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enger Who——评《时砂之王》及日本科幻专辑四
![]() |
Messenger Who——评《时砂之王》及日本科幻专辑四
文/旧书
很抱歉这一期的刊评来得稍微晚了一点,一是因为月中才拿到译文版的缘故,二是因为旧书毕业在即阅读的空闲时间大大减少,还请各位多担待。
不相干的废话尽量少说,直奔主题先。
小川一水《时砂之王》
小川一水是个印象相当不错的作家——这种判断绝对是由译文版给读者我建立起来的,从硬到骨子里的《老威尔的行星》,到以绝佳设定引出漂亮故事的《漂浮者》,还有略微夹杂着伊藤润二式猎奇色彩与北野武式美学暴力的《加尔纳夫卡迷宫》……每一篇都惊艳无比让人眼前一亮。其实一贯以来,给小川一水打上“热血”的标签,可能略有狭隘了,这位作家可是各种题材都把持得住的全能型。不过“热血”这一信念的的确确贯彻了以上提到的几部作品——再如何孤立无援、再如何绝境逼近,即使面对的是失败,也要努力下去!
这部《时砂之王》在去年便于译者丁丁虫的小站上读过了开篇的试阅章节,瞬间跌进了坑里。这一回总算吃到了整份大餐。总体感觉,惊喜和失望兼有之。
一次次穿越时间与空间拯救众生——无论怎么抛开杂念还是无法不想到英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这也是本期刊评标题“Messenger Who”的来历。故事在未来与过去、不同的时间枝之间跳转,神一样的男子奥威尔的使命就是御敌,而每一刻他背负的命运却愈发沉重。甚至可以把文中的细节与剧集一一对应:心爱的女子被抛弃在另一个时间枝永远无法再会,如同旅行伙伴一样不可或缺的大剑O,命运之敌ET如同潮水一样无法铲灭时刻紧逼……
当然,小川一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奇特演绎,将博士的悲悯苍生用信使的战斗不息替换下来。这种热血,从个人辐射之整个人类的热血,与小川一水以往的作品一脉相成又有所升华。甚至,我在其中看到了一种美国式的主旋律……(想必西方影视作品对小川一水影响也不浅吧)
惊喜大抵如此,那么失望又从何而来呢?
原本信使与ET的跨越千年的战争算是“老套”,于是小川一水又由此引入了“时间枝”的概念(不停地穿越过去是创造/抵达新的时间枝试图扶正人类文明,可是面临同样拥有溯时能力的ET大军只有打不过就跑,最终决定一次性回到历史最初点孤注一掷)。从“时间枝”点子上展开,故事完全可以更加繁复,更加恢宏。说白了就是……故事格局远没有我预期中的那般巨大。
总而言之,小川一水的这一部《时砂之王》,乍眼一看首尾相接感情充沛,但不够宽广的视界局限了故事本身。
新井素子《寒武纪的海神》
从插图来看,还以为是一则《漂流者》般的故事;但从作者名来看,便知道要以一个怎样的心态来阅读故事了……
没错,这是又是一出“穿越”,而且是没能免俗的穿越。作者采用了四个主角的POV和一个客观的POV来展开故事,但是这种POV手法与故事推动的必然性寥寥无几,仅仅只是为了呈现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存在的。科幻部分基本上对于故事主线没有多大联系,直接拿掉也无妨。毕竟,这篇文章的情节用三个字来概括就够了:四角恋。
吐槽一点,最早登场的主角洋介在最后一章好像被作者写丢了……一场爆炸之后便没有了任何交代。那么,“四角恋”在这篇文章中的必要性究竟为何呢?
今邑彩《那孩子是谁》
好吧,我们全被编前语剧透了。至于这则小故事的情节,请参照美剧《迷离档案》(FRINGE),如果你觉得三、四季太长的话,可以直接定位到S03E14《6B》这一集,说的就是一对老夫妻因为“分别对逝去老伴的过于怀念”而引起的两个平行世界的撕裂和能量波动……不过说到头,这篇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温情,以及对死宅们的安慰,真是特别适合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一天阅读呢……
小松左京《长眠•旅行•梦境》
从木乃伊挖掘现场的神秘事件开篇,以研究活着的木乃伊的步步推理为主,其间穿插大量生物学、病理学知识,辅之翔实的细节描写、严谨的考据,最终谜底破解之时又对其科幻内核给以形而上的猜想,通篇的悬念设置与包袱抖露让人不得不钦佩,不愧出自泰斗级的科幻大师之手!
原谅我读完这篇小说后难以自持的激动,这种战栗不已的兴奋实在是难以压抑。大师的这篇作品绝对是本期最佳,满分推荐。
小林泰三《风停的时刻》
以前有人说过,小林泰三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恐怖科幻与硬科幻两手抓,都不误,基本上满足了两大阅读人群的需求(重口味爱好者与硬科幻原教旨主义者)。与《沙漏中的凸镜》、《天狱与地国》、《看海的人》一样,这篇《风停的时刻》里,小林泰三也塑造出了一个完整的异世界,并且以过硬的、高材生般的笔力竭力刻画。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在尽力在脑中把这个世界的形状和运作方式组合呈现出来。如果说读小林泰三的硬科幻需要脑力全开,准没错。
风自天空往地上不停贯入、重力正在减弱、世间万物有可能被吹散的碟状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要把小林泰三的“异世界硬科幻”再细化分类的话,《风停》可以和《沙漏》、《天狱》分作一类,都是探索世界为主线的故事(《看海的人》那样以情动人的分作另一类)。而《风停》一文又与以往不同,文章最后揭示世界诞生的真相一段可谓使人击节惊叹。这种《霍顿与无名氏》(Horton Hears a Who!)般的、宏大与微小的嵌套在遥控的神作《无中生有的三个故事》也有所表现。
《风停》之硬,没有硬得脱离故事、没有硬得曲高和寡,整个种族的生存挑战与新奇的探索世界相结合,结尾震撼且深刻,小林泰三的又一篇佳作。
另外再说说本期综合性、介绍性的文章。
立原透耶的《日本科幻作家眼中的“3•11”大地震》这篇文章,可以说我是听立原女士亲口念出来的。11月12日的华语科幻星云奖“云论坛”上,立原女士在发言时念了一封来自日本科幻俱乐部的信(科幻作家濑名秀明执笔),由本期译文版的编辑明先林负责现场翻译。信中也从科幻作品的角度审视了“3•11”大地震,并且充满了希冀美好与友好之情。可以说该信与这一篇由立原女士自己执笔的文章不谋而合。再爆料一点,立原女士完全是个属性为天然呆的萌物,经常因为和旁人说话太专注差点被绊倒、或者头被车门框撞到、或者被电梯门夹到……不过好在都有惊无险。我在西西弗书店要到了立原女士的签名,她还给我画了一只猫咪……
丁丁虫的《日本科幻奖项简介》与大森望的《日本科幻近况简介》两篇文章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佳作,很多坑。其中伊藤计划的《虐杀器官》二者都有提及,最使我期待,不过能否顺利读到就是个未知数了。据说这位作者的另一部科幻作品《和谐》是很难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的,这不,连书名都是讽刺……
俯瞰这一期日本专辑,选文的口味搭配上合情合理,介绍性的部分也相当有价值,不过花边与八卦真是太少了太少了(完全没有吧应该说……),而且整体的引导性稍弱(相较前几辑)。这个十一月刊,虽然并未形成预料中的日本科幻作品厚积薄发的井喷之势,但确实弥补了文刊和译文版上近一年来日本科幻未刊登的空缺。
希望日本科幻专辑这道每年一度的招牌菜能持续下去,陪伴光棍们过完每一个寂寞的十一月。(喂!)
论坛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