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回忆——写在3年后,补在7年后
一转眼三年了,似乎还在眼前,谨以次纪念一下那段悠闲的时光,和一些心情。
研一的生活就是上课、考试的循环,寂寞无聊中总是多次地找老板问有什么事情可做,他却总是说不~~~你们还是把课程学好吧。大段的空闲时间,基本上用来看碟、打球、玩游戏,直到有一天打球把舌头咬破,缝了两针,-_-!一个星期都只能喝牛奶,唯一的固体食物是:消炎药。
--(我的篮球技术总是从受伤后会提高,难道是传说中的超级赛亚人?不过现在膝伤的太彻底了,彻底到要最终告别篮球生涯了)
某日无聊中得到一个消息:你们三个要去贵阳做项目?!?!
--此处说明:“我们三个”就是后来江湖上著名的三人帮:人人谈之色变的cpwang王子,“我想长肉”骷髅同学,还有我,之后这几人的名字会频繁出现。
--再次说明:“项目”是指和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的合作,用邵老板的话说:先去给他们做,再谈钱,要拿出我们的诚意来。
要去的是一个从来没有概念的地方,所有的东西都在意料之外。
。。。火车不停地穿梭于高架桥和隧道之间,这个地方的山很特别,都是些小包,没有山脉的那种感觉,也许是海拔较高的原因,不过这样应该离天更近了,空气应该不错,云也很少。一路上和w和z也不是很熟,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不过这是后话。
于是就到了贵阳,小小的火车站,温暖而和煦的夏天下午的阳光,有一点点风吹着。一个有着英文名的lady接站,她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把我们塞上了一辆的士,这边捷达多,嗯,不喜欢,我爱没屁股的车。山路上跑了一段,路上zh不停地联系yu老板&yu老板不停地联系zh,移动又从我们这些低端神州行客户身上榨取了一大笔漫游费和话费,不知不觉来到了都拉营。
开眼了,厂门口看到了老式的蒸汽机车,烧煤,行进中间歇行喷出一大团水蒸气的那种,和我想象的一样黑,一样旧,一样充满了工业时代的机械美感,买一台回去放在客厅或者饭堂是多么壮观的一件事啊。。。。据说童年的经历总会给人的一生留下烙印,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这样的火车玩具,如果我能够,一定会买一台回去收藏。
招待所,一楼,单人间,食堂,六楼。
贵阳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直到现在我还疑问:为什么一向大方的yu老板都没有请我们吃一顿洗尘?难道是被他们先来的那群蝗虫周周吃日日吃吃怕了?还据说晚来了一个星期没赶上龙虾大餐和茅台酒,可惜可叹。
上回说道:从此开始了贵阳的生活。
那。。贵阳的生活是怎样的?三年后,要从记忆里挖出一个清晰完整的画面几乎不可能,我试着把回忆片段拼凑起一副斑驳的图画,细节也许是变形过、夸张过、经过镜头的畸变、经过时间的消磨,但色调绝对属于最真实的印象。
据说感官中记忆最久的应该是味觉和嗅觉,那么我的碎片就从这里开始捡起吧。
米豆腐和折耳根:上回说到在食堂吃的第一顿晚饭,我至今还记得这两个菜,不是因为好吃是因为特别,这两种东西也仅仅在贵阳吃到过。米豆腐是一种黄色的块状物,质感和豆腐差不多,但带着浓重的碱味;折耳根是一种植物的茎,又称鱼腥草,觉得有点怪怪的,很爽口,配着辣椒和醋吃也还好。这两种东西都是下火的,而贵阳又是个容易上火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吃当地的饮食很容易水土不服的。
--说到上火,wcp某某王子的称号也由此而来哦,因为他下“火”次数很多,纸也用的最快
蒸鸡蛋:都拉营南方汇通食堂最受欢迎菜式!!!每次打饭时左顾右盼无所适从的时候总是期待出现它淡淡黄色的身影。
大排和teng:排骨男(包括骷髅和lw)的挚爱!!!打赌的等价替代物!!!交换水果的唯一选择!!!大排就是大块的排骨,teng可以看成是大号的鸡腿。这两样东西充分体现了都拉营物质的丰富和加工手段的贫乏。
--teng在我们的眼里就是大号的鸡腿,但每次yu老师都会纠正我们:那个是teng!
食堂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吃饭的时候总会谈论很多放松的话题,而且是笑话居多,大笑之余能促进食欲,但奇怪的是在贵阳的食堂吃了几个月大家的体重都有下降,尤以骷髅同学为甚。
--骷髅现在突破130了,真后悔当时没有拍一张他的半裸照片收藏,现在肯定升值20/110=18%
造成这一局面的部分原因呢是因为cpwang、lw,我,三个人的联想力,以及在饭桌上对某些不提起食欲的事物的不停探讨,这种探讨从贵阳开始,到毕业的时候才告一段落。
--得以解脱的骷髅,不知道现在他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这些话题,或者他此时正在对着对面的人大讲蟑螂和青虫?cpwang的境界据说又提升了,因为他们公司有交流的机会。。。
都拉营是个封闭的地方,一个“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老厂,封闭的一层含义是可以自给自足,这里学校、超市、菜场、饭馆等等都有,甚至还有个破旧的影院。
--记得某个饭馆的大红字招牌是“八分钟,活兔变佳肴”,这个招牌菜太震撼,直到回去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进去见识一下活兔或者佳肴的样子。
住的是一个同样封闭的招待所,通风很差,我和wcp在一楼门对门,zh在二楼和某户印度人门对门,那个印度人喜欢自己做饭,所以楼里总是充满了异国风情的咖喱味。骷髅总是抱怨咖喱味,还有无处不在的大个蟑螂,不过这里的蟑螂是不是异国品种就有待考证了。
上班很近,10分钟可以走过去。我们在公司的正式名分是产学研专案组的产学研专员(台湾的绕口名字),去做一个生产线上的机构,这些东西本来可以给外面的公司做,并且会更快更便宜,但南方汇通还是对我们有些期待的,憧憬着把这些学生都培养成自己的技术人员并留在这个山沟里。我们的作息时间不受限制,可以随时来随时走,中午还可以回去午睡,这也要感谢yu老板的争取。
--在都拉营我们作为专员很受重视,和以后在奇瑞自称863专家却无人搭理的境遇有天壤之别。
工作的内容是disk caddy的开盖机构,和先来的师兄搭配两人一组,每组设计一个部分,我和lw存储及输送、wcp和wwf开盖、zh和hx...不记得他们做什么了。基本上都是由气缸来做动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结构的设计。作为新来的小样,我们充满了激情,师兄们...基本就像我们后来临走前的状态。
熟悉了都拉营周围的情况,接下来就有了去贵阳市区看看的冲动,周末打印了一张模糊的地图,著名的三人帮就开始贵阳一日游了。出入的车有两趟,一趟是班车,一趟是小小的中巴。40分钟后,我们在贵阳市区的最北端下车,地名:盐务街。
--据说云贵一带山区以前极度缺盐,贵州菜嗜酸嗜辣都和缺盐有重大的关系,总要找个味道下饭嘛...控制了盐业就控制了此地的民生,盐务街应该是从前收盐税的所在,现在省政协也在附近。
--友情提醒各位:以后人类工业社会全面崩溃的时候,要赶紧囤积食盐。
盐务街下来,从此地的商业街中华路一路下来,带着新鲜感对周围不停东张西望,但所见与其他地方的商业街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此处不再细说。以后旅游千万记住:逛街不去商业街,吃饭不吃肯德基。不过吃饭倒是没有吃肯德基,午饭找了个地方尝试一下羊肉粉,羊肉是带皮的那种,很有嚼头,粉也还可以,给80分。记得小店人还不少,吃饭的同时我们还向人打听了一下好吃好玩的地方,得到了两个关键字:陕西路 合群路。
--经wcp提醒:路上还买到了茶叶蛋,记得是在中华路上一个公共汽车站附近,那个东西真不错,也许是那个老太太的生意差,煮的连壳都快变成粉了,蛋非常之入味......强烈推荐,地点:中华北路马路西侧某公共汽车站。
三个小时后,出中华路入遵义路,就已经来到了贵阳的南端,靠近火车站的地方了,这样就算穿过市区,比起武汉贵阳太小太小。好在沃尔玛在附近,在一个广场的地下,进去研究了一下当地的物价和比都拉营丰富的商品,一致决定这里应当作为以后的一个活动据点。
晚上回来坐中巴车,真挤,69路中巴车里塞了>69个人,或者是我记错了?那个车应该是96路中巴车......
古话形容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天无三日晴,伞是少不了的,这里规矩是食堂吃饭要把伞放在外面,我们自然很守规矩。某日cpwang的伞被错拿了,好在下雨天多,接下来的某日cpwang又成功地从雨伞堆里认领回了自己的伞。回学校前的某日,又一个下雨天,我的伞和cpwang的伞同时失踪,好消息是我的伞找回来了,坏消息是cpwang的伞第二次没能找回来。看来下雨多的地方伞还是随身携带比较好。
--不记得cpwang的伞什么样了,是不是特别花哨,特别招生产线上的小女孩喜欢?或者...有人想通过他的伞和他搭讪?
地无三尺平,山也是少不了的。和十堰的山比起来,这边的山数量差不多,不过形态上区别就比较大了,十堰的山都是山脉一样的连绵不断的,这里的山多的是山包,类似于中心旋转体。
才去的时候每天吃完晚饭,我们若干人就一起去爬山散步,目标是办公楼旁的一个小山包,每次带路的都是hx,他也是十堰山区出来的。一边聊天一边爬上去用不了多久,但山上其实什么看的也没有,登不高也看不远,植物也没有什么好看的。由于此地偏僻,手机信号非常差,所以爬山过程中我们会随时随地掏出手机看信号,并互相比较,登山不赏风景,只赏信号。
--在移动信号如此之差的情况下,这个山沟里生活着一群短信王子,他们除了收发短信,最大的乐趣就是互相比较手机信号的格数,基本上只有看到基站手机信号格数才会满...
其实大家一直都想谋划找一座高点的山爬一爬,但都停留在嘴上,直到某天痛下决心,出发了。上路前首先甩掉了穿皮鞋的半仙刘和某人。接着穿过一个水泥厂,两条凶悍的小狗大叫着扑过来,还好,还好,有铁门隔开了,不过好像那狗准备钻过来....于是一路狂奔。
--都拉营的狗特别凶,某次散步路过某户院子,某条凶悍的大狗狂吠冲来,主人及时喝住时只差2cm就咬到我的手。
奔过了一系列小路,我们决定把目标选在高速路边上的一个山包上,爬上去可以看到日落,初步估算了一下山高度在400米左右。还是hx带路,一路沿最大斜率以最大速度向上,因为眼看太阳逐渐变暗。在快到山顶时,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心跳加速,呼吸散乱,这是传说中的高原反应么?休息了一下,还是咬着牙往上。其实这山算是野山,没有什么路的,尤其是快到山顶的那一段,最后手都是手脚并用地爬到了山顶,看到了高原上的日落,可惜由于高原反应高原日落是什么样已经记不起来了。被观赏了3分钟后,太阳匆匆下去了,天色在逐渐变暗,我们也该下去了,黑夜里也许会有若干双眼睛在注视着这群人...还是hx带路,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了山脚,最后安全回归。某人途中说看见一个白影一闪而过,难道又是狗?或者是其他的野兽?此行最大的物质收获是mjc挖了一株待放的紫百合花,带回去培育了,最后还开了花。
--又据cpwang回忆hx找到了曼陀罗花,不知道有没有人挖回去培育?
后来还爬山观过飞机,加上爬山赏信号,但在贵阳所有的爬山经历加在一起都不如这一次爬山观落日。
都拉营的产学研项目,从一开始双方各自就怀着不同的打算,这样的合作在经历了最初的一段激情之后,理所当然的进入了停滞状态和等待阶段,当然,专员们可不会就这么闲着。
都拉营的晚上,yu老师回去之后...
在网络端口被封锁连QQ都要找代理的的恶劣条件下,通过80、8080、21这几个有限的端口和人工搬运的移动硬盘,大家以1k左右的速率从伟大的教育网拉下了几十G的节目资源。
cpwang保持了连续5年的我猜收视记录,一集都没有丢下,坚持不懈的代表;
hx最喜欢的是动画片美鸟日记和听范玮琪的歌;
其他人都看电影,只要是没看过的,最重磅的是布鲁斯威利斯的whole ten yard,发现的经典片子,某些台词经常被提起;
yhc人称严两万的,总是在一个角落里打电话,时不时地发出类似吸气的奇怪笑声,经常是他一笑全场跟着笑;
--不知道这几个月严两万用去的电话费是多少,算下来南方汇通微硬盘倒闭也是有我们的一份功劳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日常的星际联赛和CS联赛这两种群众性电脑活动等等;
--所以学生还是学生,到哪里都会当作学校一样无忧无虑的去生活;
这样的日子久了也难免有些单调,不过在yu老板的倡议和支持下,黄果树之游排入了日程。hx去联系的旅行社,龙宫—天星桥—黄果树一日游。
--其实本来想自己去的,可是交通工具呀交通工具,还是不得已跟了团。
这天很早就起来了,好像是公司奔驰的面包车送我们到了市区,上大巴,一路睡觉聊天...
先到了龙宫,这个地方是一系列的溶洞,河在地上和地下都在流淌并溶解着石灰岩。远远就听到巨大的水声...下车来看到的却是一潭静水,坐了小船慢慢划过,旁边缓缓掠过一棵古树,仰头呼吸清凉的空气,意识变得空白彻底的放松了,进入了河水流淌腐蚀形成的溶洞,略带石灰味的水从洞顶上千奇百怪的石头偶尔滴下来,凉凉的落在身上,小船在时而狭窄时而宽阔的怪石间穿行,洞里是一个古老的世界,一切都是千万年的鬼斧神工,时间的造化触手可及...据说龙宫有10进10出,我们只是感受到了1进和1进的反向而已,可惜可惜。
小船原路出来了,上岸后沿着水声过去,是河水在一个洞口流出,水流本来就急,又被山洞加强,声音就特别大,顺便每人过去照了张相。
--此地有某个电视台的采访了路人骷髅,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一直很期待这个节目的播出,却一直没有等到。
又上了大巴,到了天星桥,这是个无聊的地方,在狭小的道路上一路走啊走,路边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摸的闻的,走啊走的走出来就结束了...下来就是向期待已久的黄果树进发了。
--路过了无数的水流,无论是河水、山边的滴水、还是水龙头滴水,每一个有落差有水的地方都会被cpwang解释为“瀑布”;
黄果树瀑布的解释可以归结到三种东西:黄果、树、瀑布,于是我们就和这三种东西合了影,以不虚此行。一路从瀑布下经过,这个季节水比较大,湿淋淋地感受了瀑布内部,但是黄果树瀑布这东西远看还是比近看壮观,走的时候听说这天有瀑布节,晚上有表演,可惜由于跟团没得看了。
--此处略去被万恶的旅行团带去购物等等耽误时间的行程,购物的特产也就是牛肉干、波波糖、天麻、灵芝之类在超市到处找的到更好更便宜的。
大巴把我们扔在了贵阳市区,经历了旅行团的吃不饱&不好吃的午饭之后,又累又饿,肚子们都觉得应该好好被慰劳一下,杀回都拉营大吃一顿。打的却不知怎么就穿过了陕西路,这次终于见识到贵阳著名的小吃一条街的壮观了,一路上千米,两边整整齐齐都是四方的摊位,整条路上都是行人、招牌、青烟、烧烤、炒饭...这是我见过最盛大的小吃街了,无论是气势上还是规模上。
--后来多次提议去吃,多次没有尽兴,在此声讨语言多于行动,且多次让牛蛙扫兴的某骷髅同学;
回到都拉营,来到我们指定的那家小饭馆,胖胖的老板娘一见我们就高兴,可惜效率太低,点完了菜之后就是无穷的等待,瓜子嗑完了一盘又一盘,终于在瓜子吃饱之前等到了上菜,最受欢迎的菜式是苦瓜炒蛋,当地的苦瓜香而不苦,配上当地的鸡蛋和饿极了的肚子就是人间美味,连点了两盘才罢休。战斗结束后,满桌的空盘子,一点残余都没有留下,照例,这幅景象被拍照留念。
--本来我是不吃苦瓜的,从这以后开吃,并且爱上了苦瓜炒蛋,但似乎只有贵阳的苦瓜才那么香,只有都拉营的锅才炒的出那种味道;
两大遗憾:小吃街和龙宫没有仔细挖掘,就是因为有遗憾,对贵阳还有再去一次的强烈愿望;
不得不说的是,都拉营的微硬盘公司是一个管理正规或者表面上看起来管理正规的公司,比如它有种种规定,比如它无视座落于一个山沟的事实却对员工作出周一到周五穿正装的要求,就像总挂在姚总嘴边的“我们是和IBM和MS一个级别的国际级大公司”。
既然自诩为正规的公司,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公司简介、各种规章制度之外,最重头的就是ESD培训,硬盘这种精密的电子产品,最害怕的就是静电放电引起的损伤,所以这里对ESD格外重视,从原理、流程、设备都有一系列的条款,学习完了,居然是...考试?90分及格?好在大家都是考出来的,无论如何都有办法pass。
--当年后来的那批人中,某某考试第一次没有过,到第二次才过的?被传为笑柄。
--ESD中还有一项是穿防静电服,不过被作为防空调服来用了。
所幸的是,我们以学生的角色,在GS没有受到过多非ESD条款的约束,可以无视上下班打卡时间,可以每天欣赏大群啃着包子穿着正装的白领们从市区赶来排队刷卡,也可以在中午、凌晨和随时哼着小曲出大门,只需对门卫晃晃黄色的胸卡。
--某个很女性化的男HR是我们的重点观察对象,每次以能见到他为乐、为荣、为幸。
不过也不是没有被纪律教育过,某日,为装配灵活,在研究完了一天的腰形孔和轴孔配合等等之后,回去途中在漫长的乘电梯过程中,我和cpwang不约而同地对电梯内的摄像头的转动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讨论之后,本着实践的精神用手测试了其转动,以估计其选用的配合...出门时,例行晃晃胸卡的程序就不够用了,被门卫拦住登记了姓名,第二天,又被某个部长客气的找去谈话喝茶...在以后的 电梯旅程中,我们的研究对象就转移到了扶手的钢板厚度是几个mm,螺钉的大小是M几之类的问题上去了。
--这次ZH为什么没有去受教育?因为他太懒,没有我们这么强的动手精神啊!
净房也就是硬盘的车间是都拉营最特别的地方,进去首先的是一排排闪着红灯间或有几个绿灯的测试架,然后经历复杂的更衣手续,头套、口罩、帽子、连体服、鞋都穿上之后再戴上类似外科手术用的塑胶手套,然后用去离子的水洗啊洗,用风吹啊吹...穿着这一套,除了眼睛,其他感官都给打了折扣,出汗量也大增...净房里大部分是工人手工装配,三三两两的设备还是不成气候,偶尔有几台机器却经常出故障需要干预,真正意义上的自动生产线还没有建立起来。
--曾经cpwang没开始带手套手就开始出汗,同去的几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包装完毕。
虽然在都拉营这个山沟里,GS还是集聚了许多国外的技术人员,以华人居多。我们的项目主管Jim(非产学研主管)是一个马来西亚华人,高且帅,各方面都相当优秀,具体点说就很难找出他的缺点;硬盘厂的生产主管Kiki,也是马来西亚华人,曾经是希捷的高级主管,有行业内非常强的经历,思路清晰。
其实GS是一个根和干都在国外的公司,从技术到市场,从研发到生产,从总裁到基层骨干,它在中国的唯一理由就是需要贵州政府提供所需的资金.....这是一个无数矛盾的综合体。
既然说到了GS,就不得不提起姚总...其人略胖,小眼睛,戴小眼镜,用hx的话形容,操一口典型的贵阳港台腔,官方身份是产学研专案组的主管,他本是销售人员,但由于HUST校友和贵阳人的双重身份,是与学生老师的沟通的理想人选。
由于GS贵阳总部座落在市区的繁华处,姚总在上任之后很久才姗姗来到都拉营这个山沟开会展示了GS的硬盘和他自己的风采。
接下来是姚总带领的花溪游:
一大早被拉出都拉营,大家在贵阳总部接受了姚总象征性的培训之后就驶向花溪,小而破的中巴车不停的发出爆炸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会抛锚或者变成自杀式袭击的汽车炸弹,一路颠簸总之到了花溪水库。不过,贵阳的破车怎么都被我们碰上了?
--说起这个培训,当初是某人提议的,姚总欣然介绍,是应该给你们做些培训,不过后来才发现讲师就是他自己,案例就是去花溪活动。
活动是大家冒雨骑车上山——嗯,此乃本人第一次骑车爬山路——好不容易骑到了山顶,坐船过了水库到一个布衣族的村寨:半山村。半山村可以理解为村子在半山腰上,或者说有个半边的山,村子里都是农家乐之类的地方,而且各户之间似乎竞争很激烈的样子,每家的厕所都不开放给外面。布依族的特点是不用瓦,用来代替瓦的东西是一片一片的页岩。在农家乐坐定了之后,一群卖烧烤的游击队围了上来,像擦皮鞋的一样他们烧烤的装备都可以肩挑手扛,卖的都是很迷你的东西,小豆腐块、小鱼、小虾...而且价钱不便宜。hx被人喊去打麻将,贵阳麻将,那些叫他的人大概以为他不是很会,开始就看见hx不停地掏钱出来,谁知临吃饭时他好像赢了不少。
--骷髅说没下雨?那也许是阴天或者前一天下了雨。
这里有特色的菜好像除了腊肉还是腊肉,还有蕨菜,还有一种把辣椒炸的很糊,吃起来就像是吃灰的东西,还有一种粘粘的褐色的块状物。酒是当地自酿的米酒,尝了一口,没有米酒的香味,倒像是掺了白酒。刚刚坐下,对着面前寥寥的几个菜正准备开吃,一群布衣族的妇女端着酒杯酒壶,唱着:远方的客人啊请你...飘逸地冲了过来,两个人堵住,第三个人开始朝cpwang嘴里灌酒,规矩是灌四杯,四杯下去后桌上就剩了那个孤单的红色身影在叹气:没义气啊没义气,整桌的人都做鸟兽散。
吃饱喝足了,坐船原路返回,途中两个喝醉了的台湾人或马来西亚人决定游泳过水库,不知道谁最后坚持游完了全程。骑车回去,这时候雨不大了,又是下坡,骑得很轻松,路边是一片一片的玉米地,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前面那个正是姚总,自行车后座赫然绑着几个顺手掰来的大玉米棒子,由于车速太快,玉米从车架上掉了下来,于是我们帮他捡起来,忘记当时姚总的表情了。
晚饭,花溪牛肉粉店,花溪有两家牛肉粉店:飞碗和王什么的,他们面对面竞争,价钱公道,5块钱一碗,每人一碗,大家随便吃...嗯,辣椒和醋随便放...坦白说:牛肉粉还不错。不过却没吃饱,而且姚总也好像没打算让我们吃饱。
回去的时候,连那个随时会爆炸的车都没得坐了,我们颠沛流若干小时离从一个郊区辗转回到了另一个郊区。
姚总从当初来时的意气风发到最后的无可奈何一定有不少豪言壮语或抒情感叹,我们听到的记得起的总是极少,还有许多遗失不可考证的经典就这样随风而去了,作为抢救性发掘的附录,此处记下姚总语录若干:
~~我的手机号码是13713700027,24小时开机 --给人一种半夜叫他起来上厕所的冲动
~~我当年号称90年代中关村三大汇编高手之一,每天对着三台电脑同时写程序...
~~我们什么都可以谈...
~~我把这个硬盘丢到桌子对角去,再捡起来,还可以用...
~~GS是和微软,IBM一个级别的公司...
~~贵阳的火锅,每天吃一种,可以吃一年都不会重复... --除了二进贵阳的骷髅,谁都没吃到过姚总的火锅
9月,离我们预定的离开贵阳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该画的图该做的交接都做完了,一行数人去到贵阳市区,又是坐破旧的大巴到了市区,又是在那个南方汇通棕床垫的巨大广告牌前面下车。
--南方汇通真是什么都做,和工业工程系很像,大家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太阳比较大,很不像贵阳秋天的天气,在广告牌的路口往西,发现了一个土特产店,乱逛乱看买了回去当纪念的东西——教师节快到了,我们也给yu老板挑了一样礼物,一个漆器的黑色烟盒,画着脸谱——之后是去超市的大采购,各类吃的、喝的、特产等等,满载回到都拉营。后来发现当时预备足足地准备火车上吃的东西终究抵挡不住秋夜的饥饿,都变成了夜宵被提前解决掉了,当然,考虑到进市区的不易,执行之前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
说起夜宵,都拉营还是很丰富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炒饭了,师傅打好若干个鸡蛋,炒好,从一个木桶舀出蒸好的米饭,加入红红的泡辣椒,三分钟以后色香味俱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泡的辣椒和里面的碎姜,简直是极品。每次晚上下班回去时,我们都会买一份炒饭,3.5元加0.5元多一个鸡蛋,再嘱咐师傅多加点辣椒,然后三个人分,一路走一路吃,等回到住的地方刚好吃,然后带着满足感洗澡休息。好几次夜里饿了,我自己一个人也会爬起来去买份炒饭吃,那个摊位生意不错,2点多还开着。贵州的泡菜很有特色,泡的那种辣椒正名叫糟辣椒,食堂粉粉酸酸的泡萝卜味道也很不错,可惜这种东西还是家里和小摊上做得好,别的地方再无法找到卖的。
--wcp在十里香烧烤摊前买过一串8个,油光闪亮,屁股尖处略带焦黑的烤鸡屁股,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穿在一起。
9月10日,教师节,在离开贵阳的前一天我们再次来到贵阳市区。把礼物送给了yu老板,他一边很诧异地问怎么知道他抽烟,一边决定请我们吃饭,逛了一圈把吃饭的目标瞄准了“满江红”鱼头火锅店。硕大的美味的鱼头,各种菜,yu老师一向很大方,大家也一向不客气...吃饱喝足了,yu老板怕我们饿,又去让lw给每人买个汉堡,盛情难却,艰难吃了下去。回去带着12分的饱意4个人挤在出租车的后座,以60kmph的速度在盘山路上转来转去,路上我居然吐出来了...到了都拉营,kl也随即吐了...那个罪魁祸首汉堡肯定是最先出来的。
--骷髅这么瘦的人还吐那么多,可耻的浪费。
9月11日,天还没亮,收拾好行李,交了钥匙,上了车,离开都拉营。待了3个月后,基本上也不会再回来这个机车厂了,ade,夜摊的蛋炒饭、树上熟了却没法摘的芒果、外宾楼门口的茅草、公司院子的鱼池...所以种种都拉营特有的东西。肚子还是不舒服,没有从那个汉堡的恶果中恢复过来,吃了碗面坐上了茅台王子号火车,吃了睡睡了吃一路向低海拔进发。
--火车上不停发短信相互提醒:翻身,上厕所。
9月12日,天也还没亮,和去的时候一样的大包小包,还有那包很重的书,我们回到了武汉,坐上了起步价3块的的士,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校园,睡觉。
--据说cpwang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刷那个牛蛙用一个夏天的厕所。
研一的生活就是上课、考试的循环,寂寞无聊中总是多次地找老板问有什么事情可做,他却总是说不~~~你们还是把课程学好吧。大段的空闲时间,基本上用来看碟、打球、玩游戏,直到有一天打球把舌头咬破,缝了两针,-_-!一个星期都只能喝牛奶,唯一的固体食物是:消炎药。
--(我的篮球技术总是从受伤后会提高,难道是传说中的超级赛亚人?不过现在膝伤的太彻底了,彻底到要最终告别篮球生涯了)
某日无聊中得到一个消息:你们三个要去贵阳做项目?!?!
--此处说明:“我们三个”就是后来江湖上著名的三人帮:人人谈之色变的cpwang王子,“我想长肉”骷髅同学,还有我,之后这几人的名字会频繁出现。
--再次说明:“项目”是指和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的合作,用邵老板的话说:先去给他们做,再谈钱,要拿出我们的诚意来。
要去的是一个从来没有概念的地方,所有的东西都在意料之外。
。。。火车不停地穿梭于高架桥和隧道之间,这个地方的山很特别,都是些小包,没有山脉的那种感觉,也许是海拔较高的原因,不过这样应该离天更近了,空气应该不错,云也很少。一路上和w和z也不是很熟,不知道他们的真面目,不过这是后话。
于是就到了贵阳,小小的火车站,温暖而和煦的夏天下午的阳光,有一点点风吹着。一个有着英文名的lady接站,她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把我们塞上了一辆的士,这边捷达多,嗯,不喜欢,我爱没屁股的车。山路上跑了一段,路上zh不停地联系yu老板&yu老板不停地联系zh,移动又从我们这些低端神州行客户身上榨取了一大笔漫游费和话费,不知不觉来到了都拉营。
开眼了,厂门口看到了老式的蒸汽机车,烧煤,行进中间歇行喷出一大团水蒸气的那种,和我想象的一样黑,一样旧,一样充满了工业时代的机械美感,买一台回去放在客厅或者饭堂是多么壮观的一件事啊。。。。据说童年的经历总会给人的一生留下烙印,我小时候就很喜欢这样的火车玩具,如果我能够,一定会买一台回去收藏。
招待所,一楼,单人间,食堂,六楼。
贵阳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直到现在我还疑问:为什么一向大方的yu老板都没有请我们吃一顿洗尘?难道是被他们先来的那群蝗虫周周吃日日吃吃怕了?还据说晚来了一个星期没赶上龙虾大餐和茅台酒,可惜可叹。
上回说道:从此开始了贵阳的生活。
那。。贵阳的生活是怎样的?三年后,要从记忆里挖出一个清晰完整的画面几乎不可能,我试着把回忆片段拼凑起一副斑驳的图画,细节也许是变形过、夸张过、经过镜头的畸变、经过时间的消磨,但色调绝对属于最真实的印象。
据说感官中记忆最久的应该是味觉和嗅觉,那么我的碎片就从这里开始捡起吧。
米豆腐和折耳根:上回说到在食堂吃的第一顿晚饭,我至今还记得这两个菜,不是因为好吃是因为特别,这两种东西也仅仅在贵阳吃到过。米豆腐是一种黄色的块状物,质感和豆腐差不多,但带着浓重的碱味;折耳根是一种植物的茎,又称鱼腥草,觉得有点怪怪的,很爽口,配着辣椒和醋吃也还好。这两种东西都是下火的,而贵阳又是个容易上火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吃当地的饮食很容易水土不服的。
--说到上火,wcp某某王子的称号也由此而来哦,因为他下“火”次数很多,纸也用的最快
蒸鸡蛋:都拉营南方汇通食堂最受欢迎菜式!!!每次打饭时左顾右盼无所适从的时候总是期待出现它淡淡黄色的身影。
大排和teng:排骨男(包括骷髅和lw)的挚爱!!!打赌的等价替代物!!!交换水果的唯一选择!!!大排就是大块的排骨,teng可以看成是大号的鸡腿。这两样东西充分体现了都拉营物质的丰富和加工手段的贫乏。
--teng在我们的眼里就是大号的鸡腿,但每次yu老师都会纠正我们:那个是teng!
食堂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吃饭的时候总会谈论很多放松的话题,而且是笑话居多,大笑之余能促进食欲,但奇怪的是在贵阳的食堂吃了几个月大家的体重都有下降,尤以骷髅同学为甚。
--骷髅现在突破130了,真后悔当时没有拍一张他的半裸照片收藏,现在肯定升值20/110=18%
造成这一局面的部分原因呢是因为cpwang、lw,我,三个人的联想力,以及在饭桌上对某些不提起食欲的事物的不停探讨,这种探讨从贵阳开始,到毕业的时候才告一段落。
--得以解脱的骷髅,不知道现在他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这些话题,或者他此时正在对着对面的人大讲蟑螂和青虫?cpwang的境界据说又提升了,因为他们公司有交流的机会。。。
都拉营是个封闭的地方,一个“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老厂,封闭的一层含义是可以自给自足,这里学校、超市、菜场、饭馆等等都有,甚至还有个破旧的影院。
--记得某个饭馆的大红字招牌是“八分钟,活兔变佳肴”,这个招牌菜太震撼,直到回去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进去见识一下活兔或者佳肴的样子。
住的是一个同样封闭的招待所,通风很差,我和wcp在一楼门对门,zh在二楼和某户印度人门对门,那个印度人喜欢自己做饭,所以楼里总是充满了异国风情的咖喱味。骷髅总是抱怨咖喱味,还有无处不在的大个蟑螂,不过这里的蟑螂是不是异国品种就有待考证了。
上班很近,10分钟可以走过去。我们在公司的正式名分是产学研专案组的产学研专员(台湾的绕口名字),去做一个生产线上的机构,这些东西本来可以给外面的公司做,并且会更快更便宜,但南方汇通还是对我们有些期待的,憧憬着把这些学生都培养成自己的技术人员并留在这个山沟里。我们的作息时间不受限制,可以随时来随时走,中午还可以回去午睡,这也要感谢yu老板的争取。
--在都拉营我们作为专员很受重视,和以后在奇瑞自称863专家却无人搭理的境遇有天壤之别。
工作的内容是disk caddy的开盖机构,和先来的师兄搭配两人一组,每组设计一个部分,我和lw存储及输送、wcp和wwf开盖、zh和hx...不记得他们做什么了。基本上都是由气缸来做动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结构的设计。作为新来的小样,我们充满了激情,师兄们...基本就像我们后来临走前的状态。
熟悉了都拉营周围的情况,接下来就有了去贵阳市区看看的冲动,周末打印了一张模糊的地图,著名的三人帮就开始贵阳一日游了。出入的车有两趟,一趟是班车,一趟是小小的中巴。40分钟后,我们在贵阳市区的最北端下车,地名:盐务街。
--据说云贵一带山区以前极度缺盐,贵州菜嗜酸嗜辣都和缺盐有重大的关系,总要找个味道下饭嘛...控制了盐业就控制了此地的民生,盐务街应该是从前收盐税的所在,现在省政协也在附近。
--友情提醒各位:以后人类工业社会全面崩溃的时候,要赶紧囤积食盐。
盐务街下来,从此地的商业街中华路一路下来,带着新鲜感对周围不停东张西望,但所见与其他地方的商业街大同小异,没什么特色,此处不再细说。以后旅游千万记住:逛街不去商业街,吃饭不吃肯德基。不过吃饭倒是没有吃肯德基,午饭找了个地方尝试一下羊肉粉,羊肉是带皮的那种,很有嚼头,粉也还可以,给80分。记得小店人还不少,吃饭的同时我们还向人打听了一下好吃好玩的地方,得到了两个关键字:陕西路 合群路。
--经wcp提醒:路上还买到了茶叶蛋,记得是在中华路上一个公共汽车站附近,那个东西真不错,也许是那个老太太的生意差,煮的连壳都快变成粉了,蛋非常之入味......强烈推荐,地点:中华北路马路西侧某公共汽车站。
三个小时后,出中华路入遵义路,就已经来到了贵阳的南端,靠近火车站的地方了,这样就算穿过市区,比起武汉贵阳太小太小。好在沃尔玛在附近,在一个广场的地下,进去研究了一下当地的物价和比都拉营丰富的商品,一致决定这里应当作为以后的一个活动据点。
晚上回来坐中巴车,真挤,69路中巴车里塞了>69个人,或者是我记错了?那个车应该是96路中巴车......
古话形容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天无三日晴,伞是少不了的,这里规矩是食堂吃饭要把伞放在外面,我们自然很守规矩。某日cpwang的伞被错拿了,好在下雨天多,接下来的某日cpwang又成功地从雨伞堆里认领回了自己的伞。回学校前的某日,又一个下雨天,我的伞和cpwang的伞同时失踪,好消息是我的伞找回来了,坏消息是cpwang的伞第二次没能找回来。看来下雨多的地方伞还是随身携带比较好。
--不记得cpwang的伞什么样了,是不是特别花哨,特别招生产线上的小女孩喜欢?或者...有人想通过他的伞和他搭讪?
地无三尺平,山也是少不了的。和十堰的山比起来,这边的山数量差不多,不过形态上区别就比较大了,十堰的山都是山脉一样的连绵不断的,这里的山多的是山包,类似于中心旋转体。
才去的时候每天吃完晚饭,我们若干人就一起去爬山散步,目标是办公楼旁的一个小山包,每次带路的都是hx,他也是十堰山区出来的。一边聊天一边爬上去用不了多久,但山上其实什么看的也没有,登不高也看不远,植物也没有什么好看的。由于此地偏僻,手机信号非常差,所以爬山过程中我们会随时随地掏出手机看信号,并互相比较,登山不赏风景,只赏信号。
--在移动信号如此之差的情况下,这个山沟里生活着一群短信王子,他们除了收发短信,最大的乐趣就是互相比较手机信号的格数,基本上只有看到基站手机信号格数才会满...
其实大家一直都想谋划找一座高点的山爬一爬,但都停留在嘴上,直到某天痛下决心,出发了。上路前首先甩掉了穿皮鞋的半仙刘和某人。接着穿过一个水泥厂,两条凶悍的小狗大叫着扑过来,还好,还好,有铁门隔开了,不过好像那狗准备钻过来....于是一路狂奔。
--都拉营的狗特别凶,某次散步路过某户院子,某条凶悍的大狗狂吠冲来,主人及时喝住时只差2cm就咬到我的手。
奔过了一系列小路,我们决定把目标选在高速路边上的一个山包上,爬上去可以看到日落,初步估算了一下山高度在400米左右。还是hx带路,一路沿最大斜率以最大速度向上,因为眼看太阳逐渐变暗。在快到山顶时,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心跳加速,呼吸散乱,这是传说中的高原反应么?休息了一下,还是咬着牙往上。其实这山算是野山,没有什么路的,尤其是快到山顶的那一段,最后手都是手脚并用地爬到了山顶,看到了高原上的日落,可惜由于高原反应高原日落是什么样已经记不起来了。被观赏了3分钟后,太阳匆匆下去了,天色在逐渐变暗,我们也该下去了,黑夜里也许会有若干双眼睛在注视着这群人...还是hx带路,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了山脚,最后安全回归。某人途中说看见一个白影一闪而过,难道又是狗?或者是其他的野兽?此行最大的物质收获是mjc挖了一株待放的紫百合花,带回去培育了,最后还开了花。
--又据cpwang回忆hx找到了曼陀罗花,不知道有没有人挖回去培育?
后来还爬山观过飞机,加上爬山赏信号,但在贵阳所有的爬山经历加在一起都不如这一次爬山观落日。
都拉营的产学研项目,从一开始双方各自就怀着不同的打算,这样的合作在经历了最初的一段激情之后,理所当然的进入了停滞状态和等待阶段,当然,专员们可不会就这么闲着。
都拉营的晚上,yu老师回去之后...
在网络端口被封锁连QQ都要找代理的的恶劣条件下,通过80、8080、21这几个有限的端口和人工搬运的移动硬盘,大家以1k左右的速率从伟大的教育网拉下了几十G的节目资源。
cpwang保持了连续5年的我猜收视记录,一集都没有丢下,坚持不懈的代表;
hx最喜欢的是动画片美鸟日记和听范玮琪的歌;
其他人都看电影,只要是没看过的,最重磅的是布鲁斯威利斯的whole ten yard,发现的经典片子,某些台词经常被提起;
yhc人称严两万的,总是在一个角落里打电话,时不时地发出类似吸气的奇怪笑声,经常是他一笑全场跟着笑;
--不知道这几个月严两万用去的电话费是多少,算下来南方汇通微硬盘倒闭也是有我们的一份功劳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日常的星际联赛和CS联赛这两种群众性电脑活动等等;
--所以学生还是学生,到哪里都会当作学校一样无忧无虑的去生活;
这样的日子久了也难免有些单调,不过在yu老板的倡议和支持下,黄果树之游排入了日程。hx去联系的旅行社,龙宫—天星桥—黄果树一日游。
--其实本来想自己去的,可是交通工具呀交通工具,还是不得已跟了团。
这天很早就起来了,好像是公司奔驰的面包车送我们到了市区,上大巴,一路睡觉聊天...
先到了龙宫,这个地方是一系列的溶洞,河在地上和地下都在流淌并溶解着石灰岩。远远就听到巨大的水声...下车来看到的却是一潭静水,坐了小船慢慢划过,旁边缓缓掠过一棵古树,仰头呼吸清凉的空气,意识变得空白彻底的放松了,进入了河水流淌腐蚀形成的溶洞,略带石灰味的水从洞顶上千奇百怪的石头偶尔滴下来,凉凉的落在身上,小船在时而狭窄时而宽阔的怪石间穿行,洞里是一个古老的世界,一切都是千万年的鬼斧神工,时间的造化触手可及...据说龙宫有10进10出,我们只是感受到了1进和1进的反向而已,可惜可惜。
小船原路出来了,上岸后沿着水声过去,是河水在一个洞口流出,水流本来就急,又被山洞加强,声音就特别大,顺便每人过去照了张相。
--此地有某个电视台的采访了路人骷髅,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一直很期待这个节目的播出,却一直没有等到。
又上了大巴,到了天星桥,这是个无聊的地方,在狭小的道路上一路走啊走,路边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摸的闻的,走啊走的走出来就结束了...下来就是向期待已久的黄果树进发了。
--路过了无数的水流,无论是河水、山边的滴水、还是水龙头滴水,每一个有落差有水的地方都会被cpwang解释为“瀑布”;
黄果树瀑布的解释可以归结到三种东西:黄果、树、瀑布,于是我们就和这三种东西合了影,以不虚此行。一路从瀑布下经过,这个季节水比较大,湿淋淋地感受了瀑布内部,但是黄果树瀑布这东西远看还是比近看壮观,走的时候听说这天有瀑布节,晚上有表演,可惜由于跟团没得看了。
--此处略去被万恶的旅行团带去购物等等耽误时间的行程,购物的特产也就是牛肉干、波波糖、天麻、灵芝之类在超市到处找的到更好更便宜的。
大巴把我们扔在了贵阳市区,经历了旅行团的吃不饱&不好吃的午饭之后,又累又饿,肚子们都觉得应该好好被慰劳一下,杀回都拉营大吃一顿。打的却不知怎么就穿过了陕西路,这次终于见识到贵阳著名的小吃一条街的壮观了,一路上千米,两边整整齐齐都是四方的摊位,整条路上都是行人、招牌、青烟、烧烤、炒饭...这是我见过最盛大的小吃街了,无论是气势上还是规模上。
--后来多次提议去吃,多次没有尽兴,在此声讨语言多于行动,且多次让牛蛙扫兴的某骷髅同学;
回到都拉营,来到我们指定的那家小饭馆,胖胖的老板娘一见我们就高兴,可惜效率太低,点完了菜之后就是无穷的等待,瓜子嗑完了一盘又一盘,终于在瓜子吃饱之前等到了上菜,最受欢迎的菜式是苦瓜炒蛋,当地的苦瓜香而不苦,配上当地的鸡蛋和饿极了的肚子就是人间美味,连点了两盘才罢休。战斗结束后,满桌的空盘子,一点残余都没有留下,照例,这幅景象被拍照留念。
--本来我是不吃苦瓜的,从这以后开吃,并且爱上了苦瓜炒蛋,但似乎只有贵阳的苦瓜才那么香,只有都拉营的锅才炒的出那种味道;
两大遗憾:小吃街和龙宫没有仔细挖掘,就是因为有遗憾,对贵阳还有再去一次的强烈愿望;
不得不说的是,都拉营的微硬盘公司是一个管理正规或者表面上看起来管理正规的公司,比如它有种种规定,比如它无视座落于一个山沟的事实却对员工作出周一到周五穿正装的要求,就像总挂在姚总嘴边的“我们是和IBM和MS一个级别的国际级大公司”。
既然自诩为正规的公司,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公司简介、各种规章制度之外,最重头的就是ESD培训,硬盘这种精密的电子产品,最害怕的就是静电放电引起的损伤,所以这里对ESD格外重视,从原理、流程、设备都有一系列的条款,学习完了,居然是...考试?90分及格?好在大家都是考出来的,无论如何都有办法pass。
--当年后来的那批人中,某某考试第一次没有过,到第二次才过的?被传为笑柄。
--ESD中还有一项是穿防静电服,不过被作为防空调服来用了。
所幸的是,我们以学生的角色,在GS没有受到过多非ESD条款的约束,可以无视上下班打卡时间,可以每天欣赏大群啃着包子穿着正装的白领们从市区赶来排队刷卡,也可以在中午、凌晨和随时哼着小曲出大门,只需对门卫晃晃黄色的胸卡。
--某个很女性化的男HR是我们的重点观察对象,每次以能见到他为乐、为荣、为幸。
不过也不是没有被纪律教育过,某日,为装配灵活,在研究完了一天的腰形孔和轴孔配合等等之后,回去途中在漫长的乘电梯过程中,我和cpwang不约而同地对电梯内的摄像头的转动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讨论之后,本着实践的精神用手测试了其转动,以估计其选用的配合...出门时,例行晃晃胸卡的程序就不够用了,被门卫拦住登记了姓名,第二天,又被某个部长客气的找去谈话喝茶...在以后的 电梯旅程中,我们的研究对象就转移到了扶手的钢板厚度是几个mm,螺钉的大小是M几之类的问题上去了。
--这次ZH为什么没有去受教育?因为他太懒,没有我们这么强的动手精神啊!
净房也就是硬盘的车间是都拉营最特别的地方,进去首先的是一排排闪着红灯间或有几个绿灯的测试架,然后经历复杂的更衣手续,头套、口罩、帽子、连体服、鞋都穿上之后再戴上类似外科手术用的塑胶手套,然后用去离子的水洗啊洗,用风吹啊吹...穿着这一套,除了眼睛,其他感官都给打了折扣,出汗量也大增...净房里大部分是工人手工装配,三三两两的设备还是不成气候,偶尔有几台机器却经常出故障需要干预,真正意义上的自动生产线还没有建立起来。
--曾经cpwang没开始带手套手就开始出汗,同去的几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包装完毕。
虽然在都拉营这个山沟里,GS还是集聚了许多国外的技术人员,以华人居多。我们的项目主管Jim(非产学研主管)是一个马来西亚华人,高且帅,各方面都相当优秀,具体点说就很难找出他的缺点;硬盘厂的生产主管Kiki,也是马来西亚华人,曾经是希捷的高级主管,有行业内非常强的经历,思路清晰。
其实GS是一个根和干都在国外的公司,从技术到市场,从研发到生产,从总裁到基层骨干,它在中国的唯一理由就是需要贵州政府提供所需的资金.....这是一个无数矛盾的综合体。
既然说到了GS,就不得不提起姚总...其人略胖,小眼睛,戴小眼镜,用hx的话形容,操一口典型的贵阳港台腔,官方身份是产学研专案组的主管,他本是销售人员,但由于HUST校友和贵阳人的双重身份,是与学生老师的沟通的理想人选。
由于GS贵阳总部座落在市区的繁华处,姚总在上任之后很久才姗姗来到都拉营这个山沟开会展示了GS的硬盘和他自己的风采。
接下来是姚总带领的花溪游:
一大早被拉出都拉营,大家在贵阳总部接受了姚总象征性的培训之后就驶向花溪,小而破的中巴车不停的发出爆炸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会抛锚或者变成自杀式袭击的汽车炸弹,一路颠簸总之到了花溪水库。不过,贵阳的破车怎么都被我们碰上了?
--说起这个培训,当初是某人提议的,姚总欣然介绍,是应该给你们做些培训,不过后来才发现讲师就是他自己,案例就是去花溪活动。
活动是大家冒雨骑车上山——嗯,此乃本人第一次骑车爬山路——好不容易骑到了山顶,坐船过了水库到一个布衣族的村寨:半山村。半山村可以理解为村子在半山腰上,或者说有个半边的山,村子里都是农家乐之类的地方,而且各户之间似乎竞争很激烈的样子,每家的厕所都不开放给外面。布依族的特点是不用瓦,用来代替瓦的东西是一片一片的页岩。在农家乐坐定了之后,一群卖烧烤的游击队围了上来,像擦皮鞋的一样他们烧烤的装备都可以肩挑手扛,卖的都是很迷你的东西,小豆腐块、小鱼、小虾...而且价钱不便宜。hx被人喊去打麻将,贵阳麻将,那些叫他的人大概以为他不是很会,开始就看见hx不停地掏钱出来,谁知临吃饭时他好像赢了不少。
--骷髅说没下雨?那也许是阴天或者前一天下了雨。
这里有特色的菜好像除了腊肉还是腊肉,还有蕨菜,还有一种把辣椒炸的很糊,吃起来就像是吃灰的东西,还有一种粘粘的褐色的块状物。酒是当地自酿的米酒,尝了一口,没有米酒的香味,倒像是掺了白酒。刚刚坐下,对着面前寥寥的几个菜正准备开吃,一群布衣族的妇女端着酒杯酒壶,唱着:远方的客人啊请你...飘逸地冲了过来,两个人堵住,第三个人开始朝cpwang嘴里灌酒,规矩是灌四杯,四杯下去后桌上就剩了那个孤单的红色身影在叹气:没义气啊没义气,整桌的人都做鸟兽散。
吃饱喝足了,坐船原路返回,途中两个喝醉了的台湾人或马来西亚人决定游泳过水库,不知道谁最后坚持游完了全程。骑车回去,这时候雨不大了,又是下坡,骑得很轻松,路边是一片一片的玉米地,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前面那个正是姚总,自行车后座赫然绑着几个顺手掰来的大玉米棒子,由于车速太快,玉米从车架上掉了下来,于是我们帮他捡起来,忘记当时姚总的表情了。
晚饭,花溪牛肉粉店,花溪有两家牛肉粉店:飞碗和王什么的,他们面对面竞争,价钱公道,5块钱一碗,每人一碗,大家随便吃...嗯,辣椒和醋随便放...坦白说:牛肉粉还不错。不过却没吃饱,而且姚总也好像没打算让我们吃饱。
回去的时候,连那个随时会爆炸的车都没得坐了,我们颠沛流若干小时离从一个郊区辗转回到了另一个郊区。
姚总从当初来时的意气风发到最后的无可奈何一定有不少豪言壮语或抒情感叹,我们听到的记得起的总是极少,还有许多遗失不可考证的经典就这样随风而去了,作为抢救性发掘的附录,此处记下姚总语录若干:
~~我的手机号码是13713700027,24小时开机 --给人一种半夜叫他起来上厕所的冲动
~~我当年号称90年代中关村三大汇编高手之一,每天对着三台电脑同时写程序...
~~我们什么都可以谈...
~~我把这个硬盘丢到桌子对角去,再捡起来,还可以用...
~~GS是和微软,IBM一个级别的公司...
~~贵阳的火锅,每天吃一种,可以吃一年都不会重复... --除了二进贵阳的骷髅,谁都没吃到过姚总的火锅
9月,离我们预定的离开贵阳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该画的图该做的交接都做完了,一行数人去到贵阳市区,又是坐破旧的大巴到了市区,又是在那个南方汇通棕床垫的巨大广告牌前面下车。
--南方汇通真是什么都做,和工业工程系很像,大家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太阳比较大,很不像贵阳秋天的天气,在广告牌的路口往西,发现了一个土特产店,乱逛乱看买了回去当纪念的东西——教师节快到了,我们也给yu老板挑了一样礼物,一个漆器的黑色烟盒,画着脸谱——之后是去超市的大采购,各类吃的、喝的、特产等等,满载回到都拉营。后来发现当时预备足足地准备火车上吃的东西终究抵挡不住秋夜的饥饿,都变成了夜宵被提前解决掉了,当然,考虑到进市区的不易,执行之前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的。
说起夜宵,都拉营还是很丰富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炒饭了,师傅打好若干个鸡蛋,炒好,从一个木桶舀出蒸好的米饭,加入红红的泡辣椒,三分钟以后色香味俱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泡的辣椒和里面的碎姜,简直是极品。每次晚上下班回去时,我们都会买一份炒饭,3.5元加0.5元多一个鸡蛋,再嘱咐师傅多加点辣椒,然后三个人分,一路走一路吃,等回到住的地方刚好吃,然后带着满足感洗澡休息。好几次夜里饿了,我自己一个人也会爬起来去买份炒饭吃,那个摊位生意不错,2点多还开着。贵州的泡菜很有特色,泡的那种辣椒正名叫糟辣椒,食堂粉粉酸酸的泡萝卜味道也很不错,可惜这种东西还是家里和小摊上做得好,别的地方再无法找到卖的。
--wcp在十里香烧烤摊前买过一串8个,油光闪亮,屁股尖处略带焦黑的烤鸡屁股,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穿在一起。
9月10日,教师节,在离开贵阳的前一天我们再次来到贵阳市区。把礼物送给了yu老板,他一边很诧异地问怎么知道他抽烟,一边决定请我们吃饭,逛了一圈把吃饭的目标瞄准了“满江红”鱼头火锅店。硕大的美味的鱼头,各种菜,yu老师一向很大方,大家也一向不客气...吃饱喝足了,yu老板怕我们饿,又去让lw给每人买个汉堡,盛情难却,艰难吃了下去。回去带着12分的饱意4个人挤在出租车的后座,以60kmph的速度在盘山路上转来转去,路上我居然吐出来了...到了都拉营,kl也随即吐了...那个罪魁祸首汉堡肯定是最先出来的。
--骷髅这么瘦的人还吐那么多,可耻的浪费。
9月11日,天还没亮,收拾好行李,交了钥匙,上了车,离开都拉营。待了3个月后,基本上也不会再回来这个机车厂了,ade,夜摊的蛋炒饭、树上熟了却没法摘的芒果、外宾楼门口的茅草、公司院子的鱼池...所以种种都拉营特有的东西。肚子还是不舒服,没有从那个汉堡的恶果中恢复过来,吃了碗面坐上了茅台王子号火车,吃了睡睡了吃一路向低海拔进发。
--火车上不停发短信相互提醒:翻身,上厕所。
9月12日,天也还没亮,和去的时候一样的大包小包,还有那包很重的书,我们回到了武汉,坐上了起步价3块的的士,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校园,睡觉。
--据说cpwang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刷那个牛蛙用一个夏天的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