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文化的界限——记贾鹏芳上海之约日精音乐会
若干年前接触和平之月,就深深地为以东方乐器为主导创作的New Age音乐着迷。看来,我对跨文化融合的兴趣早就在孩提时代就以音乐的形式流露出来了。二胡和大提琴、古筝和钢琴、扬琴和吉他……这些有着不同音色和音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年代的乐器,在同一个旋律面前停止差异的喧嚣,而是安静地、平和地、甚至带着一丝戏谑地捕捉对方的韵味和节奏,逐渐融合为一个新奇的整体,带着一个美丽新世界的芬芳。它的魅力在于对自身和异界的双重陌生化:给我们习以为常的乐器赋予探索新鲜事物的可能性;把原本不属于此的乐器拉到我们的文化情境内扮演新的角色。这既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审视,又是对其他文化的一个善意举动。听到熟悉旋律用陌生的乐器重新编排演奏出来、或是听到东方乐器和西方乐器合作无间时,感觉既惊喜又会意。那音乐无声地述说着,我们无比乐意同与我们不同的人分享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而且我们对我们能够这样做深感自豪。如果说不同文化之间有一堵高墙,那么New Age音乐也许就是为了翻越这高墙而生的一双翅膀。
是贾鹏芳让我爱上了二胡。他的手中流转的音乐,突破了我们对悠久的岁月赋予二胡的,苍茫悲戚的集体记忆。他的演奏,拥有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气度和浩瀚如海般的深沉宽广。二胡,也可以是哀伤的,苍茫的,悠远的,沉郁的,也可以是欣悦的,温暖的,温柔的,明亮的。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个人情感和宏大叙事,贾鹏芳的音乐魅力,来自于它们相互碰撞出的熠熠生辉的火花。
能够在现场听贾鹏芳的演奏,真的很棒。他和我想象的一样彬彬有礼,温润谦和,还有我意料之外的很萌的一面,会利用对方听不懂中文开一起合作演出的日本音乐家的玩笑,会在拍照时对着镜头做“V”的手势,好可爱啊~在演奏间隙,贾大叔还会向听众介绍乐曲的背景故事和创作意图。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睡莲》的介绍。这首曲子是他当年在北京求学时所作,饱含着那段青葱岁月时的忧郁和希冀,是首非常个人化的作品。突然觉得,人的心灵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和微妙。在水中安静绽放的睡莲,既可以幻化为莫奈笔下光影交错的存在,又可以承载贾鹏芳的满腔心绪在耳边萦绕。
音乐的存在,就是为了赞叹人类是如此奇妙的复杂体吧。
是贾鹏芳让我爱上了二胡。他的手中流转的音乐,突破了我们对悠久的岁月赋予二胡的,苍茫悲戚的集体记忆。他的演奏,拥有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气度和浩瀚如海般的深沉宽广。二胡,也可以是哀伤的,苍茫的,悠远的,沉郁的,也可以是欣悦的,温暖的,温柔的,明亮的。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个人情感和宏大叙事,贾鹏芳的音乐魅力,来自于它们相互碰撞出的熠熠生辉的火花。
能够在现场听贾鹏芳的演奏,真的很棒。他和我想象的一样彬彬有礼,温润谦和,还有我意料之外的很萌的一面,会利用对方听不懂中文开一起合作演出的日本音乐家的玩笑,会在拍照时对着镜头做“V”的手势,好可爱啊~在演奏间隙,贾大叔还会向听众介绍乐曲的背景故事和创作意图。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睡莲》的介绍。这首曲子是他当年在北京求学时所作,饱含着那段青葱岁月时的忧郁和希冀,是首非常个人化的作品。突然觉得,人的心灵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和微妙。在水中安静绽放的睡莲,既可以幻化为莫奈笔下光影交错的存在,又可以承载贾鹏芳的满腔心绪在耳边萦绕。
音乐的存在,就是为了赞叹人类是如此奇妙的复杂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