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的新书序
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从我开始记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就一直在问自己——我是谁?将近三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追问。无论做什么,最难以回避的终究是自己。每当我疑惑或者懊恼时我都会思考自己是谁,以及存在的意义。在浩瀚的宇宙中自己渺小的如一粒沙尘,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的角度上去思考我都是何其的渺小。
当我开始说写本书时,我自己都怀疑这次能不能写完,经历了两年七百多个日夜的煎熬后我总算完成了。这期间经历了很多的删减、增添,浪费了不少咖啡。基本自己感觉过关的稿子,是在长沙出差时的一个雨夜完成。写完的那一霎那,我原本想着会很激动,没想到自己竟变得平静安然了,每个人都有故事我只不过把属于我的故事写出来了,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但是为了自己,我还是感动了一下。
在两年的时间里自己的心路历程经历了跌宕起伏,万千变化。我的思考,我的生活,我的情感波动都杂糅其中。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每一个句子都是生活中出来的,都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和生活的撞击。这个时代不缺快餐,我用两年的时间终于把这一顿饭做好,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如果我做的这一顿饭,能够打开我后面人生的门,我想也值得了;即使打不开,我想自己起码会有一段时间不会饿,会有气力继续打开那些未竟之门。这本书的名字叫《我和猫》,现实中我确实养了一只猫,我不是为写书而养猫,也不是因养猫而写书,如果真要有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冥冥中的缘分。‘缘分’两字看起来很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事不可不信缘。我不是唯物论者,也非唯心论者,如果较真的话我算偏唯心,其实我还是信自己。信自己,是自信的一种,而非自私。中国的传统儒家信仰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一个普通人目前我所做的也就是“正心、修身”二者若不及“齐家”都暂不敢妄想。这本书里面很多是我自己现实中的生活和书里的生活互相投射,交互影响。也许写的内容不如众人期待的那么好,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告慰自己。这两年我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写故事,这两点都是真实的,感动自会有,但是我觉得这年头感情应经退化成矫情了,在此我觉得还是真实了好。
当我在有意和无意之间书写的过程中,主题竟然还是对自我的认知,人存在的意义进行的探索,说白了我仍然继续追问我是谁?希腊有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很久以来我都把这句话当做我的座右铭。人可以迷路,但不可迷失自我。如果自我迷失,那么走的路再正确也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能够认清自我,走什么路都不会存在错的概念,人生路上都会清风拂面,鸟语花香。
写完这本书,让我各方面精进了很多,人生有许多修行的方式,碰巧的是目前我选择了这一种,没有别的原因——我自我感觉这种方式对于我来说还算顺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认识自我的方式,同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展示自我的方式,有些人还不止一种,大家通过自己的方式修行、精进、终了。
有朋友看了我放在微博和空间里的片段后,大加赞赏,有的朋友要我送书,有的说肯定会大卖。在这里我谢谢大家对我的垂爱,同时大家的肯定也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信心。其实这就是一个小故事或者是一篇很长的日记,里面杂糅了我的所思、所见,又碰巧能够引起三五朋友的共鸣而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能得三五当且大喜。你我皆凡人,人生最大的事,顶多就是——生死离别,在这四字之间的空隙里,所存在的仅仅是:长长地平淡和长长地思念,然后就是一切烟消云散。
每个人都有故事,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只不过我用这种方式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罢了。做为一个艺术院校毕业和在制造行业里混了那么多年的我来说。时至今日我可以对自己说:”我终于做了一件作品。“ 所有的时间,我生活中的行为,以及书中所采用的手法,我的朋友,同事以及亲人都参与了这个作品的创作,与大家的言谈交流中也深得感悟和见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
在这两年无论是我个人,还是这个世界都发生了无数的事。很多事虽然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依然如影随形,印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已经体现在我们身上使我们发生了变化,也许某些变化很久才会产生,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带着这个时代的印记前行。这个时代无论是美好还是糟糕我们都无法逆转,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也会影响着这个时代的走向——如蝴蝶效应一般。
我是谁?也许我在这一刻是我,在另一刻只是另一个自己。
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活着,我们思考着,我们不断地认识自我,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太糟糕,不是吗?
当我开始说写本书时,我自己都怀疑这次能不能写完,经历了两年七百多个日夜的煎熬后我总算完成了。这期间经历了很多的删减、增添,浪费了不少咖啡。基本自己感觉过关的稿子,是在长沙出差时的一个雨夜完成。写完的那一霎那,我原本想着会很激动,没想到自己竟变得平静安然了,每个人都有故事我只不过把属于我的故事写出来了,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但是为了自己,我还是感动了一下。
在两年的时间里自己的心路历程经历了跌宕起伏,万千变化。我的思考,我的生活,我的情感波动都杂糅其中。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每一个句子都是生活中出来的,都经历了时间的磨砺和生活的撞击。这个时代不缺快餐,我用两年的时间终于把这一顿饭做好,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如果我做的这一顿饭,能够打开我后面人生的门,我想也值得了;即使打不开,我想自己起码会有一段时间不会饿,会有气力继续打开那些未竟之门。这本书的名字叫《我和猫》,现实中我确实养了一只猫,我不是为写书而养猫,也不是因养猫而写书,如果真要有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冥冥中的缘分。‘缘分’两字看起来很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事不可不信缘。我不是唯物论者,也非唯心论者,如果较真的话我算偏唯心,其实我还是信自己。信自己,是自信的一种,而非自私。中国的传统儒家信仰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一个普通人目前我所做的也就是“正心、修身”二者若不及“齐家”都暂不敢妄想。这本书里面很多是我自己现实中的生活和书里的生活互相投射,交互影响。也许写的内容不如众人期待的那么好,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告慰自己。这两年我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写故事,这两点都是真实的,感动自会有,但是我觉得这年头感情应经退化成矫情了,在此我觉得还是真实了好。
当我在有意和无意之间书写的过程中,主题竟然还是对自我的认知,人存在的意义进行的探索,说白了我仍然继续追问我是谁?希腊有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很久以来我都把这句话当做我的座右铭。人可以迷路,但不可迷失自我。如果自我迷失,那么走的路再正确也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能够认清自我,走什么路都不会存在错的概念,人生路上都会清风拂面,鸟语花香。
写完这本书,让我各方面精进了很多,人生有许多修行的方式,碰巧的是目前我选择了这一种,没有别的原因——我自我感觉这种方式对于我来说还算顺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认识自我的方式,同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展示自我的方式,有些人还不止一种,大家通过自己的方式修行、精进、终了。
有朋友看了我放在微博和空间里的片段后,大加赞赏,有的朋友要我送书,有的说肯定会大卖。在这里我谢谢大家对我的垂爱,同时大家的肯定也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信心。其实这就是一个小故事或者是一篇很长的日记,里面杂糅了我的所思、所见,又碰巧能够引起三五朋友的共鸣而已。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能得三五当且大喜。你我皆凡人,人生最大的事,顶多就是——生死离别,在这四字之间的空隙里,所存在的仅仅是:长长地平淡和长长地思念,然后就是一切烟消云散。
每个人都有故事,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只不过我用这种方式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罢了。做为一个艺术院校毕业和在制造行业里混了那么多年的我来说。时至今日我可以对自己说:”我终于做了一件作品。“ 所有的时间,我生活中的行为,以及书中所采用的手法,我的朋友,同事以及亲人都参与了这个作品的创作,与大家的言谈交流中也深得感悟和见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
在这两年无论是我个人,还是这个世界都发生了无数的事。很多事虽然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依然如影随形,印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已经体现在我们身上使我们发生了变化,也许某些变化很久才会产生,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带着这个时代的印记前行。这个时代无论是美好还是糟糕我们都无法逆转,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也会影响着这个时代的走向——如蝴蝶效应一般。
我是谁?也许我在这一刻是我,在另一刻只是另一个自己。
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活着,我们思考着,我们不断地认识自我,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太糟糕,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