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春雨图书馆即将突破1100的夜晚【贴自己的旧文
我的书堆满了六个书架,多出来无处可去的书垫着厚厚的防水油纸,码在纸箱里,书脊向上,四十平米的屋子挤着六个书架和一个写字台,逼仄的像书店的仓库
妈妈打电话的时候这样告诉我,她收到了我新寄回家的三箱书,忧虑的和我说,儿子,你的房间,已经放不下一张床了
她还忧虑的对我说,儿子,你应该每个月攒下一点钱来的
我放下电话的时候心情如过了水一样,清洁的舒适感和隔绝空气的窒息感同时存在,不知孰轻孰重
我的钱都花在这个上面了,我吃的不算省但是也不算多,基本没有应酬,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窝在电脑前边淘便宜和起大早跑去潘家园和三联
我闭上眼睛,家如在目前,满满的六个书架,贴着墙矗立着,原本占据满满一面墙的窗子只剩下一半的空隙,畏缩的透进阳光,墙角的纸箱子被垫高,抖擞的和家具一样,两百多本凤凰周刊和一百多本新周刊摞在写字台上,只留出中间写字的空地,一百多本自己打印装订的读品没有压好边,横七竖八垃圾一样堆得高高
我好像是有点疯狂了
最右边的书架比我年龄大很多,那是个巨大的家伙,据说是樟木做的,我不知道什么是樟木,但是我知道它有着其他的木头家具没有的古怪气味,谈不上难闻,却让我印象深刻,小的时候蜷缩在它前面的地上,坐着一个妈妈自己做的垫子,捧着一本书看家,一坐就是一天,那时候的记忆很淡,只记得书架的第五层高耸入云,每次都要拉着书柜门踩着凳子爬上去,还要踮着脚才能拿出本书来,惨烈的时候,从排列紧密的一排书里艰难抽书,会一下子拉掉七八本,除了手里握着的一本以外,剩下的会哗啦啦的砸在头上或者直接掉下地去,然后只能揉着头艰难的爬上爬下放回原处,不然会被骂的
那时候从来不哭,尽管还很小,因为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哭了也没人哄,也没人同情
很多时候,眼泪是给别人流的,更多时候,眼泪是给别人看的
那时候零花钱一天几毛,书店也没有打折这么一说,那点钱谈不上一攒,看的书就只有我爸少年时的收藏了,都是很大路的书,各种作品选,马恩列斯毛,少得很的几本小说,我没有挑拣的权利
在小镇长大,住在城乡结合部一样的地方,同龄人都是很野的孩子,老娘也不想我出去和他们玩,于是每天上班把我锁在家里,小学以后的寒暑假也是一样,我的宅男生活很早就开始了,所以习惯自己一个人,没有事可做,电视里的动画片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于是我坐下来看书,一看就是一天,家里只有少少的书,于是看完一遍,再看一遍
我自己回忆的时候也无数次的想过,我喜欢看书究竟是天性,还是就是这样的日子给憋出来的
我爷爷告诉我,是天性
他有这个资格,他教我认字,在不到两岁的时候,然后据说两岁半的时候我已经认识了五百个字,然后有一天他推着自行车带我去买菜,我哭个不停,他焦头烂额的,看到地上有本小画册,只剩七八页,看图识字样的东西,于是捡起来哄我,我就不哭了
也许他是对的
这些年,什么都贵了,书真的越来越便宜,当年在家乡的小城,爹妈一个月加起来好像也就千把块,穷人家的孩子吃穿不愁就可以了,实在不敢提出买书的非分建议,爹妈明显都是混的不哈皮的,万一听了这话迁怒于我,将我残忍殴打如何是好
我只好自力更生
记得那时每个周六,都要去爷爷家,奶奶会做绿豆粥,红烧肉,黄花鱼和羊肉丸子给我吃,而每次买菜,都是我和爷爷一起去,每次出门之前,我们都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决定这次出门的预算,买菜多少钱,剩下的是我的,一般会留给我三四块钱的空间,我可以买一本散装的机器猫,长方形的版面,三块六一本,剩下几毛钱揣进口袋,可以吃一毛钱一根的大冰棒
有一次记得很清楚,我看上了一本十几块的书,这无疑大大超出预算,95年还是96年来着,那个时候十块钱是不小的数了,爷爷不答应,于是我提出放弃吃肉,可是爷爷不肯我不吃肉,于是我建议,买一块钱三根的香肠,三根我可以吃两顿了,剩下的钱买书,爷爷想了想,就同意了
我还记得那顿饭我像老鼠一样小口小口的嗑着香肠,很怕下一口就没有了,可是我怎么也不记得那本书是鲁宾逊漂流记还是俊友了
那时每次生病,都很开心,感个冒什么的也罢,睡一觉发发汗就好了,需要挂水或者打针的时候,老娘就会带我去买本书,因为我答应她,买了我就不哭
这样来的书有一套凡尔纳,荆棘鸟,汤姆大伯的小屋和几本机器猫
然后就是考试了,每次考第一,是会得到奖励的,这个比较简单,来的书比较多,只是有一次,我爸许诺我考第一,买一套少儿百科全书给我,好像二百多一点,我顺利拿下,可是今天也没有见到那套书
我很理解我爸的心情,我从来没有问过他这种事,我记得五年级的时候小镇里开了一家大书店,我爸专门骑车去看了,回来的时候很沮丧,话很少,他只说,好书真多啊
身边都是穷人孩子的我,那是第一次感受到穷人的悲哀,那时候我是个对物质没什么欲望的小屁孩,那天开始,我突然想到那些文学作品选里节选的精彩片段,勾起我无数的好奇心想一窥全貌的书实际上是可以全都买回来的,只是我买不起
我敢肯定那个瞬间改变了我的生活
然后十年过去了
我妈依然对电视的爱好大过读书,她做学生的时候也是个酷爱读书的人,文章写得很好,可是这只是因为她聪明,她做什么都做得很好,而电视来了以后,她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就不愿再坐下,老老实实的看本书了
而我买了五个黄木头(我忘了叫什么木头)的书架,把我的屋子变成仓库以后,我爸就一直在笑,他喜欢用手划排列的整整齐齐的书脊,脸上的陶醉和满足,让我想起第一次战栗颤抖着抚摸一个女孩的时刻,他搬进了我的屋子,每天睡在书中间,乐呵呵的把我一次次寄回来的大箱子搬回家,然后整理,上架,他每次讲电话都和我说,我给了他幸福
可是他还是喜欢喝一杯,然后早早的睡,就是不喝的时候他也喜欢多多的睡,还要睡午觉,还是会看电视,他看书的数量没有增加,尽管质量在我的努力下提升,然而他原本可以有全天的时间泡茶,看书,做笔记
就像我梦想的那样
每次我委婉的建议老娘读点书,她总是会笑着说,妈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看书学习做什么呢,每次老爸就会反驳她,或者肯定她已经是个不求上进的家伙了
其实老爸心里也是认为读书是要得到些什么的,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话,读书什么用也没有,还不如去打牌或者看电视,他实际还是这样功利的啊,他没有去读当年求之不得的随笔,书评或者经典,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凤凰和领导者这样奇峰突出的时政文上,学习精辟的论述和翔实的论据,然后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失望
而我,放弃了改变他人的所有努力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你试图强加自己价值观于人,纵使他明白你是为他好,也不会感激你,反而会有对不起你的努力的愧疚感以致恼羞成怒,我在无数次徒劳无功后,觉得自己不会再理睬那些装作很有求知欲来求教的人,也不再试图拉自己欣赏的家伙进入这个圈子,我有四五个深深爱着书爱着阅读的朋友,我珍视她们如同珍视自己的双眼,这样已经够了
我在帝都过得不好,但是也不坏,我把一堆一堆的书买回家,以绝对合理的价格,我想我已经有点过火了,但是那种感觉让你迷醉,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无到有,看到一套书慢慢被凑齐,如同让第一滴海洛因进入血管,其后的道路,已然注定
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
于是墙角的书堆达到了一米五
于是我寄书回家时,发现一半的书已经有两百斤
然后kindle DXG入手
然后每天读,我很高兴的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过去的影子,那个小小的小男孩,捂着头捡起书来,用自己脏脏的上衣擦去书上的灰土
我意识到自己回不去那时,也改变不了此刻了,悲哀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二者纵使羡慕彼此生活方式如疯狂,也无法改变,猪不可能变成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也不会在猪的穷奢极欲中,找到自己曾有的灵魂升华的快感
读书不是为了进步啊
读书只是自己单纯的爱好和快乐,如同吸烟酗酒,并不是为改变命运所做抗争也非不安现状的无奈逃避,只是我喜欢啊,吐出每个烟圈打每个惬意的饱嗝都如同翻过每一页,这都只是单纯的爱好的一种,没有高低,遑论优劣
我想我属于伊壁鸠鲁,我想我应当存活在古希腊,那个你喜欢什么就尽管去做的国度,那个追求快乐天经地义的时代,你喜欢操,就去找女人,你喜欢吃,就去找厨子,你喜欢读书,就去读
今晚【20110729】,我读完了今年第八十本书,董桥的<今朝风日好>,而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强烈的倾诉愿望,我看到儿时的自己,而我真的成为了当年幼小心灵所期望的样子,想看什么书,就能看什么书了
我感觉自己身处星光之中,每个世界伸手可及
我想我开始喜欢这样的生活,不会再迷惑什么
因为亨利米勒说:”when you feel confused, fuck.”
妈妈打电话的时候这样告诉我,她收到了我新寄回家的三箱书,忧虑的和我说,儿子,你的房间,已经放不下一张床了
她还忧虑的对我说,儿子,你应该每个月攒下一点钱来的
我放下电话的时候心情如过了水一样,清洁的舒适感和隔绝空气的窒息感同时存在,不知孰轻孰重
我的钱都花在这个上面了,我吃的不算省但是也不算多,基本没有应酬,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窝在电脑前边淘便宜和起大早跑去潘家园和三联
我闭上眼睛,家如在目前,满满的六个书架,贴着墙矗立着,原本占据满满一面墙的窗子只剩下一半的空隙,畏缩的透进阳光,墙角的纸箱子被垫高,抖擞的和家具一样,两百多本凤凰周刊和一百多本新周刊摞在写字台上,只留出中间写字的空地,一百多本自己打印装订的读品没有压好边,横七竖八垃圾一样堆得高高
我好像是有点疯狂了
最右边的书架比我年龄大很多,那是个巨大的家伙,据说是樟木做的,我不知道什么是樟木,但是我知道它有着其他的木头家具没有的古怪气味,谈不上难闻,却让我印象深刻,小的时候蜷缩在它前面的地上,坐着一个妈妈自己做的垫子,捧着一本书看家,一坐就是一天,那时候的记忆很淡,只记得书架的第五层高耸入云,每次都要拉着书柜门踩着凳子爬上去,还要踮着脚才能拿出本书来,惨烈的时候,从排列紧密的一排书里艰难抽书,会一下子拉掉七八本,除了手里握着的一本以外,剩下的会哗啦啦的砸在头上或者直接掉下地去,然后只能揉着头艰难的爬上爬下放回原处,不然会被骂的
那时候从来不哭,尽管还很小,因为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哭了也没人哄,也没人同情
很多时候,眼泪是给别人流的,更多时候,眼泪是给别人看的
那时候零花钱一天几毛,书店也没有打折这么一说,那点钱谈不上一攒,看的书就只有我爸少年时的收藏了,都是很大路的书,各种作品选,马恩列斯毛,少得很的几本小说,我没有挑拣的权利
在小镇长大,住在城乡结合部一样的地方,同龄人都是很野的孩子,老娘也不想我出去和他们玩,于是每天上班把我锁在家里,小学以后的寒暑假也是一样,我的宅男生活很早就开始了,所以习惯自己一个人,没有事可做,电视里的动画片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于是我坐下来看书,一看就是一天,家里只有少少的书,于是看完一遍,再看一遍
我自己回忆的时候也无数次的想过,我喜欢看书究竟是天性,还是就是这样的日子给憋出来的
我爷爷告诉我,是天性
他有这个资格,他教我认字,在不到两岁的时候,然后据说两岁半的时候我已经认识了五百个字,然后有一天他推着自行车带我去买菜,我哭个不停,他焦头烂额的,看到地上有本小画册,只剩七八页,看图识字样的东西,于是捡起来哄我,我就不哭了
也许他是对的
这些年,什么都贵了,书真的越来越便宜,当年在家乡的小城,爹妈一个月加起来好像也就千把块,穷人家的孩子吃穿不愁就可以了,实在不敢提出买书的非分建议,爹妈明显都是混的不哈皮的,万一听了这话迁怒于我,将我残忍殴打如何是好
我只好自力更生
记得那时每个周六,都要去爷爷家,奶奶会做绿豆粥,红烧肉,黄花鱼和羊肉丸子给我吃,而每次买菜,都是我和爷爷一起去,每次出门之前,我们都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决定这次出门的预算,买菜多少钱,剩下的是我的,一般会留给我三四块钱的空间,我可以买一本散装的机器猫,长方形的版面,三块六一本,剩下几毛钱揣进口袋,可以吃一毛钱一根的大冰棒
有一次记得很清楚,我看上了一本十几块的书,这无疑大大超出预算,95年还是96年来着,那个时候十块钱是不小的数了,爷爷不答应,于是我提出放弃吃肉,可是爷爷不肯我不吃肉,于是我建议,买一块钱三根的香肠,三根我可以吃两顿了,剩下的钱买书,爷爷想了想,就同意了
我还记得那顿饭我像老鼠一样小口小口的嗑着香肠,很怕下一口就没有了,可是我怎么也不记得那本书是鲁宾逊漂流记还是俊友了
那时每次生病,都很开心,感个冒什么的也罢,睡一觉发发汗就好了,需要挂水或者打针的时候,老娘就会带我去买本书,因为我答应她,买了我就不哭
这样来的书有一套凡尔纳,荆棘鸟,汤姆大伯的小屋和几本机器猫
然后就是考试了,每次考第一,是会得到奖励的,这个比较简单,来的书比较多,只是有一次,我爸许诺我考第一,买一套少儿百科全书给我,好像二百多一点,我顺利拿下,可是今天也没有见到那套书
我很理解我爸的心情,我从来没有问过他这种事,我记得五年级的时候小镇里开了一家大书店,我爸专门骑车去看了,回来的时候很沮丧,话很少,他只说,好书真多啊
身边都是穷人孩子的我,那是第一次感受到穷人的悲哀,那时候我是个对物质没什么欲望的小屁孩,那天开始,我突然想到那些文学作品选里节选的精彩片段,勾起我无数的好奇心想一窥全貌的书实际上是可以全都买回来的,只是我买不起
我敢肯定那个瞬间改变了我的生活
然后十年过去了
我妈依然对电视的爱好大过读书,她做学生的时候也是个酷爱读书的人,文章写得很好,可是这只是因为她聪明,她做什么都做得很好,而电视来了以后,她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就不愿再坐下,老老实实的看本书了
而我买了五个黄木头(我忘了叫什么木头)的书架,把我的屋子变成仓库以后,我爸就一直在笑,他喜欢用手划排列的整整齐齐的书脊,脸上的陶醉和满足,让我想起第一次战栗颤抖着抚摸一个女孩的时刻,他搬进了我的屋子,每天睡在书中间,乐呵呵的把我一次次寄回来的大箱子搬回家,然后整理,上架,他每次讲电话都和我说,我给了他幸福
可是他还是喜欢喝一杯,然后早早的睡,就是不喝的时候他也喜欢多多的睡,还要睡午觉,还是会看电视,他看书的数量没有增加,尽管质量在我的努力下提升,然而他原本可以有全天的时间泡茶,看书,做笔记
就像我梦想的那样
每次我委婉的建议老娘读点书,她总是会笑着说,妈都这么大岁数了,还看书学习做什么呢,每次老爸就会反驳她,或者肯定她已经是个不求上进的家伙了
其实老爸心里也是认为读书是要得到些什么的,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话,读书什么用也没有,还不如去打牌或者看电视,他实际还是这样功利的啊,他没有去读当年求之不得的随笔,书评或者经典,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凤凰和领导者这样奇峰突出的时政文上,学习精辟的论述和翔实的论据,然后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失望
而我,放弃了改变他人的所有努力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你试图强加自己价值观于人,纵使他明白你是为他好,也不会感激你,反而会有对不起你的努力的愧疚感以致恼羞成怒,我在无数次徒劳无功后,觉得自己不会再理睬那些装作很有求知欲来求教的人,也不再试图拉自己欣赏的家伙进入这个圈子,我有四五个深深爱着书爱着阅读的朋友,我珍视她们如同珍视自己的双眼,这样已经够了
我在帝都过得不好,但是也不坏,我把一堆一堆的书买回家,以绝对合理的价格,我想我已经有点过火了,但是那种感觉让你迷醉,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无到有,看到一套书慢慢被凑齐,如同让第一滴海洛因进入血管,其后的道路,已然注定
日暮途远,故倒行而逆施
于是墙角的书堆达到了一米五
于是我寄书回家时,发现一半的书已经有两百斤
然后kindle DXG入手
然后每天读,我很高兴的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过去的影子,那个小小的小男孩,捂着头捡起书来,用自己脏脏的上衣擦去书上的灰土
我意识到自己回不去那时,也改变不了此刻了,悲哀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二者纵使羡慕彼此生活方式如疯狂,也无法改变,猪不可能变成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也不会在猪的穷奢极欲中,找到自己曾有的灵魂升华的快感
读书不是为了进步啊
读书只是自己单纯的爱好和快乐,如同吸烟酗酒,并不是为改变命运所做抗争也非不安现状的无奈逃避,只是我喜欢啊,吐出每个烟圈打每个惬意的饱嗝都如同翻过每一页,这都只是单纯的爱好的一种,没有高低,遑论优劣
我想我属于伊壁鸠鲁,我想我应当存活在古希腊,那个你喜欢什么就尽管去做的国度,那个追求快乐天经地义的时代,你喜欢操,就去找女人,你喜欢吃,就去找厨子,你喜欢读书,就去读
今晚【20110729】,我读完了今年第八十本书,董桥的<今朝风日好>,而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强烈的倾诉愿望,我看到儿时的自己,而我真的成为了当年幼小心灵所期望的样子,想看什么书,就能看什么书了
我感觉自己身处星光之中,每个世界伸手可及
我想我开始喜欢这样的生活,不会再迷惑什么
因为亨利米勒说:”when you feel confused, fuck.”
神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若你不止喜欢有趣灵魂,其实她很美 (56人喜欢)
- 武汉马拉松及跑马这些年 (22人喜欢)
- 2024自然年下半年读书记 (6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