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的我走了
离开了熟悉的空气、温度和阳光,经过30小时的漫长旅途,我从地球的一端来到另外一端。由于之前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出发的时候就没有太多郁闷伤感了,只想着能早点顺利到达,完成我的实验,然后再早点回来。
从西安咸阳机场下午3点半出发,飞机一路颠簸着,2小时后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办理好转机的手续,在免税店逛了一会,吃了一碗68块的牛肉面,开始上网打发时间。和家里人QQ了一会,才知道我们刚走西安就开始下大雨了,后面很多航班都被取消了。4小时后登机去洛杉矶,坐上了一架很老的波音747,迟迟不肯起飞,后来才知道因为一个安全出口关不住,修理了整整50分钟才修好。空姐说这架飞机20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大家才搞不定的。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已经晚上10点半,又飞了12个小时,迷迷糊糊的看着舱外黑了,白了,又黑了,(其实中间我睡的很死,以至于吃早点的时候被叫了两遍才叫醒,旁边有个小宝宝哭了一晚上也没有吵到我)就到洛杉矶了,当地时间下午5点半,算是按时抵达。入境过海关,转托了行李,换了下一航班的登机牌,又开始6小时的等待了。因为没有免费的WiFi,我只能逛免税店,逛了一遍又一遍,在书店里翻了好多杂志和书,书大概都是十几美元一本,杂志都是几美元一本。畅销书里有乔布斯的传记、赖斯的书等等,我还看到儿童书籍里有小屁孩日记,杂志有很多八卦娱乐的,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一本介绍全美最佳医院和最佳医生的杂志。就这样没吃也没睡,却不累也不饿的状态,过了6小时,终于登机了。美国大陆航空的空姐,比较年长和丰满,可以称为“空大妈”了。不过机上广播的英文听着舒服多了,不行国航的广播说的英语,听着像泰国话。这段行程,我就睡不着了,可能是喝了一杯立顿的黑茶,而且旁边一个老美,很胖,有鼾症,打了一晚上呼噜。看了两本sky mall的购物杂志,4小时以后,就看到克利夫兰城市美丽的凌晨的上空了,当地时间早上6点50飞机准时到达。克利夫兰机场虽然没有洛杉矶机场大,可是明显好看很多,不像洛杉矶机场那么破旧。还没到取行李的地方,就看到滟姐远远的向我招手了,呵呵,真是麻烦人家,天没亮就赶到机场来接我,还帮我搬行李。
克利夫兰并没有想象的冷,和西安气温差不多,感觉还像在秋季,满地红色的黄色的树叶,开车一路上看到很多好看的小房子,路过我们学校,我们医院、实验室,都很不错。30分钟后,她就把我送到我的公寓了,让我休息一会,11点再来接我去超市买东西。同住的马老师跟我聊了会,就去实验室忙了。我们的公寓非常暖和,只需穿一件T恤,起居室很大,可是没什么用,我们只用两件卧室、卫生间和厨房足以。刚下飞机还有点累,收拾了一会行李,铺好了床,我居然开始精神抖擞了。透过窗户观察了下周围环境,楼下有家星巴克,一家银行,对面有个小超市。仍然是不累不渴不饿的状态,去了两家中国超市,和沃尔玛,买了一堆吃的喝的用的,花了大概150美刀,去了家中国餐馆,吃了顿9美刀的自助。结账的时候,服务员还送了两个“fortune cookie”,里面有小纸条,一个写着“you will make some changes before winning”,另一个写着“you will soon discovery your hidden talent”。总的感觉,日常生活用品,都比国内稍微贵一点,当然电器类、化妆品之类的比较便宜。不过我把买到东西仔细看过之后,发现几乎所有都是made in china,但是却比国内的质量好,不得不感慨一下了。更要感慨的是,美国人很不环保低碳,超市买东西给很多塑料袋,几乎每一到两件东西就给个袋子,我逛完超市的结果就是收集了快20个塑料袋。
回到公寓又收拾一会房间,马老师就从实验室回来了,还帮我做了晚饭,绿豆小米稀饭和鸡蛋汤。吃完晚饭、洗漱,暂时不能上网,就上床睡觉了。半夜1点多醒来,才把一直舍不得调整的手表时间调到了克利夫兰时间,目前是冬令时,和北京时间13小时时差,应该是西安的下午两点多了。不知道西安的亲朋好友们这时候都在做什么呢。我这人在哪里都很能睡,第二觉就睡到大天亮了,所以感觉也不用倒时差,很自然就顺过来了。起床后,吃了面包、牛奶和火腿,给自己做了需要带到实验室的中午饭,米饭、西红柿炒蛋和孜然炒肉,还有一碗鸡蛋汤。早上8点,马老师带着我去实验室,一路上风景和建筑都很好看,尤其是有片街区叫“小意大利”,据说是很多意大利移民聚集地,他们的小房子非常漂亮。去实验室的路几乎没有正南正北,十字路口也不规矩,都是很飘逸的小写“x”形状。路上行人很少,本来听说有很多黑人,结果不要说黑人,白人也没见到几个。经过像“糖葫芦”一样拐来拐了的几条路之后,就到我们学校、医院以及实验室这片大楼了,医院很大很漂亮,医院里的医生很神气活现的,据说我们耳鼻喉科的医生,做一台全喉+颈清扫需要十几个小时,凌晨4点就去查房做手术了。我不知道这算是敬业还是磨蹭,国内哪里需要那么长时间啊。我们的实验室和临床的病区不是很远,穿过医院大厅、走廊,很快就到。
第一天到了实验室,暂时没有安排,熟悉了下环境和实验室里的老师、同事,和亲朋好友们网上聊了一会。中午,和马老师、王老师一起去了一个实验仪器展览会,主要是奔着午餐和小礼品去的,呵呵。据说只要你有心,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免费的午餐。之前实验室的一个男生,从来不做饭,总是有吃的,不得不佩服。午餐提供的是汉堡、甜点和可乐,和我们坐到一桌吃饭的,也是个中国人,来做博后。旁边一桌,居然还有个我们一附院的老师。真是到哪里都是自己人!下午我看了韩老师做western blot,还看了第二天journal club 的文献和PPT。5点天快黑的时候,我和马老师回公寓,本来路上还想照几张照片,结果天黑的太快照不到什么好看的。回来的路上,我们碰到一个中国来的学护理的小女生,居然是来上博士的。到了公寓门口查看了下信件和快递,发现有个4号房的信件,一看名字,嘿,也是个中国人!
回到自己的房间,吃了中午没有吃的饭菜,一天就算结束了。有点恍惚,好像没有离开,好像大家都还在身边。
从西安咸阳机场下午3点半出发,飞机一路颠簸着,2小时后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办理好转机的手续,在免税店逛了一会,吃了一碗68块的牛肉面,开始上网打发时间。和家里人QQ了一会,才知道我们刚走西安就开始下大雨了,后面很多航班都被取消了。4小时后登机去洛杉矶,坐上了一架很老的波音747,迟迟不肯起飞,后来才知道因为一个安全出口关不住,修理了整整50分钟才修好。空姐说这架飞机20多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大家才搞不定的。从北京出发的时候已经晚上10点半,又飞了12个小时,迷迷糊糊的看着舱外黑了,白了,又黑了,(其实中间我睡的很死,以至于吃早点的时候被叫了两遍才叫醒,旁边有个小宝宝哭了一晚上也没有吵到我)就到洛杉矶了,当地时间下午5点半,算是按时抵达。入境过海关,转托了行李,换了下一航班的登机牌,又开始6小时的等待了。因为没有免费的WiFi,我只能逛免税店,逛了一遍又一遍,在书店里翻了好多杂志和书,书大概都是十几美元一本,杂志都是几美元一本。畅销书里有乔布斯的传记、赖斯的书等等,我还看到儿童书籍里有小屁孩日记,杂志有很多八卦娱乐的,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一本介绍全美最佳医院和最佳医生的杂志。就这样没吃也没睡,却不累也不饿的状态,过了6小时,终于登机了。美国大陆航空的空姐,比较年长和丰满,可以称为“空大妈”了。不过机上广播的英文听着舒服多了,不行国航的广播说的英语,听着像泰国话。这段行程,我就睡不着了,可能是喝了一杯立顿的黑茶,而且旁边一个老美,很胖,有鼾症,打了一晚上呼噜。看了两本sky mall的购物杂志,4小时以后,就看到克利夫兰城市美丽的凌晨的上空了,当地时间早上6点50飞机准时到达。克利夫兰机场虽然没有洛杉矶机场大,可是明显好看很多,不像洛杉矶机场那么破旧。还没到取行李的地方,就看到滟姐远远的向我招手了,呵呵,真是麻烦人家,天没亮就赶到机场来接我,还帮我搬行李。
克利夫兰并没有想象的冷,和西安气温差不多,感觉还像在秋季,满地红色的黄色的树叶,开车一路上看到很多好看的小房子,路过我们学校,我们医院、实验室,都很不错。30分钟后,她就把我送到我的公寓了,让我休息一会,11点再来接我去超市买东西。同住的马老师跟我聊了会,就去实验室忙了。我们的公寓非常暖和,只需穿一件T恤,起居室很大,可是没什么用,我们只用两件卧室、卫生间和厨房足以。刚下飞机还有点累,收拾了一会行李,铺好了床,我居然开始精神抖擞了。透过窗户观察了下周围环境,楼下有家星巴克,一家银行,对面有个小超市。仍然是不累不渴不饿的状态,去了两家中国超市,和沃尔玛,买了一堆吃的喝的用的,花了大概150美刀,去了家中国餐馆,吃了顿9美刀的自助。结账的时候,服务员还送了两个“fortune cookie”,里面有小纸条,一个写着“you will make some changes before winning”,另一个写着“you will soon discovery your hidden talent”。总的感觉,日常生活用品,都比国内稍微贵一点,当然电器类、化妆品之类的比较便宜。不过我把买到东西仔细看过之后,发现几乎所有都是made in china,但是却比国内的质量好,不得不感慨一下了。更要感慨的是,美国人很不环保低碳,超市买东西给很多塑料袋,几乎每一到两件东西就给个袋子,我逛完超市的结果就是收集了快20个塑料袋。
回到公寓又收拾一会房间,马老师就从实验室回来了,还帮我做了晚饭,绿豆小米稀饭和鸡蛋汤。吃完晚饭、洗漱,暂时不能上网,就上床睡觉了。半夜1点多醒来,才把一直舍不得调整的手表时间调到了克利夫兰时间,目前是冬令时,和北京时间13小时时差,应该是西安的下午两点多了。不知道西安的亲朋好友们这时候都在做什么呢。我这人在哪里都很能睡,第二觉就睡到大天亮了,所以感觉也不用倒时差,很自然就顺过来了。起床后,吃了面包、牛奶和火腿,给自己做了需要带到实验室的中午饭,米饭、西红柿炒蛋和孜然炒肉,还有一碗鸡蛋汤。早上8点,马老师带着我去实验室,一路上风景和建筑都很好看,尤其是有片街区叫“小意大利”,据说是很多意大利移民聚集地,他们的小房子非常漂亮。去实验室的路几乎没有正南正北,十字路口也不规矩,都是很飘逸的小写“x”形状。路上行人很少,本来听说有很多黑人,结果不要说黑人,白人也没见到几个。经过像“糖葫芦”一样拐来拐了的几条路之后,就到我们学校、医院以及实验室这片大楼了,医院很大很漂亮,医院里的医生很神气活现的,据说我们耳鼻喉科的医生,做一台全喉+颈清扫需要十几个小时,凌晨4点就去查房做手术了。我不知道这算是敬业还是磨蹭,国内哪里需要那么长时间啊。我们的实验室和临床的病区不是很远,穿过医院大厅、走廊,很快就到。
第一天到了实验室,暂时没有安排,熟悉了下环境和实验室里的老师、同事,和亲朋好友们网上聊了一会。中午,和马老师、王老师一起去了一个实验仪器展览会,主要是奔着午餐和小礼品去的,呵呵。据说只要你有心,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免费的午餐。之前实验室的一个男生,从来不做饭,总是有吃的,不得不佩服。午餐提供的是汉堡、甜点和可乐,和我们坐到一桌吃饭的,也是个中国人,来做博后。旁边一桌,居然还有个我们一附院的老师。真是到哪里都是自己人!下午我看了韩老师做western blot,还看了第二天journal club 的文献和PPT。5点天快黑的时候,我和马老师回公寓,本来路上还想照几张照片,结果天黑的太快照不到什么好看的。回来的路上,我们碰到一个中国来的学护理的小女生,居然是来上博士的。到了公寓门口查看了下信件和快递,发现有个4号房的信件,一看名字,嘿,也是个中国人!
回到自己的房间,吃了中午没有吃的饭菜,一天就算结束了。有点恍惚,好像没有离开,好像大家都还在身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