐相关机构的四十多名代表汇集一堂,也反映出评选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2010-2011演出季横跨世博年,有不少重量级演出收入其中。此次候选清单共计收录在常规演出场所举办的330场古典音乐类演出。囊括六个音乐体裁的十四个奖项基本反映了世博年和后世博期间蓬勃的演出市场,也希望以荣誉性质的颁奖延续世博精神。
较之先前四届有所进步的是,本届评选也首度推出了网络票选,尝试借助新兴媒体吸引大众声音,也兑现了去年评选时许下的诺言。在共计十五个的选项的总计七十多张选票中,上海大剧院推出的瓦格纳《指环》全集独领风骚,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半数选票,毫无悬念地成为大众最爱。其中一个投票页面为http://vote.weibo.com/vid=990584。
除五位评委沈次农、任海杰、李严欢、樊愉和李长缨(排名不分先后)共同推举出的大部分奖项外,本届还邀请到精专于古典音乐的沪上资深媒体或评论界人士邢晓芳、杨建国、周云、戴剑、王晨、许晓青、黄俊、毕祎和刘恩惠(排名不分先后),从十五场演出组成的候选名单中打分选出 “最受媒体欢迎演出”。《指环》全集超越诸如安吉拉·乔治乌、英国古乐学会乐团和香港小交响乐团等组成的强大候选名单,再度成为媒体最爱。这一奖项不仅代表着演出的精彩程度,也忠实反映了音乐会主办方在宣传和公关方面的不懈努力。
如下为2010-2011厘米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上海)全部获奖名单,包括评委评语。
--------------------------------------------------------------------------------------------------------------------------
2010-2011
厘米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上海)
Classical Elites Shanghai
年度歌剧演出Opera Production
年度事件Event
最受媒体欢迎演出Critics’ Choice
最受大众欢迎演出Audience Choice
主办 上海大剧院、吴氏策划、上海城市舞蹈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科隆歌剧院
评委评语
面对《指环》在上海的连续两轮公演,无论怎样的溢美之词都显得多余。《指环》的到来,其意义早已超出演出本身。足以载入上海文化发展史册的舞台盛事!(李严欢)
这是《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的首演,意义非凡,且演出质量上乘,由此超越成为上海文化界标志性的大事。(任海杰)
在科隆歌剧院原班近400人的庞大阵容下,八个晚上,瓦格纳庞然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大剧院两轮上演,加上艺术人文频道的转播,成为2010中国一场超重量级的、里程碑式的文化盛事!论音乐、剧情、舞美、表演团队都是当今顶尖的一流制作,而对听众4天连续的聆听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独特体验,瓦格纳乐剧的博大和厚重、国际一线歌剧明星的绝妙表演、居尔泽尼希乐团的德式演绎,让广大乐迷享受到原汁原味地、接近拜罗伊特规模的《指环》。(李长缨)
对申城爱乐者来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的首演是一场不敢奢望的惊喜,一次送上门来的、轻而易举的朝圣。这样的舞台盛事和其散发的影响,不仅在今年,还将在今后许多年中绵延不绝,并且难以超越。(沈次农)
年度合唱音乐会Choral
主办 上海音乐厅
2011/7/17 上海音乐厅
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
评委评语
每年亮相本地舞台的形形色色的合唱团不少,不过名副其实如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者却并不多见。(李严欢)
高难度的全套英国现当代作曲家的曲目挑选大胆,可谓音乐会一大亮点,其二,男童圣洁天籁般的音质加上青年成熟男声的演绎,也让其音色呈现独一无二的美感。其三,学院派的深厚根基、英国唱诗班的艺术风格贯穿整场音乐会,让听者仿佛置身于教堂。(李长缨)
我们的城市合唱演出不算少,散布在民间的合唱团更多。但多数仍停留在大合唱的水平,虽然都分声部,但却始终难以进入人声美妙的艺术境界。国王学院合唱团是真正人声艺术的展示,充分展示人类对自身发声的艺术性极限。这样的音乐会,唱什么已经不重要,人们去听的是他们的声音。(沈次农)
年度交响乐音乐会Orchestral
主办 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SMG
2011/8/7-8 上海文化广场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西东合集管弦乐团
评委评语
音乐,让一群来自不同国度、持不同政见的青年放下对彼此的成见走到了一起。巴伦博伊姆为之倾注的热情,更造就了这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乐团今日的成功。(李严欢)
巴伦博伊姆的理念和实践告诉人们:音乐,不仅仅是音乐,它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任海杰)
巴伦博伊姆用音乐消除民族隔阂,此番他带来的贝多芬正是西东合集乐团实践平等、尊重、理解、倾听理念的最好诠释,而他的贝多芬确实别致,特别注重细节,节奏的轻重缓急被打破,棱角分明的贝多芬转换成了圆润流畅、饱和富于色彩的贝多芬。 (李长缨)
巴伦博伊姆没有把他的看家本领带来,让人有点遗憾。这次音乐会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是他来了;一是这个乐队在他的手下表现很好。仅此而已。(沈次农)
年度独奏音乐会 Recital
主办 上海音乐厅
2011/5/25 上海音乐厅
钢琴 皮奥特·安德索夫斯基
评委评语
在两部《英国组曲》中,安德索夫斯基向我们揭示出诠释巴赫音乐的多元化可能。他指尖下的肖邦《玛祖卡》,又将精致的风格、内省的深度与琴声中的诗意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走出波兰、属于世界的玛祖卡。(李严欢)
演奏钢琴的思维独特,另类而有说服力,音色迷人神秘,真正的钢琴大师。(任海杰)
42岁的安德索夫斯基对于音乐时空感的营造、推进和掌控、音色的处理精妙而独到,在不同风格作品中,他既尊于作曲家的原旨,又加入个性化的诠释。他拿手的巴赫《英国组曲》,我惊异地听到大键琴(fortepiano)的韵味和音色;而对于肖邦的马祖卡也早已融化在血液里;在舒曼《六首为踏板钢琴而作的练习曲》中,我则听出了他出神入化的音色转换魔术。毫无悬念地,他将今年竞争激烈的年度独奏音乐会奖项收入囊中。(李长缨)
年度独唱音乐会Vocal Solo
年度创意音乐会Original
主办 上海大剧院
2011/5/6 上海大剧院
独唱 沈洋
钢琴伴奏 杨立青
评委评语
作为一位如今已开始忙碌于国际歌剧舞台的年轻歌唱家,沈洋依然不忘自己作为一位中国歌唱家的本分:大力推广优秀的中国声乐作品,让人敬佩!无论从曲目的选择、编排,还是整场独唱会的艺术质量,都不难看出两位艺术家为这场特别的音乐会所付出的一番心血。(李严欢)
演唱中国歌曲,应该是所有中国歌唱家的终极目标。(任海杰)
沈洋的演唱日臻成熟,他的天赋、勤奋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所传达出的艺术表现力远远超出了他的实际年龄,整套曲目安排考究,脉络清晰,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深入和透彻的研究。(李长缨)
这场音乐会的真正意义其实早已超越舞台。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多少年一直受到某种有意无意的忽略甚至冷落、歧视而不为人知。今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当口,被沈洋借力发挥,获得一次小小的翻身。我们推出这场音乐会,也是希望更多音乐界人士和沈洋一起来对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推波助澜,还它应有的历史地位。(沈次农)
年度室内乐音乐会Chamber
主办 上海中演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10/9/23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科隆古乐协奏团
评委评语
古乐的兴起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可能,而其佼佼者德国科隆古乐协奏团(带来泰勒曼、维瓦尔第、巴赫等巴洛克作曲大师专场,证明了这种可能性的魅力,他们古朴的音色、本真的演绎,直抵听者心灵深处。(李长缨)
年度争议音乐会Controversial
主办 上海夏季音乐节
2011/8/19 上海文化广场
钢琴 伊沃·波戈雷里奇
评委评语
彰显个性,首先当建立在充分尊重作曲家与作品的前提下,然波格雷里奇却目空一切,反其道而行之,让这次演出对大多听众而言成了一场十足的“灾难”!支离破碎的乐句、狂轰滥炸的和弦,他在此做出的种种无畏的“雷”人之举,只能显露自己在音乐面前的无知。(李严欢)
波戈雷里奇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传奇,他演奏的音乐,就不是仅仅以音乐来衡量。(任海杰)
一席燕尾服的波格莱里奇,如此传统的着装,音乐却离经叛道,走向怪异和极端。喜欢他的人,可以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喜欢他的人,则说根本无法听下去,乐句是断的,踏板是混沌的,还有那砸击式的触键……他把音乐剁碎、重新划分时值,音响拉伸,试图在大幅度的强弱对比上,造成声场动态的对比和听觉上的反差,但似乎找不到他以前轻灵的富有弹性的珍珠式音色了。53岁的波戈雷里奇手指的精确性已不如从前,而在音乐上的变异和夸张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凡真正有天赋的艺术家都是超时代的,也或许,波戈雷里奇真正的艺术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李长缨)
第一次见识到,在不改编,不增减作品的情况下,以常见的形式,弹常见的作品,也会被人表现得另类至如此地步。古典音乐的圣殿,是不是开始出现裂痕?(沈次农)
年度感人音乐会Insipiring
主办 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音乐厅、上海音乐家协会
2011/7/13 上海音乐厅
钢琴 阿贝·西蒙
评委评语
这是一个老人的音乐世界。历经岁月沉淀,九旬高龄的阿贝·西蒙依然与我们分享着他对音乐的那份纯粹的爱与执著。(李严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蒙对钢琴音色的独到处理,像魔术师般调配了各种不同色彩,舒曼《花纹》犹如天鹅绒质感的灰绿色,《克莱斯勒偶记》的深棕色到肖邦《前奏曲》的透明的珍珠白,都让人感觉西蒙是色彩大师,尤其在弱奏和表现两个以上声部旋律线的时候,彼此倾听和歌唱的颜色更为丰富。91岁高龄的老人,还勇于站在舞台上,挑战身心的极限,向我们展示音乐的无穷可能性,值得钦佩!年度最感人音乐会非他莫属。(李长缨)
对于他指下的声音,已经不必去追究声音力度轻重变化了。我们在现场听到的,是他数十年与钢琴为伴的艺术人生,是他数十年大师生涯的思考结晶。(沈次农)
年度普及活动Educational
主办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评委评语
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建起大众与高雅艺术间的一座桥梁。(李严欢)
对普及欣赏音乐艺术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任海杰)
内容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以多元的手段普及艺术,成为艺术爱好者的又一栖息交流地。(李长缨)
乐团最佳演出季Subscription Season
上海交响乐团
评委评语
马苏尔、格拉夫曼、高威、阿什肯纳齐、马友友、拉贝克姐妹、文格洛夫、列宾……仅是这份星光熠熠的名单,已见证了上交过去这个演出季的分量。(李严欢)
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季,已让人看到了与世界名团接轨的前景。(任海杰)
当乐团的发展理念与资金能轻松接轨,无疑对乐团有巨大的推动力,上交这一演出季一线大牌明星璀璨闪耀、曲目套系精彩纷呈、艺术推广并驾齐驱、节目单制作到位精准。(李长缨)
这么多的重量级音乐大师应邀来合作演出,对于上交任何一位前任总监都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上交真正的典盛时期。(沈次农)
附 评委简历(排名不分先后)
沈次农,《新民晚报》资深记者、高级编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任海杰,乐评人,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会员,《东方城乡报》编辑、记者。著有大量有关音乐评论、鉴赏、随笔等文字,出版过《音乐心情》一书,其特殊的爱乐和乐评经历,曾被上海电视台记实频道拍摄成记录片《心情故事》播放。
李严欢,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理事,《音乐爱好者》杂志特邀记者,厘米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评委。
李严欢定期在《音乐爱好者》《歌剧》《新民晚报》《上海音讯》《时代报》《沪港经济》等刊物上发表音乐评论、介绍文章。同时,他还为“947经典音乐频率”《走近小提琴》《走近大提琴》等系列节目撰稿。
近年来,李严欢多次参加上海市教委等部门组织的“经典音乐进校园”活动,并多次在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及上海、杭州、河南等地举办的弦乐夏令营中举行专题讲座。
樊愉,出生音乐世家,专修音乐学,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对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极感兴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从事音乐出版工作,编辑书刊二十余年,现任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爱好者》杂志副主编。曾撰文评述中国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唱片及音乐家采访等。
李长缨,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FM94.7经典音乐频率的监制和资深编辑,所策划编辑制作的《老马与老柴的暮年对话——听纽约爱乐演奏悲怆交响曲》等音乐专题节目先后十余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专家奖一等奖、上海政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发表书籍乐谱八本、乐评文章数篇。此外,还活跃在各类室内乐音乐会上演奏钢琴。
Classical Elites Shanghai 2010-2011
2011年10月13日 上海
一年一度的厘米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于2011年10月13日揭晓。该评选由厘米网和《音乐爱好者》杂志共同主办,旨在回顾2010-2011年演出季期间的精彩古典音乐演出,并在资深乐评人和媒体人士的共同参与下推荐出最为值得回味的演出,记录下那些让人终身难忘的美妙瞬间。今年也是这一活动的第五届。颁奖典礼的联合主办方为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
颁奖典礼在第十届上海国际乐器展期间举行,地点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来自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中演、上海音乐出版社、吴氏策划等演出单位和音乐相关机构的四十多名代表汇集一堂,也反映出评选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2010-2011演出季横跨世博年,有不少重量级演出收入其中。此次候选清单共计收录在常规演出场所举办的330场古典音乐类演出。囊括六个音乐体裁的十四个奖项基本反映了世博年和后世博期间蓬勃的演出市场,也希望以荣誉性质的颁奖延续世博精神。
较之先前四届有所进步的是,本届评选也首度推出了网络票选,尝试借助新兴媒体吸引大众声音,也兑现了去年评选时许下的诺言。在共计十五个的选项的总计七十多张选票中,上海大剧院推出的瓦格纳《指环》全集独领风骚,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半数选票,毫无悬念地成为大众最爱。其中一个投票页面为http://vote.weibo.com/vid=990584。
除五位评委沈次农、任海杰、李严欢、樊愉和李长缨(排名不分先后)共同推举出的大部分奖项外,本届还邀请到精专于古典音乐的沪上资深媒体或评论界人士邢晓芳、杨建国、周云、戴剑、王晨、许晓青、黄俊、毕祎和刘恩惠(排名不分先后),从十五场演出组成的候选名单中打分选出 “最受媒体欢迎演出”。《指环》全集超越诸如安吉拉·乔治乌、英国古乐学会乐团和香港小交响乐团等组成的强大候选名单,再度成为媒体最爱。这一奖项不仅代表着演出的精彩程度,也忠实反映了音乐会主办方在宣传和公关方面的不懈努力。
如下为2010-2011厘米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上海)全部获奖名单,包括评委评语。
--------------------------------------------------------------------------------------------------------------------------
2010-2011
厘米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上海)
Classical Elites Shanghai
年度歌剧演出Opera Production
年度事件Event
最受媒体欢迎演出Critics’ Choice
最受大众欢迎演出Audience Choice
主办 上海大剧院、吴氏策划、上海城市舞蹈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科隆歌剧院
评委评语
面对《指环》在上海的连续两轮公演,无论怎样的溢美之词都显得多余。《指环》的到来,其意义早已超出演出本身。足以载入上海文化发展史册的舞台盛事!(李严欢)
这是《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的首演,意义非凡,且演出质量上乘,由此超越成为上海文化界标志性的大事。(任海杰)
在科隆歌剧院原班近400人的庞大阵容下,八个晚上,瓦格纳庞然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大剧院两轮上演,加上艺术人文频道的转播,成为2010中国一场超重量级的、里程碑式的文化盛事!论音乐、剧情、舞美、表演团队都是当今顶尖的一流制作,而对听众4天连续的聆听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独特体验,瓦格纳乐剧的博大和厚重、国际一线歌剧明星的绝妙表演、居尔泽尼希乐团的德式演绎,让广大乐迷享受到原汁原味地、接近拜罗伊特规模的《指环》。(李长缨)
对申城爱乐者来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上海的首演是一场不敢奢望的惊喜,一次送上门来的、轻而易举的朝圣。这样的舞台盛事和其散发的影响,不仅在今年,还将在今后许多年中绵延不绝,并且难以超越。(沈次农)
年度合唱音乐会Choral
主办 上海音乐厅
2011/7/17 上海音乐厅
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
评委评语
每年亮相本地舞台的形形色色的合唱团不少,不过名副其实如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者却并不多见。(李严欢)
高难度的全套英国现当代作曲家的曲目挑选大胆,可谓音乐会一大亮点,其二,男童圣洁天籁般的音质加上青年成熟男声的演绎,也让其音色呈现独一无二的美感。其三,学院派的深厚根基、英国唱诗班的艺术风格贯穿整场音乐会,让听者仿佛置身于教堂。(李长缨)
我们的城市合唱演出不算少,散布在民间的合唱团更多。但多数仍停留在大合唱的水平,虽然都分声部,但却始终难以进入人声美妙的艺术境界。国王学院合唱团是真正人声艺术的展示,充分展示人类对自身发声的艺术性极限。这样的音乐会,唱什么已经不重要,人们去听的是他们的声音。(沈次农)
年度交响乐音乐会Orchestral
主办 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SMG
2011/8/7-8 上海文化广场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西东合集管弦乐团
评委评语
音乐,让一群来自不同国度、持不同政见的青年放下对彼此的成见走到了一起。巴伦博伊姆为之倾注的热情,更造就了这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乐团今日的成功。(李严欢)
巴伦博伊姆的理念和实践告诉人们:音乐,不仅仅是音乐,它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任海杰)
巴伦博伊姆用音乐消除民族隔阂,此番他带来的贝多芬正是西东合集乐团实践平等、尊重、理解、倾听理念的最好诠释,而他的贝多芬确实别致,特别注重细节,节奏的轻重缓急被打破,棱角分明的贝多芬转换成了圆润流畅、饱和富于色彩的贝多芬。 (李长缨)
巴伦博伊姆没有把他的看家本领带来,让人有点遗憾。这次音乐会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是他来了;一是这个乐队在他的手下表现很好。仅此而已。(沈次农)
年度独奏音乐会 Recital
主办 上海音乐厅
2011/5/25 上海音乐厅
钢琴 皮奥特·安德索夫斯基
评委评语
在两部《英国组曲》中,安德索夫斯基向我们揭示出诠释巴赫音乐的多元化可能。他指尖下的肖邦《玛祖卡》,又将精致的风格、内省的深度与琴声中的诗意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走出波兰、属于世界的玛祖卡。(李严欢)
演奏钢琴的思维独特,另类而有说服力,音色迷人神秘,真正的钢琴大师。(任海杰)
42岁的安德索夫斯基对于音乐时空感的营造、推进和掌控、音色的处理精妙而独到,在不同风格作品中,他既尊于作曲家的原旨,又加入个性化的诠释。他拿手的巴赫《英国组曲》,我惊异地听到大键琴(fortepiano)的韵味和音色;而对于肖邦的马祖卡也早已融化在血液里;在舒曼《六首为踏板钢琴而作的练习曲》中,我则听出了他出神入化的音色转换魔术。毫无悬念地,他将今年竞争激烈的年度独奏音乐会奖项收入囊中。(李长缨)
年度独唱音乐会Vocal Solo
年度创意音乐会Original
主办 上海大剧院
2011/5/6 上海大剧院
独唱 沈洋
钢琴伴奏 杨立青
评委评语
作为一位如今已开始忙碌于国际歌剧舞台的年轻歌唱家,沈洋依然不忘自己作为一位中国歌唱家的本分:大力推广优秀的中国声乐作品,让人敬佩!无论从曲目的选择、编排,还是整场独唱会的艺术质量,都不难看出两位艺术家为这场特别的音乐会所付出的一番心血。(李严欢)
演唱中国歌曲,应该是所有中国歌唱家的终极目标。(任海杰)
沈洋的演唱日臻成熟,他的天赋、勤奋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所传达出的艺术表现力远远超出了他的实际年龄,整套曲目安排考究,脉络清晰,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深入和透彻的研究。(李长缨)
这场音乐会的真正意义其实早已超越舞台。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多少年一直受到某种有意无意的忽略甚至冷落、歧视而不为人知。今年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当口,被沈洋借力发挥,获得一次小小的翻身。我们推出这场音乐会,也是希望更多音乐界人士和沈洋一起来对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推波助澜,还它应有的历史地位。(沈次农)
年度室内乐音乐会Chamber
主办 上海中演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10/9/23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科隆古乐协奏团
评委评语
古乐的兴起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可能,而其佼佼者德国科隆古乐协奏团(带来泰勒曼、维瓦尔第、巴赫等巴洛克作曲大师专场,证明了这种可能性的魅力,他们古朴的音色、本真的演绎,直抵听者心灵深处。(李长缨)
年度争议音乐会Controversial
主办 上海夏季音乐节
2011/8/19 上海文化广场
钢琴 伊沃·波戈雷里奇
评委评语
彰显个性,首先当建立在充分尊重作曲家与作品的前提下,然波格雷里奇却目空一切,反其道而行之,让这次演出对大多听众而言成了一场十足的“灾难”!支离破碎的乐句、狂轰滥炸的和弦,他在此做出的种种无畏的“雷”人之举,只能显露自己在音乐面前的无知。(李严欢)
波戈雷里奇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传奇,他演奏的音乐,就不是仅仅以音乐来衡量。(任海杰)
一席燕尾服的波格莱里奇,如此传统的着装,音乐却离经叛道,走向怪异和极端。喜欢他的人,可以佩服得五体投地,不喜欢他的人,则说根本无法听下去,乐句是断的,踏板是混沌的,还有那砸击式的触键……他把音乐剁碎、重新划分时值,音响拉伸,试图在大幅度的强弱对比上,造成声场动态的对比和听觉上的反差,但似乎找不到他以前轻灵的富有弹性的珍珠式音色了。53岁的波戈雷里奇手指的精确性已不如从前,而在音乐上的变异和夸张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凡真正有天赋的艺术家都是超时代的,也或许,波戈雷里奇真正的艺术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李长缨)
第一次见识到,在不改编,不增减作品的情况下,以常见的形式,弹常见的作品,也会被人表现得另类至如此地步。古典音乐的圣殿,是不是开始出现裂痕?(沈次农)
年度感人音乐会Insipiring
主办 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音乐厅、上海音乐家协会
2011/7/13 上海音乐厅
钢琴 阿贝·西蒙
评委评语
这是一个老人的音乐世界。历经岁月沉淀,九旬高龄的阿贝·西蒙依然与我们分享着他对音乐的那份纯粹的爱与执著。(李严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蒙对钢琴音色的独到处理,像魔术师般调配了各种不同色彩,舒曼《花纹》犹如天鹅绒质感的灰绿色,《克莱斯勒偶记》的深棕色到肖邦《前奏曲》的透明的珍珠白,都让人感觉西蒙是色彩大师,尤其在弱奏和表现两个以上声部旋律线的时候,彼此倾听和歌唱的颜色更为丰富。91岁高龄的老人,还勇于站在舞台上,挑战身心的极限,向我们展示音乐的无穷可能性,值得钦佩!年度最感人音乐会非他莫属。(李长缨)
对于他指下的声音,已经不必去追究声音力度轻重变化了。我们在现场听到的,是他数十年与钢琴为伴的艺术人生,是他数十年大师生涯的思考结晶。(沈次农)
年度普及活动Educational
主办 上海大剧院
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评委评语
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建起大众与高雅艺术间的一座桥梁。(李严欢)
对普及欣赏音乐艺术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任海杰)
内容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以多元的手段普及艺术,成为艺术爱好者的又一栖息交流地。(李长缨)
乐团最佳演出季Subscription Season
上海交响乐团
评委评语
马苏尔、格拉夫曼、高威、阿什肯纳齐、马友友、拉贝克姐妹、文格洛夫、列宾……仅是这份星光熠熠的名单,已见证了上交过去这个演出季的分量。(李严欢)
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季,已让人看到了与世界名团接轨的前景。(任海杰)
当乐团的发展理念与资金能轻松接轨,无疑对乐团有巨大的推动力,上交这一演出季一线大牌明星璀璨闪耀、曲目套系精彩纷呈、艺术推广并驾齐驱、节目单制作到位精准。(李长缨)
这么多的重量级音乐大师应邀来合作演出,对于上交任何一位前任总监都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上交真正的典盛时期。(沈次农)
附 评委简历(排名不分先后)
沈次农,《新民晚报》资深记者、高级编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任海杰,乐评人,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会员,《东方城乡报》编辑、记者。著有大量有关音乐评论、鉴赏、随笔等文字,出版过《音乐心情》一书,其特殊的爱乐和乐评经历,曾被上海电视台记实频道拍摄成记录片《心情故事》播放。
李严欢,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理事,《音乐爱好者》杂志特邀记者,厘米上海古典音乐演出季评选评委。
李严欢定期在《音乐爱好者》《歌剧》《新民晚报》《上海音讯》《时代报》《沪港经济》等刊物上发表音乐评论、介绍文章。同时,他还为“947经典音乐频率”《走近小提琴》《走近大提琴》等系列节目撰稿。
近年来,李严欢多次参加上海市教委等部门组织的“经典音乐进校园”活动,并多次在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及上海、杭州、河南等地举办的弦乐夏令营中举行专题讲座。
樊愉,出生音乐世家,专修音乐学,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对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极感兴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从事音乐出版工作,编辑书刊二十余年,现任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爱好者》杂志副主编。曾撰文评述中国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唱片及音乐家采访等。
李长缨,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FM94.7经典音乐频率的监制和资深编辑,所策划编辑制作的《老马与老柴的暮年对话——听纽约爱乐演奏悲怆交响曲》等音乐专题节目先后十余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专家奖一等奖、上海政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发表书籍乐谱八本、乐评文章数篇。此外,还活跃在各类室内乐音乐会上演奏钢琴。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