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里的牧乐团
一 牧神
我知道牧乐团是因为牧神。第一次见到牧神是在荷兰文化馆的swafisch 教授的巴洛克小提琴演奏会上,后来知道他们有一支合唱团,合唱团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牧乐团。这是一支民间的合唱团,团员全部来自非专业的自愿者。牧乐团每年都举办合唱会,而且多在教堂里举行,上次是在徐家汇,今年是在董家渡路的天主教堂。
我非常惊讶的是,晚上前来听牧乐团演唱的人们几乎坐满了整个天主堂,大概至少有500多人,这上座率都超过了前不久古典乐红人aimard的钢琴演奏会。虽然今晚全部是文艺复兴音乐巨人的曲目,但据我所知,很少有乐迷会对整场几乎无伴奏的合唱音乐会感兴趣,尤其还是文艺复兴的宗教歌曲,虽然这些歌曲的作者是Victoria,Palestrina, Tallis, Byrd, Monteverdi。
二 董家渡路天主教堂
董家渡路天主堂我第一次去。我走进教堂以后,顿然感到这座教堂最近一次进行的室内装修属于彻底的失败。米黄色涂料被均匀地涂抹在四周的墙壁上,圣台顶部的宗教性装饰花纹,用一种非常简单的米黄和咖啡色纹路构成,几乎难以构成一幅宗教图案,柱顶的石膏线脚在任何一家装修小店就可以买到。柱身也没有任何的装饰。整个灯光的设计也是简陋到不可容忍的地步,除了圣台附近的几个吊灯以外,居然采用了几乎全部的全局照明,对圣台的局部照明很少,甚至对圣台顶棚的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也没有(当然也可能没开)。
我上一次在国内的教堂听合唱是在哈尔滨的索菲亚东正教堂,那座教堂的内部残败不堪,暗紫色墙体粉刷几乎全部脱落,露出了斑驳的混凝土墙体,倒也显出一幅特别的美感。这次董家渡天主堂的装修反而让人觉得如同西式蛋糕般的俗气。
三 赞美诗
牧乐团今晚的演唱总共有6位男声、7位女声和1个假声男高音。牧神唱的是假声男高音。男声全部穿着黑色外套,女声全部是黑色大衣外披红色长围巾。第一曲格里高利圣咏和第二曲victoria,大家有点紧张放不开,特别是女声部声音比较压。倒是显得男声部比较稳重。随着逐渐的演唱,特别是在演唱的后半段,越唱越好。
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民间的自愿组成的合唱团,各声部能做到那么整齐。女声部演唱时声音非常纯净,男声部演唱也非常缜密。我坐在了教堂的第六排,能清晰的听到女生部和男声部的演唱,她们让我想起电影两生花里的维罗妮卡,她们和他们唱的非常投入,非常动人,非常感人,我一直静静的紧紧的盯着他们和她们,生怕漏掉每一个美妙的演唱,生怕错失每一个感人的瞬间。我感觉上帝就在这间被装修得非常俗气的上海教堂里,敞开了他的胸怀。
四 蒙特塞拉特红宝书
我个人最喜欢牧乐团今晚演唱的蒙特塞拉特红宝书------贞母玛利亚。因为全场其他的曲目都是合唱,这是唯一一个有领唱和合唱的。 假声男高音首先领唱,然后女高音领唱,接着是另一个女高音领唱,这些是单声部的,然后是合唱。旋律是高声部唱出,低声部的合唱简单对位。非常朴素,但感情真挚。我第一次听到牧神的演唱,他的声线很好唱的也很好啊。两位女高音的演唱也是很投入唱的漂亮啊。我被这首早期的复调音乐彻底打动。
五 合唱团
演出结束的时候,我走向团员们向他们表示感谢,表示祝贺。牧神圆圆的脸上还泛着演出兴奋的红光。我向牧神和我不认识的团员们表示祝贺。一位合唱团的女高音认出我,告诉我,我们学校来了很多学校合唱队的学生啊。。。。。。。我彻底惭愧,我从来没有关心过本校的合唱队。我后来知道所有的团员们为本次演出付出了很多,除了排练以外,本次演出的节目单和蜡烛,都是他们自己掏钱买的做的。
我赞美牧乐团,赞美他们她们的演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演唱,并将他们美妙的歌声带给他人,他们唱的太好了。他们将最朴素和动人的情感带给了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夜晚。
他们是牧乐团。
我知道牧乐团是因为牧神。第一次见到牧神是在荷兰文化馆的swafisch 教授的巴洛克小提琴演奏会上,后来知道他们有一支合唱团,合唱团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牧乐团。这是一支民间的合唱团,团员全部来自非专业的自愿者。牧乐团每年都举办合唱会,而且多在教堂里举行,上次是在徐家汇,今年是在董家渡路的天主教堂。
我非常惊讶的是,晚上前来听牧乐团演唱的人们几乎坐满了整个天主堂,大概至少有500多人,这上座率都超过了前不久古典乐红人aimard的钢琴演奏会。虽然今晚全部是文艺复兴音乐巨人的曲目,但据我所知,很少有乐迷会对整场几乎无伴奏的合唱音乐会感兴趣,尤其还是文艺复兴的宗教歌曲,虽然这些歌曲的作者是Victoria,Palestrina, Tallis, Byrd, Monteverdi。
二 董家渡路天主教堂
董家渡路天主堂我第一次去。我走进教堂以后,顿然感到这座教堂最近一次进行的室内装修属于彻底的失败。米黄色涂料被均匀地涂抹在四周的墙壁上,圣台顶部的宗教性装饰花纹,用一种非常简单的米黄和咖啡色纹路构成,几乎难以构成一幅宗教图案,柱顶的石膏线脚在任何一家装修小店就可以买到。柱身也没有任何的装饰。整个灯光的设计也是简陋到不可容忍的地步,除了圣台附近的几个吊灯以外,居然采用了几乎全部的全局照明,对圣台的局部照明很少,甚至对圣台顶棚的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也没有(当然也可能没开)。
我上一次在国内的教堂听合唱是在哈尔滨的索菲亚东正教堂,那座教堂的内部残败不堪,暗紫色墙体粉刷几乎全部脱落,露出了斑驳的混凝土墙体,倒也显出一幅特别的美感。这次董家渡天主堂的装修反而让人觉得如同西式蛋糕般的俗气。
三 赞美诗
牧乐团今晚的演唱总共有6位男声、7位女声和1个假声男高音。牧神唱的是假声男高音。男声全部穿着黑色外套,女声全部是黑色大衣外披红色长围巾。第一曲格里高利圣咏和第二曲victoria,大家有点紧张放不开,特别是女声部声音比较压。倒是显得男声部比较稳重。随着逐渐的演唱,特别是在演唱的后半段,越唱越好。
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民间的自愿组成的合唱团,各声部能做到那么整齐。女声部演唱时声音非常纯净,男声部演唱也非常缜密。我坐在了教堂的第六排,能清晰的听到女生部和男声部的演唱,她们让我想起电影两生花里的维罗妮卡,她们和他们唱的非常投入,非常动人,非常感人,我一直静静的紧紧的盯着他们和她们,生怕漏掉每一个美妙的演唱,生怕错失每一个感人的瞬间。我感觉上帝就在这间被装修得非常俗气的上海教堂里,敞开了他的胸怀。
四 蒙特塞拉特红宝书
我个人最喜欢牧乐团今晚演唱的蒙特塞拉特红宝书------贞母玛利亚。因为全场其他的曲目都是合唱,这是唯一一个有领唱和合唱的。 假声男高音首先领唱,然后女高音领唱,接着是另一个女高音领唱,这些是单声部的,然后是合唱。旋律是高声部唱出,低声部的合唱简单对位。非常朴素,但感情真挚。我第一次听到牧神的演唱,他的声线很好唱的也很好啊。两位女高音的演唱也是很投入唱的漂亮啊。我被这首早期的复调音乐彻底打动。
五 合唱团
演出结束的时候,我走向团员们向他们表示感谢,表示祝贺。牧神圆圆的脸上还泛着演出兴奋的红光。我向牧神和我不认识的团员们表示祝贺。一位合唱团的女高音认出我,告诉我,我们学校来了很多学校合唱队的学生啊。。。。。。。我彻底惭愧,我从来没有关心过本校的合唱队。我后来知道所有的团员们为本次演出付出了很多,除了排练以外,本次演出的节目单和蜡烛,都是他们自己掏钱买的做的。
我赞美牧乐团,赞美他们她们的演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演唱,并将他们美妙的歌声带给他人,他们唱的太好了。他们将最朴素和动人的情感带给了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夜晚。
他们是牧乐团。
-
苏小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18:05:10
-
蓝文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16:18:12
-
小皮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15:32:59
-
albertx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13:31:40
-
kkmm 转发了这篇日记
我赞美牧乐团,赞美他们她们的演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演唱,并将他们美妙的歌声带给他人,他们唱的太好了。他们将最朴素和动人的情感带给了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夜晚。
2011-12-05 13:00:11 -
pipeorg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10:15:25
-
酸坛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09:08:52
-
江湖险恶@铁嘴为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09:07:39
-
Reynar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05 0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