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魇》笔记(二)
(二)巧姐还是大姐儿
读《红楼梦》,大姐儿一出难免不太对,而张爱玲发现这一问题尤为透彻。
她指出“八十回假定原是大姐儿患惊风,早期脂本流行不广,抄手过录时根据后期脂本代改为巧姐。一零一回不是旧本,当然不是同一抄手;只有一个“大姐儿”字样,全抄本未代改,程甲乙本两次校阅未注意,仍作大姐儿。”
只因原著将凤姐两个女儿并做一个,巧姐的年龄本有矛盾,长得太慢,续书人也就因循下去,将她仍旧当做婴儿,有时候也仍旧沿有大姐儿名字。
笔者的看法,巧姐是长女,大姐儿是幼女。金陵十二钗的寓言早应形成,前十回秦氏病死与判词不符是后改的原因。倘若大姐儿是长女,那么被卖的就应是大姐儿而非巧姐。因为戏份较后删改,终因流传了一部分旧稿或是改动未完,大姐儿就留下了名字。
红楼梦中这种情况似乎很多,檀云在《芙蓉女儿秣》中的出现在全文的缺失;还有鹦哥(感觉不是紫鹃,而是伺候史太君的另一个丫头),媚人之流都只是只有名字而已。
读《红楼梦》,大姐儿一出难免不太对,而张爱玲发现这一问题尤为透彻。
她指出“八十回假定原是大姐儿患惊风,早期脂本流行不广,抄手过录时根据后期脂本代改为巧姐。一零一回不是旧本,当然不是同一抄手;只有一个“大姐儿”字样,全抄本未代改,程甲乙本两次校阅未注意,仍作大姐儿。”
只因原著将凤姐两个女儿并做一个,巧姐的年龄本有矛盾,长得太慢,续书人也就因循下去,将她仍旧当做婴儿,有时候也仍旧沿有大姐儿名字。
笔者的看法,巧姐是长女,大姐儿是幼女。金陵十二钗的寓言早应形成,前十回秦氏病死与判词不符是后改的原因。倘若大姐儿是长女,那么被卖的就应是大姐儿而非巧姐。因为戏份较后删改,终因流传了一部分旧稿或是改动未完,大姐儿就留下了名字。
红楼梦中这种情况似乎很多,檀云在《芙蓉女儿秣》中的出现在全文的缺失;还有鹦哥(感觉不是紫鹃,而是伺候史太君的另一个丫头),媚人之流都只是只有名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