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佐贝伊德”——《华乐》杂志2008年8月刊(总第13期)
上海“佐贝伊德”——《华乐》杂志2008年8月刊(总第13期)
文/田辰明
题记:
在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里描述过这样一个太富有童话色彩的梦幻城市:佐贝伊德——一座被梦及的陌生城市,月光之下的白色城市。这样的城市将人们内心似真似幻的美好、念想、欲求与寻觅融合在一起,像血液流经身上繁复的器官一样生动——虽然明知不真实,但却叫人心驰神往。
之所以要在这里提及“佐贝伊德”,是因为当朋友们问起802戏剧工作室是什么的时候,那个卡氏笔下梦里的城市就忽然在我眼前訇然打开城门……
“这里有火花”
自从走进802,我就踏进了这样一样梦幻的城市。“这里有火花。”——802戏剧工作室的艺术总监刘恩平先生常说,“你们去吧,这里有我”——于是802戏剧工作室里的每一只精灵都无拘无束地打造自己的街道、构筑自己的屋宇、追觅自己昔日遗失的年华、过上波希米亚式的清雅生活——你可以称我们为“上海佐贝伊德”。我们安心地彼此缠绕、纵横、掌心相连,虽然偶露疲乏。
在欧美与港台都有多个类似的独立艺术团体,将城市繁华声里消逝的艺术与文化纯公益地传递给大众。但在上海,这样的艺术启蒙其实一直没有健全。她像那个随时会消失的出入梦里的踩着凌波微步的白衣女子,若我们不伸手建起自己的城市将伊留住,那在上海,艺术的种子就会日渐消泯。对于大众,艺术就将始终错误地以其昂贵、高高在上、属于富人消遣的形象留存,可她一度也是全民的思想啊!于是我们苦苦坚持了下来。不可思议!整整七年,我们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最活跃持久的非营利性独立戏剧机构。
从悟道人到传道人
从2001年802戏剧工作室改编易卜生的《当我们死者醒来》在上海真汉咖啡剧场公演开始,我们就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6月,我们与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策划制作了都市新寓言剧《谁动了我的奶酪》、同年6月与行健话剧社合作推出加拿大荒诞喜剧《晚安,苔丝狄蒙娜》,这也是该剧首次在中国实验演出、同年7月应韩国驻上海领事馆之邀,与中福会儿艺剧院再度联手,策划推出“2002上海周末韩歌教室”;2003年7月都市新寓言剧之二《小王子》、2004年5月中国首部小剧场越剧《牡丹亭》、同年9月都市新寓言剧封箱之作——《八只脚行走》、2006年5月802五周年纪念“八月凤仙开”文化季、2007年3至10月,演读剧场《从开始到现在:坐排现场90’》、2007年12月实验戏剧《2007@一种戏剧报告.com.cn》、2008年4月实验诗剧《提丝贝的罗曼斯》……
或改编或原创,我们尝试风格不一的作品,拓展视野、尝试创新、并交由个性鲜明的不同制作人负责。艺术总监刘恩平先生总说:“我们希望一个项目能成全一个人。”这里正如卡尔维诺笔下的佐贝伊德,我们都在各自的路上建设各自的城市鳞爪,然后将各自的才能揉捏在一起。
演出只是802生活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时候我们做的是文化的传播。开设戏剧文化讲堂、推出“802草根戏剧论坛”和“802戏剧草根行”,我们的足迹遍布上海各大高校话剧社。没有门户之见,从不藏私,我们努力从一个个文化旅途上的悟道之人转化为乐道之人,继而升华为传道之人。
心中的花朵
今年802戏剧工作室的春之献:与东华大学BC-J舞台剧社合作的实验诗剧《提丝贝的罗曼斯》四月底三场献演于下河迷仓原创俱乐部。
作为本剧的编剧与现场伴奏,我从头跟到尾。有时候这样的感动你甚至寻不到言语描述——尤其是每次散场时候,大家一起将黏附在地毯上的落叶一片片抓着清理时候,突然发现那些家里父母的小公主们其实都在做许多男子汉都觉得腰酸背痛叫人打退堂鼓的工作。
当然这只是一句笑话,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这座月下的白色佐贝伊德如今也只是初具规模,还需要添砖加瓦。但这种建设的辛苦与奔波也是夹杂着莫大快乐的——就好象当《提丝贝的罗曼斯》最后一次演出时,我抱着吉他在下河迷仓的楼梯上唱歌,蓝天白云在生锈的扶梯上漫步踅回,我心里仿佛有开花的感觉。
如今,为了庆祝802戏剧工作室7周年诞辰,我们决定重新推出我们最初的怒放——《当我们死者醒来》,再现7年前该剧环绕上海连演20场的辉煌。熬过7年之痒,想塑造一个更出色的作品,将我们7年风风雨雨都铸进该剧的魂,愿我们内心梦幻着、一直还在进化中的城市出落得愈发清丽——如屈子所说,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文/田辰明
![]() |
题记:
在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里描述过这样一个太富有童话色彩的梦幻城市:佐贝伊德——一座被梦及的陌生城市,月光之下的白色城市。这样的城市将人们内心似真似幻的美好、念想、欲求与寻觅融合在一起,像血液流经身上繁复的器官一样生动——虽然明知不真实,但却叫人心驰神往。
之所以要在这里提及“佐贝伊德”,是因为当朋友们问起802戏剧工作室是什么的时候,那个卡氏笔下梦里的城市就忽然在我眼前訇然打开城门……
![]() |
“这里有火花”
自从走进802,我就踏进了这样一样梦幻的城市。“这里有火花。”——802戏剧工作室的艺术总监刘恩平先生常说,“你们去吧,这里有我”——于是802戏剧工作室里的每一只精灵都无拘无束地打造自己的街道、构筑自己的屋宇、追觅自己昔日遗失的年华、过上波希米亚式的清雅生活——你可以称我们为“上海佐贝伊德”。我们安心地彼此缠绕、纵横、掌心相连,虽然偶露疲乏。
在欧美与港台都有多个类似的独立艺术团体,将城市繁华声里消逝的艺术与文化纯公益地传递给大众。但在上海,这样的艺术启蒙其实一直没有健全。她像那个随时会消失的出入梦里的踩着凌波微步的白衣女子,若我们不伸手建起自己的城市将伊留住,那在上海,艺术的种子就会日渐消泯。对于大众,艺术就将始终错误地以其昂贵、高高在上、属于富人消遣的形象留存,可她一度也是全民的思想啊!于是我们苦苦坚持了下来。不可思议!整整七年,我们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最活跃持久的非营利性独立戏剧机构。
从悟道人到传道人
从2001年802戏剧工作室改编易卜生的《当我们死者醒来》在上海真汉咖啡剧场公演开始,我们就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6月,我们与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策划制作了都市新寓言剧《谁动了我的奶酪》、同年6月与行健话剧社合作推出加拿大荒诞喜剧《晚安,苔丝狄蒙娜》,这也是该剧首次在中国实验演出、同年7月应韩国驻上海领事馆之邀,与中福会儿艺剧院再度联手,策划推出“2002上海周末韩歌教室”;2003年7月都市新寓言剧之二《小王子》、2004年5月中国首部小剧场越剧《牡丹亭》、同年9月都市新寓言剧封箱之作——《八只脚行走》、2006年5月802五周年纪念“八月凤仙开”文化季、2007年3至10月,演读剧场《从开始到现在:坐排现场90’》、2007年12月实验戏剧《2007@一种戏剧报告.com.cn》、2008年4月实验诗剧《提丝贝的罗曼斯》……
或改编或原创,我们尝试风格不一的作品,拓展视野、尝试创新、并交由个性鲜明的不同制作人负责。艺术总监刘恩平先生总说:“我们希望一个项目能成全一个人。”这里正如卡尔维诺笔下的佐贝伊德,我们都在各自的路上建设各自的城市鳞爪,然后将各自的才能揉捏在一起。
演出只是802生活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时候我们做的是文化的传播。开设戏剧文化讲堂、推出“802草根戏剧论坛”和“802戏剧草根行”,我们的足迹遍布上海各大高校话剧社。没有门户之见,从不藏私,我们努力从一个个文化旅途上的悟道之人转化为乐道之人,继而升华为传道之人。
![]() |
心中的花朵
今年802戏剧工作室的春之献:与东华大学BC-J舞台剧社合作的实验诗剧《提丝贝的罗曼斯》四月底三场献演于下河迷仓原创俱乐部。
作为本剧的编剧与现场伴奏,我从头跟到尾。有时候这样的感动你甚至寻不到言语描述——尤其是每次散场时候,大家一起将黏附在地毯上的落叶一片片抓着清理时候,突然发现那些家里父母的小公主们其实都在做许多男子汉都觉得腰酸背痛叫人打退堂鼓的工作。
当然这只是一句笑话,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这座月下的白色佐贝伊德如今也只是初具规模,还需要添砖加瓦。但这种建设的辛苦与奔波也是夹杂着莫大快乐的——就好象当《提丝贝的罗曼斯》最后一次演出时,我抱着吉他在下河迷仓的楼梯上唱歌,蓝天白云在生锈的扶梯上漫步踅回,我心里仿佛有开花的感觉。
如今,为了庆祝802戏剧工作室7周年诞辰,我们决定重新推出我们最初的怒放——《当我们死者醒来》,再现7年前该剧环绕上海连演20场的辉煌。熬过7年之痒,想塑造一个更出色的作品,将我们7年风风雨雨都铸进该剧的魂,愿我们内心梦幻着、一直还在进化中的城市出落得愈发清丽——如屈子所说,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