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冈·城市印象
在福冈开会,时间安排很紧,基本没有时间认真仔细的观光,留下的只有些大概的印象。
我们活动的范围在天神附近,相当于福冈繁华市中心,周边都是很现代的建筑,购物商场鳞次栉比,街道不宽,但很干净,没有看到各种张贴的小广告,没有看到乞丐。倒是某天早晨看到一流浪女,四五十左右,梳着两个羊角辫,坐在小店门前,旁若无人的看报纸。早上的街道上,上班的人行色匆匆,却井然有序。街上的女人不论年龄基本都化妆,打扮精致。搞得我们第一天看看灰头土脸的自己连声哀叹,太土了。 福冈消费比我们高,吃个饭都是先看看价格,飞快除12,再决定要不要吃,但是某些电子产品和化妆品折算过来比较实惠,但这两方面我都不在行,所以也没捞着啥便宜。。。
饮食
刚到福冈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个专门卖食物的超市逛,看到色泽鲜美,摆放成一格一格的各种便当,口水直流,当然,价格不便宜。日本人在食物上表现出了一种精致与克制的态度,花样繁多,每一样的量却很少。旅馆大厅里吃自助早餐时,我发现自己吃的有别人的三倍之多,那些同样吃早餐的中年男人大概是出差的吧,一边吃东西一边翻读报纸,好像村上春树小说里的人物。路边小店的价格倒是还可以接受,400日元左右可以买碗乌冬面,乌冬面看上去很寡淡,没什么配料,汤是透明的棕色,有种特别的味道(据说是用某种蘑菇煮的),但是面的口感很好,爽滑有弹性。还有福冈的路边摊比小店都贵!!!白天这些小摊都没有,晚上就突然冒了出来,用花花绿绿的布帘子围成一个个小屋,排成一排,特别整齐。本来冲着它便宜想尝试一下,结果烤串好贵,还好味道不错。会议提供的也是自助餐,同样制作精致,小点心做的很好吃,芒果布丁,杏仁豆腐,焦糖布丁,还有些没标汉字的甜点,吃起来口感都不错。不过大多数的食物清冷,我吃到第三天便开始想念热气腾腾的粥啊,汤啊的。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他们食材的单调,烹调方法受限,所以只好在外观上下功夫。还有,除了沙拉里,好像没吃到绿色叶子的蔬菜。嗯嗯,由于资金所限,我们没有体会到正儿八经的传统日式料理,据体验过的师姐说,需要跪着吃的就贵。。。
文化
福冈的文化宣传做的很好,在商场里、地铁里都能看到展览或者演出的宣传。我们会场旁有一个文化情报站,里面所有的宣传册都是免费自取的,有关于福冈历史、建筑、民俗和自然风光,还有展览宣传,制作都很精美,有问题不懂可以直接问服务人员。在这里还有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情是,就算是市中心,神社和寺院也不少。会看到在某高大现代建筑旁很和谐的出现个小神社,会看到过路的人们很自然的拜拜,求签。我们旅馆旁就有三个寺庙,它们与民居交错,若不是仔细看门牌,都不知道是寺庙。就这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小小的神社,安静的寺庙就这么很和谐的融为一体。再就是不能不提的日本动漫文化,在街头巷尾,商场里都能看到电玩,尤其是傍晚,看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和四五十的大叔一本正经的坐在那儿打电玩,还真是很有趣。在一家大型书店里,与历史、法律、文学等相并列的一个专区上赫然写着BL,封面各种成对美男,让人不得不慨叹文化的多样与开放。
人
基本上就算不会日语交流没啥问题,很多标志都用汉字写的,大概能猜得懂是啥意思,况且手势语才是世界语啊。日本的服务人员态度都超级好,直到现在一想起福冈,耳边还会响起各种温软的女声CUmasai~~在商场里,只要他们看到你就会鞠躬问好,一开始我们都极度不适应,总忍不住想回鞠个。某天在商场时不清楚他们几点关门,几个人还是分开行动的,后来知道要关门了就开始互相寻找,服务员虽然不懂英文吧,但是很热心的帮忙解决问题,最后还笑眯眯的把我们送到电梯口说再见。在超市买东西付账时,我分不清硬币的面额,一个个翻看,收银员也是很耐心的等,有的还从一大堆硬币里帮你挑。体验了把上帝的感觉,导致回来的飞机上看到空姐空少都觉得他们没那么亲切了,由奢入俭难啊。
细节
日本人对细节的考虑真是让人佩服,在福冈机场的厕所里,第一次对马桶刮目相看,扶手上的按钮可以调节水温,坐垫温度,而且还有一个叫“音姬”的按钮可以播放声音。在某商场里洗手间居然包括一个带沙发和梳妆镜的化妆室,厕所里有紧急报警器。会场旁的厕所里还装有一个放婴儿的简易装置,类似自行车上的婴儿座。日本地铁自动售票机上很窝心的画了一个大人、两个大人、三个大人、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大人两个小孩的按钮,但是我们想一下买五张票啊,一开始拼命按键盘上的5,就是木有反应,orz...再说说我们住的旅馆,一开始觉得房间又小又贵。后来仔细看看,细节心思颇多。烧热水的水壶接口是吸铁石的,很容易接上,电视机下方的小柜子里有一台迷你海尔冰箱。柜子旁还有一个充电的手电筒,估计是为停电准备的。床头镶有广播按钮,表,闹钟。这些人性化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唯一不满意的是网速太差,而且google居然打不开?
学术篇
这个就不多说了,好好学习才是硬道理~~
P.S. 为响应小太阳同学要求,重新发了大图~
我们活动的范围在天神附近,相当于福冈繁华市中心,周边都是很现代的建筑,购物商场鳞次栉比,街道不宽,但很干净,没有看到各种张贴的小广告,没有看到乞丐。倒是某天早晨看到一流浪女,四五十左右,梳着两个羊角辫,坐在小店门前,旁若无人的看报纸。早上的街道上,上班的人行色匆匆,却井然有序。街上的女人不论年龄基本都化妆,打扮精致。搞得我们第一天看看灰头土脸的自己连声哀叹,太土了。 福冈消费比我们高,吃个饭都是先看看价格,飞快除12,再决定要不要吃,但是某些电子产品和化妆品折算过来比较实惠,但这两方面我都不在行,所以也没捞着啥便宜。。。
饮食
刚到福冈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在一个专门卖食物的超市逛,看到色泽鲜美,摆放成一格一格的各种便当,口水直流,当然,价格不便宜。日本人在食物上表现出了一种精致与克制的态度,花样繁多,每一样的量却很少。旅馆大厅里吃自助早餐时,我发现自己吃的有别人的三倍之多,那些同样吃早餐的中年男人大概是出差的吧,一边吃东西一边翻读报纸,好像村上春树小说里的人物。路边小店的价格倒是还可以接受,400日元左右可以买碗乌冬面,乌冬面看上去很寡淡,没什么配料,汤是透明的棕色,有种特别的味道(据说是用某种蘑菇煮的),但是面的口感很好,爽滑有弹性。还有福冈的路边摊比小店都贵!!!白天这些小摊都没有,晚上就突然冒了出来,用花花绿绿的布帘子围成一个个小屋,排成一排,特别整齐。本来冲着它便宜想尝试一下,结果烤串好贵,还好味道不错。会议提供的也是自助餐,同样制作精致,小点心做的很好吃,芒果布丁,杏仁豆腐,焦糖布丁,还有些没标汉字的甜点,吃起来口感都不错。不过大多数的食物清冷,我吃到第三天便开始想念热气腾腾的粥啊,汤啊的。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他们食材的单调,烹调方法受限,所以只好在外观上下功夫。还有,除了沙拉里,好像没吃到绿色叶子的蔬菜。嗯嗯,由于资金所限,我们没有体会到正儿八经的传统日式料理,据体验过的师姐说,需要跪着吃的就贵。。。
文化
福冈的文化宣传做的很好,在商场里、地铁里都能看到展览或者演出的宣传。我们会场旁有一个文化情报站,里面所有的宣传册都是免费自取的,有关于福冈历史、建筑、民俗和自然风光,还有展览宣传,制作都很精美,有问题不懂可以直接问服务人员。在这里还有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情是,就算是市中心,神社和寺院也不少。会看到在某高大现代建筑旁很和谐的出现个小神社,会看到过路的人们很自然的拜拜,求签。我们旅馆旁就有三个寺庙,它们与民居交错,若不是仔细看门牌,都不知道是寺庙。就这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小小的神社,安静的寺庙就这么很和谐的融为一体。再就是不能不提的日本动漫文化,在街头巷尾,商场里都能看到电玩,尤其是傍晚,看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和四五十的大叔一本正经的坐在那儿打电玩,还真是很有趣。在一家大型书店里,与历史、法律、文学等相并列的一个专区上赫然写着BL,封面各种成对美男,让人不得不慨叹文化的多样与开放。
人
基本上就算不会日语交流没啥问题,很多标志都用汉字写的,大概能猜得懂是啥意思,况且手势语才是世界语啊。日本的服务人员态度都超级好,直到现在一想起福冈,耳边还会响起各种温软的女声CUmasai~~在商场里,只要他们看到你就会鞠躬问好,一开始我们都极度不适应,总忍不住想回鞠个。某天在商场时不清楚他们几点关门,几个人还是分开行动的,后来知道要关门了就开始互相寻找,服务员虽然不懂英文吧,但是很热心的帮忙解决问题,最后还笑眯眯的把我们送到电梯口说再见。在超市买东西付账时,我分不清硬币的面额,一个个翻看,收银员也是很耐心的等,有的还从一大堆硬币里帮你挑。体验了把上帝的感觉,导致回来的飞机上看到空姐空少都觉得他们没那么亲切了,由奢入俭难啊。
细节
日本人对细节的考虑真是让人佩服,在福冈机场的厕所里,第一次对马桶刮目相看,扶手上的按钮可以调节水温,坐垫温度,而且还有一个叫“音姬”的按钮可以播放声音。在某商场里洗手间居然包括一个带沙发和梳妆镜的化妆室,厕所里有紧急报警器。会场旁的厕所里还装有一个放婴儿的简易装置,类似自行车上的婴儿座。日本地铁自动售票机上很窝心的画了一个大人、两个大人、三个大人、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大人两个小孩的按钮,但是我们想一下买五张票啊,一开始拼命按键盘上的5,就是木有反应,orz...再说说我们住的旅馆,一开始觉得房间又小又贵。后来仔细看看,细节心思颇多。烧热水的水壶接口是吸铁石的,很容易接上,电视机下方的小柜子里有一台迷你海尔冰箱。柜子旁还有一个充电的手电筒,估计是为停电准备的。床头镶有广播按钮,表,闹钟。这些人性化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唯一不满意的是网速太差,而且google居然打不开?
学术篇
这个就不多说了,好好学习才是硬道理~~
P.S. 为响应小太阳同学要求,重新发了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