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沙到浙大
今天也算是比较丰富的一天了,至少和一天到晚波澜不惊、神情麻木的待在学校算是。
早上真的很冷,7点从被窝中爬出来在上课的时候也几乎做不到,但好像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是会比较简单。
一路上在沿着运河那段骑车的时候会有种特别的感觉,说不太清楚,可能是记忆深处的对于熟悉和古老东西本能的反应。在这个寒冷的早上浩浩汤汤的自行车、电瓶车和三轮车一齐行驶在马路右边的自行车道上,再加上路旁的小店铺和并不干净和整洁的街道,好像是一种想象出来的老杭州的味道,然而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大城市从不缺乏高楼和商业区,从下沙到浙大的一路依稀感觉到一种老旧杭州在马路旁流年似水穿行而过。
其实今天一直都是很冷的,待在寝室会比较舒服,但我好像不太喜欢这样的生活,舒适比较会让人产生惰性。本来是打算和娄骑过浙大所有的校区,他戏谑以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现在看来至少这样的做法对我已经才生了某种促进作用。先是到最大的紫金港校区,最大的感觉就是简直太大了,他带着我在转,当时一直不太清楚目前是什么情况,如果一个毫不知情的人进去绝对是要迷路。去了学校中一个很静谧的古老亭子,周围还包括了几座古老建筑,很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在这个校区水系特别的发达,随处都是环绕建筑的小溪和很多的小湖。娄一直在强调这才是心中真正的大学,其实我的心中能想到的大学也不过如此,安静学习的人会远多于做别的其他人。然后是骑到玉泉校区,这个校区是依山就势而建的,学校后面就是延绵不绝的群山,学校后面有直通山上的登山阶梯,应该生活在这里的孩子都会很幸福,至少郁闷的时候能随时爬上山来就能欣赏到整个西湖的美景和俯瞰几乎杭州的整个市区。
当时好像已经12点了,但繁密树木遮挡住了几乎所有阳光,全身还是会感觉很冷,但多数时候多是在注意周围的美景和说话,也没注意到这种冷的感觉了。到了山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还是很震撼的,第一次能这么完整的看到整个西湖和她周围的景点,还有就是在某个特殊的视角上再去看浙大居然能和之前看到的一张浙大的照片基本重合,也是和意外,娄说只要能从山上看到山下的景色就一定会有一种很惊艳的感觉,绝对是这样的。在一块石头边上,周围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那里的视野极其的开阔,一起坐在那里很久,直到所有人走了。我对娄说人在自然面前显得真的很渺小,无论地面上看上去多么高大雄伟的建筑在这上面来看都会显得无比的苍白,然而多数时候我们生活在城市和人群中,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了,其实这只不过是我们眼中世界的样子,本来的世界远非如此。也许人生也是这样,我们以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整个人生了,其实人生远非如此。娄对我说如果不死的话,他想从这山上面跳下去。如果真能这样的话,也许我也会,好像那个角度恰好能让我们看到整个世界。浙大的孩子很幸福了,如果他们没能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这山上面看过一次日出和日落也算是枉在这读了几年书,我们一致认为是这样的。这段爬山到北高峰去的路程是完全意料之外的收获,一共爬了4个多小时,但感觉是很值得了,途中一路的风景、体会、感悟,哪个不是我们本来上路的原因呢。
最后一个是到西溪校区,当时已经很晚,天都已经黑下来了,所以也只是匆匆看过这个学校。娄说最喜欢这个校区了,人文气息十分的隆重,建筑业是很老旧的,红砖青瓦的教学楼在这里被很多都保存了下来,单凭这些就能代表一个学校了,就好像单凭西湖就能够代表杭州一样。
晚上回来的时候比早上来时还要冷的多,凛冽的寒风、穿行的车辆、夜幕下的城市,然而这回去的路却是不得不走的路。
早上真的很冷,7点从被窝中爬出来在上课的时候也几乎做不到,但好像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是会比较简单。
一路上在沿着运河那段骑车的时候会有种特别的感觉,说不太清楚,可能是记忆深处的对于熟悉和古老东西本能的反应。在这个寒冷的早上浩浩汤汤的自行车、电瓶车和三轮车一齐行驶在马路右边的自行车道上,再加上路旁的小店铺和并不干净和整洁的街道,好像是一种想象出来的老杭州的味道,然而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大城市从不缺乏高楼和商业区,从下沙到浙大的一路依稀感觉到一种老旧杭州在马路旁流年似水穿行而过。
其实今天一直都是很冷的,待在寝室会比较舒服,但我好像不太喜欢这样的生活,舒适比较会让人产生惰性。本来是打算和娄骑过浙大所有的校区,他戏谑以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现在看来至少这样的做法对我已经才生了某种促进作用。先是到最大的紫金港校区,最大的感觉就是简直太大了,他带着我在转,当时一直不太清楚目前是什么情况,如果一个毫不知情的人进去绝对是要迷路。去了学校中一个很静谧的古老亭子,周围还包括了几座古老建筑,很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在这个校区水系特别的发达,随处都是环绕建筑的小溪和很多的小湖。娄一直在强调这才是心中真正的大学,其实我的心中能想到的大学也不过如此,安静学习的人会远多于做别的其他人。然后是骑到玉泉校区,这个校区是依山就势而建的,学校后面就是延绵不绝的群山,学校后面有直通山上的登山阶梯,应该生活在这里的孩子都会很幸福,至少郁闷的时候能随时爬上山来就能欣赏到整个西湖的美景和俯瞰几乎杭州的整个市区。
当时好像已经12点了,但繁密树木遮挡住了几乎所有阳光,全身还是会感觉很冷,但多数时候多是在注意周围的美景和说话,也没注意到这种冷的感觉了。到了山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还是很震撼的,第一次能这么完整的看到整个西湖和她周围的景点,还有就是在某个特殊的视角上再去看浙大居然能和之前看到的一张浙大的照片基本重合,也是和意外,娄说只要能从山上看到山下的景色就一定会有一种很惊艳的感觉,绝对是这样的。在一块石头边上,周围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那里的视野极其的开阔,一起坐在那里很久,直到所有人走了。我对娄说人在自然面前显得真的很渺小,无论地面上看上去多么高大雄伟的建筑在这上面来看都会显得无比的苍白,然而多数时候我们生活在城市和人群中,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了,其实这只不过是我们眼中世界的样子,本来的世界远非如此。也许人生也是这样,我们以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整个人生了,其实人生远非如此。娄对我说如果不死的话,他想从这山上面跳下去。如果真能这样的话,也许我也会,好像那个角度恰好能让我们看到整个世界。浙大的孩子很幸福了,如果他们没能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这山上面看过一次日出和日落也算是枉在这读了几年书,我们一致认为是这样的。这段爬山到北高峰去的路程是完全意料之外的收获,一共爬了4个多小时,但感觉是很值得了,途中一路的风景、体会、感悟,哪个不是我们本来上路的原因呢。
最后一个是到西溪校区,当时已经很晚,天都已经黑下来了,所以也只是匆匆看过这个学校。娄说最喜欢这个校区了,人文气息十分的隆重,建筑业是很老旧的,红砖青瓦的教学楼在这里被很多都保存了下来,单凭这些就能代表一个学校了,就好像单凭西湖就能够代表杭州一样。
晚上回来的时候比早上来时还要冷的多,凛冽的寒风、穿行的车辆、夜幕下的城市,然而这回去的路却是不得不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