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宣传的技巧
我们的英语写作课本在大众传媒和现代科技这一章有篇课文叫做《当今广告的宣传技巧Propaganda techniques in today’s advertising》,内容挺有意思的。文章作者是Ann McClintock,她是一名自由作家,常年关注广告和政治中的宣传手段,以警醒消费者或选民。民主国家,一般不是以武力取胜的社会,因此说服的能力就非常重要。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辨识宣传的手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就是应有之义了。
什么是宣传呐?按照作者的看法,宣传就是系统地影响人们的观点,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宣传不在乎真假、对错、好坏,宣传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相信这些信息,站在对宣传者有利的一边。宣传无处不在,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作者把宣传技巧分成七大类,我在此翻译下大意:
1、Name Calling
是一种用否定的方式称呼对立方或竞争者的手段,目的是引发大众不信任、害怕与憎恨的情感。例如,一个政治广告可以称呼对手“失败者”、“骑墙派”、“战争贩子”;一个美国汽车制造商可以把对家贴上“外国车”的标签,而不是用中性词“进口车”,因为前者自然会引起某些人不痛快的情绪。起诨名、贴标签是非常有效的、打击对方的手段。
2、Glittering Generalities
使用一些宏大、美妙而空洞、模糊的词汇来吸引他人。这些词经常难以被定义,而且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意思,如自由、民主、进步、正义等。这些词一般都有强烈的正面色彩,能引起人们一种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能够作用于产品之上。竞选口号常常包含这些高调而空洞的辞藻,如:
& “为了进步而投票Vote for progress。”(以谁的标准而言?)
& “为了未来而投票Vote for the future。”(哪一种未来?)
& “他们会让这个国家再次辉煌。”(辉煌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别人认为的辉煌和我认为的意思相同吗?)
& “如果你爱美国,就投票给***”(如果我不投票给ta,是不是就不爱美国了?)
商品广告也经常在名字上做文章,以激起一种美好的情感,如“新自由”牌女性卫生产品。或使用一种意义含糊,但让人舒服的词汇,如通用汽车公司“bring good things to life”;雪佛兰汽车,“the heartbeat of America”;克莱斯勒汽车,“built by Americans for Americans”.
3、Transfer
把产品与人们普遍尊重的象征联系在一起,希望附着在象征物上的威望能够转移到产品身上,如“林肯”保险展示的是林肯的形象,“大陆”保险使用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民兵的形象,美国铁路公司Amtrak的logo是红蓝白三色等。很多公司也以赞助文化、艺术或演出,以把自己与高雅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形象。而政治宣传经常采用国旗、华盛顿纪念碑、美国白头鹰bald eagle的形象,把美国国歌或“America the Beautiful”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给候选人营造了一种爱国和正直的气氛。
4、Testimonial
这种是广告商最爱也最常用的手段——找个名流为产品如何好作证,即使该人并不是该行业的专家,如饮料、信用卡、美容产品等,均喜欢找名人代言。明星同样也可以给政治候选人站台,如芭芭拉.史翠珊用她的号召力为比尔.克林顿助选。这是非常有效的宣传手法,人们越爱这个明星,于是就越爱那个产品。
5、Plain Folks
伪装成普通人,拍平民的马屁,如“Buy me or vote for me. I’m just like you.”,再如强调同舟共济(we’re all in the same boat),这是政治竞选经常采用的手法。候选人戴着农夫的帽子、穿着工人的卡其布衣服站在生产线旁;在社区慢跑,在飞机场自己提行李。目的都是为了说服大众:候选人也是普通人啊,不是精英啊,即使他们确实是富有的律师或官员,而不是普通公民。
6、Card Stacking
意思是故意混淆视听、说出部分事实、过度简化事实或竖立一个假想敌/稻草人,分散议题的注意力。这种方式往往难以被察觉和反驳,普通人很容易被政治人物胡扯的歪理动摇。广告商也经常含糊其辞,模糊现实与错觉之间的界限,如:
& “Helps control dandruff symptoms.”(观众很容易把控制control联想成stop)
& “Sticker price $1,000 lower than most comparable cars.”(多少才算most?什么车才是广告商认为的comparable?)
广告商还经常利用不完整的陈述来达到宣传目的,如丰田的“Oh, what a feeling”,某雪茄公司的“The taste of success”,可口可乐的“The real thing”。另一种策略是利用听起来很科学的数据作为证明,但其实并不是可靠的研究。如四倍安静、特别的美白专家等,
7、Bandwagon
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广告商会声称;“每个人都在用,为什么你不用?”政治广告会说:“我正在投票给那个参议员,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不这样做?”这种宣传方式很有效,因为很多人在潜意识里都不愿意与他人不同,随大流地做事让人们心安,听众感受到了一种趋同的压力,这种压力诱惑着买家。广告商会告诉我们“没有人喜欢**”,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这样,就很奇怪;他们又说“大部分人会喜欢**牌而不是**牌”,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要成为大多数中的一员,应该买前者。
这些宣传技巧在谁的身上有效?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会被这些产品、观点和候选人的主张影响?作者在文尾说因为它们诉诸于我们的情感而不是思想,它们利用了我们的偏见,而不是理性。清晰的思考需要做更多的功课:分析一个主张、研究事实、检视问题的两方面、使用逻辑观察论点的破绽。因此,更多人更愿意直接让宣传代替我们自身去思考。当然,宣传有好有坏(比如宣传不要醉酒驾驶、要做志愿者等),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宣传技巧的使用,否则我们只能把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假于人手了。
什么是宣传呐?按照作者的看法,宣传就是系统地影响人们的观点,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宣传不在乎真假、对错、好坏,宣传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相信这些信息,站在对宣传者有利的一边。宣传无处不在,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作者把宣传技巧分成七大类,我在此翻译下大意:
1、Name Calling
是一种用否定的方式称呼对立方或竞争者的手段,目的是引发大众不信任、害怕与憎恨的情感。例如,一个政治广告可以称呼对手“失败者”、“骑墙派”、“战争贩子”;一个美国汽车制造商可以把对家贴上“外国车”的标签,而不是用中性词“进口车”,因为前者自然会引起某些人不痛快的情绪。起诨名、贴标签是非常有效的、打击对方的手段。
2、Glittering Generalities
使用一些宏大、美妙而空洞、模糊的词汇来吸引他人。这些词经常难以被定义,而且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意思,如自由、民主、进步、正义等。这些词一般都有强烈的正面色彩,能引起人们一种积极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能够作用于产品之上。竞选口号常常包含这些高调而空洞的辞藻,如:
& “为了进步而投票Vote for progress。”(以谁的标准而言?)
& “为了未来而投票Vote for the future。”(哪一种未来?)
& “他们会让这个国家再次辉煌。”(辉煌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别人认为的辉煌和我认为的意思相同吗?)
& “如果你爱美国,就投票给***”(如果我不投票给ta,是不是就不爱美国了?)
商品广告也经常在名字上做文章,以激起一种美好的情感,如“新自由”牌女性卫生产品。或使用一种意义含糊,但让人舒服的词汇,如通用汽车公司“bring good things to life”;雪佛兰汽车,“the heartbeat of America”;克莱斯勒汽车,“built by Americans for Americans”.
3、Transfer
把产品与人们普遍尊重的象征联系在一起,希望附着在象征物上的威望能够转移到产品身上,如“林肯”保险展示的是林肯的形象,“大陆”保险使用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民兵的形象,美国铁路公司Amtrak的logo是红蓝白三色等。很多公司也以赞助文化、艺术或演出,以把自己与高雅艺术联系在一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形象。而政治宣传经常采用国旗、华盛顿纪念碑、美国白头鹰bald eagle的形象,把美国国歌或“America the Beautiful”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给候选人营造了一种爱国和正直的气氛。
4、Testimonial
这种是广告商最爱也最常用的手段——找个名流为产品如何好作证,即使该人并不是该行业的专家,如饮料、信用卡、美容产品等,均喜欢找名人代言。明星同样也可以给政治候选人站台,如芭芭拉.史翠珊用她的号召力为比尔.克林顿助选。这是非常有效的宣传手法,人们越爱这个明星,于是就越爱那个产品。
5、Plain Folks
伪装成普通人,拍平民的马屁,如“Buy me or vote for me. I’m just like you.”,再如强调同舟共济(we’re all in the same boat),这是政治竞选经常采用的手法。候选人戴着农夫的帽子、穿着工人的卡其布衣服站在生产线旁;在社区慢跑,在飞机场自己提行李。目的都是为了说服大众:候选人也是普通人啊,不是精英啊,即使他们确实是富有的律师或官员,而不是普通公民。
6、Card Stacking
意思是故意混淆视听、说出部分事实、过度简化事实或竖立一个假想敌/稻草人,分散议题的注意力。这种方式往往难以被察觉和反驳,普通人很容易被政治人物胡扯的歪理动摇。广告商也经常含糊其辞,模糊现实与错觉之间的界限,如:
& “Helps control dandruff symptoms.”(观众很容易把控制control联想成stop)
& “Sticker price $1,000 lower than most comparable cars.”(多少才算most?什么车才是广告商认为的comparable?)
广告商还经常利用不完整的陈述来达到宣传目的,如丰田的“Oh, what a feeling”,某雪茄公司的“The taste of success”,可口可乐的“The real thing”。另一种策略是利用听起来很科学的数据作为证明,但其实并不是可靠的研究。如四倍安静、特别的美白专家等,
7、Bandwagon
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广告商会声称;“每个人都在用,为什么你不用?”政治广告会说:“我正在投票给那个参议员,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不这样做?”这种宣传方式很有效,因为很多人在潜意识里都不愿意与他人不同,随大流地做事让人们心安,听众感受到了一种趋同的压力,这种压力诱惑着买家。广告商会告诉我们“没有人喜欢**”,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这样,就很奇怪;他们又说“大部分人会喜欢**牌而不是**牌”,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要成为大多数中的一员,应该买前者。
这些宣传技巧在谁的身上有效?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会被这些产品、观点和候选人的主张影响?作者在文尾说因为它们诉诸于我们的情感而不是思想,它们利用了我们的偏见,而不是理性。清晰的思考需要做更多的功课:分析一个主张、研究事实、检视问题的两方面、使用逻辑观察论点的破绽。因此,更多人更愿意直接让宣传代替我们自身去思考。当然,宣传有好有坏(比如宣传不要醉酒驾驶、要做志愿者等),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宣传技巧的使用,否则我们只能把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假于人手了。
-
mini翁 转发了这篇日记
🤪🤪🤪👏👏👏👏🙂🙂🙂🙂🤯🤯🤯🤯🤗🤗🤗🤫🤭🤔🤗🤥😓😥🤯😳😤😭😣😟🤩🤩🤩🤩🤪🤪🤪😜😜😝😝😋😋😛😛🤨🤨😏😏😏😫😫🙁🙁☹️😣😣😖😔😎🤓🤓🤓🤓
2019-02-04 17:25:14 -
su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1-09 10:04:47
-
Gianluigi che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8-09 22:14:31
-
伊莎贝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20 13:33:11
-
Yang Wen-l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18 16:53:29
-
Ivy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6 17:28:11
-
afwsgdfb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6 14:28:22
-
会飞的青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5 22:08:06
-
苏扬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5 21:48:46
-
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5 01:50:23
-
十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23:19:31
-
埋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8:03:20
-
燕小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4:42:01
-
拉普拉斯妖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3:33:49
-
Ivy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3:29:29
-
Ri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1:50:40
-
Backwat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1:33:58
-
Lili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0:55:56
-
melodi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0:38:02
-
马立山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7-04 10:37:36
蓝调共和
(Houston, United States)
"Don't walk in front of me, I may not follow.Don't walk behind me,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