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同里镇的古桥有:思本桥(1253年)、富观桥(1353年)、普安桥(1369年)、长庆桥(1470年始建,1704年重建)、泰来桥(1746年)、中元桥(1755年)、乌金桥(1811年)、永寿桥(1879年重建)、 大兴桥(1913年)、独步桥、太平桥(1913年)、吉利桥(1987年重建)、升平桥(1997年重建)。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这些古桥在岁月的风雨中高高地挺立着,成为我们了解同里的一本耐读的书。
在古镇,桥龄最长的、也是最古老的桥,要数思本桥了。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桥港上。
而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桥,小巧玲珑,堪称一绝。
同里历史上出过很多进士举人,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
同里镇的桥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为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
http://www.hiearth.org/wiki/index.php?doc-view-529.html
同里镇的古桥有:思本桥(1253年)、富观桥(1353年)、普安桥(1369年)、长庆桥(1470年始建,1704年重建)、泰来桥(1746年)、中元桥(1755年)、乌金桥(1811年)、永寿桥(1879年重建)、 大兴桥(1913年)、独步桥、太平桥(1913年)、吉利桥(1987年重建)、升平桥(1997年重建)。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这些古桥在岁月的风雨中高高地挺立着,成为我们了解同里的一本耐读的书。
在古镇,桥龄最长的、也是最古老的桥,要数思本桥了。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桥港上。
而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桥,小巧玲珑,堪称一绝。
![]() |
同里历史上出过很多进士举人,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
![]() |
同里镇的桥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为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
http://www.hiearth.org/wiki/index.php?doc-view-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