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始
这件事情开始得很random。
暑假的某天,突然关心了这门课程下学期的开设情况。我从大二开始旁听这门课,之后一直都有去,直到大三下学期,这门课休整了一个学期。如果要说这门课有什么吸引我的,我倒想说是责任。第一次旁听是因为田野回来,带着很多遗留的情感,所以在这门课上找寄托。第二次是因为当上督导了,但我却发现我真的没有做好一名督导,最后小组的成果也很一般,甚至很多组员到最后都不认识对方。第三次是选了这门课,同时帮忙做课堂笔记,本来也想当督导,后来人够了,我也没有分到想去的组,就做一些介乎幕前与幕后的工作。
我记得老师应允过这门课程,这个学期会开。于是就发邮件去问,又在史盖普跟老师讨论了几次。老师后来说我做事情不行,老在push push,要慢慢来。但是呢,当我慢下来的时候,他又说,你应该紧张一点,多一点自己的想法,你以前不是老push push吗。这么一来,我就发现,其实老师真的很忙,他很在乎这门课,但是他也不能够全副心思摆在这门课上。这让我意识到,我所做的事情自由度很大,我可以水水过,我也可以有很多尝试,成功了大家都开心,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老师没让你做,以前也没有人做过。
最开始是写个方案以及找人做前期工作。在这个阶段,我先找了一辰和高中的好朋友梓琳,大家在邮件上讨论一下分工。后来又找了薛腾、亚飞,其实还找了观送、景琳、醇浩,问了几个我觉得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人。
我思考了一下,分了三个组开展工作,分别是宣传组、材料组和培训组,这三个组在课程准备阶段和课程开始阶段的作用都不同。这个时候,又与两位老师、小燕子、ICS的人员开过一次会,回顾了上次课的一些状况,老师也说了一些期待,这样。
最开始也没想到能做多少事,后来老师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助教。我当然说有兴趣。老师同时也把丑话说在前,一定要认真考虑清楚,如果我做着做着,放弃了,不做了,这样的话大家都会很尴尬。同时,这个事情与我未来规划有多大程度的相关,也要我自己考虑清楚。
先说到这里。
暑假的某天,突然关心了这门课程下学期的开设情况。我从大二开始旁听这门课,之后一直都有去,直到大三下学期,这门课休整了一个学期。如果要说这门课有什么吸引我的,我倒想说是责任。第一次旁听是因为田野回来,带着很多遗留的情感,所以在这门课上找寄托。第二次是因为当上督导了,但我却发现我真的没有做好一名督导,最后小组的成果也很一般,甚至很多组员到最后都不认识对方。第三次是选了这门课,同时帮忙做课堂笔记,本来也想当督导,后来人够了,我也没有分到想去的组,就做一些介乎幕前与幕后的工作。
我记得老师应允过这门课程,这个学期会开。于是就发邮件去问,又在史盖普跟老师讨论了几次。老师后来说我做事情不行,老在push push,要慢慢来。但是呢,当我慢下来的时候,他又说,你应该紧张一点,多一点自己的想法,你以前不是老push push吗。这么一来,我就发现,其实老师真的很忙,他很在乎这门课,但是他也不能够全副心思摆在这门课上。这让我意识到,我所做的事情自由度很大,我可以水水过,我也可以有很多尝试,成功了大家都开心,失败了也没关系,因为老师没让你做,以前也没有人做过。
最开始是写个方案以及找人做前期工作。在这个阶段,我先找了一辰和高中的好朋友梓琳,大家在邮件上讨论一下分工。后来又找了薛腾、亚飞,其实还找了观送、景琳、醇浩,问了几个我觉得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人。
我思考了一下,分了三个组开展工作,分别是宣传组、材料组和培训组,这三个组在课程准备阶段和课程开始阶段的作用都不同。这个时候,又与两位老师、小燕子、ICS的人员开过一次会,回顾了上次课的一些状况,老师也说了一些期待,这样。
最开始也没想到能做多少事,后来老师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助教。我当然说有兴趣。老师同时也把丑话说在前,一定要认真考虑清楚,如果我做着做着,放弃了,不做了,这样的话大家都会很尴尬。同时,这个事情与我未来规划有多大程度的相关,也要我自己考虑清楚。
先说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