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都要消失在路上
![]() |
黑沙龙爪角海滨马路 |
这场早已安排好的澳门黑沙海滩放空之旅,临行前因为找不到沙发的阴差阳错,反而第一次给别人提供了一次沙发。一个从肇庆过来的湛江姑娘,我们分享彼此微不足道的故事。自己平平如也的成长经历,竟是对方眼中一段不可获知的喜悦。我们成为彼此生活中的神奇,所探索的无非是这一个问题,你是谁?此时此地,你经历了什么才会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在既定社会关系中,遇见一个人就想当然地用出身和出生地,毕业学校,已婚未婚来将其分类。
有人发短信问我,为什么一个人去呢?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吧,仿佛一个人出走就隐藏了多少的秘密一般。说得文绉绉一点,我只是相信生活同阅读一样,可能性而不是答案,才是所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答案可能导向绝望,但可能性永远不会。我不过想一个人走走路,想顺畅地吸气呼气,想保护那份不想同人讲话的心情。
除了在澳门半岛和凼仔例行公事般的吃喝游乐,这一次澳门之旅去了两个特别的地方。一个就是之前月亮君强烈推荐的黑沙海滩。虽然网上申请青旅床位失败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碰运气,终于还是住到了220mop一晚的2人间床位。房间里摆着两张干净温馨的木床,和床单同色系的衣柜,两只黄色小沙发,各自独立的浴室和厕所贴着蓝灰色的马赛克,干净明亮开有一扇圆形的窗。晚上窝着床上看《像我这样笨拙的生活》,深深觉得毕竟人还是需要舒适来保障一份被都市生活惯坏了的心情的。
![]() |
黑沙海滩 |
来路环黑沙海滩的行程特别艰辛,在一个名为“凼仔CEM货仓”的奇怪巴士站等车,去那里的公车基本上都要30分钟才一班。下午四点的太阳把我晒得很头晕,索性坐在路边等车,一边撕下笔记本上的纸写黑沙的路名,试试看能不能搭到车去那边。折腾了半天刚刚写完,15路公车便如约而至。丢掉刚刚写好的纸牌,可能只是为了让我打发绝望的等车时光吧。
傍晚的黑沙海滩还有着零散的游客,前来搞活动的青少年,浓浓的烧烤烟味,一排很有旅游景区意味的小店。并非失望,而是有种跋山涉水终于到达后的微微成就感。住好旅社,六点多出来已是全黑,去市中心海边的花园餐厅吃了一份猪扒包和海鲜汤。试图竖起手指搭车回海滩,却只有呼啸而过的一盏盏车灯。
![]() |
九点多的海滩好似只剩我一个人了,坐在海边的岩石上听《最后我们一起去海边》和《浪潮》,在白色的路灯下看周而复始涨退的海浪,想起厦门的鼓浪屿海边,春节三亚的大东海沙滩,潮州黄饶的台风海滩。倒不是说歌词里边的“听海浪拍打在岩石上”和“我要跳出这洪流”有多么的应景,就是觉得这里如此地像世界尽头,只有灯火,没有烟火;只有人情,没有人世。
继续往黑沙龙爪角海滨路走,左边是海,右边是一栋栋整齐排列的小别墅。突然闻到从天而降的一阵浓郁的花香,那种感觉让我瞬间链接到在悉尼郊外,看到满天星星的漆黑夜空,闻到薰衣草味道时的感动。怎么会因为一种香味而流泪呢?怎么会因为看到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而流泪呢?此时我正在向西行走,直到无路可走。
“忽然就流出泪来,忽然想要听见他的声音,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幻想朝西的生活,幻想着你被害怕定格的角落。
幻想朝西的生活,幻想着你被灯光伤感的寂寞。
最后,你一个人越走越孤单。”
当然,第二天我没有早起去看日出,出乎意料地做了一晚的噩梦,却也睡到了阳光穿过窗户开启温度闹钟的9点。去海边逛了一圈之后决定要徒步去路环市中心。依稀记得前晚公交车开过的路线,数了数一共要沿着海边的竹湾马路走过7个巴士站。没想那么多即使身上唯一的一瓶水丢了,还是背着十多斤的背包从黑沙青年旅舍出发了。
一拐进黑沙马路,就看到树林间隙掉落下来的几束阳光。好久没有见到过有层次有厚度的阳光了,甚至能感觉到灰尘在里面跳舞,遇到红底黑斑点的瓢虫,金蓝色身体的蜂蜜,许多不认识并一度很厌恶的花花草草。一边是海一边靠山的马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往前走,偶尔有私家车和公车经过我,久之根据风沙的强弱我都能判断出后面来车的大小和车速。不少环岛骑行的车手倒是以一种更热烈的方式超越我。
![]() |
那里没有3G网络和手机导航,我只能凭着直觉一直往前走,看不到终点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徒步的美在于,不用非得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心里是很空的,仿佛什么感情都没有,没有爱也没有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向前走,想到前面还有一杯热咖啡等着我,就觉得至少还充满了向上生长的力量。
大概用听完一张《你在烦恼什么》和半张《F》的时间,经过竹湾海滩、竹湾烧烤公园、路环监狱、少年感化院等地方,看过了许多个不同角度的海,绕过了许多个不同角度的山弯,每一步都结结实实地踩在这边土地上,环过了三分之一个路环岛。一个多小时候到达路环市中心的安德鲁花园咖啡,一杯玛奇朵,一个杏仁牛角包和蛋挞,补充了部分能量,当然还有那个菲律宾店员贴心服务和微笑。
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在广州时办公室里刷豆瓣坐着一天,回家照样还是累得腰酸背痛连出去散步的力气都没有。前些日子体弱多病了一场,没想到负重烈日下暴走那么久,竟然身体也浑然不觉没向我提出抗议,看来自然对于身体的滋养真是比任何一种化妆品和营养品都来得好。
![]() |
![]() |
而第二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澳门半岛市中心离大三巴不远的西洋坟场。记得之前在地图上看到一样一块空地,就这么找了过去。没有想到里面可以拍照,除了打扫的阿姨几乎没有其他人。坟场中心是一个绿底白镶边的小教堂,四周都是插满了十字架的墓碑,还有土挖到一半,石板放在一边的墓穴。其实我并非只当做独立于我日常经验外的艺术品去欣赏,而是带着一份很想珍视这片闹市中宁静的心情,去看看这些不知从哪里来,却最终留在这里的人们。不少墓碑上贴着很年轻鲜活的黑白照片,最小的一位是身穿军装的十多岁少年。
![]() |
突然觉得,如果大家都贴上自己年轻时最美的相片在墓碑上该多好啊,当然要无PS的最真实也最美容颜。以后等自己死了,也要贴二十多岁的彩色相片,谁规定一定要黑白色呢。可转念一想,不是和闺蜜说好死后要把骨灰撒入太湖么,那我们还可以在里面游来游去,做客串门多方便啊。
最后回到新马路一带,和一个个提着钜记手信的浓妆艳抹女子去SASA里抢购化妆品,贪吃贪玩如我,为了买那个咖喱海胆丸和芝心丸,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全部采购任务。回到广州,在琶洲大桥上看着小蛮腰而不是旅游塔,倒也觉得安心。包里放着去妈祖庙路上一小店买来的咖喱角,2mop一个却香酥入味,赛过许多华而不实的口碑店,这是我对自己最好的爱护了——就是不对自己的胃和荷包造成过重负担的食物。
如此匮乏又丰满的生活真叫人欢喜。艾某人说,没有一条街比只卖名牌的街更差了,那是在兜售歧视和偏见,卖的是有关美学的谎言。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就如香港海港城门口的广东道,和澳门威尼斯人等任何一个赌场里的名牌街。我也并未觉得自己远离游人的玩法多么高级,我就是喜欢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傻傻地讲讲白话做练习。但就如同一开始所说的,不论什么玩法,这都是旅行的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答案。
叶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六天五晚和歌山松弛之旅(可抄作业版本) (35人喜欢)
- 来泰国后才认识的水果——枇杷芒 (33人喜欢)
- 37岁旅居曼谷的一年|学泰语 (33人喜欢)
- 在曼谷亲历震源7.9级大地震 (370人喜欢)
- 见识了什么叫摆烂式育儿 (7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