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电影 film noir
调子阴郁、情绪悲观、表现愤世嫉俗和人性危机的影片样式。法国作家和影评家N.法兰克首先使用这一词汇,是从黑色文学、黑色幽默转用过来的。当时他是指好莱坞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批侦探片。在这些侦探片中,主人公总是受到官方与犯罪集团的两面夹击。虽然主人公在与犯罪对手较量中总会获胜,但却又不得不服从社会法制规范,而这法制规范又是纵容犯罪或与犯罪共融的,因此主人公的胜利是没有任何社会价值 海报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这类黑色电影的发展势头,直到战后又再次兴起,主人公已开始对社会有了认识,变得愤世嫉俗,但却陷入了孤立危机之中。黑色影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征是悬念多、惊险、影调阴暗忧郁,规定情景总给人一种恐怖莫测的危机感。美国黑色电影的代表作有《马耳他之鹰》、《卡萨布兰卡》、《邮差总按两次铃》、《圈套》、《日落大道》和《拼命吻我》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也出现了一些黑色电影,如《巴黎警察局》、《杀人犯的面孔》、《死神手中的情侣》等;60年代以后美国黑色电影已衰落,但法国进一步拍出了反映社会病态、暴露社会黑暗的黑色电影,如《痛苦》、《第二次呼吸》、《 密西西比河的美人鱼 》、《城市里的两个人》、《告别往昔》等。 在电影艺术中,黑色电影源自1910年代与19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黑色电影受到犯罪小说与推理小说文学的影响。早期达许·汉密特和詹姆士·肯恩的小说作品以及《黑面具》杂志领导这个潮流。1929年的《红色收获》(Red Harvest)推理小
说是汉密特的第一部小说作品。黑色电影中1941年《枭巢喋血战》与1942年《玻璃钥匙》皆是是汉密特的作品。《双重保险》、《邮差总按两次铃》则是改编自肯恩的小说。雷蒙·钱德勒以小说《大眠》快速成名,并成为最有名的冷硬派推理小说作家。他不但小说作品〈如《大眠》〉被改编为黑色电影,他也成为黑色电影〈如《双重保险》〉的编剧。汉密特与钱德勒两人皆以私家侦探为重心,肯恩则偏重探讨不是那麼有英雄气概的主人翁的心理,肯恩的这种风格被称为黑色小说。起源(1941-1945)大家通常认为从JOHN HUSTON的影片《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开始 黄金时期(1946-1951)也有人认为是(1946-1956)衰落时期(1951-1958) 1940年代与1950年代的黑色电影被称为经典黑色电影。1940年的《三楼的陌生人》被称为第一部黑色电影,但是由于这部影片不叫好也不叫座,直到几十年后才被认是为第一部黑色电影。大多数的黑色电影是中低制作预算的B级片,因此拍起来比较没有大制作影片的限制。除了当时美国电影法规(谋杀者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除了夫妻不能在银幕中同床等)的限制以外,许多被称为经典黑色电影的影片包含有一定程度的在法规边缘游走的煽情画面。主题上来说,黑色电影常常有不是良家妇女的美女,这些狐狸精也成为黑色电影的焦点。 经典黑色电影(1940年至1959年) 美国 《枭巢喋血战》、《双重保险》、《玻璃钥匙》、《邮差总按两次铃》、《北非谍影》、《煤气灯下》、《日落大道》、《尼加拉》、《迷魂记》、《死吻》等。 其他 日本黑泽明的《野良犬(走失的狗)》 等。 经典西部武打黑色电影 《日正当中》 后经典黑色电影 美国 《紧急追捕令》、《霹雳神探》、《唐人街 (电影)》、《计程车司机》、《美国舞男》、《蛮牛》、《流氓警察(Internal Affairs)》、《邮差总按两次铃》、《铁面特警队》、《第六感追缉令》、《黑色追缉令》、《冷血悍将 (电影)》、《七宗罪 (电影)》、《刺激惊爆点(The Usual Suspects)》、《斗阵俱乐部》、《吻两下打两枪》等 其他 《天国与地狱》、《旺角卡门》、《堕落天使》、《扁担·
姑娘》、《寻枪》、《无间道》、《盲井》、《色,戒》 等 后经典西部武打黑色电影 《杀无赦》 后经典心理黑色电影 《斗阵俱乐部》、《记忆拼图》 后经典科幻黑色电影 《魔鬼终结者》、《妙想天开》、《银翼杀手》、《骇客任务》、《少数派报告》、《未来总动员》 后经典混合黑色电影 《蝙蝠侠(1989 电影)》《蝙蝠侠归来》《蝙蝠侠:开战时刻》《V怪客》 后经典黑色电影风味电视影集 《法网恢恢》、《迈阿密风云》、《警察故事 (电视剧)》、《黑道家族》、《六呎风云》、《盾牌 (电视剧)》、《星际大争霸2005》 :「马尔他的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导演约翰休士顿(John Huston)。「爱人.谋杀」(Murder, My Sweet)1944,导演艾德华狄耶屈克(Edward D my try k)。「双重保险」(Double Indemnity)1944,导演比利怀德(Billy Wilder)。「绿窗艳影」(The Woman in the Window)1944,导演佛列兹朗(Fritz Lang)。 黑色电影的先驱,是内容环绕美国帮派、三十年代初期的黑帮片(gangsters)。美国清教徒建国之初期立法禁酒,可是人们嗜酒如昔,生活中无酒不行。于是,地下经营酿酒、卖酒等非法生意应运而生,黑帮因厚利而经常策划贩卖私酒等有组织的严重罪行。黑帮片主要有两套代表作,一是「全民公敌」(Public Enemy)1931,由威廉·惠曼(William Wellman)导演,其二是「疤冷面煞星」(Scarface)1932,由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导演。 汉密特的「玻璃钥匙」(The Glass Key)1931、「瘦男」(Thin Man)1932,钱德勒的「爱人.谋杀」(1940)、「湖中女子」(Lady in the Lake)1943、「永远再见」(The Long Goodbye)1953。文首提及的1946年坎城影展的四套美国电影,三套即改编自硬汉派侦探小说。钱德勒在「Farewell, My Lovely」(电影名Murder, My Sweet)中塑造了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私家侦探Marlowe(菲力普·马罗)的形象。汉密特在 「马尔他的鹰」则塑造了私家侦探Sam Spade(山姆·史贝德);「Spade」是「铲」的意思,表示私家侦探要「铲」(挖掘)秘密。「双重保险」的原著作者凯恩(James M. Cain)也是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家,编剧是钱德勒。凯恩最著名的作品是「邮差总按两次铃」1946,曾被三度改编成电影。可见当时有不少黑色电影改编自硬汉侦探小说,两者关系密切。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这类黑色电影的发展势头,直到战后又再次兴起,主人公已开始对社会有了认识,变得愤世嫉俗,但却陷入了孤立危机之中。黑色影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征是悬念多、惊险、影调阴暗忧郁,规定情景总给人一种恐怖莫测的危机感。美国黑色电影的代表作有《马耳他之鹰》、《卡萨布兰卡》、《邮差总按两次铃》、《圈套》、《日落大道》和《拼命吻我》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也出现了一些黑色电影,如《巴黎警察局》、《杀人犯的面孔》、《死神手中的情侣》等;60年代以后美国黑色电影已衰落,但法国进一步拍出了反映社会病态、暴露社会黑暗的黑色电影,如《痛苦》、《第二次呼吸》、《 密西西比河的美人鱼 》、《城市里的两个人》、《告别往昔》等。 在电影艺术中,黑色电影源自1910年代与19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黑色电影受到犯罪小说与推理小说文学的影响。早期达许·汉密特和詹姆士·肯恩的小说作品以及《黑面具》杂志领导这个潮流。1929年的《红色收获》(Red Harvest)推理小
说是汉密特的第一部小说作品。黑色电影中1941年《枭巢喋血战》与1942年《玻璃钥匙》皆是是汉密特的作品。《双重保险》、《邮差总按两次铃》则是改编自肯恩的小说。雷蒙·钱德勒以小说《大眠》快速成名,并成为最有名的冷硬派推理小说作家。他不但小说作品〈如《大眠》〉被改编为黑色电影,他也成为黑色电影〈如《双重保险》〉的编剧。汉密特与钱德勒两人皆以私家侦探为重心,肯恩则偏重探讨不是那麼有英雄气概的主人翁的心理,肯恩的这种风格被称为黑色小说。起源(1941-1945)大家通常认为从JOHN HUSTON的影片《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开始 黄金时期(1946-1951)也有人认为是(1946-1956)衰落时期(1951-1958) 1940年代与1950年代的黑色电影被称为经典黑色电影。1940年的《三楼的陌生人》被称为第一部黑色电影,但是由于这部影片不叫好也不叫座,直到几十年后才被认是为第一部黑色电影。大多数的黑色电影是中低制作预算的B级片,因此拍起来比较没有大制作影片的限制。除了当时美国电影法规(谋杀者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除了夫妻不能在银幕中同床等)的限制以外,许多被称为经典黑色电影的影片包含有一定程度的在法规边缘游走的煽情画面。主题上来说,黑色电影常常有不是良家妇女的美女,这些狐狸精也成为黑色电影的焦点。 经典黑色电影(1940年至1959年) 美国 《枭巢喋血战》、《双重保险》、《玻璃钥匙》、《邮差总按两次铃》、《北非谍影》、《煤气灯下》、《日落大道》、《尼加拉》、《迷魂记》、《死吻》等。 其他 日本黑泽明的《野良犬(走失的狗)》 等。 经典西部武打黑色电影 《日正当中》 后经典黑色电影 美国 《紧急追捕令》、《霹雳神探》、《唐人街 (电影)》、《计程车司机》、《美国舞男》、《蛮牛》、《流氓警察(Internal Affairs)》、《邮差总按两次铃》、《铁面特警队》、《第六感追缉令》、《黑色追缉令》、《冷血悍将 (电影)》、《七宗罪 (电影)》、《刺激惊爆点(The Usual Suspects)》、《斗阵俱乐部》、《吻两下打两枪》等 其他 《天国与地狱》、《旺角卡门》、《堕落天使》、《扁担·
姑娘》、《寻枪》、《无间道》、《盲井》、《色,戒》 等 后经典西部武打黑色电影 《杀无赦》 后经典心理黑色电影 《斗阵俱乐部》、《记忆拼图》 后经典科幻黑色电影 《魔鬼终结者》、《妙想天开》、《银翼杀手》、《骇客任务》、《少数派报告》、《未来总动员》 后经典混合黑色电影 《蝙蝠侠(1989 电影)》《蝙蝠侠归来》《蝙蝠侠:开战时刻》《V怪客》 后经典黑色电影风味电视影集 《法网恢恢》、《迈阿密风云》、《警察故事 (电视剧)》、《黑道家族》、《六呎风云》、《盾牌 (电视剧)》、《星际大争霸2005》 :「马尔他的鹰」(The Maltese Falcon)1941,导演约翰休士顿(John Huston)。「爱人.谋杀」(Murder, My Sweet)1944,导演艾德华狄耶屈克(Edward D my try k)。「双重保险」(Double Indemnity)1944,导演比利怀德(Billy Wilder)。「绿窗艳影」(The Woman in the Window)1944,导演佛列兹朗(Fritz Lang)。 黑色电影的先驱,是内容环绕美国帮派、三十年代初期的黑帮片(gangsters)。美国清教徒建国之初期立法禁酒,可是人们嗜酒如昔,生活中无酒不行。于是,地下经营酿酒、卖酒等非法生意应运而生,黑帮因厚利而经常策划贩卖私酒等有组织的严重罪行。黑帮片主要有两套代表作,一是「全民公敌」(Public Enemy)1931,由威廉·惠曼(William Wellman)导演,其二是「疤冷面煞星」(Scarface)1932,由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导演。 汉密特的「玻璃钥匙」(The Glass Key)1931、「瘦男」(Thin Man)1932,钱德勒的「爱人.谋杀」(1940)、「湖中女子」(Lady in the Lake)1943、「永远再见」(The Long Goodbye)1953。文首提及的1946年坎城影展的四套美国电影,三套即改编自硬汉派侦探小说。钱德勒在「Farewell, My Lovely」(电影名Murder, My Sweet)中塑造了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私家侦探Marlowe(菲力普·马罗)的形象。汉密特在 「马尔他的鹰」则塑造了私家侦探Sam Spade(山姆·史贝德);「Spade」是「铲」的意思,表示私家侦探要「铲」(挖掘)秘密。「双重保险」的原著作者凯恩(James M. Cain)也是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家,编剧是钱德勒。凯恩最著名的作品是「邮差总按两次铃」1946,曾被三度改编成电影。可见当时有不少黑色电影改编自硬汉侦探小说,两者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