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运动前史:阶级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运动的兴衰(2)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战后的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政治妥协终结,中产阶级和底层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下降。一方面,产业精英丧失了原有的地位,他们和工人及其他阶级分享经济利益的政治方案已无法维持。以金融精英和跨国公司高管为代表的新精英为了维持整个体系的运转,不得不在市场和效率的名义下将其他阶层的利益首先牺牲掉。如上所述,新自由主义政策在税收方面是明显偏向富裕阶层、压制底层的。前者的实际税负通过各种避税操作,比28%更低。里根上位之后采用紧缩的政策,失业率一度接近10%。克林顿时期经济情况较好,失业率下降,但此后又不断上升。奥巴马现在面临着9.6%的失业率。而劳工的实际工资率在经历了战后的快速增长后,近三十年也几乎是在原地徘徊。同时,里根时期还调低了全美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小布什在位期间进一步下调,创历史新低。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社会财富的分配。美国的基尼指数从80年代开始一路上升,2000年之后更是达到0.4以上,而同期主要发达国家指标保持在02.-0.3之间。
另一方面,由于公共职能的退却和萎缩,国家也无力保护被市场逻辑忽略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网络的拆除,社会福利项目的削减,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把社会底层拖入一种无望的境地。很多公共政策机构一时无法取消,里根遂采用压缩预算的方式,饿其体肤,最终使得政策无法落实,机构人员凋敝。这后来进一步成为国家干预和公共政策无效率的口实。同时,国家也无法继续促成各社会阶层之间达成政治妥协和联盟。地方政治—经济精英长期以来维护着社区的稳定和繁荣,代表着跨阶级的利益,而此时其政治权力也无法和全国性的精英相比。
因此,金融精英和共和党的政治—经济方案,是一个抛开其他阶级的方案,是一个导致阶级关系断裂的方案。然而,美国一直以来公民社会都很活跃,是除却市场和国家之外的一个强大的社会领域。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晚近的三十年来,公民社会内部的社会运动无法有效阻止新自由主义政策和金融精英的扩张,直到最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才有所爆发呢?这还要从美国公民社会和社会运动自六十年代末的结构性变化说起。
三、社会运动的衰落
按照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斯考切波的看法,上世纪六十年代社会运动的高涨着实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首先,大规模的性别和种族平权运动极大地冲击了从二三十年代延续到战后黄金时期的公民社会组织方式:即以社区基层组织为坚实基础的,且分性别分种族。历史年代的“进步时代”之后的社会组织,大多是跨性别跨种族的,但凝聚力已被稀释。另一方面,它们的组织和筹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广告和邮寄广告开始替代基层的组织活动成为筹款的主要渠道。相应地,这些公民社会组织的地方基础开始萎缩,建立在大城市的总部职能扩张,拥有MBA学位的专业管理人员开始替代基层领袖成为组织的领导者。这种组织和人员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吸引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捐款,而不是真正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诉求。这一系列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即社会组织本身的目的和议题也随之嬗变。为了吸引眼球,在多如牛毛的捐款广告中脱颖而出,很多组织开始宣传一些特定的议题,比如某类珍稀动物的保护,某种儿童疾病的治疗等等。逐渐地,只有这种煽情且具体的话语才能吸引那些没空参加社会运动但偶尔想献点爱心的中产阶级。然而,那些关乎社会广大民众的一般性议题,比如劳工权益的保护,改善社会底层的境遇,完善社会保障网络等等,此时却被冷落了。而和这些传统议题相联系的公民社会组织,比如工会等,也很快衰弱下去。70年代以后,工会的数量下降很快,参加工会的工人只有12.3%。
换言之,公民社会及其社会运动也逐渐脱离了广阔的社会土壤,不再扎根于基层社会,也不再代表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因此,公民社会丧失了可贵的批判精神,社会运动也陷入低潮,无法对于政治—经济精英形成有效的限制。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政策和金融精英能够畅行无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期,美国社会运动和党派政治之间的联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之所以能够引发实质性的社会改革,主要是因为各种进步社会组织和民主党之间有充分的联系和互动,因此社会运动的诉求可以进入实际的政治过程,转变成政策。进步社会组织和民主党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过程,前者会利用自己的组织资源支持民主党各级的候选人,后者在政策取向上反映前者的诉求。
然而70年代以来,昔日的进步组织纷纷细化了议题,改变了组织结构,和民主党的联系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组织为了寻求NGO的身份,以便享受税收优惠,更进一步和政治党派撇清了关系。相反,共和党因为有金融和其他精英的支持,在资金上相对充裕,因而有能力培育诸多保守的社会组织,帮助共和党开展选举活动,宣传其意识形态。而很多中产阶级也的确对六十年代的平权运动和收入的再分配政策产生了逆反心理,转而支持保守主义。这是共和党能够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社会基础。
四、占领华尔街
共和党从80年代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了美国经济逐步受控于金融资本,最终引发了危机。同时,美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精英急遽上升,两级分化严重。而社会运动自70年代以来陷入低潮,公民社会和民主党已无法阻挡阶级关系的断裂。政治力量的分化和组织力的削弱使得他们无力反抗。因而,2008年由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并没有立即引发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有趣的是,从2009年开始,全美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茶党运动。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保守运动,要求政府进一步减税,减少公共开支。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共和党重要人物和茶党运动之间的关系(比如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Sarah Palin几乎成为了茶党的教母),就不理解保守运动的强势了。而直到上个月“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美国民众中间自发兴起,事情才真正起了变化。这一方面说明进步社会运动的长期衰落,在危机过后三年,以奥巴马为首的民主党政府难以扭转局势的情况下才得以爆发;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社会的不满情绪由来已久,反抗的能量不断积蓄,终究是要寻找发泄的通道的。
时至今日,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场运动到底能走多久?单纯的预测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依照以往社会运动的历史经验来看,答案似乎是乐观的。首先,社会运动往往是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集中出现的。从今年以来,欧洲由于经济的持续衰退、债务危机和移民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运动,几乎是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而中东和北非地区也掀起了大规模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反抗威权主义统治及其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似乎预示着,全球社会运动正在逐渐回暖,可能会走向另一个高潮。而网络新媒体的运用也为运动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否会成为这一拨社会运动浪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地说,世界其他地区和美国国内其他的进步社会运动(比如威斯康星州反对共和党单方面决定预算的运动)一定有助于当下“占领华尔街”运动走的更远。
然而,这场社会运动要对政治领域和政策制定发挥实质性的影响,在明确诉求和发展组织力量之外,还必须找到自己的政治盟友。Dumenil和Levy在最近出版的《新自由主义的危机》一书中指出,解决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危机必须依靠政治力量的重组。一种可行的道路是,普通社会大众和产业精英重新组成政治联盟,打破金融精英的垄断。然而,美国产业精英在经济结构巨变,经济持续不景气的局面下是否有能力重组政治结局,笔者持相当的怀疑态度。尽管如此,民主党和这场社会运动相互呼应似乎是目下最有可能的一种联盟方式。说到底,社会运动必须建立进入政治过程的渠道,否则只有破而没有立。而民主党也可以借社会运动之势,并发动一定的社会组织来引导和组织这场运动,以便重建社会基础,积累反对共和党的社会资本。
注:此文修改版已在《社会观察》发表。文中多处借鉴了Harvey,Skocpol和本人导师Lachmann的观点,不再一一赘述。
另一方面,由于公共职能的退却和萎缩,国家也无力保护被市场逻辑忽略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网络的拆除,社会福利项目的削减,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就把社会底层拖入一种无望的境地。很多公共政策机构一时无法取消,里根遂采用压缩预算的方式,饿其体肤,最终使得政策无法落实,机构人员凋敝。这后来进一步成为国家干预和公共政策无效率的口实。同时,国家也无法继续促成各社会阶层之间达成政治妥协和联盟。地方政治—经济精英长期以来维护着社区的稳定和繁荣,代表着跨阶级的利益,而此时其政治权力也无法和全国性的精英相比。
因此,金融精英和共和党的政治—经济方案,是一个抛开其他阶级的方案,是一个导致阶级关系断裂的方案。然而,美国一直以来公民社会都很活跃,是除却市场和国家之外的一个强大的社会领域。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晚近的三十年来,公民社会内部的社会运动无法有效阻止新自由主义政策和金融精英的扩张,直到最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才有所爆发呢?这还要从美国公民社会和社会运动自六十年代末的结构性变化说起。
三、社会运动的衰落
按照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斯考切波的看法,上世纪六十年代社会运动的高涨着实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首先,大规模的性别和种族平权运动极大地冲击了从二三十年代延续到战后黄金时期的公民社会组织方式:即以社区基层组织为坚实基础的,且分性别分种族。历史年代的“进步时代”之后的社会组织,大多是跨性别跨种族的,但凝聚力已被稀释。另一方面,它们的组织和筹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广告和邮寄广告开始替代基层的组织活动成为筹款的主要渠道。相应地,这些公民社会组织的地方基础开始萎缩,建立在大城市的总部职能扩张,拥有MBA学位的专业管理人员开始替代基层领袖成为组织的领导者。这种组织和人员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吸引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捐款,而不是真正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诉求。这一系列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即社会组织本身的目的和议题也随之嬗变。为了吸引眼球,在多如牛毛的捐款广告中脱颖而出,很多组织开始宣传一些特定的议题,比如某类珍稀动物的保护,某种儿童疾病的治疗等等。逐渐地,只有这种煽情且具体的话语才能吸引那些没空参加社会运动但偶尔想献点爱心的中产阶级。然而,那些关乎社会广大民众的一般性议题,比如劳工权益的保护,改善社会底层的境遇,完善社会保障网络等等,此时却被冷落了。而和这些传统议题相联系的公民社会组织,比如工会等,也很快衰弱下去。70年代以后,工会的数量下降很快,参加工会的工人只有12.3%。
换言之,公民社会及其社会运动也逐渐脱离了广阔的社会土壤,不再扎根于基层社会,也不再代表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因此,公民社会丧失了可贵的批判精神,社会运动也陷入低潮,无法对于政治—经济精英形成有效的限制。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政策和金融精英能够畅行无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期,美国社会运动和党派政治之间的联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六十年代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之所以能够引发实质性的社会改革,主要是因为各种进步社会组织和民主党之间有充分的联系和互动,因此社会运动的诉求可以进入实际的政治过程,转变成政策。进步社会组织和民主党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过程,前者会利用自己的组织资源支持民主党各级的候选人,后者在政策取向上反映前者的诉求。
然而70年代以来,昔日的进步组织纷纷细化了议题,改变了组织结构,和民主党的联系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组织为了寻求NGO的身份,以便享受税收优惠,更进一步和政治党派撇清了关系。相反,共和党因为有金融和其他精英的支持,在资金上相对充裕,因而有能力培育诸多保守的社会组织,帮助共和党开展选举活动,宣传其意识形态。而很多中产阶级也的确对六十年代的平权运动和收入的再分配政策产生了逆反心理,转而支持保守主义。这是共和党能够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社会基础。
四、占领华尔街
共和党从80年代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了美国经济逐步受控于金融资本,最终引发了危机。同时,美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精英急遽上升,两级分化严重。而社会运动自70年代以来陷入低潮,公民社会和民主党已无法阻挡阶级关系的断裂。政治力量的分化和组织力的削弱使得他们无力反抗。因而,2008年由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并没有立即引发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有趣的是,从2009年开始,全美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茶党运动。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保守运动,要求政府进一步减税,减少公共开支。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共和党重要人物和茶党运动之间的关系(比如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Sarah Palin几乎成为了茶党的教母),就不理解保守运动的强势了。而直到上个月“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美国民众中间自发兴起,事情才真正起了变化。这一方面说明进步社会运动的长期衰落,在危机过后三年,以奥巴马为首的民主党政府难以扭转局势的情况下才得以爆发;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社会的不满情绪由来已久,反抗的能量不断积蓄,终究是要寻找发泄的通道的。
时至今日,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场运动到底能走多久?单纯的预测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依照以往社会运动的历史经验来看,答案似乎是乐观的。首先,社会运动往往是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集中出现的。从今年以来,欧洲由于经济的持续衰退、债务危机和移民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运动,几乎是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而中东和北非地区也掀起了大规模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反抗威权主义统治及其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似乎预示着,全球社会运动正在逐渐回暖,可能会走向另一个高潮。而网络新媒体的运用也为运动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占领华尔街”运动是否会成为这一拨社会运动浪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地说,世界其他地区和美国国内其他的进步社会运动(比如威斯康星州反对共和党单方面决定预算的运动)一定有助于当下“占领华尔街”运动走的更远。
然而,这场社会运动要对政治领域和政策制定发挥实质性的影响,在明确诉求和发展组织力量之外,还必须找到自己的政治盟友。Dumenil和Levy在最近出版的《新自由主义的危机》一书中指出,解决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危机必须依靠政治力量的重组。一种可行的道路是,普通社会大众和产业精英重新组成政治联盟,打破金融精英的垄断。然而,美国产业精英在经济结构巨变,经济持续不景气的局面下是否有能力重组政治结局,笔者持相当的怀疑态度。尽管如此,民主党和这场社会运动相互呼应似乎是目下最有可能的一种联盟方式。说到底,社会运动必须建立进入政治过程的渠道,否则只有破而没有立。而民主党也可以借社会运动之势,并发动一定的社会组织来引导和组织这场运动,以便重建社会基础,积累反对共和党的社会资本。
注:此文修改版已在《社会观察》发表。文中多处借鉴了Harvey,Skocpol和本人导师Lachmann的观点,不再一一赘述。
-
叶尔孤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0 15:27:43
-
Rosel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2-17 21:31:2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10 00:20:37
-
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28 10:40:29
-
苏格拉底大王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3-04 21:06:3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7 10:50:03
-
icedlanguag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6 12:13:34
-
フ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6 01:11:29
-
陆家嘴人品不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13:08:04
-
钟芳元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4 18:17:26
-
姑娘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22:18:56
-
ℓ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21:50:01
-
图南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20:04:50
-
明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6:47:39
-
油焖茄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4:31:2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3:02:11
-
Cambr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2:54:08
-
阿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1:58:12
-
豆友4234838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1:50:35
-
舟菖蒲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1:48:59
-
杨梅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0:59:06
-
Conn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10:28:17
-
令贤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9:43:49
-
情绪稳定胡大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9:04:09
-
Pengfei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8:49:31
-
雅柔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8:48:32
-
赮畢缽羅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7:52:20
-
豆友1158543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3:34:44
-
暴雨将至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2:41:03
-
過期罐頭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2:14:28
-
邵氏学府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1:50:31
-
shhh_db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1:48:39
-
三江小渡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1:34:19
-
小波福娃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1:23:29
-
蓝调共和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0:52:00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0:44:53
-
Mango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0:24:04
-
懒得懒的懒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0:22:2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3 00:20:5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3:48:56
-
suga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3:45:22
-
nicolas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3:40:17
-
seb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3:21:59
-
zoo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3:10:46
-
黑玺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2:59:2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2:51:48
-
胡采藍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2-02 22:42:22
-
lys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3 22:57:53
-
Z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22 00:41:14
-
途寄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8 12:56:10
-
tink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11 06:53:56
-
小雍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17:11:39
-
ydcok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12:25:48
-
HERMESO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11:06:26
-
二级电梯司机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2 01:55:11
-
robin鳥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3:58:23
-
YL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3:25:00
-
Kin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3:01:23
-
早安,公主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2:47:3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1:37:5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1:18:57
-
売擷老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1:18:42
-
利物浦冷风吹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1:05:27
-
抱龙道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1:00:14
-
1223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0:48:01
-
扛瓶金大汉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0:39:38
-
sai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0:34:09
-
问津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20:29:2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19:14:31
-
Ka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18:36:1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05:44:08
-
Bacchant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1-01 05: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