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牙虎石小辨
吾与西宁黄花台鲜门拱北住持福星公善。福星公,鲜道祖后裔也。偶与余谈及二十五辈毛俩那(毛俩那,主人谓,二十辈者,贵圣二十五代道裔,此谓黑达耶通拉)尝交付鲜道祖八件宝。中有一红牙虎石六角大印,传出自配贤补白克道堂,上镌“纳格什板丁耶”文。后被盗发去,今已不得。余请问红牙虎石者何也?公无所答。又问字何写?亦语焉不详。故此悬而未决。
近日读陶九成《南村辍耕录》卷七•回回石头条始恍然:
回回石头,种类不一,其价亦不一。大德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一块於官,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一十四万,定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宝重。凡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则服用之,呼曰剌,亦方言也。今问得其种类之名,具记于后。
红石头(四种,同出一坑,俱无白水)
刺(淡红色,娇)
避者达(深红色,石薄方,娇)
昔剌泥(黑红色)
古木兰(红带黑黄不正之色,块虽大,石至低者)
绿石头(三种,同出一坑)
助把避(上等暗深绿色)
助木剌(中等明绿色)
撒卜泥(下等带石,浅绿色)
鸦鹘
红亚姑(上有白水)
马思艮底(带石,无光,二种,同坑)
青亚姑(上等深青色)
你蓝(中等浅青色)
屋扑你蓝(下等如水样,带石,浑青色)
黄亚姑
白亚姑
猜睛
猫睛(中含活光一缕)
走水石(新坑出者,似猫睛而无光)
甸子
你舍卜的(即回回甸子文理细)
乞里马泥(即河西甸子,文理粗)
荆州石(即襄阳甸子,色变)
鸦鹘者,与向时所疑者“红牙虎石”音近,见下“红亚姑”方悟。此即“红亚姑石”或“红鸦鹘石”转音。红牙虎石,即红色亚姑石。又考亚姑者,即今所谓红宝石也。查阿语红宝石做ياقوت,陶南村亚姑之译写精准无差。阿语亚姑只做红宝石,其他宝石分别有名,红亚姑、青亚姑、黄亚姑、白亚姑之谓皆中国本土所自造,盖当时只认ياقوت(亚姑)做宝石,未详考也,凡宝石属皆用亚姑前冠以颜色区别,正如赵本山小品知茶为Tea ,则绿茶为绿Tea,红茶为红Tea之笑话一也。盖东西语言思维异也。
黄遵宪 《番客篇》:“当胸黄亚姑,作作腾光芒。” 钱仲联笺注引古直曰:“昔日南洋羣岛妇女,喜带黄金颈圈或颈练,‘当胸黄亚姑’谓此也。”此注非也,黄亚姑,黄宝石也,做黄金解者,注者失考。蕃客来华,海南岛乃南海要冲,登岸留居者多有,今海南回回先贤古墓数十葬为证,岛民亦多回民。南洋群岛妇女喜带黄亚姑者,恐受蕃客习俗之染。
回回识宝,古已有之。中亚、南亚各国盛产宝石,回回通商中土,香料、宝石二物,居为奇货,历代史料、笔记记载不乏。中西文化交流自古绵延不绝,惜语言流变,多失其本义,即回回后裔若鲜氏者亦不识本来眉目,可叹也,并非回回不通阿语,阿林学者充栋,然多不谙中国文化,即使知红宝石阿语做ياقوت(亚姑),然终不解汉字“红牙虎石”究为何物?缘不详汉语构词法故。若明清回儒当世,红牙虎石印章之疑,必涣然冰释,今时代进步,反落先人后,哀哉!进步耶?落后耶?
近日读陶九成《南村辍耕录》卷七•回回石头条始恍然:
回回石头,种类不一,其价亦不一。大德间,本土巨商中卖红剌一块於官,重一两三钱,估直中统钞一十四万,定用嵌帽顶上。自后累朝皇帝相承宝重。凡正旦及天寿节大朝贺时,则服用之,呼曰剌,亦方言也。今问得其种类之名,具记于后。
红石头(四种,同出一坑,俱无白水)
刺(淡红色,娇)
避者达(深红色,石薄方,娇)
昔剌泥(黑红色)
古木兰(红带黑黄不正之色,块虽大,石至低者)
绿石头(三种,同出一坑)
助把避(上等暗深绿色)
助木剌(中等明绿色)
撒卜泥(下等带石,浅绿色)
鸦鹘
红亚姑(上有白水)
马思艮底(带石,无光,二种,同坑)
青亚姑(上等深青色)
你蓝(中等浅青色)
屋扑你蓝(下等如水样,带石,浑青色)
黄亚姑
白亚姑
猜睛
猫睛(中含活光一缕)
走水石(新坑出者,似猫睛而无光)
甸子
你舍卜的(即回回甸子文理细)
乞里马泥(即河西甸子,文理粗)
荆州石(即襄阳甸子,色变)
![]() |
红亚姑 |
鸦鹘者,与向时所疑者“红牙虎石”音近,见下“红亚姑”方悟。此即“红亚姑石”或“红鸦鹘石”转音。红牙虎石,即红色亚姑石。又考亚姑者,即今所谓红宝石也。查阿语红宝石做ياقوت,陶南村亚姑之译写精准无差。阿语亚姑只做红宝石,其他宝石分别有名,红亚姑、青亚姑、黄亚姑、白亚姑之谓皆中国本土所自造,盖当时只认ياقوت(亚姑)做宝石,未详考也,凡宝石属皆用亚姑前冠以颜色区别,正如赵本山小品知茶为Tea ,则绿茶为绿Tea,红茶为红Tea之笑话一也。盖东西语言思维异也。
黄遵宪 《番客篇》:“当胸黄亚姑,作作腾光芒。” 钱仲联笺注引古直曰:“昔日南洋羣岛妇女,喜带黄金颈圈或颈练,‘当胸黄亚姑’谓此也。”此注非也,黄亚姑,黄宝石也,做黄金解者,注者失考。蕃客来华,海南岛乃南海要冲,登岸留居者多有,今海南回回先贤古墓数十葬为证,岛民亦多回民。南洋群岛妇女喜带黄亚姑者,恐受蕃客习俗之染。
![]() |
黄亚姑 |
回回识宝,古已有之。中亚、南亚各国盛产宝石,回回通商中土,香料、宝石二物,居为奇货,历代史料、笔记记载不乏。中西文化交流自古绵延不绝,惜语言流变,多失其本义,即回回后裔若鲜氏者亦不识本来眉目,可叹也,并非回回不通阿语,阿林学者充栋,然多不谙中国文化,即使知红宝石阿语做ياقوت(亚姑),然终不解汉字“红牙虎石”究为何物?缘不详汉语构词法故。若明清回儒当世,红牙虎石印章之疑,必涣然冰释,今时代进步,反落先人后,哀哉!进步耶?落后耶?
-
Tann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24 0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