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景物略之长河名刹(二)
据史料记载,明代成化九年(1473)在塔建成后,为了保护这座金刚宝座塔,将塔表面的石刻全部用“血料”保护起来。“血料”就是用猪血和上腻子和面粉,再加上糯米汁调匀后,刷在塔身上,并在上面贴上一层麻布,在麻布上刷两遍大漆,待大漆潮干后,再粘上第二层麻布,再上两遍大漆,就这样一直达到一定的厚度为止。现在,在金刚宝座塔上的佛龛和雕刻的凹陷处,仍可以看见暗红色的痕迹,并且,使塔的表面呈现出一层淡橙黄色。也有的认为这淡黄色是由于石料中的铁质经过多年氧化所致。
网上较详细的金刚宝座塔介绍,基本上都会有这么一段,但始终没找到这段史料的原始出处。“血料”的确是古建筑中常用的东西,一般作木构件的底层涂料或者封闭胶用。明清两代的木建筑油饰彩绘通常要先做血料地仗打底,在木头表面刮涂血料油灰,过程中往往还要披麻糊布,反复数次,后来还有“一麻五灰”、“二麻六灰”等固定的规制。有时血料也用来涂墙,但单纯用来保护石刻倒还没见过……莫非最初的金刚宝座佛像是有彩绘的,所以才要用血料打底?
只是瞎猜测,至于石料氧化的原理,更是不甚明了。但金刚宝座塔的颜色的确是很奇怪,随便拍一尊佛像细部,佛龛周围能看到很清楚的暗红色。
须弥座壮观的侧面
须弥座前后各开券门,前门上方有石刻匾额:敕建金刚宝座,大明成化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造。外缘雕有六拏具,中间鸟喙展翼的是金翅大鹏鸟(迦楼罗),左右有龙子胁侍。
据《佛说造像度量经》,完整的六拏具是:一曰伽噌拏,华云大鹏,乃慈悲之相也;二曰布啰拏,华云鲸鱼,保护之相也;三曰那啰拏,华云龙子,救度之相也;四曰婆啰拏,华云童男,福资之相也;五曰舍啰拏,华云兽王,自在之相也;六曰救啰拏,华云象王,善师之相也。是六件之尾语俱是拏字,故曰六拏具。
拏具多用于佛像背光,在券门雕刻中也常见,但数量和种类时常会有出入。真觉寺塔的券门自上而下分别是鹏鸟、龙子、神鲸、瑞兽(长着翅膀的羊,别处也见过有雕骑羊童子的)、狮子、白象。塔内介绍说是龙女,不过我认真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性别是怎么区分的……这是全貌。
佛教“八宝”中的四个:吉祥结、双鱼、宝瓶和莲花。
须弥座下方束腰上雕刻的天王和金刚杵。左边一手持伞一手抚膝上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右边手中持蛇如索的是西方广目天,蛇头似乎是坏掉了。
金刚宝座塔中供五方佛,中央如来部主毗卢佛(大日如来),狮子王座;东方金刚部主阿佛,象王座;南方宝生部主宝生佛,马王座;西方莲华部主弥陀佛(无量寿如来),孔雀王座;北方羯磨部主不空佛,鹏鸟王座。所以相应的,下方宝座束腰上也雕刻有几位的坐骑。
马王,左右分别是金刚杵和法(不要河蟹不要河蟹)lun。
孔雀明王。能很清楚地看到下枋的梵文,其实上面一行还有略小的藏文。
局部放大,这张看起来比较清晰了。
下枋的梵文和藏文整整绕塔一周,这是北京地区唯一的藏文浮雕。而且很奇怪,这些文字浮雕记录的居然是中统三年(1262年)帝师八思巴致忽必烈皇帝的新年祝辞——《吉祥海祝辞》。这也是有学者判定真觉寺前身是元朝大护国仁王寺的依据之一,很可能是在元代寺庙残存石台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金刚宝座塔,或许也有改换风水,镇压前朝王气的意思。八思巴圆寂后,元世祖“乃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奉藏真身舍利,庄饰无俦”(《补续高僧传》),窣堵波是一种圆冢形的佛塔,那会是金刚宝座的前身么?
塔内部是方形塔室,拱券式的室顶,中间有方形塔柱,四面开佛龛供奉药师佛、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和燃灯佛。顶部有盘龙藻井,皇家规格。真觉寺原先是有行宫的,寺内的主要建筑也曾经都是黄色琉璃瓦,不过百年风雨之后早就风流云散。
左右各有台阶通往上层,但现在为了保护古建,已经围上栅栏禁止登塔。很遗憾的事……而且,上层中间塔南面须弥座的正中位置,刻有一双凸雕佛足。凸雕的佛足在北京寺院中仅此一处,其余均为凹刻。从网上搜来一张图片,这近在咫尺的佛脚居然不能抱,真是令人扼腕。
仰拍一张二层塔上的佛像。
金刚宝座塔前面还有些奇怪的遗迹,正前方是一处稍高出地面的平台。台上两侧各有一座一米多高的浮雕石台座;中间还有一座两米左右高的浮雕台座,都有十几米长。这张图看得比较清楚。
正面台座的细部,也有梵文浮雕,形制和金刚宝座颇为相似。
这个大台座的后面还有一方石碑,上刻“常生之根”,以及一座雕刻很精美的石香炉。不知道是何来历,可能是旧日殿阁的遗存。
左右各有一棵老银杏树,五百多年了。对面那棵稍细一点,怀疑是补栽的。
树后面可以看到满地的石碑……如今的真觉寺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里面颇有许多奇妙的东西。譬如这个简单的石头亭子。
这是个神马亭子呢……写太长了下次再说><,TBC……
网上较详细的金刚宝座塔介绍,基本上都会有这么一段,但始终没找到这段史料的原始出处。“血料”的确是古建筑中常用的东西,一般作木构件的底层涂料或者封闭胶用。明清两代的木建筑油饰彩绘通常要先做血料地仗打底,在木头表面刮涂血料油灰,过程中往往还要披麻糊布,反复数次,后来还有“一麻五灰”、“二麻六灰”等固定的规制。有时血料也用来涂墙,但单纯用来保护石刻倒还没见过……莫非最初的金刚宝座佛像是有彩绘的,所以才要用血料打底?
只是瞎猜测,至于石料氧化的原理,更是不甚明了。但金刚宝座塔的颜色的确是很奇怪,随便拍一尊佛像细部,佛龛周围能看到很清楚的暗红色。
![]() |
须弥座壮观的侧面
![]() |
须弥座前后各开券门,前门上方有石刻匾额:敕建金刚宝座,大明成化九年十一月初二日造。外缘雕有六拏具,中间鸟喙展翼的是金翅大鹏鸟(迦楼罗),左右有龙子胁侍。
![]() |
据《佛说造像度量经》,完整的六拏具是:一曰伽噌拏,华云大鹏,乃慈悲之相也;二曰布啰拏,华云鲸鱼,保护之相也;三曰那啰拏,华云龙子,救度之相也;四曰婆啰拏,华云童男,福资之相也;五曰舍啰拏,华云兽王,自在之相也;六曰救啰拏,华云象王,善师之相也。是六件之尾语俱是拏字,故曰六拏具。
拏具多用于佛像背光,在券门雕刻中也常见,但数量和种类时常会有出入。真觉寺塔的券门自上而下分别是鹏鸟、龙子、神鲸、瑞兽(长着翅膀的羊,别处也见过有雕骑羊童子的)、狮子、白象。塔内介绍说是龙女,不过我认真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性别是怎么区分的……这是全貌。
![]() |
佛教“八宝”中的四个:吉祥结、双鱼、宝瓶和莲花。
![]() |
须弥座下方束腰上雕刻的天王和金刚杵。左边一手持伞一手抚膝上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右边手中持蛇如索的是西方广目天,蛇头似乎是坏掉了。
![]() |
金刚宝座塔中供五方佛,中央如来部主毗卢佛(大日如来),狮子王座;东方金刚部主阿佛,象王座;南方宝生部主宝生佛,马王座;西方莲华部主弥陀佛(无量寿如来),孔雀王座;北方羯磨部主不空佛,鹏鸟王座。所以相应的,下方宝座束腰上也雕刻有几位的坐骑。
马王,左右分别是金刚杵和法(不要河蟹不要河蟹)lun。
![]() |
孔雀明王。能很清楚地看到下枋的梵文,其实上面一行还有略小的藏文。
![]() |
局部放大,这张看起来比较清晰了。
![]() |
下枋的梵文和藏文整整绕塔一周,这是北京地区唯一的藏文浮雕。而且很奇怪,这些文字浮雕记录的居然是中统三年(1262年)帝师八思巴致忽必烈皇帝的新年祝辞——《吉祥海祝辞》。这也是有学者判定真觉寺前身是元朝大护国仁王寺的依据之一,很可能是在元代寺庙残存石台的基础上重新修建了金刚宝座塔,或许也有改换风水,镇压前朝王气的意思。八思巴圆寂后,元世祖“乃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奉藏真身舍利,庄饰无俦”(《补续高僧传》),窣堵波是一种圆冢形的佛塔,那会是金刚宝座的前身么?
塔内部是方形塔室,拱券式的室顶,中间有方形塔柱,四面开佛龛供奉药师佛、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和燃灯佛。顶部有盘龙藻井,皇家规格。真觉寺原先是有行宫的,寺内的主要建筑也曾经都是黄色琉璃瓦,不过百年风雨之后早就风流云散。
![]() |
左右各有台阶通往上层,但现在为了保护古建,已经围上栅栏禁止登塔。很遗憾的事……而且,上层中间塔南面须弥座的正中位置,刻有一双凸雕佛足。凸雕的佛足在北京寺院中仅此一处,其余均为凹刻。从网上搜来一张图片,这近在咫尺的佛脚居然不能抱,真是令人扼腕。
![]() |
仰拍一张二层塔上的佛像。
![]() |
金刚宝座塔前面还有些奇怪的遗迹,正前方是一处稍高出地面的平台。台上两侧各有一座一米多高的浮雕石台座;中间还有一座两米左右高的浮雕台座,都有十几米长。这张图看得比较清楚。
![]() |
正面台座的细部,也有梵文浮雕,形制和金刚宝座颇为相似。
![]() |
这个大台座的后面还有一方石碑,上刻“常生之根”,以及一座雕刻很精美的石香炉。不知道是何来历,可能是旧日殿阁的遗存。
![]() |
左右各有一棵老银杏树,五百多年了。对面那棵稍细一点,怀疑是补栽的。
![]() |
树后面可以看到满地的石碑……如今的真觉寺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里面颇有许多奇妙的东西。譬如这个简单的石头亭子。
![]() |
这是个神马亭子呢……写太长了下次再说><,TBC……
-
桑夏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9-20 11: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