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阿尔金山
终于决定去阿尔金山.阿尔金山是自己最向往的地方.至少是前年就想去了.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始终没有成行. 阿尔金山是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其它的是罗布泊,可可西里,藏北羌塘.阿尔金山还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有江苏那么大.保护区平均海拨5000米以上.有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沙漠位于鲸鱼湖以东新月型沙丘.可悲的时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名称.(也许是自己还不知道?)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还有着沙漠和湖水共存的奇观.奇特容岩地貌,林立的古代冰川.这些都是深深吸引我的原因. 去那里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八月和九月.其它季节将是冰天雪地.含氧量也会更低.路况也会更加难辩认.进入降雪后野生动物也将会更多.车辆在低温下也许会更容易出故障. 进入保护区后是不可能有外界的任何帮助.比在罗布泊的状况将会严竣的多.离开了车辆.靠双腿是不可能走多远的.所以车辆将会是这次旅行的关健.所以向来比较含蓄的自己.直白的对修车厂的朋友说:这次你必须去.我也问过他.对我的车有没有信心.也许是他懂得修车.说应该没多大问题.最终他答应了我和我一起去. 有可能同行的两辆车.到今天也没最终确认是否同去.最迟等到十六号.单车也将出发.虽然是不愿单车去. 气候地理资料尽自己的能力.收集了一些.去那里的人真的是太少.相关有价值的资料少之有少.就算是地图.各个地图里相关到阿尔金山的不仅是少,而且标注的也不一.唯一的一份有经维度的,也是六十年代堪测的军用地图.也许会有些误差. GPS还要再借一部.相机存储卡还要再买一个,本来准备买一部卫星电话.也没有合适的.油料已经备了一个一百五十公斤的油桶.后备箱里还要装两个备胎.看如果有空间,再装两个小油桶.车也不可能再装太多东西.车的排量就那么大.在海拔五千米不知它的反映会怎样. 汽车的配件也想多带.如果是一辆车去.加上吃的喝的,衣物等装备.将会是满满的.车子一定要争气啊. 不管怎样.至少是到了那里确认不能再前行.那就调头顺便去罗布泊. 但愿能有一辆车能于我同行. 上帝保佑.我没有任何恶意.既不是去盗猎,也不是去开矿.我只是去看看. 自己的车:自己的车应该是很棒,但由于经过无数次恶劣路况折磨与考验。不得不承认车还是受过不少内伤。虽然是尽力保养了。但不可预知的故障还是无法预测。只有靠自己的小心驾驶和细心的检查来爱护和对待它了。为这次旅行专门换了一套新轮胎。最担心它的悬挂系统。 另外一辆车:是一辆没吃过苦没受过累的丰田皮卡。二十多万公里的车龄。是朋友在十一大假后刚买回来的。所以车况应该算不错。最大的不足是没经过改装。越野能力也许不如自己的车。这两天加班加点的换了新钢板,新减振器,新轮胎。作了全面的保养。加装了大油箱。车载电台。毕竟是才买回的新车。虽然作了保养,但对这辆车还不是很了解。 卫星电话是这次旅行的救命武器。费尽周折总算是借到了。进山手续正规的是一张进山证。但由于这次进山季节不对。所办的人怕我们出事,担责任。不愿给办理相关书面证件。只是答应给保护站站卡打过招乎同意我们进入。不管怎样让我们进就行。 油料就只能带那么多。再多了怕车吃不消。GPS两部,应该没问题了。还有是担心另一辆车的驾驶员。虽然有十万公里的驾龄。但在这么恶劣的路况驾驶。对他来说算是跨级太大了。他好象没有开越野车的经历。公路行车和没有路情况下的驾驶,经验是不同的。他只和我去过一次罗布泊。而且是座在副驾的位置。四轮驱动和骄车驾驶也是不同的。因为和我去过一次罗布泊。他中毒了,身体里的野性被激发出来了。终于买了这辆丰田皮卡。不过这次旅行回来后也许他也就越野驾驶出徒了。还得边开边用车载电台给他讲课。以后也许是我的长期搭档。 机械师和我出去过几次。吃苦能力修车能力都勿须质疑。也很勤快。是很好的搭挡。 计划17号中午出发。又向以前一样,处于在出发前的兴奋中。 17日早晨起床开始收拾毫无头绪的行李,要带的东西太多了。必须尽早出发。衣物,地图,相机,电池,帐蓬睡袋。还有车要用的东西。无处下手,有点无头苍蝇的感觉。 到最后发现有一个备胎没有轮毂。轮毂在另一个人家的地下室。到处找他,人不在。又打电话给他妈,他女朋友,找地下室钥匙。未果。算了到自己的地下室,找了一个型号稍小的备胎。终于十二点两车汇合。还少一个睡袋。又去买睡袋。 终于上路了。先沿312国道至托克逊,再沿314国道至库尔勒,然后是218国道至若羌,再是315国道至依吞布拉克镇(石棉矿)。最后是进山的路。今天计划跑到蔚犁。大概是550公里。 离开市区,视野慢慢开阔起来,跑了一会心情渐渐进入状态。终于在路上了。跑到大概是大坂城,突然想起地图呢?地图没带!这可不行。再掉头回去拿?这样就得耽误两个小时。蔚犁的人在等我们吃晚饭。本来正常到蔚犁也得晚上八九点钟了。因为自己的车发动机刚大修完,不能跑得太快,何况又有警察。自己怎么能忘记带最重要的地图?! 赶紧车台喊前面的车,停车。没反映。加油门追了上去。示意停车,问怎么不开车台?告诉他没带地图。还得回去取。真是意外,他说带了,我说:是带经维度的。他说:是带经维度的。我还是不信,到他车上一看。果然是和我的一样的老军用地图。真是感谢他。没有这样的地图,光是有GPS也是百搭。长出了口气,不用回去取了。 继续赶路,终于在八点半赶到了蔚黎。当地的朋友在路口等我们,然后就是吃饭,喝酒。自己是不胜酒力,喝多了,睡觉。 第二天出发前,换了一个昨天平衡不太好的轮胎。这次买的轮毂质量不太好。吃过早餐,当地朋友陪着到菜市场买了些菜。是给保护区工作人员准备的,山里是没菜的。告别了朋友出发,今天的目地地是石棉矿。先是到若羌,接上向导。218国道这个季节是金黄色的走廊。路两侧尽是金黄色的胡扬。这是段穿越美丽风景的路。 到了若羌,联系上了向导,是一个维族小伙子。向导围着我们的车打量着。说你的车漏油了。怎么可能?今早出发前刚看过车下面停过的地面,没有一滴油。突然想起今早刚加过点机油。 也许是加机油不小心流到外面的。爬下看果然有。打开引擎盖,傻了,满发动机舱都是油迹。原来是早晨加机油忘记盖机油盖子了。自己最近怎么总是这样丢三拉四?还好,机油盖子竟然还在,真行。跑了近四百公里,竟然没丢。这次可是刚发动机大修过。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再把车搞坏,那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检查一下机油,缺的还不算多,补点机油。该吃饭了,席中得知当地最出名的是红枣,自己还没数的说,哈密的好。当地朋友介绍,是你们根本吃不到,市场上就买不到。都是进贡去了,或是高价出口了。自己算是井底之蛙,也许老百姓都是。老百姓就不配有那个口福。 已经是四点了,吃完饭。带上向导向石棉矿出发,大概得十点钟以后到了。出了若羌沿315国道一路向东。315一直在修一会是修好的泊油路,一会是旁边的便道。到了红柳沟天已经黑了。是一条山谷,所以也有一些积水路段。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也降了下来。停车放便时,发现车底溅上的水,已经结成了冰。 经过无数次深浅不一的水坑,终于驶出红柳沟.再往前不远就是石棉矿了.石棉矿的正式名称是依吞布拉克镇.因为此地盛产石棉,所以石棉矿几乎成了此地的正式名称.位于新疆和青海的交界处.它是世界第三,国内最大的石棉矿.但所带来的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个矿区被笼罩在白色的粉尘中.当地人戴口罩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此工作久的人,几乎都会得石棉肺.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前车的向导说还有二十几公里就到石棉矿了.也确实有些累了,从蔚犁到石棉矿有七百多公里.最后的近三百公里几乎都是烂路.到了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 在刚从修好的泊油路拐下便道的土路时,前车的车灯光束里有一只野兔在逃.打破了沉闷的行车气氛.自己赶紧去抓话筒,喊到:兔子!刚好有个坑.也没想躲.因为这样的坑无论是对乘坐者或是对车,都是很正常.车子一颠,不对劲,车的左后部一塌.自己的反应是左后轮胎爆了,没气了.话筒还在手里,又喊前车:我爆胎了!这时"兔子"的话音几乎还没有落. 车速不快,很快停了下来.下车看看吧.这一下车,又是傻了.楞是没看到轮胎.没有这样爆胎的,轮胎呢?难道是脱圈了,自己曾经看过,轮胎从轮毂上脱落的情型.再定睛一看轮毂也不见了.有点一头舞水了.想不明白.原来是整个轮子不见了! 这时前车的机械师跑过来了.看了看,说是板轴断了.自己曾未遇到过类似情况.问他怎么办.他说只有焊一下了.最后决定,留人在这看车,拆下板轴到石棉矿去焊,向导说那里有焊接的厂子.这时已经是夜里近十点了.交待好留下看车的,发动着车,因为太冷.锁好车门在里面等我们.车台保持联系.附近是一点灯光也没有,很荒的旷野. 二十分种后到了石棉矿,中间一直在车台里不停的叫着那辆车,问他有没有情况.到了那家焊接的店,黑着灯,没人.到处乱找,终于有人打着手电出来.近了看清了是个很老很老的老汉.说明来意,不错,他没拒绝. 进了房子,开灯一看有了些信心.屋里摆了四架车床.虽然很旧.原来是经常给矿上的机器加工零件的厂子.老汉有七十多岁了身体很硬朗.只是不停的在咳,烟不离手,不知是因为抽烟,还是当地粉尘的缘故?他说我眼看不清,还得找人来焊,我们的机械师自告奋勇,说我可以.在老汉的指导与不屑下,终于焊好了.这时已经是半夜一点了.付完帐,表示了感谢.开车折回坏车的地. 温度更低了.看着朋友在忙活着装板轴.自己感到非常的冷.实际应该在旁边陪着他修车.虽然已经又加了些衣服.我还是坐回了发动着的车里.心情很复杂.我怎么这样怕冷?虽然自己比他们大几岁.不应该啊.自己的身体真的是不太好了.也许是老了,心情真的是很不好. 时不时下车看一下.问他冷不冷?自己心里更是没底,焊好的板轴能行吗?能开到石棉矿吗?也盘算着如果要搞配件,从哪里搞?配件要多久才能来?后面的计划怎么办?终于板轴装好了.商量好慢慢开,这样其码可以到镇上,正经的睡觉休息了.这时已经是近凌晨三点了. 从到车镜里看到左后轮转动时,有明显的有摆动.焊好的板轴焊的不是太正.走了有两公里.担心的事发生了.焊好的板轴又断了.这次是在泊油路上.我的车在前面,后面的车说看到了刹车盘与地面磨擦的火花.他们慌忙着躲着我的车脱离车体的轮子.真是没别的法了.不能说丧气的话.大家心里这时都很疲惫和无奈.太冷了.各自回到车里,用车台沟通着,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声音.该做决定的时候了.拿起话筒说:你们先去石棉矿,我留在这看车.联系好配件再来修车. 只有这样了.没有别的选择了.出发前的担心终于有了应验.机械师朋友说一般的车到报废板轴也不会断的.看来是以前对自己的车太狠了.看来钢铁做的车也是有生命的.虽然说我平时对它算是狠,但对它也是宠爱有加,在别人眼中的破车,在我的眼里它的份量最重,只有一个车库,新买不久的骄车却长年累月的在外面风吹日晒,大部分时间是让它呆在室内停车场.它救过我的命.这次也不例外,如果这次是发生在高速路上,后果也是不堪设想.我必须陪伴着它. 挂上四驱,用三个轮子开到路边,路基下扎好帐蓬,目送他们的车离开.这时已经是凌晨近五点了. 帐蓬下面的地不是很平,也很冷。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太累太乏了,钻进睡袋,很快就睡过去了。 早晨被车的声音吵醒。一看表八点多,外面好象有人,拉开帐蓬望外看。原来是修路的工人开车来上班来了。车坏的地方刚好有座桥在施工。他们显然对路边的帐蓬和三个轮子的车很有兴趣。 爬出帐蓬,放便了一下。和那些工人开玩笑,被你们吵醒了。告诉他们,车坏了在等配件。这样也好,算是有人在替我看车了。钻回帐蓬继续睡。一觉醒来已是中午十二点。 起来吃了点东西喝了点水。试着开了手机,,居然有一小格信号,赶紧打电话问他们配件的情况。说是已经定好。已在重新焊断掉的板轴,焊好了就来。 没啥事了,坐在车里看书。走之前刚买的一本书《不存在的女儿》。太阳暖洋洋的照着,虽然书中故事的情节有些沉重。 两点左右,一辆车远远的出现在公路上。近了,是我们的车。很亲切。说这次是找的专业焊工,应该再不会轻易断了。原来他们早早的就起床了,边打电话定配件边去找人焊板轴。没睡几个小时。怕我在这儿等的着急。我到是休息的挺好。 又是忙活一阵,把第二次焊好的板轴装上去。小心翼翼的开往石棉矿。从到视镜看轮子还是有些摆动。终于在提心掉胆中把车开到石棉矿。真接受不了自己的车一次次地掉轮子。太打击人了!自己也是第一次对自己车的稳定可靠性,产生不自信。以前的单车进罗布泊等,都是源自对它的信心。所以心情仍不是很好。 石棉矿是从新疆方向进山前,可选的最后一个补给站。有加油站,能买到一些简单的吃的喝的。在往前就买不到啥了。 只有一个今年九月才开张的所谓的宾馆。在此住下,因为几乎没客人,暖气只有晚上才烧几个小时。 配件已从库尔勒发出,今天是到不了了。最快也得明天下午。晚上拿出地图,大家交流着下一步的计划和想法。不换上新板轴,是不敢继续前行的,真正的考验还没开始.若真是坏在里面,将是更麻烦. 商议决定,明天把最后的补给买全.等配件到了,装好.后天进山. 第二天睡了个懒觉。吃完早饭,到被朋友戏称为“步行街”的有几家小买部的地方,买最后的补给。大家叫它“步行街”。是因为路口摆了几块大石头,挡住车辆的进入。买了六箱水,六十根火腿肠,两箱方便面。榨菜,还有酒。听说山上的牧民,把酒当作宝贝。从买水就可以看出,这里的情况,一家小卖部没那么多,又从另外一家调过来的。装到车的后兜里。皮卡就是好,太能装东西了! 回去后就是等配件了。估计大概三到四点到。躺在床上也不敢睡。隐隐的担心怕发来的配件型号不对。从三点开始每隔五分种就拨一个司机的电话。拨了无数个,都是关机。终于电话通了。告诉司机我们马上去接! 翻下床,喊隔壁哥们开他的车去接。是一辆从若羌发来的班车,是一辆依维克面包车,看来两地来往的人不是很多。从司机那里接过来拿纸裹着的板轴,付了运费。赶忙撕开来看。完蛋了!真发错了,我们需要的板轴是六眼的,而这一根是五眼的。从这就可以判定发是错了。 别提有多窝火了。只能怪自己车型太奇怪,配件更是少。这可怎么办?!本来计划明早就出发。这下全泡汤了。 大家都很沮丧。自己更是着急。先不考虑那么多,不管什么原因,重新打电话联系配件吧。开始拨乌鲁木齐各个配件部,打了几个都是回复稍等,需要电脑上查型号。同事提议,留下机械师联系配件,搞坏的车。开他的车进山。只有这样了,总不能白来一趟吧。就这样定吧。商量只是开到祁漫塔格乡,去看沙子泉。不去鲸鱼湖一线了。这样其码也算是进入了阿尔金山。放弃艰难的鲸鱼湖方向。本来两辆车,当地朋友都劝,鲸鱼湖路太难走,太危险。随即开始到行李。把需要用的到到朋友的车上。不用的到到自己的车上。又是一阵忙活。 不管怎样,总算是有一个计划。若是没有计划,也许更难受。毕竟明天就可以去梦寐以求的阿尔金山了。 第二天早晨按预定的六点起床。每人一碗方便面,吃完拉道。下楼,天还是黑的。温度也很低。但仍压抑不住兴奋,毕竟这次的目的地是阿尔金山。出来四天了才得以真正进入。和机械师告别。 几个人上车出发。向导指着路,驶向了进山的路。天亮了,是在两条山脉的中间的戈壁滩一路向西。 自己好象是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坐车。感觉坐车比开车难受的多。以前真不知道。几次不小心被颠起,头撞到了车顶。得小心点。旁边的兴灾乐祸道:以后开车可别那么猛了,今天知道当乘客的滋味了吧?别说,坐车真是没经验。手感紧抓住把手,帮助固定身体。 土路还算是平整。只是颠簸和灰尘比较大。天很晴朗,空气的透明度很高。视线非常好。叉路口很多,不知什么原因。渐渐离开了主路,只是沿着以前走过的的车的车辙在走。慢慢车辙越来越难辩认了。终于没路了。路面是张满一簇簇干枯骆驼刺的戈壁滩。同事是第一次在这种路面上开车,自己和向导在鼓励着他,看得出他也是在努力镇定着自己在开。沿GPS报持方向。慢慢路面上石块多了起来。有些沟壑必须穿过。车速降了下来,只有十公里左右。看他有点不知所措了,我对他说。自己选路,你必须自己选路。车在你手里。 人坐在车里摇来晃去。这个速度,不知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行,还是要回到主路上。离开这片鬼地方。目视北侧地势比较平整,驶向北方。 一不小心,又驶回了主路。再也不能离开主路了。要赶时间,天黑前必须翻过海拨四千多米有雪的大坂。车速可以跑到四五十了。 突然右前方有象是行驶汽车拉起的烟尘,指给向导看,他说那是野驴群在奔跑。渐渐得又遇到好几小群。多的有二十几只少的有五六只。向导说进入保护区后,会有几十上百只规模的野驴群。 渐渐我们兴奋了起来。中间遇到一群超过我们的野驴群。看来野驴愿意和汽车赛跑是真的。 中午一点,终于到了保护区的大门之一的阿达滩站卡。再往前就正式进入保护区了!谁曾料到,这将是我们前进的终点! 路被一道栏杆拦着。拦杆上的表示牌写着“STOP停车检查”。向导下车进了站卡的房子,不一会一个维族男子跟着我们的向导出来了。想毕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个大本子。让我们添。分别是,车牌号驾驶员姓名,随车人数,活动范围,进入时间等。有一栏我们可无法添,那就是通行证号。因为之前,通过朋友联系后回复。没通行证,也可以进入。看来事情没有预料的那样简单。 那名工作人员说不行。没通行证除非保护区局长亲自发话同意。回屋去了。显然是很意外,因为向导说他认识这名维族工作人员。之前我们想的更多的是路况和车辆的困难,没想到最关键的进入都是问题。隐隐的意识到情况不太乐观。但以自己的经验,还没有过,到门口被堵回去的经历。之前也遇到类似的情形。但最终都是让过了,象以前在芨芨湖边防检查站,在去红山嘴遇到的检查站。都是最终放行了。所以还是有些乐观,下车到房子里去象以前一样软磨硬泡吧。 进了房间里面还有两个人,分别是刚才那位维族工作人员的妻子,还有一名汉族小伙子。汉族是正式工。另外那对维族夫妇,是长期性质的临时工。平时大部分时间是这队夫妇在守卡子。进山人员比较集中的季节,才派一个正式工来协助工作。后来了解到今天他们的局长要来卡子,顺便接这个正式工回库尔勒,他已经在这呆了一个多月了。怪不得刚才用卫星电话联系朋友好久没回信。他们的局长也在没信号的服务区。在上山途中。所以朋友肯定也是联系不上他们的局长。 只有等了。他们解释,去年因为保护区内,出了一起翻车事故。死了二十多人,是一辆拉采矿工人的货车。前任局长被撤职,这任局长才上任三个月。今天他又要来卡哨,所以不敢放我们进。也有道理啊。那就等呗。谁知这一等就是近四个小时。 中间和他们聊天。有关保护区的话题。了解到今年七八九三个月进山的自驾者比较多。总共有几十辆左右。也有内地的。其他时间过往的车辆很少。中间央求过几次,都这么久了,让我们进吧。对方很艰决,说再等等吧。时间就这样一分分渡过。很是折磨人。心里也是惴惴不安。也不知道他们的局长是个怎样的人。会不会给自己所托的朋友面子。 终于听到了山谷中汽车发动机的声音。这是已经是四点半了。他们的局长终于来了。卡子的人赶紧去迎接。我们跟在后面,有点尴尬,那位局长没有要理我们的意思。鼓起勇气凑上去,搭话自己介绍:是谁谁的朋友要进保护区。伸手去握手。那位局长仍是双手叉在裤兜里,根本没有伸手的意思。自己悬在空中的手,不知该怎样处理。应该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这样的经历。虽然自己不是达官贵人,但我还算是一个人啊。可以想象当时自己有多难堪。以自己的性格应该是立即掉头离开的。还是忍住了,打电话给朋友说明了情况。朋友说把电话给他。那位局长说没时间。僵在了那里。自己心里想,今天也许要妥协了。自己平时是最不愿求人的。今天的遭遇让自己更加的清楚: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出牌!求人不如求己! 终于僵了几分钟,那位局长从里屋出来接电话了。很暴燥的说,他们的车不行,下午刚下的雪等等拒绝的措词。有这样说话的吗?凭啥说我们的车不行?睁眼说瞎话!我们就在这,大晴天哪来的雪!可以想象朋友在电话那头忍受着他的无礼。终于压抑不住愤怒,抢过电话,对朋友说,我们不进了,给你添麻烦了。真的很抱歉。我们现在就下山。 之后便是下山。自己在车上忍不住渲泄自己的情绪。也许算是有些失态。回想一下自己的被迫返回。应该是有几次,一次是沿和田河穿塔克拉玛干,因为上游放水。被迫返回一次。一次去木垒胡扬林,车的水厢漏水,被迫返回一次。这些怪不得人的因素。这次和前一次的走独库公路,也许是性质不同?都是因为人的因素,被迫返回。也许这就是自己喜欢往无人的地方跑的深层原因?自己始终也说不清?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东西。也许是心理医生能解开的答案?自己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些心理问题。没有什么不正常。 自己总是给自己定下不同的目标。一个个的去实现。这次算是不太顺利。我想自己耿耿于怀,也许是因为,这次的不同是人太多。不象以前遇到类似的情形,只面对自己便可以了。自己还是可以面对自己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不管怎样,也许这就是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必须要面对发生的各种情形。只要是不放弃自己的目标就可以了。实际成不成功,也许不是自己能掌控的。结果并不重要。谁也剥夺不了的是,你心中的目标。人生,也许就是在挑战一个个自己的目标中,体现着人的价值。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努力。 阿尔金山,明年我还会再来的。不为别的,只为一睹你的芳容,只为了自己内心的那份执琢。 到了石棉矿。又等了两天,等到了配件。于第二天傍晚修好自己的车。连夜往回赶,因为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翻过了四千米的塔什大坂。于夜里一点赶到若羌。第二天218沿国道,赶到库尔勒。沿途拍了秋季金黄的胡扬。25号返回了乌鲁木齐。 已至午夜。在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的琴声下。写完游记,心情豁然开朗。明天会更美好。明天的太阳会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