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CARD STORY】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 |
![]() |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
墨西哥的人类学博物馆(Anthropological Museum)是拉丁美洲最大和最著名博物馆之一,位于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占地12.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3. 3万平方米。该馆是在1808年墨西哥大学建立的古特委员会的旧址上于1940改建而成的,1964年,经墨西哥著名建筑家佩德罗·拉米雷斯·巴斯克斯重新设计建成新馆。
该博物馆集古印第安文物之大成,展室共分上下二层。第一层有12个陈列室,介绍了人类学、墨西哥文化起源以及印第安人的民族、艺术、宗教和生活,并展出了一些欧洲人来此之前墨西哥各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实物,仅西班牙人入侵前的历史文物展品就有60多万件。各种翔实的资料显示出美洲大陆最早的居民是25000年前由白令海峡跋涉而来的亚洲移民。第二层的陈列室展出了印第安人的服饰、房屋式样、生活用具、宗教器皿、乐器、武器等多种文物。
该博物馆以其杰出的建筑风格和表现古印第安文明的展品而成为墨西哥城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建馆缘由
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的建立始于“太阳历石”的发现与保存。“太阳历石”是阿兹特克人的崇拜物。1520年西班牙人在蹂躏阿兹特克人首都时,将此崇拜物埋于地下。直到1790年,太阳历石又被发现。人们把它从地下挖掘出来,当作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存和研究,墨西哥博物馆的活动由此展开。
1865年,在法国拿破仑三世的援助下,统治墨西哥的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皇帝指定隔摩涅达大道上与今日首都的国家宫殿北侧相对的建筑物为国立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原有的旧馆已经不能满足储存藏品的需要,于是在罗培斯•马特奥斯任墨西哥总统时,设计建造了新的人类学博物馆,于1964年9月落成开放。
建筑风格
博物馆的建筑融印第安传统风格与现代艺术为一体,充分表现出墨西哥人民深厚的文化内涵。博物馆的基本结构类似北京的四合院,东西略长,南北较短。大门口的墙壁以雕有各种图案及人像巨石砌成。博物馆门口有1座用整块大石雕成的“雨神” ,高8.5米,重168吨,院内还立有一根图腾大铜柱,柱上有一个巨大蘑菇顶,顶上蓄水,向四周喷洒,像一个“雨泉”,寓意古代墨西哥人渴望水和水在推动墨西哥文化中的作用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