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范特西-for Jay Chou
第一次听周杰伦应该是2002年的秋天,读高中的哥哥不知在哪个音像店的甩卖中淘回了几张碟片,周杰伦的《Jay》,确切地说是Jay和范特西的结合体(很庆幸,两张的好歌都听到了),其中“收录”了陶喆的几首,大部分MV画面与歌曲内容不搭,还有孙燕姿、backstreet boys、萧亚轩,还有什么,想不起来了。而每个周六和周日和暑假的每一个早晨,家里那台TCL 影碟机里流淌出最多的旋律是周杰伦。
我怎么也想不起我是怎么从这些碟片中一下子就选到最着迷的这张片子,其实现在回忆中还会浮现偶尔会听的《最熟悉的陌生人》、《风筝》、《I want it that way》的旋律;
我完全无法统计从初三到高中毕业,周杰伦的所有的歌我听过多少遍;
记得最开始最喜欢的应该是《爱在西元前》,这首歌,我说不上更对旋律还是歌词着迷,还是MV中那件红色的连帽装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女神,对这首歌的感觉如同对那个美丽的欧洲女子,觉得有一种典雅与时尚具存的美感。
之后是《简单爱》,前奏、旋律,我尤其喜欢和声和那句“我想带你回我的外婆家”,MV暗黄的色调,那个在阴天里撑着伞,面部线条还比较硬朗,留着长发、穿着与其青春气息不符的西装或者那件永远留在我脑海中的红色连帽装的在镜头前略带羞涩的男孩,无不提醒着我那些阴天的周末的无所事事和一整个夏天的年少,而这些烙印,伴随着青春岁月,一去不返了。
后来的星晴,比之简单爱,多了些甜蜜,记得有个女歌手翻唱过,令我惊艳,这首歌对于女生来说音还是很高的,唱的挺好。相比这首,更喜欢简单爱。
再后来的龙卷风,舒缓的节奏,说不出为什么,很喜欢,“后知后觉又过了一个秋”,是了,就是秋天的惬意感,到现在还是很喜欢,听着就不忍停下。
后来的娘子,恩,这首歌是被歌曲所营造出的那种有一点点压抑感吸引,还有歌词“我说店小二三两银够不够,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可能是本身是西北人的缘故吧,对这两句特有感觉。
再后来是可爱女人,这首歌和后来的伊斯坦堡,给我的感觉都是清新,可爱女人开始的飞机起飞声,加分很多,徐若瑄的词,不错不错啊“
漂亮的让我面红的可爱女人
温柔的让我心疼的可爱女人
透明的让我感动的可爱女人
坏坏的让我疯狂的可爱女人,感谢地心引力,让我碰到你”
一开始,我循环听的歌似乎仅限于以上几首,爱屋及乌,跟别的歌手比,我必选周杰伦,然而,在我觉得,双截棍太闹,黑色幽默太歇斯底里,完美主义不知所云,爸我回来了因为题材问题(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更喜欢听些甜蜜小情歌),反方向的钟总觉得太悲伤,这些歌都不太招我待见,然而当这盘cd不知听到多少遍,我的感觉发生了改变。
爸我回来了,开始的雷声,雨声,大提琴(猜想是的),低切的调子,歌词,无一不勾勒出对家庭暴力这个沉重话题的无奈和控诉。这首歌的旋律、歌词,充满了故事性,感染性,浑然天成,是杰伦说唱音乐的绝对巅峰之作。
黑色幽默,一开始这是我那张CD最不喜欢的一首歌,这个酷酷的男孩,怎么唱着这么歇斯底里的歌,和一个明显跟他很不搭的外国女人,上演一出在我看来很假的痛苦的爱情。直到大学,再听这首歌,才被那段小间奏感动,被黑色幽默愚弄的那个人,真的很委屈,很委屈。
反方向的钟,钢琴一起,一种心痛直达心底,这首歌,如此悲伤。某种我说不上来的乐器的演奏,歌词搭配杰伦的演绎,面前仿佛浮现出一个失恋的人,失魂落魄,整个世界暗下来,周遭一切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所有的色彩统统揉成一团,再与他无关。懒得收拾自己,懒得动弹,无力回忆,无力悲伤,过去种种,拆开旧信笺,酸涩泛上来。总觉得这首歌旋律什么都不错,但就是总是有种疏离感。
完美主义,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不断反复的“周杰伦周杰伦 周杰伦”了,与龙卷风有异曲同工之感,妈妈问我,这个周杰伦怎么老唱爱女人呢?我笑O(∩_∩)O哈哈~
八度空间,这张专辑,到现在我都觉得是偏离杰伦创作轨道的一张。半兽人、火车叨位去、米兰的小铁匠、龙拳。。。我常想,这张是他去外太空游玩一番后写的?因为我这个地球人真的觉得,一切都是怪离的。不过,爷爷泡的茶里那句“那年,我翻阅字典,查什么词语,形容一件事很遥远,天边是否在海角对面”却令我印象深刻,可能是唤起了童年的回忆吧。回到过去,应该是很多人会喜欢的一首吧,歌词很有意境,“一盏黄黄旧旧的灯,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至少不再让你离我而去”,有故事的人听着会感动的。我和这张专辑似乎属于不同的空间。
那张华丽的叶惠美,那个男孩的发型变得时尚了,面部线条柔和了,造型华丽了(很喜欢他的西装和那张椅子,是在扮教父吗(*^__^*) 嘻嘻……)。以父之名曲词俱佳,大赞那段美声;晴天,很能触动人心“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东风破,意境很美,如同一首美丽的古典诗;她的睫毛、你听得到,很清新;梯田,关注环境题材,不错;每一首都很不错。。。其实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歌曲的风格跟最先两张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变得精致、更完善,更圆润—--我带着复杂的情绪提到这个词,如果说Jay与范特西都只是向世人宣布了一个天才的横空出世,他的作品中还带着青涩、棱角,那么这张专辑宣布,这位天才,秉承着他的无与伦比的音乐创作才能,向他音乐教父的王座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变得“成熟”了。只是,我们真的不知道,这种成熟,是不是我们喜欢的,不管怎么样,这张专辑中,中国风的出现,使得周杰伦更为大众接收(这些大多数,质疑他的咬字不清与音乐风格),他变得流行了起来,也踏上了“成熟”的不归路。叶惠美,以前我总认为他是杰伦所有专辑里最华丽、最好听的一张,然而现在想想,其实这张更是一个分水岭,从这张后,最初的那个周杰伦就渐行渐远。
七里香,基本上延续了叶惠美的风格,可能水准略有写下降;十一月的肖邦,喜欢夜曲,发如雪(他的中国风都还蛮精良),当然这也是大众最喜欢的吧,是我变得大众,还是杰伦变得大众;依然范特西,用这个依然,提醒大家你还是初出茅庐时那个天马行空的fantasy吗,只可惜,除了那首改编自早期《蝴蝶姬》的《夜的第七章》提醒我你早期的天才,退后、心雨、白色风车,这些我时常分不清的歌曲实在无法让我把这张和Fantasy联系起来,强调一句,我不喜欢菊花台,我认为他是你中国风歌曲中教差劲的一首,还有,从此以后,我不再满心期待你的新专辑,更不会循环播放。
我很忙,我不知道这张专辑在唱些什么,感觉很嘈杂,除了其中一些《不能说的秘密》的原声改编的歌曲还听过几遍,别的,我没有去了解;摩杰座,除了最近因为你和菜同学闹出的演唱会绯闻而被我了解并觉得还不错的一首歌的时间,其他的,从哪一长串千奇百怪的名字中我没选出一首令我想去点击来听的歌曲;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第十张,第十年,抱歉我没捧场,还是没去听,因为听到超人不会飞的时候,我证实了心中一个揣测,你的歌曲,越来越像写给小孩子的,是你童心未泯,还是你新的歌迷群体,这些90后们,喜欢这样的风格,可能我真的老了。
为什么喜欢周杰伦的音乐
创作实力确实前无古人,只消看为其他人创作的歌曲,温岚《屋顶》、《夏天的风》,陈小春《献世》,吴宗宪《世界末日》、《你比从前快乐》,SHE《热带雨林》。。。所有这些歌,等级应该都很不低吧。
如果把早期作品做个归类,我倾向于将 龙卷风、简单爱、爱在西元前,归为一类,这些歌曲,节奏缓慢,会有百听不厌的神奇效果
爸我回来了,梯田,对社会问题的挖掘,词曲俱佳,说唱朗朗上口
威廉古堡、蝴蝶姬、娘子、以父之名,都归入有些诡异的色彩,我喜欢所有诡异的东西,所以喜欢
开不了口、你听得到、暗号、世界末日、晴天、断了的弦,这些暖暖中又有小忧伤,常常很感人
歌曲中另类声音的应用,本身都是创意十足,也为歌曲创造出一种氛围,收到了极佳的效果,比如以父之名前的那几句歌剧,可爱女人前面的飞机起飞声,爸我回来了的雷雨声。。。太多太多,就不赘述了。杰伦很多时候自己编写和配唱的和声也是我喜欢的小细节,编曲也是很不错啊。
为什么还是喜欢周杰伦
早期对周杰伦的喜欢,应该是纯音乐的,当然,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就会想要去了解这个人。对于我这个向来喜欢较沉默且有智商的人的人来说,杰伦的羞涩、少言寡语、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待人接物中的那种灵气都是我欣赏,后来发现这个男孩子有些大男人、孝顺、讲义气、没架子、勤奋好学,哇,这不禁令人惊呼,这简直是个可爱男人嘛。对这个人的喜欢,从表面到内里,从肤浅到成熟,总之,对于一个人灵魂的喜欢,才能持续更久,我会一直喜欢下去。
写到最后了,周杰伦的音乐,对于很多像我这样的80后来说,不同于王力宏,不同于陶喆,不同于westlife Or backstreet boys,如果心灵有个小宇宙,杰伦的音乐是在内部,而其他人的音乐是在外面的。你会觉得王力宏悦耳,陶喆深情,westlife深情,但是你用耳朵去欣赏他们的音乐,而你用心去体会杰伦音乐里那些与青春有关的符号,你觉得他就是你,青涩、粗糙,他伴随着你一个又一个夏天的年少,伴随着你的懵懂的初中和辛苦的高中。那些旋律,或许不是最悦耳、最完美、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但是你的周末早晨,上学的路,努力的路,青春的情怀,无不有他们的陪伴,他们与你的成长同在,是最深的青春烙印。
前段时间的跨时代演唱会,未能成行的我,缠着现场回来的室友问他唱了那些歌,是不是有很多老歌,他本人是不是很酷,她说他真的很酷,他唱了很多老歌,说才知道,原来他第一首歌是可爱女人,她说现场的她感动,她说这场演唱会是为她的青春做一个祭奠式,说杰伦都三十多岁了,我们都大学毕业了,十年真的很快的。她说周围很多90后欢呼,前奏一响,她们就知道是哪首,原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听杰伦的歌了。很欣慰,不仅是我们,这么多小歌迷会喜欢他,但也会怅惘的想,他们知不知道,他最早的专辑是Jay,他们会不会记住他那些歌词,为那些旋律感动;也怅惘,原来属于80后的青春真的不在了,我们真的长大了。
我怎么也想不起我是怎么从这些碟片中一下子就选到最着迷的这张片子,其实现在回忆中还会浮现偶尔会听的《最熟悉的陌生人》、《风筝》、《I want it that way》的旋律;
我完全无法统计从初三到高中毕业,周杰伦的所有的歌我听过多少遍;
记得最开始最喜欢的应该是《爱在西元前》,这首歌,我说不上更对旋律还是歌词着迷,还是MV中那件红色的连帽装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女神,对这首歌的感觉如同对那个美丽的欧洲女子,觉得有一种典雅与时尚具存的美感。
之后是《简单爱》,前奏、旋律,我尤其喜欢和声和那句“我想带你回我的外婆家”,MV暗黄的色调,那个在阴天里撑着伞,面部线条还比较硬朗,留着长发、穿着与其青春气息不符的西装或者那件永远留在我脑海中的红色连帽装的在镜头前略带羞涩的男孩,无不提醒着我那些阴天的周末的无所事事和一整个夏天的年少,而这些烙印,伴随着青春岁月,一去不返了。
后来的星晴,比之简单爱,多了些甜蜜,记得有个女歌手翻唱过,令我惊艳,这首歌对于女生来说音还是很高的,唱的挺好。相比这首,更喜欢简单爱。
再后来的龙卷风,舒缓的节奏,说不出为什么,很喜欢,“后知后觉又过了一个秋”,是了,就是秋天的惬意感,到现在还是很喜欢,听着就不忍停下。
后来的娘子,恩,这首歌是被歌曲所营造出的那种有一点点压抑感吸引,还有歌词“我说店小二三两银够不够,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马儿有些瘦”,可能是本身是西北人的缘故吧,对这两句特有感觉。
再后来是可爱女人,这首歌和后来的伊斯坦堡,给我的感觉都是清新,可爱女人开始的飞机起飞声,加分很多,徐若瑄的词,不错不错啊“
漂亮的让我面红的可爱女人
温柔的让我心疼的可爱女人
透明的让我感动的可爱女人
坏坏的让我疯狂的可爱女人,感谢地心引力,让我碰到你”
一开始,我循环听的歌似乎仅限于以上几首,爱屋及乌,跟别的歌手比,我必选周杰伦,然而,在我觉得,双截棍太闹,黑色幽默太歇斯底里,完美主义不知所云,爸我回来了因为题材问题(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更喜欢听些甜蜜小情歌),反方向的钟总觉得太悲伤,这些歌都不太招我待见,然而当这盘cd不知听到多少遍,我的感觉发生了改变。
爸我回来了,开始的雷声,雨声,大提琴(猜想是的),低切的调子,歌词,无一不勾勒出对家庭暴力这个沉重话题的无奈和控诉。这首歌的旋律、歌词,充满了故事性,感染性,浑然天成,是杰伦说唱音乐的绝对巅峰之作。
黑色幽默,一开始这是我那张CD最不喜欢的一首歌,这个酷酷的男孩,怎么唱着这么歇斯底里的歌,和一个明显跟他很不搭的外国女人,上演一出在我看来很假的痛苦的爱情。直到大学,再听这首歌,才被那段小间奏感动,被黑色幽默愚弄的那个人,真的很委屈,很委屈。
反方向的钟,钢琴一起,一种心痛直达心底,这首歌,如此悲伤。某种我说不上来的乐器的演奏,歌词搭配杰伦的演绎,面前仿佛浮现出一个失恋的人,失魂落魄,整个世界暗下来,周遭一切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所有的色彩统统揉成一团,再与他无关。懒得收拾自己,懒得动弹,无力回忆,无力悲伤,过去种种,拆开旧信笺,酸涩泛上来。总觉得这首歌旋律什么都不错,但就是总是有种疏离感。
完美主义,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不断反复的“周杰伦周杰伦 周杰伦”了,与龙卷风有异曲同工之感,妈妈问我,这个周杰伦怎么老唱爱女人呢?我笑O(∩_∩)O哈哈~
八度空间,这张专辑,到现在我都觉得是偏离杰伦创作轨道的一张。半兽人、火车叨位去、米兰的小铁匠、龙拳。。。我常想,这张是他去外太空游玩一番后写的?因为我这个地球人真的觉得,一切都是怪离的。不过,爷爷泡的茶里那句“那年,我翻阅字典,查什么词语,形容一件事很遥远,天边是否在海角对面”却令我印象深刻,可能是唤起了童年的回忆吧。回到过去,应该是很多人会喜欢的一首吧,歌词很有意境,“一盏黄黄旧旧的灯,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至少不再让你离我而去”,有故事的人听着会感动的。我和这张专辑似乎属于不同的空间。
那张华丽的叶惠美,那个男孩的发型变得时尚了,面部线条柔和了,造型华丽了(很喜欢他的西装和那张椅子,是在扮教父吗(*^__^*) 嘻嘻……)。以父之名曲词俱佳,大赞那段美声;晴天,很能触动人心“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好不容易,又能再多爱一天,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东风破,意境很美,如同一首美丽的古典诗;她的睫毛、你听得到,很清新;梯田,关注环境题材,不错;每一首都很不错。。。其实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歌曲的风格跟最先两张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变得精致、更完善,更圆润—--我带着复杂的情绪提到这个词,如果说Jay与范特西都只是向世人宣布了一个天才的横空出世,他的作品中还带着青涩、棱角,那么这张专辑宣布,这位天才,秉承着他的无与伦比的音乐创作才能,向他音乐教父的王座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变得“成熟”了。只是,我们真的不知道,这种成熟,是不是我们喜欢的,不管怎么样,这张专辑中,中国风的出现,使得周杰伦更为大众接收(这些大多数,质疑他的咬字不清与音乐风格),他变得流行了起来,也踏上了“成熟”的不归路。叶惠美,以前我总认为他是杰伦所有专辑里最华丽、最好听的一张,然而现在想想,其实这张更是一个分水岭,从这张后,最初的那个周杰伦就渐行渐远。
七里香,基本上延续了叶惠美的风格,可能水准略有写下降;十一月的肖邦,喜欢夜曲,发如雪(他的中国风都还蛮精良),当然这也是大众最喜欢的吧,是我变得大众,还是杰伦变得大众;依然范特西,用这个依然,提醒大家你还是初出茅庐时那个天马行空的fantasy吗,只可惜,除了那首改编自早期《蝴蝶姬》的《夜的第七章》提醒我你早期的天才,退后、心雨、白色风车,这些我时常分不清的歌曲实在无法让我把这张和Fantasy联系起来,强调一句,我不喜欢菊花台,我认为他是你中国风歌曲中教差劲的一首,还有,从此以后,我不再满心期待你的新专辑,更不会循环播放。
我很忙,我不知道这张专辑在唱些什么,感觉很嘈杂,除了其中一些《不能说的秘密》的原声改编的歌曲还听过几遍,别的,我没有去了解;摩杰座,除了最近因为你和菜同学闹出的演唱会绯闻而被我了解并觉得还不错的一首歌的时间,其他的,从哪一长串千奇百怪的名字中我没选出一首令我想去点击来听的歌曲;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第十张,第十年,抱歉我没捧场,还是没去听,因为听到超人不会飞的时候,我证实了心中一个揣测,你的歌曲,越来越像写给小孩子的,是你童心未泯,还是你新的歌迷群体,这些90后们,喜欢这样的风格,可能我真的老了。
为什么喜欢周杰伦的音乐
创作实力确实前无古人,只消看为其他人创作的歌曲,温岚《屋顶》、《夏天的风》,陈小春《献世》,吴宗宪《世界末日》、《你比从前快乐》,SHE《热带雨林》。。。所有这些歌,等级应该都很不低吧。
如果把早期作品做个归类,我倾向于将 龙卷风、简单爱、爱在西元前,归为一类,这些歌曲,节奏缓慢,会有百听不厌的神奇效果
爸我回来了,梯田,对社会问题的挖掘,词曲俱佳,说唱朗朗上口
威廉古堡、蝴蝶姬、娘子、以父之名,都归入有些诡异的色彩,我喜欢所有诡异的东西,所以喜欢
开不了口、你听得到、暗号、世界末日、晴天、断了的弦,这些暖暖中又有小忧伤,常常很感人
歌曲中另类声音的应用,本身都是创意十足,也为歌曲创造出一种氛围,收到了极佳的效果,比如以父之名前的那几句歌剧,可爱女人前面的飞机起飞声,爸我回来了的雷雨声。。。太多太多,就不赘述了。杰伦很多时候自己编写和配唱的和声也是我喜欢的小细节,编曲也是很不错啊。
为什么还是喜欢周杰伦
早期对周杰伦的喜欢,应该是纯音乐的,当然,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就会想要去了解这个人。对于我这个向来喜欢较沉默且有智商的人的人来说,杰伦的羞涩、少言寡语、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待人接物中的那种灵气都是我欣赏,后来发现这个男孩子有些大男人、孝顺、讲义气、没架子、勤奋好学,哇,这不禁令人惊呼,这简直是个可爱男人嘛。对这个人的喜欢,从表面到内里,从肤浅到成熟,总之,对于一个人灵魂的喜欢,才能持续更久,我会一直喜欢下去。
写到最后了,周杰伦的音乐,对于很多像我这样的80后来说,不同于王力宏,不同于陶喆,不同于westlife Or backstreet boys,如果心灵有个小宇宙,杰伦的音乐是在内部,而其他人的音乐是在外面的。你会觉得王力宏悦耳,陶喆深情,westlife深情,但是你用耳朵去欣赏他们的音乐,而你用心去体会杰伦音乐里那些与青春有关的符号,你觉得他就是你,青涩、粗糙,他伴随着你一个又一个夏天的年少,伴随着你的懵懂的初中和辛苦的高中。那些旋律,或许不是最悦耳、最完美、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但是你的周末早晨,上学的路,努力的路,青春的情怀,无不有他们的陪伴,他们与你的成长同在,是最深的青春烙印。
前段时间的跨时代演唱会,未能成行的我,缠着现场回来的室友问他唱了那些歌,是不是有很多老歌,他本人是不是很酷,她说他真的很酷,他唱了很多老歌,说才知道,原来他第一首歌是可爱女人,她说现场的她感动,她说这场演唱会是为她的青春做一个祭奠式,说杰伦都三十多岁了,我们都大学毕业了,十年真的很快的。她说周围很多90后欢呼,前奏一响,她们就知道是哪首,原来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听杰伦的歌了。很欣慰,不仅是我们,这么多小歌迷会喜欢他,但也会怅惘的想,他们知不知道,他最早的专辑是Jay,他们会不会记住他那些歌词,为那些旋律感动;也怅惘,原来属于80后的青春真的不在了,我们真的长大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