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他不过是善良
看完麦兜好久了,一直都没有影评,我一开始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那天在新浪上面看到有人写的影评,觉得有失偏颇,所以想自己写一写。
麦兜系列出到现在也该算是第四部了,包括那不靠谱的《春田花花同学会》。
第一部诙谐而深奥,估计大家都记住“鱼丸粗面”和“纸包鸡”了。傻乎乎的麦兜,好像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最好,长得不帅,学习也不好,最后想参加奥运会也无望。这一部的情节很零碎,有点意识流的感觉,通过一块一块的片断来塑造人物性格,麦太这个重要的第二主角兼塑造麦兜形象的大“人肉背景”。
我一直认为麦兜系列和《阿甘正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阿甘同样是一个思维不太敏捷的人,她的母亲也对他寄予了厚望,但是,这样的人也许可以以他们那种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对待事物的看法来生活下去——也就是说——善良的生活下去。这种生活也许在常人眼中看起来是很傻很荒谬的,但是,他们仍然能够从这样的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这种生活也就是“存在即合理”的了。
第二部晦涩而阴暗,除了交待了麦兜为什么姓麦,他妈为啥是单身之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爸爸生活在过去,妈妈生活在未来,只有我生活在现在。”据说,谢立文当时写这一部就是基于这个中心思想。
这一部的背景音乐很伤感很压抑,画面的色调也是很黯淡的,其中有一段麦兜和麦太跳舞,背景音乐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节奏很舒缓的版本。虽然有点突兀,但是很符合整个电影的基调。
第三部……
第四部——麦兜响当当。第一次国语版上映,配音很本地化,带动了整个情节的儿童喜剧化。所以整个影片的定位就是儿童喜剧动画片,因此,观看这部电影的人基本上有三种:小盆友、
带着小盆友的家长(包括爷爷奶奶),还有就是我这种貌似童心未泯的年轻人。
我深深地觉得这个电影不适合小孩子看,电影院里面的小盆友要不都睡着了,要不都学习电影里面的人说山东话。我一直都认为,没有不好的东西,而是没有能够欣赏这些东西的人。
这一部的风格仍然延续了第一部的诙谐与深刻,只是大部分的人看不出来这种深刻而已。或者由于他们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前三部的教育,或者由于他们不能够理解这种深刻。
影片的后半部分比前面沉重,特别是最后阿May的那段独白。麦兜仍然是听妈妈的话,学习这个学习那个,但是,麦兜总是能够找到一种适合他的生活方式,比如——做些吃饱了撑的东西。麦兜很慢很慢,但是他总是那么善良,也许奇迹就已经发生。
最后,再强调一遍,麦兜不是给小盆友看的。
但是那天在新浪上面看到有人写的影评,觉得有失偏颇,所以想自己写一写。
麦兜系列出到现在也该算是第四部了,包括那不靠谱的《春田花花同学会》。
第一部诙谐而深奥,估计大家都记住“鱼丸粗面”和“纸包鸡”了。傻乎乎的麦兜,好像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最好,长得不帅,学习也不好,最后想参加奥运会也无望。这一部的情节很零碎,有点意识流的感觉,通过一块一块的片断来塑造人物性格,麦太这个重要的第二主角兼塑造麦兜形象的大“人肉背景”。
我一直认为麦兜系列和《阿甘正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阿甘同样是一个思维不太敏捷的人,她的母亲也对他寄予了厚望,但是,这样的人也许可以以他们那种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对待事物的看法来生活下去——也就是说——善良的生活下去。这种生活也许在常人眼中看起来是很傻很荒谬的,但是,他们仍然能够从这样的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这种生活也就是“存在即合理”的了。
第二部晦涩而阴暗,除了交待了麦兜为什么姓麦,他妈为啥是单身之外,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爸爸生活在过去,妈妈生活在未来,只有我生活在现在。”据说,谢立文当时写这一部就是基于这个中心思想。
这一部的背景音乐很伤感很压抑,画面的色调也是很黯淡的,其中有一段麦兜和麦太跳舞,背景音乐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节奏很舒缓的版本。虽然有点突兀,但是很符合整个电影的基调。
第三部……
第四部——麦兜响当当。第一次国语版上映,配音很本地化,带动了整个情节的儿童喜剧化。所以整个影片的定位就是儿童喜剧动画片,因此,观看这部电影的人基本上有三种:小盆友、
带着小盆友的家长(包括爷爷奶奶),还有就是我这种貌似童心未泯的年轻人。
我深深地觉得这个电影不适合小孩子看,电影院里面的小盆友要不都睡着了,要不都学习电影里面的人说山东话。我一直都认为,没有不好的东西,而是没有能够欣赏这些东西的人。
这一部的风格仍然延续了第一部的诙谐与深刻,只是大部分的人看不出来这种深刻而已。或者由于他们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前三部的教育,或者由于他们不能够理解这种深刻。
影片的后半部分比前面沉重,特别是最后阿May的那段独白。麦兜仍然是听妈妈的话,学习这个学习那个,但是,麦兜总是能够找到一种适合他的生活方式,比如——做些吃饱了撑的东西。麦兜很慢很慢,但是他总是那么善良,也许奇迹就已经发生。
最后,再强调一遍,麦兜不是给小盆友看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