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老?
人世浮沉,“老”越来越像一个惊叹号,一个禁忌,一个自己内心里强烈想逃避的字(词)!我知道我不能听到别人说我老,总觉得人生一辈子还长,还很长,在内心的某个部分沉溺在自己依然20出头的错觉中,所以纠结在人生正常轨道与非正常轨道里,左右摇摆,有时候一种状态一摆过去就是好长一段时光,然后摆到另一边又是大段时光匆匆流水逝去。
越来越多地在饭桌上,办公室,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听着一众80后85前在感慨和教育85后90后们,当他们在说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不动声色地只在内心较劲了:MD,真正该说老的人还没开口呢~可是自己却明白不必傻逼到要跳出来强调说我比你们都老,老很多。这没任何意义,还浪费口水。
最近有几个人触动了我,确切地说是几个女人。
齐邦媛。苏伟贞。席慕容。
曾经读过很多席慕容的诗,那是脱离高中进入懵懂期的恋爱情怀。时隔多年,60多岁的席慕蓉依然会被问起为什么写诗?她说真的是因为我寂寞。诗是在一无所有的旷野里,想办法找来一些材料盖起来的一个挡风避雨的房子。我想用我的诗,把我的错过改变一下,把那些好的日子留下一点。她要自嘲着说:“我说过我要成熟的。”这自嘲里,代表着一个一生没有找到社会成熟标杆的女子的无奈。
什么才是成熟?
恐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词汇了,想着这么多年,我不断被人要求成熟,一直试图跳起脚来,摸到那个社会认可的成熟标准线,却屡屡失败,却也倒锻炼出我的另外的成熟心态,我知道我要的成熟是什么了,成熟于我,该当是自己了解自己,心灵独立的平和状态。
这社会对每个个体要求过多且过分,大房子,好车子,多存款,负责任,有担当,娶妻生子,嫁人生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工作,日日磨折,人人揣着一颗被磨砺过的心,其中包裹着压力,伤口,血泪,白天对人笑,微笑着的淡定状态于是被界定为成熟了,可是夜深人静,伤口撕裂时却是一脸一头的迷惑:我是谁?我为了什么如此生活?这大致成为了现代人颠扑不破的终极哲学命题了。
你为什么要成熟?
为了他人的标杆,还是为了找到自己,目的地看似一致,目标都是要成熟,可是路却是两条。也许会有交集,也许会有重叠,但结果却会在年华老去,时光流逝的匆匆里,迥异呈现,有人未老先衰,用30岁的身体装着一颗80岁的心,但是有些人却在时光痕迹里心灵年轻,灵魂轻盈地穿过重重壁垒的现实。
我欣赏这样的女子,80岁才开始提笔写《巨流河》的齐邦媛,60岁时自嘲说自己要成熟的席慕容,50多岁直面至爱离去重新独自经历旅程,且写下《时光队伍》的苏伟贞,她们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却始终保有单纯的心灵,保持着不老的一种状态。她们一定不是人类庞大历史上的伟大彪炳千秋者,却给了如我一样,人生倏忽而过且困惑着的人,认真地界定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勇气。她们的成熟豁达里,层次丰厚,心灵始终未老。
也许我不会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认可的优秀的人,但是我有权利对自己做的是保持思考的状态,学习的状态,保持心灵不老,灵魂轻盈,方可在一些时候俯视这世界和众生。
这也许是在“老”字面前,我唯一可安慰自己的理由,但这理由足够强悍。
PS,也许80岁时,可以开始提笔写下这一生碰到的事,错过的人,看一条河流在时光里蜿蜒曲折,有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屋子。
我,生于1976,白羊座。
越来越多地在饭桌上,办公室,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听着一众80后85前在感慨和教育85后90后们,当他们在说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不动声色地只在内心较劲了:MD,真正该说老的人还没开口呢~可是自己却明白不必傻逼到要跳出来强调说我比你们都老,老很多。这没任何意义,还浪费口水。
最近有几个人触动了我,确切地说是几个女人。
齐邦媛。苏伟贞。席慕容。
曾经读过很多席慕容的诗,那是脱离高中进入懵懂期的恋爱情怀。时隔多年,60多岁的席慕蓉依然会被问起为什么写诗?她说真的是因为我寂寞。诗是在一无所有的旷野里,想办法找来一些材料盖起来的一个挡风避雨的房子。我想用我的诗,把我的错过改变一下,把那些好的日子留下一点。她要自嘲着说:“我说过我要成熟的。”这自嘲里,代表着一个一生没有找到社会成熟标杆的女子的无奈。
什么才是成熟?
恐怕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词汇了,想着这么多年,我不断被人要求成熟,一直试图跳起脚来,摸到那个社会认可的成熟标准线,却屡屡失败,却也倒锻炼出我的另外的成熟心态,我知道我要的成熟是什么了,成熟于我,该当是自己了解自己,心灵独立的平和状态。
这社会对每个个体要求过多且过分,大房子,好车子,多存款,负责任,有担当,娶妻生子,嫁人生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工作,日日磨折,人人揣着一颗被磨砺过的心,其中包裹着压力,伤口,血泪,白天对人笑,微笑着的淡定状态于是被界定为成熟了,可是夜深人静,伤口撕裂时却是一脸一头的迷惑:我是谁?我为了什么如此生活?这大致成为了现代人颠扑不破的终极哲学命题了。
你为什么要成熟?
为了他人的标杆,还是为了找到自己,目的地看似一致,目标都是要成熟,可是路却是两条。也许会有交集,也许会有重叠,但结果却会在年华老去,时光流逝的匆匆里,迥异呈现,有人未老先衰,用30岁的身体装着一颗80岁的心,但是有些人却在时光痕迹里心灵年轻,灵魂轻盈地穿过重重壁垒的现实。
我欣赏这样的女子,80岁才开始提笔写《巨流河》的齐邦媛,60岁时自嘲说自己要成熟的席慕容,50多岁直面至爱离去重新独自经历旅程,且写下《时光队伍》的苏伟贞,她们经历过很多的事情,却始终保有单纯的心灵,保持着不老的一种状态。她们一定不是人类庞大历史上的伟大彪炳千秋者,却给了如我一样,人生倏忽而过且困惑着的人,认真地界定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勇气。她们的成熟豁达里,层次丰厚,心灵始终未老。
也许我不会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认可的优秀的人,但是我有权利对自己做的是保持思考的状态,学习的状态,保持心灵不老,灵魂轻盈,方可在一些时候俯视这世界和众生。
这也许是在“老”字面前,我唯一可安慰自己的理由,但这理由足够强悍。
PS,也许80岁时,可以开始提笔写下这一生碰到的事,错过的人,看一条河流在时光里蜿蜒曲折,有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屋子。
我,生于1976,白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