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寻彩,幸福离歌,感悟飘零
Part 1 黑白寻彩
可找到,一个人,落寞时抚平我的忧伤;
可找到,一个人,约定携手看夕阳;
可找到,一个人,平凡却闪着守护神的光;
可找到,一个人,需要时永远在身旁。
有没有这样的人,打针前问我怕不怕;
有没有这样的人,夜游时牵我回真正的家;
有没有这样的人,遥远却真切温存;
有没有这样的人,让未来不再缥缈虚化。
会不会,有个人,生气时哄我扮成傻瓜;
会不会,有个人,哪怕只用早晚安表示牵挂;
会不会,有个人,在江边风筝结下愿望;
会不会,有个人,可以分享喜乐,地久天长……
Part 2 幸福离歌
有,没有,
有,没有……
我数着玫瑰花瓣在忐忑,在幻想,
游离,寻一个安全的肩膀。
想要叛逃孤独,
却怕被孤独留住……
谁敲开虚掩的窗
谁离乱红妆
谁误入难逃的网
谁忘记开放
梦一座世外城邦
前世已弃今世的欣赏
围一段远古颓墙
左手拌住右手的流浪
哪去了,明月相照一竹房
何处寻,茶香暖暖小篇章
幸福已沦丧……
Part 3 感悟飘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偶的,几片枯叶飘然而落,静静散在水中,化为伶仃的小船。
飘零,似乎总在这令人神伤的环境中再添几缕幽思。
不知是飘零的心绪爱缠上孤独的人,还是孤独的人更懂得感悟飘零。只有独自倚窗而立,才听得到花开的前鸣,叶落的尾曲,才能通过这轻轻的弦音瞥见飘零的面纱。
大观园中,睹落英缤纷,黛玉以寄人篱下的心情,垂泪低诵《葬花吟》。
离职路上,望落红满天,龚自珍却吟鞭东指,豪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同是一景,同是一种处境,感悟却可如此不同?
我无从解释什么,只是妄加猜测,也许,自珍的心是一团凝固的火,永远暖着他最珍视的事物,而黛玉的心本就是飘零着的,飘零的心逢着飘零的景,萦绕而出的便是忧伤落寞的心绪。
一如另一个飘飞的灵魂——凡高。
向日葵的花瓣在阳光里折出零落的灿烂,他,一个在黑暗中不住憧憬光明的人,任一颗血淋淋的心在招摇的风里随着葵花大片大片地飘散,他孤独,失恋的痛在他的心里留下长久的阴霾,个性的言语永远都得不到理解,他只能呆在属于他的小室,用色彩发出无声的呼唤;他疯狂,笔头蘸满凝重的油彩,在白纸上不住地涂抹,一层,又一层,绘就一个个自己才懂的天堂,让压抑已久的激情爆发,在纸上。
他的一生都是落寞的,向往的一切在现实里都无踪可寻,或许,上帝一早就注定了他心的飘零,从他握起那支画笔开始。他的作品远看灿烂,近看却是由一点一点拼成的破碎。不是吗?很多时候,天才总携着些悲剧色彩,飘然而生,又带着不被理解的惆怅,零落地撒下几滴鲜血,在风中碎成一片一片。
我并非一个孤独的人,却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似的品味这种心境,矫情地想去读却不求读懂“飘零”。
那是由三分淡淡的忧伤,三分凄凄的无奈,三分寂寂的落寞,一分浅浅地莞尔拼成的吧。
我站在门边,放下过去的沉重,带着缕缕伤感,让四季告诉我。
花瓣划着孤线飘下,那是春末的飘零。或粉或白的瓣儿在天空中,在湖畔交织,像一幅画唯美却又支离破碎,它们的生命中是一坛香醇的酒,在最后的时刻才亮出最精彩的部分。美得让诗人震惊,却又不禁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
飘零,是一种凄凉的美吗?
夏日的湖边,张晓风的《敬畏生命》震撼了我。种子一颗颗组成了白云,不知未来如何在地风中飞行,一刻也不间断,永远不会回头。或许在某处,那些飘零的种子会生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惆怅,但落土他乡之后,自会满足地哼吟“我的故乡在远方”吧。
飘零,有时也撷着些充实和期待。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肃杀中,黄叶漫天飞舞,像一只只明知道自己的归宿却念恋着两岸风光的小舟,迟迟不愿落地,在飘零中寻求灵逸的美感。
飘零,因依恋过去而倍显无奈。
冬雪是被天空遗弃的孩子,带着颗冰冷的心落地,清清冷冷顿将世界笼罩。严寒中庄稼人却最爱雪的飘飞,瑞雪兆丰年,这份清冷换取的是来年的丰收。
飘零,有时是一种新的开始。
感悟飘零,抬眼处,一幅幅错落的图景拂过心泉边无力的水草,尔后一页页散开,而最终与草叶纠结的却只有那个毕业时节的,一个个远去背影。
我们,本是同一棵树上,共享一片蓝天,同汲一丝甘霖的叶子。而今,秋来了,树上欢唱着的我们,该落了。落了便随风飘散,各自为家,在天涯海角化为春泥,来年,带着同一树上的记忆,成为不同树上的新叶。
心,飘零过,随着一页页同学录的翻飞。
现在,又扎根。开始在历史的潮里,自然的风中感悟。
飘零,原也只是无奈的放弃中,一种无法埋藏的凄美,新生后的回忆里,一个含泪的微笑。
可找到,一个人,落寞时抚平我的忧伤;
可找到,一个人,约定携手看夕阳;
可找到,一个人,平凡却闪着守护神的光;
可找到,一个人,需要时永远在身旁。
有没有这样的人,打针前问我怕不怕;
有没有这样的人,夜游时牵我回真正的家;
有没有这样的人,遥远却真切温存;
有没有这样的人,让未来不再缥缈虚化。
会不会,有个人,生气时哄我扮成傻瓜;
会不会,有个人,哪怕只用早晚安表示牵挂;
会不会,有个人,在江边风筝结下愿望;
会不会,有个人,可以分享喜乐,地久天长……
Part 2 幸福离歌
有,没有,
有,没有……
我数着玫瑰花瓣在忐忑,在幻想,
游离,寻一个安全的肩膀。
想要叛逃孤独,
却怕被孤独留住……
谁敲开虚掩的窗
谁离乱红妆
谁误入难逃的网
谁忘记开放
梦一座世外城邦
前世已弃今世的欣赏
围一段远古颓墙
左手拌住右手的流浪
哪去了,明月相照一竹房
何处寻,茶香暖暖小篇章
幸福已沦丧……
Part 3 感悟飘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偶的,几片枯叶飘然而落,静静散在水中,化为伶仃的小船。
飘零,似乎总在这令人神伤的环境中再添几缕幽思。
不知是飘零的心绪爱缠上孤独的人,还是孤独的人更懂得感悟飘零。只有独自倚窗而立,才听得到花开的前鸣,叶落的尾曲,才能通过这轻轻的弦音瞥见飘零的面纱。
大观园中,睹落英缤纷,黛玉以寄人篱下的心情,垂泪低诵《葬花吟》。
离职路上,望落红满天,龚自珍却吟鞭东指,豪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同是一景,同是一种处境,感悟却可如此不同?
我无从解释什么,只是妄加猜测,也许,自珍的心是一团凝固的火,永远暖着他最珍视的事物,而黛玉的心本就是飘零着的,飘零的心逢着飘零的景,萦绕而出的便是忧伤落寞的心绪。
一如另一个飘飞的灵魂——凡高。
向日葵的花瓣在阳光里折出零落的灿烂,他,一个在黑暗中不住憧憬光明的人,任一颗血淋淋的心在招摇的风里随着葵花大片大片地飘散,他孤独,失恋的痛在他的心里留下长久的阴霾,个性的言语永远都得不到理解,他只能呆在属于他的小室,用色彩发出无声的呼唤;他疯狂,笔头蘸满凝重的油彩,在白纸上不住地涂抹,一层,又一层,绘就一个个自己才懂的天堂,让压抑已久的激情爆发,在纸上。
他的一生都是落寞的,向往的一切在现实里都无踪可寻,或许,上帝一早就注定了他心的飘零,从他握起那支画笔开始。他的作品远看灿烂,近看却是由一点一点拼成的破碎。不是吗?很多时候,天才总携着些悲剧色彩,飘然而生,又带着不被理解的惆怅,零落地撒下几滴鲜血,在风中碎成一片一片。
我并非一个孤独的人,却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似的品味这种心境,矫情地想去读却不求读懂“飘零”。
那是由三分淡淡的忧伤,三分凄凄的无奈,三分寂寂的落寞,一分浅浅地莞尔拼成的吧。
我站在门边,放下过去的沉重,带着缕缕伤感,让四季告诉我。
花瓣划着孤线飘下,那是春末的飘零。或粉或白的瓣儿在天空中,在湖畔交织,像一幅画唯美却又支离破碎,它们的生命中是一坛香醇的酒,在最后的时刻才亮出最精彩的部分。美得让诗人震惊,却又不禁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
飘零,是一种凄凉的美吗?
夏日的湖边,张晓风的《敬畏生命》震撼了我。种子一颗颗组成了白云,不知未来如何在地风中飞行,一刻也不间断,永远不会回头。或许在某处,那些飘零的种子会生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惆怅,但落土他乡之后,自会满足地哼吟“我的故乡在远方”吧。
飘零,有时也撷着些充实和期待。
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肃杀中,黄叶漫天飞舞,像一只只明知道自己的归宿却念恋着两岸风光的小舟,迟迟不愿落地,在飘零中寻求灵逸的美感。
飘零,因依恋过去而倍显无奈。
冬雪是被天空遗弃的孩子,带着颗冰冷的心落地,清清冷冷顿将世界笼罩。严寒中庄稼人却最爱雪的飘飞,瑞雪兆丰年,这份清冷换取的是来年的丰收。
飘零,有时是一种新的开始。
感悟飘零,抬眼处,一幅幅错落的图景拂过心泉边无力的水草,尔后一页页散开,而最终与草叶纠结的却只有那个毕业时节的,一个个远去背影。
我们,本是同一棵树上,共享一片蓝天,同汲一丝甘霖的叶子。而今,秋来了,树上欢唱着的我们,该落了。落了便随风飘散,各自为家,在天涯海角化为春泥,来年,带着同一树上的记忆,成为不同树上的新叶。
心,飘零过,随着一页页同学录的翻飞。
现在,又扎根。开始在历史的潮里,自然的风中感悟。
飘零,原也只是无奈的放弃中,一种无法埋藏的凄美,新生后的回忆里,一个含泪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