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文化研究》目錄
這本書並沒有看,只是翻了下目錄,掃了眼總序,卻有些許疑問。
1. 總序中滿篇全在講齊魯文化,似乎隻字未提東夷文化,而事實上齊魯文化與東夷文化在概念的內涵和廣度上還是有區別的。
2. 不論齊魯文化也好,東夷文化也罷,都是歷史學文化的稱法,更一步講,齊魯文化似乎可以稱為地域文化,東夷文化也可以稱為族屬文化,而非考古學文化的稱法。怎樣將歷史學文化與考古學文化相掛鉤?怎樣將考古學文化與族屬文化相掛鉤?怎樣將此三者與歷史文獻相掛鉤?這些都是比較難的事情。不同考古學文化之間文化屬性的類同,是否一定能代表是同一族屬?考古學文化的延續相接發展是否一定可以代表族屬的延續發展?也就是說,即使通過文獻確能證明岳石文化人即為“東夷族”,其一,岳石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是否能完全等同於東夷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其二,岳石文化之前繼為發展的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后李文化的族屬是否一定一致?
3. 一章二節中“中石器時代”以及“細石器文化”問題。其一,單從文章體例上講,並不對稱。其二,中國是否存在所謂“中石器時代”仍存爭議,而現在主流觀點似乎嶺南、內蒙等邊疆一帶尚可進一步討論。
4. 母系氏族公社與父系氏族公社。公社說法似乎很奇怪,且現在基本比較少有此種提法了。至於其中緣由,我讀的太少,并不甚清楚,也只是道聼塗説罷了。
5. P490,“而其他地區的拔牙習俗(東南沿海,直至台灣)都在東夷人大汶口文化拔牙習俗的影響下出現的。”鄙人才疏學淺,雖對拔牙問題看文章不多,但卻以為此話過於絕對。起碼在台灣地區,大致與大汶口文化同時的牛稠子文化也已有拔牙的習俗,至於是否是受大汶口文化的影響似乎仍有探討的餘地。
緒論
第一章 山東史前考古學文化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一、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二、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
第二節 中石器時代文化
一、沂、沭流域細石器文化
二、汶、泗流域細石器文化
三、山東細石器文化發現的意義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文化
一、山東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的確立
二、后李文化
三、北辛文化
四、大汶口文化
五、龍山文化
六、岳石文化
第二章 歷史悠久的山東土著居民——東夷人
第一節 山東最早的原始居民——“沂源猿人”
一、“沂源猿人”的發現
二、“沂源猿人”發現的意義
第二節 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原始居民
一、“新泰人”等原始居民活動遺跡的發現
二、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居民分佈範圍的擴大
第三節 中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
一、中石器時代原始居民活動遺跡的發現
二、已發現的中石器時代原始居民活動分佈範圍
第四節 新石器時代的東夷人
一、山東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與舊石器、中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的關係
二、山東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是同一個族源的土著居民
三、山東土著居民——東夷族人
第五節 來自人骨鑒定報告的信息
一、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山東墓葬人骨鑒定報告
二、人骨鑒定報告的結論
三、古東夷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
第六節 傳說中的東夷古部落
一、“九夷”諸部落
二、鳥夷諸部落
三、蚩尤
第三章 東夷物質文化研究
第一節 東夷人的社會經濟活動
(略)
第二節 東夷原始手工業的發展
(略)
第三節 東夷人的物質生活方式
(略)
第四章 東夷精神文化研究
第一節 東夷人的文化藝術生活
(略)
第二節 東夷人的習俗
(略)
第三節 東夷人的原始宗教
(略)
第四節 東夷人的科學技術
(略)
第五章 史前東夷生產關係發展演變研究
第一節 原始群
(略)
第二節 母系氏族公社
(略)
第三節 父系氏族公社
(略)
第四節 階級的產生
(略)
第五節 軍事民主制
(略)
第六節 城址的出現
(略)
第六章 東夷史前文化與周圍地區同期諸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山東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屬華北類型
(略)
第二節 同中原地區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三節 同南部地區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四節 同東北遼東地區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五節 同海東日本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七章 中原文化的東進與東夷古國文化的交流、融合、統一
第一節 夏商文化的東進與東夷古國文化的交流、融合
(略)
第二節 周文化的東進與東夷古國文化的融合
(略)
第三節 戰國時期東夷古國文化的融合、統一
(略)
第四節 東夷、齊、魯、楚文化的交流、融合、統一
(略)
第八章 東夷文化的歷史地區
第一節 關於文明時代的基本特徵和標誌
(略)
第二節 中國古文明的起源
(略)
第三節 東夷人的歷史貢獻
(略)
第四節 東夷文化的海外影響
(略)
逄振鎬:《東夷文化研究》,齊魯書社,2007年。
1. 總序中滿篇全在講齊魯文化,似乎隻字未提東夷文化,而事實上齊魯文化與東夷文化在概念的內涵和廣度上還是有區別的。
2. 不論齊魯文化也好,東夷文化也罷,都是歷史學文化的稱法,更一步講,齊魯文化似乎可以稱為地域文化,東夷文化也可以稱為族屬文化,而非考古學文化的稱法。怎樣將歷史學文化與考古學文化相掛鉤?怎樣將考古學文化與族屬文化相掛鉤?怎樣將此三者與歷史文獻相掛鉤?這些都是比較難的事情。不同考古學文化之間文化屬性的類同,是否一定能代表是同一族屬?考古學文化的延續相接發展是否一定可以代表族屬的延續發展?也就是說,即使通過文獻確能證明岳石文化人即為“東夷族”,其一,岳石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是否能完全等同於東夷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其二,岳石文化之前繼為發展的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后李文化的族屬是否一定一致?
3. 一章二節中“中石器時代”以及“細石器文化”問題。其一,單從文章體例上講,並不對稱。其二,中國是否存在所謂“中石器時代”仍存爭議,而現在主流觀點似乎嶺南、內蒙等邊疆一帶尚可進一步討論。
4. 母系氏族公社與父系氏族公社。公社說法似乎很奇怪,且現在基本比較少有此種提法了。至於其中緣由,我讀的太少,并不甚清楚,也只是道聼塗説罷了。
5. P490,“而其他地區的拔牙習俗(東南沿海,直至台灣)都在東夷人大汶口文化拔牙習俗的影響下出現的。”鄙人才疏學淺,雖對拔牙問題看文章不多,但卻以為此話過於絕對。起碼在台灣地區,大致與大汶口文化同時的牛稠子文化也已有拔牙的習俗,至於是否是受大汶口文化的影響似乎仍有探討的餘地。
緒論
第一章 山東史前考古學文化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一、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二、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文化
第二節 中石器時代文化
一、沂、沭流域細石器文化
二、汶、泗流域細石器文化
三、山東細石器文化發現的意義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文化
一、山東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序列的確立
二、后李文化
三、北辛文化
四、大汶口文化
五、龍山文化
六、岳石文化
第二章 歷史悠久的山東土著居民——東夷人
第一節 山東最早的原始居民——“沂源猿人”
一、“沂源猿人”的發現
二、“沂源猿人”發現的意義
第二節 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原始居民
一、“新泰人”等原始居民活動遺跡的發現
二、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居民分佈範圍的擴大
第三節 中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
一、中石器時代原始居民活動遺跡的發現
二、已發現的中石器時代原始居民活動分佈範圍
第四節 新石器時代的東夷人
一、山東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與舊石器、中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的關係
二、山東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居民是同一個族源的土著居民
三、山東土著居民——東夷族人
第五節 來自人骨鑒定報告的信息
一、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山東墓葬人骨鑒定報告
二、人骨鑒定報告的結論
三、古東夷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
第六節 傳說中的東夷古部落
一、“九夷”諸部落
二、鳥夷諸部落
三、蚩尤
第三章 東夷物質文化研究
第一節 東夷人的社會經濟活動
(略)
第二節 東夷原始手工業的發展
(略)
第三節 東夷人的物質生活方式
(略)
第四章 東夷精神文化研究
第一節 東夷人的文化藝術生活
(略)
第二節 東夷人的習俗
(略)
第三節 東夷人的原始宗教
(略)
第四節 東夷人的科學技術
(略)
第五章 史前東夷生產關係發展演變研究
第一節 原始群
(略)
第二節 母系氏族公社
(略)
第三節 父系氏族公社
(略)
第四節 階級的產生
(略)
第五節 軍事民主制
(略)
第六節 城址的出現
(略)
第六章 東夷史前文化與周圍地區同期諸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 山東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屬華北類型
(略)
第二節 同中原地區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三節 同南部地區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四節 同東北遼東地區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五節 同海東日本古文化的關係
(略)
第七章 中原文化的東進與東夷古國文化的交流、融合、統一
第一節 夏商文化的東進與東夷古國文化的交流、融合
(略)
第二節 周文化的東進與東夷古國文化的融合
(略)
第三節 戰國時期東夷古國文化的融合、統一
(略)
第四節 東夷、齊、魯、楚文化的交流、融合、統一
(略)
第八章 東夷文化的歷史地區
第一節 關於文明時代的基本特徵和標誌
(略)
第二節 中國古文明的起源
(略)
第三節 東夷人的歷史貢獻
(略)
第四節 東夷文化的海外影響
(略)
逄振鎬:《東夷文化研究》,齊魯書社,2007年。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