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Starbucks射了出來
转自:向西村上春樹
短序
早前小弟撰寫了一篇有關Starbucks相片的文章,在高登及facebook引起了一些回響。
http://forum6.hkgolden.com/view.aspx?type=ED&message=3283308
================================================================
Starbucks 咖啡杯真係咁好影咩??
Facebook上,每隔一段日子,總是有些不太熟的朋友,走到Starbucks點一杯Cappuccino,然後莫名其妙的對著咖啡杯拍照,再放上網 跟朋友分享,他們有時喜歡不發一語,有時或會加一些意思似有還無的caption,例如「忙碌中喝一杯很窩心」,「味‧咖啡」。
這些愛分享的人很有小聰明,以四十元不到的價錢,就能夠告訴給幾百位朋友知,自己能夠跨過Starbucks的高消費門檻,也懂得從城市的急促節 拍中享受生活品味,是年輕有態度的優皮一族,是Starbucks這個魅力品牌的理想客戶群。如果品味及型格可以構買回來的話,買一杯咖啡比一部車的性價 比可能更高。可惜,把這類型的生活圖片上載也未免太做作,就像Starbucks menu上寫著的「Tall 」、「Grande 」、「Venti」,以意大利文表示飲品的大小,多鳩餘。
如果你把你新買的波子upload上網,我可以叫你帶我去兜兜風,如果我也有跑車,也可以跟你分享駕駛樂。但upload杯Starbucks 的Cappuccino上Facebook,是乜鳩意思?不會有人跟你研究太古廣場一樓跟四樓那間Starbucks煮咖啡煮得較香,我也不會留言跟你道,「可唔可以請我飲一啖?」。
這些人不是在分享,我也不認為他們在炫耀,他們只是在打飛機給人看。
==================================================================
本人明白,作為一個不常喝Starbucks,對Starbucks認識不夠真切的人,卻走去妄下定斷,寫下偏激暴力的文字,我可能有錯。因此,我已選擇放低成見,拋開既有觀念,隻身再到Starbucks一趟,或許我會改觀,果然,我對該番言論深表後悔。
一.
那個悠閒的清早,我向公司請了一天假,我打算抱著寫意的心境,隨意的選擇一間中環的Starbucks走進去,我回想,也許是忙碌的工作,令我對身邊的事物失去應有的情趣,每次到Starbucks,我也是匆忙的揮袖離開,對此我有一點抱憾,希望今次能夠得以補償。
那天,我第一次細心留意Starbucks的室內設計,原來那淡黃暖色系的燈光,很柔和,不刺眼亦不昏暗,恰到好處,是一個難以掌握的 critical point,配合顏色像泥土也像咖啡豆的裝橫,感覺舒適,想不到離開家中的睡床不久,竟踏進另一個夢幻。我閉合一下眼,那前半秒停留在腦海的景像,像化成 了一張遺失了的淡黃舊照片,當我還充滿著懷念的時候,把眼簾再次打開,那濛濃的記憶又再失而復得,我頓時很感恩,也活得快樂,我不禁對著含雜著咖啡香的 空氣,大聲說了句 :「You made my day!」
我同時也驚覺,從未試過有那麼強烈立即 update facebook status的衝動及慾望,我很想跟各方好友分享這刻真摰的感受,如果把上一段的文字打上facebook,細膩華貴的文筆應該吸引到不少朋友主動讚好 的,沒有的話也不要緊,我會以facebook message通知他們。
不過,我不自覺地大聲道了一句英文的舉動,引得旁邊的西裝友瞧了我一眼,這使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破壞了我的雅興,我理解,「You made my day!」這句英文,的確有點造作,但我又覺得,在一間充滿格調的美式咖啡店裏,說了一句奇連伊士活和列根也喜歡掛在口邊的美式俚語,是合情合理的。這個 point很好,要再加上去。
朝早來說,其實我不習慣利用流質的東西濕口,但今次,我選擇破例地叫一杯Ice Mocha暖一暖胃。
於是我走到櫃位跟店員道:「比杯Ice Mocha我, 細杯就得。」「係咪即係Tall Size?」對於店員的反問,我如夢初醒,我盯著櫃台上用來向客人展示容量大小的空咖啡杯,沉默起來,原來我忘記了,Starbucks小杯裝的咖啡是叫 做Tall,對此,我開始有一點點的感觸,我想起了自己的身高,就跟Starbucks的小杯裝咖啡一樣,是矮小,是被忽視,也可能是最便宜的一群,在標 準高登人眼中,我不是一個完全的男人,因為我連175cm也沒有,而且來中環,更要倚賴交通工具。
你們不會明白,身高沒有健全發展的男人是如何淒楚,小時候排隊永遠也是最前幾位,要好的同學總排到最後,這也算。求偶時,我不敢向比我高的女生打 主意,選擇比一般人少,這也罷。最撚慘的是,這個年頭,很多香港青年梳周柏豪的Allback髮型,還記得那次看《加勒比海盜4》,當整套電影只有字幕是 3D的情況下,還要被Gel得不夠貼服的Allback頭,阻檔了整行立體的字幕。
原來作為一個矮仔,連欣賞3D字幕的權利也會被剝奪,我開始反思我在這三維世界生存的意義。
多得店員親切的溫馨提示,也多得Starbucks的寬容大量,我今日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原來矮小而卑微的一群,也可稱為「Tall」。
這個餐牌命名哲學真很的聰明而大方,絕對可以解決很多無謂的衝突。試想想,排你前面,做摩根士丹利的西裝友,叫了一大杯Frappuccino, 而你卻因為不夠錢,只付得起小杯裝的Cappuccino,當你跟店員點咖啡時,你發現你有一點點的自卑,於是輕輕地說了聲「short」或 「small」這些so negative的字眼,你會好撚upset,你會開始仇富,反問自己為何那麼窮,為何有錢人可以付得起20安士的飲料,而你只能享有12安士,這時社會 又再分化,階級鬥爭的火屎又會再次燃起。
但是Starbucks這間良心企業,沒有輕視我這種弱勢社群,它更從餐牌著手,促進這個多元社會的共融,他竟然把我稱為「Tall」。我從來沒 有想過,叫一杯咖啡可以那麼勵志,那麼感動,我也醒起,其實我們香港人有時也有這一種大智慧,我們喜歡把殘障人仕叫成傷健人士,不是動聽很多嗎?
我想起自己那篇九屁不通的文章,是多麼的大言不慚,竟然批評Starbucks menu上寫著的「Tall 」、「Grande 」及「Venti」,以意大利文表示飲品的大小是造作,是多鳩餘。此刻,我體會到多鳩餘的其實是我,內疚的我,聲音顫抖了起來:「Sorry..我要 Tall就ok..Sorry..」「咁又唔洗Sorry」店員說完,更向我報以一記親切的微笑,他,竟然說不用sorry,店員的回答,仿佛代表 Starbucks寬恕了我這個凡夫俗子,我從他手中接過單據的剎那,差一點就嗚咽起來。
獲得星巴克的饒恕,我開始對塵世改觀,但一憶起我前幾日憤世而且污穢不堪的思維,我就覺得自己可恥及羞愧。
那幾天,有不少人,不滿我在facebook上關於starbucks相片的言論,他們被觸動到或多或少的神經,然後走到我的facebook page留言,對於這些反對聲音,其實有部份我認為很合理,因為我承認我的文字有點過激。
另一方面,有一部份留言的人,我實在不能以常理去理解,我在文中其實一再強調我不是拒絕所有類型的分享,我只是針對很少部份的分享行為,但他們有 些人,似一頭患有閱讀障礙兼發了情的狗公,走來胡亂撒野,說到我好像扼殺了他們所有分享的專利權,更有人無里頭地搬Mark Zuckerberg出來,說對比起他偉大的成就,我什麼也不是。其實我明白我資差不差,但把我跟身家過百億的facebook創辦人混為一談,是太過獎 了。
又有一些,又說愛分享與我何干,「關我Q事」,我想說,如果「關你Q事」四字可以解決問題的話,世間很多事情其實也沒有討論價值,讀社會科學,文化研究,這些別人眼中是水泡科的人,會好淒涼。
更有一位小妹妹,似乎找不到批評我的理據,嘗試連我的筆名也取笑,對此我很傷心,「向西村上春樹」這個高登user name及筆名,我是用了兩個晚上棟高床板來構想的。
的確,我曾經有一點氣憤,我那時在想,這些看不懂意思但又要表達不滿的人,不是一個又一個活脫脫的傻迫嗎?正當我打算幼稚而迂腐地,續一把他們的回應反駁 前,幸好,我來了一趟星巴克,然後我這個惡名昭彰,喜歡使用軟暴力的嘍囉,就被這慈悲的星巴克普渡了,濟世為懷的星巴克,又阻擋了一場因果相纏沒完沒了的 紛擾。如今,我的心境純潔得像牛奶一樣,如果星巴克能夠給予我一個法號,我的法號,希望能叫「Latte」。
我決定洗心革面,從Starbucks中,學懂大方及包容,我開始少說為妙,因為我明白到「妄語種惡業,淨口修善因」的佛學道理,這十個字,是覺 光法師於多份報章刊登的回應聲明的一條大題,他當時反指《蘋果日報》有關於發展慈山寺計劃的報導內容失實,誰對誰錯我不知道,但這條題,我好撚鐘意。
不過,還是陶傑醒目,他很早前已寫過:「天外的風景 ,你見過了 ,回到人間 ,對於許多無聊的紛擾 ,學會了 「笑而不語 」,這一份功夫 ,就是智慧吧 !」我也要領悟這種智慧,所以面對反對聲音,我決定採取三不政策,「不回應,不刪帖,不give a shit」。
屌,不好意思,又說了句英文粗口。
身處星巴克的我,感到脫胎換骨,今天果然是值得記念的一天。其實當我還在睡眼惺忪的清晨,我就知道我受幸運所眷戀,因為我在巴士站附近的街角,從那一羣收集報紙去變賣的阿公阿婆手中,成功搶到了爽報。
我看爽報,只為陶傑的專欄,說來有點難為情,其實我已仰慕了他很多年,他在《色錮》那情色文學故事中的第五節,有以下經典情節:「你一定奇怪,為 什麼我有如此文學修養了,告訴你,因為我時時讀陶傑的專欄,他也是在英國讀書的,We speak the same language,陶傑的英文程度如何我不知道,他的性生活,我更No idea;而他的中文,我要很內疚地承認,我要多向他學習。」雖然以上文字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是我看完之後覺得非常之有親切感,因為每一字每一句也像由 我親口說出來,也是我的心底話,我白癡地幻想,這是他為我寫的讀白。
說起陶傑,我有個更加不可告人的怪癖,有時在夜深人靜,寂寞難耐的時候,我會把收音機的頻道扭到雷霆881,一邊聽著陶傑先生主持的光明頂,一邊 再從書架上,拿出《泰晤士河畔》-一本榮獲中文文學雙年獎,也是陶傑先生寫的散文傑作,然後我害羞地,靜靜地把它拿進廁所,對著它,自讀了起來。不要心 邪,是讀書的讀,如果你看錯,證明你自瀆得眼也幪了。我很愛護那本書,那244頁的書,沒有任何汁液沾著,每一頁,每一版,從二零零四年二月購買至今,依 然是可以揭開的。
更難為情的,我不太想說,我竟然因為陶傑在Warwick畢業這個簡單的理由,也選擇仿傚他而到英國的Warwick升學,這實在太膚淺了,我是絕不會公 開承認的。我亦試過為陶傑先生而傷心了起來,幾年前,有隻瘋狂畜牲竟罵他是XX才子,那兩隻字實在太污穢太侮辱,我不想打出來,我那時極度痛憤,於是連續 十九幾個晚上也失眠了..扯得有點遠,不想再提。
雖然我身上袋著一份爽報,遺憾的是我不可以拿它出來細閱,在很多人眼中,那是不雅物品,因為陶傑先生在爽報的情色文學專欄,被許多佔據道德高地的衛道之士批評其淫褻內容荼毒青年,在此我不想評論,因為作為一個會拿陶傑的文章來自讀的粉絲,是存有偏見的。
到任何一間莊嚴的寺廟你也不會吃狗肉,去高格調的Starbucks當然也不可以看咸報。但沒有書報來配合Starbucks的優閒感覺去消磨時 間,沒有書報去襯托Starbucks咖啡去分享照片,豈不是太過單調?幸好我有備而來,早已帶備了一本非常適合在中環閱讀的英文書
從前的我,是自私而我行我素,總是自閉地在別人眼中的毒男房間中咀嚼書本;當下的我,很想在這優雅的環境中,拿出一本上佳的書本,把小小的知識財富跟身邊的人分享。
今天幸運地,我隨身帶備了一本由英國人John Lanchester撰寫,叫《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的一本書,它由外至內,都是一本佔盡地利的好書。外觀上,那紅如烈焰的封面,無論拍照upload上facebook和拿著它在 Starbucks中展耀,在昏暗的環境中也相當奪目,可算動靜皆宜,最重要的是,它英文書名夠長而且搶眼,令人一看便聯想到書的主人有著能跟中環這個國 際金融中心互相配合的國際視野。
書的題材,也非常適合這裡的上班一族,切合中環核心價值。處身這間Starbucks的客人,多從事銀行,律師樓,和會計師行,他們會浪費時間不 切實際不思進取地看巴金或者冰心的散文作品嗎?講究經濟效益的他們是絕對不會的,他們而是會聰慧地花時間,看看《巴菲特:從100元到160億》或是《富 足一生 - 東尼投資十大心法》這類型的書。我手上的書雖然不是直接教人投資致富,但如果這些中環人稍為對閱讀有些熱誠,也應對《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這本書略有所聞。
這本解讀歐美債務危機,猛烈批評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書,2010年推出時,當時財經界人仕認為環球經濟已明顯復甦,指這本書不合時宜,嚴重誇大了危 機;但2011年的今天,全球股市又面對債務違約危機而大幅震盪時,我不禁佩服這位英國作者的眼界和思維,一想起就有點興奮,忍不著在Starbucks 中把這紅紅的書像奧運聖火般高舉起來跟眾生分享。
我一直期望,我邊舉著這好書邊找尋座位時,會有高盛的基金經理覺得本人是位跟他很投緣的智者,然後邀請我坐低喝杯咖啡,慢慢詳談美國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 將會如何影響亞洲的金融市場,又或者會有個剛剛fresh grad便加入了德勤做會計的小女孩,體會到同事們全都枯坐乏味,看見手持該書的我,猶如發現亂世下的一股清泉,渴望提升自己的閱讀品味而跟我交換電話。 可惜世事難料,我只是見到一個二個愁眉深鎖的西裝友。噢,我忘記了,我到Starbucks的前一天,剛好恆指便錄得四連跌,累挫千六點,毫無疑問,面前 那堆中環西裝友持有重貨,又準備迎接另一個審判日。
那麼當他們在跌市的陰霾下走來買一杯咖啡歇息時,如果我拿著一本講述他們惡夢的書,那不是更注目嗎?果然給我說中,很快有位西裝友獨具慧眼,向我 的書掃視了一下,他知道這舉動給我發現了,好像有點不好意思,然後眼神回避而閃縮地,低下頭,略有所思,再也沒有抬起頭來,我肯定,他對這本書是有所認識 的,但他就是偏不想面對股票貶值的原因和真相,這些令他欲哭無淚的現實。
他的眼神和舉止其實有點似曾相識,記得最近某個週三的上午,我從旺角坐火車到羅湖時,我看見有位穿著利物浦波衫的球迷,抬著頭,留心地觀看電視機 播出的有線新聞,直至新聞播到「歐聯戰報」時,他瞪一瞪我,然後尷尬地,低下了頭,再沉默地,離開了本身的座位,走到了靜音車廂。我發現,原來面對挫敗, 社會上太多的人會選擇逃避,不願面對。
對不起,有點大意,其實作為一個阿仙奴球迷的我,今年是不應該多言的。
巡視了整間Starbucks,幾經辛苦,找到個沒有客人佔用的位置,我望一望天花版,發現燈光理想,射燈不在在頭殼頂上方,而時在靠側的位置,這樣的光源,陰影比較突出,無論拍攝書本或Starbucks的咖啡杯也會比較有層次及立體感。
回眸向櫃位一看,原來那杯期待已久的Ice Mocha終於由專業的咖啡沖調師炮製好,於是我先把那本紅當當的《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大力啪一聲放在枱上,以響亮的聲音,向其他客人宣示我於這張桌子上的主權,然後再安然地走到櫃位,拿取那杯我夢寐以求的Ice Mocha。我終把那Ice Mocha成功緊握在手,但望著那綠色的logo,突然又感到迷茫,心中產生一個疑問,我是應該用什麼風格去拍攝這杯星巴克的咖啡,以及應該分享些什麼 呢,對於分享,我實在不在行,我承認我個人感情上曾有缺失,本人從不懂怎樣公開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其實好應該預早向身邊的同事及同學多多學習,我從facebook中知道,他們永遠到Starbucks都是感情豐富,多愁善感:「什麼風把我 吹來咖啡廳?是那滿載相思的秋風!」又或者「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到了巴黎闖蕩,我卻瑟縮於旺角Starbucks的一角,」
曾幾何時,還未切來訪過Starbucks,的確認為那是造作,無病呻吟,發花癲的舉動。但現在我明白,他們拍出的照片及附帶的文字,其實充滿感染力,喝咖啡喝出一篇圖文並茂的散文詩,我怪錯了他們。
我更甚至認為,村上春樹來到Starbucks,就算不影相,也一樣會忍不著嘆一口氣,然後update status道「有時,所謂人生,不過是一杯咖啡所縈繞的溫暖。」另外,如果他早就喝過Starbucks的咖啡,可能他不會寫「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 忌」這旅遊小品,而是改為寫「如果我們的語言是星巴克」這可以解讀人生的咖啡指南。
但可惜,我不是村上春樹,我還是未想到應該抒發什麼情感,但我明白所謂無圖無計傾,影像是跟文字同樣重要,所以我決定從攝影風格入手..
九
影咖啡,似乎最流行是以iphone再配上instagram這個app,對著一杯完美無暇的咖啡拍照,配以偏黃多雜訊的懷舊特效,再 upload上網。恕我這個外行人多言,這種相片風格,雖然跟咖啡廳的情調相當配合,但個人認為流於表面,停留在色彩跟構圖這些簡單層次,沒有什麼意境可 言。
關於意境,我在想,我是否應該參考一些知名攝影師呢?我對攝影師其實認識不多,香港的,第一時間想到葉青霖,可惜,這位星級攝影大師,無里頭走去 台灣出家,回來後改名為常霖法師,還聲稱自己的攝影哲學己昇華至另一個更高層次,叫做「攝影禪」,第一次聽到這個term的時候,當堂打了個冷震,實在難 以提起興趣欣賞他禪修的作品。
還是一海之隔的荒木經惟更有藝術感,這個別人眼中專影女人裸照的痴線佬,他的作品其實充滿意境,在女人和性器官背後,他的照片其實可以用生與死的 主題去解釋作品,他說過,他自己沉迷於步向死亡時所展現的情慾,也是瀕死之際相互背離又交纏的愛慾。他隨了叫雞會拍攝妓女外,他試過在憤場附近拍花,也親 手影父母的遺容,老婆過身後,還偷了她一小撮陰毛來拍照留念,荒木經惟就是一個一生穿梭於生死愛慾間的人。
我很想破天荒地以這種生死之間旳情慾概念,來對著我的Ice Mocha拍攝,這意境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我不相信有人如此拍過咖啡。這可行嗎?荒木經惟曾說過,在他心目中最好的作品,就是在死亡的場域當中,滿足地 對著它拍照。在我附近,一杯杯喝完被丟棄的咖啡杯,一個個死氣沉沉的西裝友,還有他們腦海中一張張他們提心吊膽準備打靶的牛證,氣氛來說,這裡跟本就是一 個憤場,我也會拍得好作品。
他瀕死之際的慨念,更可套用於這裡的主體建構,我決定拍攝一杯所剩無幾,差不多喝乾喝淨的Ice Mocha,當一杯原本甜蜜的瀉出來的朱古力咖啡,被吸吮得只剩下冰塊,那凝聚出來的凋零冷漠感會相當強烈,很有死寂的感覺。不要以為這很容易啊,很多人 買了一杯三十幾蚊的咖啡,不拍張照upload留念和分享才開始喝,是很難過到自己那關的。
色彩方面,荒木經惟的作品,總是以黑白彩色菲林,一系列反覆交錯地展現,他覺得這樣更反映到悲歡無常的人生。這個idea我最喜歡,我也打算梅花 間竹地的upload相片,upload完一張黑白的,下一分鐘upload一張彩色的,持續半個鐘,這樣facebook主頁的視覺效果會相當震撼,那 我的1400個朋友應該會感到滿意。啊,忘記了,當中有1350個是玩開心農場認識的,希望那些農夫會懂得欣賞吧。
但是問題來了,要有情慾,就有性的聯系,要有性,當然最直接就是做愛,難道性經驗不足的我還要跟咖啡杯做起愛來嗎?我不知道,但當我啜了一口Ice Mocha,再望著那杯上的美人魚,我發現,我已微勃起來。
是什麼因素令我產生性興奮呢?是那印在咖啡杯上那二次元Logo嗎?我不清楚,那感覺很奇怪,似乎難以解釋,就像一清早剛睡醒時無莫名其妙地勃起,外國人叫那做Morning wood的情況。
當我還在思索為何我的褲檔內會撐起一個帳篷時,突然傳來一句嬌柔的國語:「先生,我可以坐這裡嗎?」我抬頭一瞧,赫然呆了片刻,面前的女人,實在 驚豔,她雙眼圓溜,晶瑩剔透得像兩汪秋水,她鼻樑挺直但不浮誇,非但沒有搶走那薄薄粉紅嘴唇的風頭,反而配成兩件細致的精品,雖然有點不禮貌,但我眼光順 著她一把自然而修長的捲髮往下打量,她穿了一套低胸的碎花連身背心裙,直覺那是Versace的出品,裙不是緊身修腰剪裁,但也輕易看得出她玲瓏的曲線。
她行頭十足,手肘挽著一個Hermes的米白色Birkin Bag,本窮撚對這些品牌並不熟悉,但由閱讀報紙娛樂版所累積的知識告訴我,這至少要七皮野一個。順理成章,我視線續向下掃,她大小腿白滑得似用鼎湖的山 水豆腐造出來,一點多餘的肉也沒有存在,但可是,她那一雙鞋出事了,我竟然看到,她穿了一對中小學生上學才會穿的那種黑色鈍頭皮鞋,還有那令她走路舒服一 點和可以索汗的白色半統襪,本人覺得這黑白配的國寶,是當代中國婦女走向現代化之路的最大屏障。我不排除那雙鞋價值連城的可能性,但恕我品味有點高登化, 我情願她穿著旺角中心百五蚊對的高跟鞋和花園街二十五元一對的黑絲。
撇掉那雙腳的少許瑕疵,這名少婦,質素其實絕對不比楊冪和范冰冰那些一等一的北姑差,我的推斷估計,她並不是富二代,她嬌媚的表情和聲線,沒有散發出一點與生俱來的氣焰,而且那雙皮鞋和白襪,仿佛告訴我她還是在蛻變中的蝴蝶,眼前的女人,似乎是最近幾年才富起來。
從她不是富二代的推斷,加上她傾國傾城的外表,和她那抑揚頓挫高低婉轉的山西腔,我大膽地假設,她從前是個在一間山西煤礦企業的總局中領著千八元 薪水的接待員,上班三天,便被剛從俄羅斯傾生意回來的老闆發現,即晚就被已婚老闆「潛規則」了,於是工作不夠一星期,便成為一位月薪三萬五的祕書,後來一 次煤礦瓦斯意外,正巡視工場的老闆娘被活活炸死,喜氣洋洋的老闆便決定再婚,開始新生活,一擲四千萬買入一個中半山單位作投資移民,眼前的美女便名正言順 成為老闆的正室,也成為一個香港人。
這種女人很有錢,但內心其實很寂寞..
我告訴你們,這種女人很有錢,但內心其實很寂寞,人生路不熟,在港沒什麼朋友,變得一整天也活在中環的石屎森林中。
老公出外工幹的話,她一早起床就是來Starbucks喝咖啡吃早餐,之後到置地shopping,午餐到文華東方酒店食個lunch set,有時下午iphone又沒電了,她會先到IFC的apple store買台全新的iphone,然後又再到太子大廈的Cova食一些甜點作下午茶。看似寫意,但日日如是,天天就是這樣的過,她心靈會越來越空虛,用大陸的方式來表達的話,她其實很郁悶,平淡的生活使自己內心充滿糾結,可謂一場有錢女人的杯具。
向這種女人埋手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她一坐下來,在跟她共享咖啡的時光中很容易可以跟她打開話題匣子,最重要是面對國產美女,一定要鎮定一點,千萬不要顯露出平常叫雞或揼邪骨時的壞習慣和淫相,不要一開口就問她的祖籍,技師號碼或上班時間。
要知道,我有的是年青和活力,那是她老公唯一所缺乏的,只要我簡單地布以一記簡單的微笑,再加上一句破冰台詞例如:「我可以買杯 Americano給你嗎?」,一旦打開缺口,我就可以跟她無所不談,她也不會膽怯和害羞,剛來港的她,會以為在這個開放社會中的一間美式咖啡店中,有陌生異性跟自己搭訕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當我成為一個罕有地可以跟她混熟的本地朋友後,我甚至可以向這已婚少女作出越軌的挑逗,找個機會在她老公外出的空隙中填補她心靈和身體上的那個空洞。
可是,我沒有那樣做,老早就扯了旗的我,我發覺我對眼前的女人其實不屑一顧,不知怎的,由我拿著咖啡杯然後吸了一啖那一剎開始,我好像已心有所屬。
由於過了一千七百字的篇幅,我還未作出回應,她尷尬地笑了笑,然後忍不住再問多聲:「先生,我可以坐這裡嗎?」雖然有點殘忍,但還是我冷淡而決絕 地道了一句:「不可以。」她臉上帶有一點點遺憾地離開了我的視線範圍,我沒有後悔,因為我不想令她對我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而且,她坐在我的對面是全沒 意義的,你見過有朋友到Starbucks會拍下坐對面的北姑而不是拍自己的咖啡嗎?
她繼續尋覓著一個可容下她的位置,途中更不期然向我回首數次。在她眼中,我似乎是一個冷漠孤僻的浪子,但我想告訴她,我只是一個喜歡喝咖啡的普通人而已。我再把吸管放入口中,輕輕一啜,香濃的Mocha再次滑過喉嚨..
我望著那轟然隆起的褲檔,心裡一陣莫名其妙的激動,我實在想不通是什麼使我興奮起來。是那緩緩撕開飲管紙套的動作令我聯想到打開condom包裝的手勢 嗎?是logo上那全裸的雙尾美人魚,把兩尾分得極開拉至頭頂的姿勢令我想入非非?還是星巴克的慈悲與高貴觸動到我的心靈?
我不清楚,但當甜滑的朱古力咖啡流進我肚內,我突然又想起一個科學一點的說法:咖啡因那耐人尋味的苦澀一向醒腦提神,有助性興奮不足為奇,加上 Mocha的朱古力糖漿,當中含有可可鹼及苯乙胺,是有一定程度的催情作用。我想起我認識的一些女孩子,也曾upload過Godiva的朱古力上網,然 後說什麼「每一口也是戀愛的滋味」,我不苟同,他們並不知道朱古力跟春藥的成份其實很類似,他們只是把生理現象浪漫化,乜撚野戀愛滋味? 食完春藥想扑野咪出聲囉。正如我,我也沒有否認自己在人來人往的Starbucks中扯旗。
實在有點猴急,很快我已把那Ice Mocha差不多喝乾,當我看到那堆正在溶解的冰塊,還有傾聽著那用力把剩餘的飲料吸啜時發出的雜聲,那垂死掙扎中的呻吟,我想那個時候便是拍攝分享的 magic moment。我拿出我的iphone,把枱上的咖啡配置到適合的角度,再配上一本《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作襯托,然後我在保持著性興奮的狀態下向這Ice Mocha不斷按下快門,繼而,我將這充滿荒木經惟式死寂和色慾感覺的寫真作品upload到facebook上。當然不少得一段畫龍點睛的 caption: 「人在金融風暴中打轉,心情跟恆指一樣忽上忽落,幸好還有恬靜的Starbucks和John Lanchester這智者的書陪伴我在這風眼中稍作喘息。」
一連串複雜的動作使我平息靜氣,我好像開始稍為微軟,但當我更新完的facebook頁面後,發現原來已經有朋友開始欣賞我那些藝術般的照片而按 下那個like的按鈕,我又再度亢奮起來,八個,九個,十個,每一個like就像每一下前後郁動的活塞動作,我實在難抵心中的激動,左手緊握Ice Mocha,右手牢牢地拿著iphone,閉合雙眼享受這非凡的境界。旁人眼中我可能只是在自慰,但我絕對不這樣認為,你見過有人自慰可以不用手嗎?我反 而覺得我這個狀況,不是自慰,而是跟Starbucks個品牌在翻雲覆雨。
高潮來臨前的一剎,今次腦海並不空白,反而出現一個念頭,如果,上天能夠賜我一個願望,我好希望,我可以拿著Ice Mocha,但射出的是Espresso,一杯濃烈熱燙的Espresso。
-完-
短序
早前小弟撰寫了一篇有關Starbucks相片的文章,在高登及facebook引起了一些回響。
http://forum6.hkgolden.com/view.aspx?type=ED&message=3283308
================================================================
Starbucks 咖啡杯真係咁好影咩??
Facebook上,每隔一段日子,總是有些不太熟的朋友,走到Starbucks點一杯Cappuccino,然後莫名其妙的對著咖啡杯拍照,再放上網 跟朋友分享,他們有時喜歡不發一語,有時或會加一些意思似有還無的caption,例如「忙碌中喝一杯很窩心」,「味‧咖啡」。
這些愛分享的人很有小聰明,以四十元不到的價錢,就能夠告訴給幾百位朋友知,自己能夠跨過Starbucks的高消費門檻,也懂得從城市的急促節 拍中享受生活品味,是年輕有態度的優皮一族,是Starbucks這個魅力品牌的理想客戶群。如果品味及型格可以構買回來的話,買一杯咖啡比一部車的性價 比可能更高。可惜,把這類型的生活圖片上載也未免太做作,就像Starbucks menu上寫著的「Tall 」、「Grande 」、「Venti」,以意大利文表示飲品的大小,多鳩餘。
如果你把你新買的波子upload上網,我可以叫你帶我去兜兜風,如果我也有跑車,也可以跟你分享駕駛樂。但upload杯Starbucks 的Cappuccino上Facebook,是乜鳩意思?不會有人跟你研究太古廣場一樓跟四樓那間Starbucks煮咖啡煮得較香,我也不會留言跟你道,「可唔可以請我飲一啖?」。
這些人不是在分享,我也不認為他們在炫耀,他們只是在打飛機給人看。
==================================================================
本人明白,作為一個不常喝Starbucks,對Starbucks認識不夠真切的人,卻走去妄下定斷,寫下偏激暴力的文字,我可能有錯。因此,我已選擇放低成見,拋開既有觀念,隻身再到Starbucks一趟,或許我會改觀,果然,我對該番言論深表後悔。
一.
那個悠閒的清早,我向公司請了一天假,我打算抱著寫意的心境,隨意的選擇一間中環的Starbucks走進去,我回想,也許是忙碌的工作,令我對身邊的事物失去應有的情趣,每次到Starbucks,我也是匆忙的揮袖離開,對此我有一點抱憾,希望今次能夠得以補償。
那天,我第一次細心留意Starbucks的室內設計,原來那淡黃暖色系的燈光,很柔和,不刺眼亦不昏暗,恰到好處,是一個難以掌握的 critical point,配合顏色像泥土也像咖啡豆的裝橫,感覺舒適,想不到離開家中的睡床不久,竟踏進另一個夢幻。我閉合一下眼,那前半秒停留在腦海的景像,像化成 了一張遺失了的淡黃舊照片,當我還充滿著懷念的時候,把眼簾再次打開,那濛濃的記憶又再失而復得,我頓時很感恩,也活得快樂,我不禁對著含雜著咖啡香的 空氣,大聲說了句 :「You made my day!」
我同時也驚覺,從未試過有那麼強烈立即 update facebook status的衝動及慾望,我很想跟各方好友分享這刻真摰的感受,如果把上一段的文字打上facebook,細膩華貴的文筆應該吸引到不少朋友主動讚好 的,沒有的話也不要緊,我會以facebook message通知他們。
不過,我不自覺地大聲道了一句英文的舉動,引得旁邊的西裝友瞧了我一眼,這使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破壞了我的雅興,我理解,「You made my day!」這句英文,的確有點造作,但我又覺得,在一間充滿格調的美式咖啡店裏,說了一句奇連伊士活和列根也喜歡掛在口邊的美式俚語,是合情合理的。這個 point很好,要再加上去。
朝早來說,其實我不習慣利用流質的東西濕口,但今次,我選擇破例地叫一杯Ice Mocha暖一暖胃。
於是我走到櫃位跟店員道:「比杯Ice Mocha我, 細杯就得。」「係咪即係Tall Size?」對於店員的反問,我如夢初醒,我盯著櫃台上用來向客人展示容量大小的空咖啡杯,沉默起來,原來我忘記了,Starbucks小杯裝的咖啡是叫 做Tall,對此,我開始有一點點的感觸,我想起了自己的身高,就跟Starbucks的小杯裝咖啡一樣,是矮小,是被忽視,也可能是最便宜的一群,在標 準高登人眼中,我不是一個完全的男人,因為我連175cm也沒有,而且來中環,更要倚賴交通工具。
你們不會明白,身高沒有健全發展的男人是如何淒楚,小時候排隊永遠也是最前幾位,要好的同學總排到最後,這也算。求偶時,我不敢向比我高的女生打 主意,選擇比一般人少,這也罷。最撚慘的是,這個年頭,很多香港青年梳周柏豪的Allback髮型,還記得那次看《加勒比海盜4》,當整套電影只有字幕是 3D的情況下,還要被Gel得不夠貼服的Allback頭,阻檔了整行立體的字幕。
原來作為一個矮仔,連欣賞3D字幕的權利也會被剝奪,我開始反思我在這三維世界生存的意義。
多得店員親切的溫馨提示,也多得Starbucks的寬容大量,我今日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原來矮小而卑微的一群,也可稱為「Tall」。
這個餐牌命名哲學真很的聰明而大方,絕對可以解決很多無謂的衝突。試想想,排你前面,做摩根士丹利的西裝友,叫了一大杯Frappuccino, 而你卻因為不夠錢,只付得起小杯裝的Cappuccino,當你跟店員點咖啡時,你發現你有一點點的自卑,於是輕輕地說了聲「short」或 「small」這些so negative的字眼,你會好撚upset,你會開始仇富,反問自己為何那麼窮,為何有錢人可以付得起20安士的飲料,而你只能享有12安士,這時社會 又再分化,階級鬥爭的火屎又會再次燃起。
但是Starbucks這間良心企業,沒有輕視我這種弱勢社群,它更從餐牌著手,促進這個多元社會的共融,他竟然把我稱為「Tall」。我從來沒 有想過,叫一杯咖啡可以那麼勵志,那麼感動,我也醒起,其實我們香港人有時也有這一種大智慧,我們喜歡把殘障人仕叫成傷健人士,不是動聽很多嗎?
我想起自己那篇九屁不通的文章,是多麼的大言不慚,竟然批評Starbucks menu上寫著的「Tall 」、「Grande 」及「Venti」,以意大利文表示飲品的大小是造作,是多鳩餘。此刻,我體會到多鳩餘的其實是我,內疚的我,聲音顫抖了起來:「Sorry..我要 Tall就ok..Sorry..」「咁又唔洗Sorry」店員說完,更向我報以一記親切的微笑,他,竟然說不用sorry,店員的回答,仿佛代表 Starbucks寬恕了我這個凡夫俗子,我從他手中接過單據的剎那,差一點就嗚咽起來。
獲得星巴克的饒恕,我開始對塵世改觀,但一憶起我前幾日憤世而且污穢不堪的思維,我就覺得自己可恥及羞愧。
那幾天,有不少人,不滿我在facebook上關於starbucks相片的言論,他們被觸動到或多或少的神經,然後走到我的facebook page留言,對於這些反對聲音,其實有部份我認為很合理,因為我承認我的文字有點過激。
另一方面,有一部份留言的人,我實在不能以常理去理解,我在文中其實一再強調我不是拒絕所有類型的分享,我只是針對很少部份的分享行為,但他們有 些人,似一頭患有閱讀障礙兼發了情的狗公,走來胡亂撒野,說到我好像扼殺了他們所有分享的專利權,更有人無里頭地搬Mark Zuckerberg出來,說對比起他偉大的成就,我什麼也不是。其實我明白我資差不差,但把我跟身家過百億的facebook創辦人混為一談,是太過獎 了。
又有一些,又說愛分享與我何干,「關我Q事」,我想說,如果「關你Q事」四字可以解決問題的話,世間很多事情其實也沒有討論價值,讀社會科學,文化研究,這些別人眼中是水泡科的人,會好淒涼。
更有一位小妹妹,似乎找不到批評我的理據,嘗試連我的筆名也取笑,對此我很傷心,「向西村上春樹」這個高登user name及筆名,我是用了兩個晚上棟高床板來構想的。
的確,我曾經有一點氣憤,我那時在想,這些看不懂意思但又要表達不滿的人,不是一個又一個活脫脫的傻迫嗎?正當我打算幼稚而迂腐地,續一把他們的回應反駁 前,幸好,我來了一趟星巴克,然後我這個惡名昭彰,喜歡使用軟暴力的嘍囉,就被這慈悲的星巴克普渡了,濟世為懷的星巴克,又阻擋了一場因果相纏沒完沒了的 紛擾。如今,我的心境純潔得像牛奶一樣,如果星巴克能夠給予我一個法號,我的法號,希望能叫「Latte」。
我決定洗心革面,從Starbucks中,學懂大方及包容,我開始少說為妙,因為我明白到「妄語種惡業,淨口修善因」的佛學道理,這十個字,是覺 光法師於多份報章刊登的回應聲明的一條大題,他當時反指《蘋果日報》有關於發展慈山寺計劃的報導內容失實,誰對誰錯我不知道,但這條題,我好撚鐘意。
不過,還是陶傑醒目,他很早前已寫過:「天外的風景 ,你見過了 ,回到人間 ,對於許多無聊的紛擾 ,學會了 「笑而不語 」,這一份功夫 ,就是智慧吧 !」我也要領悟這種智慧,所以面對反對聲音,我決定採取三不政策,「不回應,不刪帖,不give a shit」。
屌,不好意思,又說了句英文粗口。
身處星巴克的我,感到脫胎換骨,今天果然是值得記念的一天。其實當我還在睡眼惺忪的清晨,我就知道我受幸運所眷戀,因為我在巴士站附近的街角,從那一羣收集報紙去變賣的阿公阿婆手中,成功搶到了爽報。
我看爽報,只為陶傑的專欄,說來有點難為情,其實我已仰慕了他很多年,他在《色錮》那情色文學故事中的第五節,有以下經典情節:「你一定奇怪,為 什麼我有如此文學修養了,告訴你,因為我時時讀陶傑的專欄,他也是在英國讀書的,We speak the same language,陶傑的英文程度如何我不知道,他的性生活,我更No idea;而他的中文,我要很內疚地承認,我要多向他學習。」雖然以上文字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是我看完之後覺得非常之有親切感,因為每一字每一句也像由 我親口說出來,也是我的心底話,我白癡地幻想,這是他為我寫的讀白。
說起陶傑,我有個更加不可告人的怪癖,有時在夜深人靜,寂寞難耐的時候,我會把收音機的頻道扭到雷霆881,一邊聽著陶傑先生主持的光明頂,一邊 再從書架上,拿出《泰晤士河畔》-一本榮獲中文文學雙年獎,也是陶傑先生寫的散文傑作,然後我害羞地,靜靜地把它拿進廁所,對著它,自讀了起來。不要心 邪,是讀書的讀,如果你看錯,證明你自瀆得眼也幪了。我很愛護那本書,那244頁的書,沒有任何汁液沾著,每一頁,每一版,從二零零四年二月購買至今,依 然是可以揭開的。
更難為情的,我不太想說,我竟然因為陶傑在Warwick畢業這個簡單的理由,也選擇仿傚他而到英國的Warwick升學,這實在太膚淺了,我是絕不會公 開承認的。我亦試過為陶傑先生而傷心了起來,幾年前,有隻瘋狂畜牲竟罵他是XX才子,那兩隻字實在太污穢太侮辱,我不想打出來,我那時極度痛憤,於是連續 十九幾個晚上也失眠了..扯得有點遠,不想再提。
雖然我身上袋著一份爽報,遺憾的是我不可以拿它出來細閱,在很多人眼中,那是不雅物品,因為陶傑先生在爽報的情色文學專欄,被許多佔據道德高地的衛道之士批評其淫褻內容荼毒青年,在此我不想評論,因為作為一個會拿陶傑的文章來自讀的粉絲,是存有偏見的。
到任何一間莊嚴的寺廟你也不會吃狗肉,去高格調的Starbucks當然也不可以看咸報。但沒有書報來配合Starbucks的優閒感覺去消磨時 間,沒有書報去襯托Starbucks咖啡去分享照片,豈不是太過單調?幸好我有備而來,早已帶備了一本非常適合在中環閱讀的英文書
從前的我,是自私而我行我素,總是自閉地在別人眼中的毒男房間中咀嚼書本;當下的我,很想在這優雅的環境中,拿出一本上佳的書本,把小小的知識財富跟身邊的人分享。
今天幸運地,我隨身帶備了一本由英國人John Lanchester撰寫,叫《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的一本書,它由外至內,都是一本佔盡地利的好書。外觀上,那紅如烈焰的封面,無論拍照upload上facebook和拿著它在 Starbucks中展耀,在昏暗的環境中也相當奪目,可算動靜皆宜,最重要的是,它英文書名夠長而且搶眼,令人一看便聯想到書的主人有著能跟中環這個國 際金融中心互相配合的國際視野。
書的題材,也非常適合這裡的上班一族,切合中環核心價值。處身這間Starbucks的客人,多從事銀行,律師樓,和會計師行,他們會浪費時間不 切實際不思進取地看巴金或者冰心的散文作品嗎?講究經濟效益的他們是絕對不會的,他們而是會聰慧地花時間,看看《巴菲特:從100元到160億》或是《富 足一生 - 東尼投資十大心法》這類型的書。我手上的書雖然不是直接教人投資致富,但如果這些中環人稍為對閱讀有些熱誠,也應對《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這本書略有所聞。
這本解讀歐美債務危機,猛烈批評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書,2010年推出時,當時財經界人仕認為環球經濟已明顯復甦,指這本書不合時宜,嚴重誇大了危 機;但2011年的今天,全球股市又面對債務違約危機而大幅震盪時,我不禁佩服這位英國作者的眼界和思維,一想起就有點興奮,忍不著在Starbucks 中把這紅紅的書像奧運聖火般高舉起來跟眾生分享。
我一直期望,我邊舉著這好書邊找尋座位時,會有高盛的基金經理覺得本人是位跟他很投緣的智者,然後邀請我坐低喝杯咖啡,慢慢詳談美國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 將會如何影響亞洲的金融市場,又或者會有個剛剛fresh grad便加入了德勤做會計的小女孩,體會到同事們全都枯坐乏味,看見手持該書的我,猶如發現亂世下的一股清泉,渴望提升自己的閱讀品味而跟我交換電話。 可惜世事難料,我只是見到一個二個愁眉深鎖的西裝友。噢,我忘記了,我到Starbucks的前一天,剛好恆指便錄得四連跌,累挫千六點,毫無疑問,面前 那堆中環西裝友持有重貨,又準備迎接另一個審判日。
那麼當他們在跌市的陰霾下走來買一杯咖啡歇息時,如果我拿著一本講述他們惡夢的書,那不是更注目嗎?果然給我說中,很快有位西裝友獨具慧眼,向我 的書掃視了一下,他知道這舉動給我發現了,好像有點不好意思,然後眼神回避而閃縮地,低下頭,略有所思,再也沒有抬起頭來,我肯定,他對這本書是有所認識 的,但他就是偏不想面對股票貶值的原因和真相,這些令他欲哭無淚的現實。
他的眼神和舉止其實有點似曾相識,記得最近某個週三的上午,我從旺角坐火車到羅湖時,我看見有位穿著利物浦波衫的球迷,抬著頭,留心地觀看電視機 播出的有線新聞,直至新聞播到「歐聯戰報」時,他瞪一瞪我,然後尷尬地,低下了頭,再沉默地,離開了本身的座位,走到了靜音車廂。我發現,原來面對挫敗, 社會上太多的人會選擇逃避,不願面對。
對不起,有點大意,其實作為一個阿仙奴球迷的我,今年是不應該多言的。
巡視了整間Starbucks,幾經辛苦,找到個沒有客人佔用的位置,我望一望天花版,發現燈光理想,射燈不在在頭殼頂上方,而時在靠側的位置,這樣的光源,陰影比較突出,無論拍攝書本或Starbucks的咖啡杯也會比較有層次及立體感。
回眸向櫃位一看,原來那杯期待已久的Ice Mocha終於由專業的咖啡沖調師炮製好,於是我先把那本紅當當的《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大力啪一聲放在枱上,以響亮的聲音,向其他客人宣示我於這張桌子上的主權,然後再安然地走到櫃位,拿取那杯我夢寐以求的Ice Mocha。我終把那Ice Mocha成功緊握在手,但望著那綠色的logo,突然又感到迷茫,心中產生一個疑問,我是應該用什麼風格去拍攝這杯星巴克的咖啡,以及應該分享些什麼 呢,對於分享,我實在不在行,我承認我個人感情上曾有缺失,本人從不懂怎樣公開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其實好應該預早向身邊的同事及同學多多學習,我從facebook中知道,他們永遠到Starbucks都是感情豐富,多愁善感:「什麼風把我 吹來咖啡廳?是那滿載相思的秋風!」又或者「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到了巴黎闖蕩,我卻瑟縮於旺角Starbucks的一角,」
曾幾何時,還未切來訪過Starbucks,的確認為那是造作,無病呻吟,發花癲的舉動。但現在我明白,他們拍出的照片及附帶的文字,其實充滿感染力,喝咖啡喝出一篇圖文並茂的散文詩,我怪錯了他們。
我更甚至認為,村上春樹來到Starbucks,就算不影相,也一樣會忍不著嘆一口氣,然後update status道「有時,所謂人生,不過是一杯咖啡所縈繞的溫暖。」另外,如果他早就喝過Starbucks的咖啡,可能他不會寫「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 忌」這旅遊小品,而是改為寫「如果我們的語言是星巴克」這可以解讀人生的咖啡指南。
但可惜,我不是村上春樹,我還是未想到應該抒發什麼情感,但我明白所謂無圖無計傾,影像是跟文字同樣重要,所以我決定從攝影風格入手..
九
影咖啡,似乎最流行是以iphone再配上instagram這個app,對著一杯完美無暇的咖啡拍照,配以偏黃多雜訊的懷舊特效,再 upload上網。恕我這個外行人多言,這種相片風格,雖然跟咖啡廳的情調相當配合,但個人認為流於表面,停留在色彩跟構圖這些簡單層次,沒有什麼意境可 言。
關於意境,我在想,我是否應該參考一些知名攝影師呢?我對攝影師其實認識不多,香港的,第一時間想到葉青霖,可惜,這位星級攝影大師,無里頭走去 台灣出家,回來後改名為常霖法師,還聲稱自己的攝影哲學己昇華至另一個更高層次,叫做「攝影禪」,第一次聽到這個term的時候,當堂打了個冷震,實在難 以提起興趣欣賞他禪修的作品。
還是一海之隔的荒木經惟更有藝術感,這個別人眼中專影女人裸照的痴線佬,他的作品其實充滿意境,在女人和性器官背後,他的照片其實可以用生與死的 主題去解釋作品,他說過,他自己沉迷於步向死亡時所展現的情慾,也是瀕死之際相互背離又交纏的愛慾。他隨了叫雞會拍攝妓女外,他試過在憤場附近拍花,也親 手影父母的遺容,老婆過身後,還偷了她一小撮陰毛來拍照留念,荒木經惟就是一個一生穿梭於生死愛慾間的人。
我很想破天荒地以這種生死之間旳情慾概念,來對著我的Ice Mocha拍攝,這意境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我不相信有人如此拍過咖啡。這可行嗎?荒木經惟曾說過,在他心目中最好的作品,就是在死亡的場域當中,滿足地 對著它拍照。在我附近,一杯杯喝完被丟棄的咖啡杯,一個個死氣沉沉的西裝友,還有他們腦海中一張張他們提心吊膽準備打靶的牛證,氣氛來說,這裡跟本就是一 個憤場,我也會拍得好作品。
他瀕死之際的慨念,更可套用於這裡的主體建構,我決定拍攝一杯所剩無幾,差不多喝乾喝淨的Ice Mocha,當一杯原本甜蜜的瀉出來的朱古力咖啡,被吸吮得只剩下冰塊,那凝聚出來的凋零冷漠感會相當強烈,很有死寂的感覺。不要以為這很容易啊,很多人 買了一杯三十幾蚊的咖啡,不拍張照upload留念和分享才開始喝,是很難過到自己那關的。
色彩方面,荒木經惟的作品,總是以黑白彩色菲林,一系列反覆交錯地展現,他覺得這樣更反映到悲歡無常的人生。這個idea我最喜歡,我也打算梅花 間竹地的upload相片,upload完一張黑白的,下一分鐘upload一張彩色的,持續半個鐘,這樣facebook主頁的視覺效果會相當震撼,那 我的1400個朋友應該會感到滿意。啊,忘記了,當中有1350個是玩開心農場認識的,希望那些農夫會懂得欣賞吧。
但是問題來了,要有情慾,就有性的聯系,要有性,當然最直接就是做愛,難道性經驗不足的我還要跟咖啡杯做起愛來嗎?我不知道,但當我啜了一口Ice Mocha,再望著那杯上的美人魚,我發現,我已微勃起來。
是什麼因素令我產生性興奮呢?是那印在咖啡杯上那二次元Logo嗎?我不清楚,那感覺很奇怪,似乎難以解釋,就像一清早剛睡醒時無莫名其妙地勃起,外國人叫那做Morning wood的情況。
當我還在思索為何我的褲檔內會撐起一個帳篷時,突然傳來一句嬌柔的國語:「先生,我可以坐這裡嗎?」我抬頭一瞧,赫然呆了片刻,面前的女人,實在 驚豔,她雙眼圓溜,晶瑩剔透得像兩汪秋水,她鼻樑挺直但不浮誇,非但沒有搶走那薄薄粉紅嘴唇的風頭,反而配成兩件細致的精品,雖然有點不禮貌,但我眼光順 著她一把自然而修長的捲髮往下打量,她穿了一套低胸的碎花連身背心裙,直覺那是Versace的出品,裙不是緊身修腰剪裁,但也輕易看得出她玲瓏的曲線。
她行頭十足,手肘挽著一個Hermes的米白色Birkin Bag,本窮撚對這些品牌並不熟悉,但由閱讀報紙娛樂版所累積的知識告訴我,這至少要七皮野一個。順理成章,我視線續向下掃,她大小腿白滑得似用鼎湖的山 水豆腐造出來,一點多餘的肉也沒有存在,但可是,她那一雙鞋出事了,我竟然看到,她穿了一對中小學生上學才會穿的那種黑色鈍頭皮鞋,還有那令她走路舒服一 點和可以索汗的白色半統襪,本人覺得這黑白配的國寶,是當代中國婦女走向現代化之路的最大屏障。我不排除那雙鞋價值連城的可能性,但恕我品味有點高登化, 我情願她穿著旺角中心百五蚊對的高跟鞋和花園街二十五元一對的黑絲。
撇掉那雙腳的少許瑕疵,這名少婦,質素其實絕對不比楊冪和范冰冰那些一等一的北姑差,我的推斷估計,她並不是富二代,她嬌媚的表情和聲線,沒有散發出一點與生俱來的氣焰,而且那雙皮鞋和白襪,仿佛告訴我她還是在蛻變中的蝴蝶,眼前的女人,似乎是最近幾年才富起來。
從她不是富二代的推斷,加上她傾國傾城的外表,和她那抑揚頓挫高低婉轉的山西腔,我大膽地假設,她從前是個在一間山西煤礦企業的總局中領著千八元 薪水的接待員,上班三天,便被剛從俄羅斯傾生意回來的老闆發現,即晚就被已婚老闆「潛規則」了,於是工作不夠一星期,便成為一位月薪三萬五的祕書,後來一 次煤礦瓦斯意外,正巡視工場的老闆娘被活活炸死,喜氣洋洋的老闆便決定再婚,開始新生活,一擲四千萬買入一個中半山單位作投資移民,眼前的美女便名正言順 成為老闆的正室,也成為一個香港人。
這種女人很有錢,但內心其實很寂寞..
我告訴你們,這種女人很有錢,但內心其實很寂寞,人生路不熟,在港沒什麼朋友,變得一整天也活在中環的石屎森林中。
老公出外工幹的話,她一早起床就是來Starbucks喝咖啡吃早餐,之後到置地shopping,午餐到文華東方酒店食個lunch set,有時下午iphone又沒電了,她會先到IFC的apple store買台全新的iphone,然後又再到太子大廈的Cova食一些甜點作下午茶。看似寫意,但日日如是,天天就是這樣的過,她心靈會越來越空虛,用大陸的方式來表達的話,她其實很郁悶,平淡的生活使自己內心充滿糾結,可謂一場有錢女人的杯具。
向這種女人埋手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她一坐下來,在跟她共享咖啡的時光中很容易可以跟她打開話題匣子,最重要是面對國產美女,一定要鎮定一點,千萬不要顯露出平常叫雞或揼邪骨時的壞習慣和淫相,不要一開口就問她的祖籍,技師號碼或上班時間。
要知道,我有的是年青和活力,那是她老公唯一所缺乏的,只要我簡單地布以一記簡單的微笑,再加上一句破冰台詞例如:「我可以買杯 Americano給你嗎?」,一旦打開缺口,我就可以跟她無所不談,她也不會膽怯和害羞,剛來港的她,會以為在這個開放社會中的一間美式咖啡店中,有陌生異性跟自己搭訕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當我成為一個罕有地可以跟她混熟的本地朋友後,我甚至可以向這已婚少女作出越軌的挑逗,找個機會在她老公外出的空隙中填補她心靈和身體上的那個空洞。
可是,我沒有那樣做,老早就扯了旗的我,我發覺我對眼前的女人其實不屑一顧,不知怎的,由我拿著咖啡杯然後吸了一啖那一剎開始,我好像已心有所屬。
由於過了一千七百字的篇幅,我還未作出回應,她尷尬地笑了笑,然後忍不住再問多聲:「先生,我可以坐這裡嗎?」雖然有點殘忍,但還是我冷淡而決絕 地道了一句:「不可以。」她臉上帶有一點點遺憾地離開了我的視線範圍,我沒有後悔,因為我不想令她對我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而且,她坐在我的對面是全沒 意義的,你見過有朋友到Starbucks會拍下坐對面的北姑而不是拍自己的咖啡嗎?
她繼續尋覓著一個可容下她的位置,途中更不期然向我回首數次。在她眼中,我似乎是一個冷漠孤僻的浪子,但我想告訴她,我只是一個喜歡喝咖啡的普通人而已。我再把吸管放入口中,輕輕一啜,香濃的Mocha再次滑過喉嚨..
我望著那轟然隆起的褲檔,心裡一陣莫名其妙的激動,我實在想不通是什麼使我興奮起來。是那緩緩撕開飲管紙套的動作令我聯想到打開condom包裝的手勢 嗎?是logo上那全裸的雙尾美人魚,把兩尾分得極開拉至頭頂的姿勢令我想入非非?還是星巴克的慈悲與高貴觸動到我的心靈?
我不清楚,但當甜滑的朱古力咖啡流進我肚內,我突然又想起一個科學一點的說法:咖啡因那耐人尋味的苦澀一向醒腦提神,有助性興奮不足為奇,加上 Mocha的朱古力糖漿,當中含有可可鹼及苯乙胺,是有一定程度的催情作用。我想起我認識的一些女孩子,也曾upload過Godiva的朱古力上網,然 後說什麼「每一口也是戀愛的滋味」,我不苟同,他們並不知道朱古力跟春藥的成份其實很類似,他們只是把生理現象浪漫化,乜撚野戀愛滋味? 食完春藥想扑野咪出聲囉。正如我,我也沒有否認自己在人來人往的Starbucks中扯旗。
實在有點猴急,很快我已把那Ice Mocha差不多喝乾,當我看到那堆正在溶解的冰塊,還有傾聽著那用力把剩餘的飲料吸啜時發出的雜聲,那垂死掙扎中的呻吟,我想那個時候便是拍攝分享的 magic moment。我拿出我的iphone,把枱上的咖啡配置到適合的角度,再配上一本《Whoops! Why everyone owes everyone and no one can pay》作襯托,然後我在保持著性興奮的狀態下向這Ice Mocha不斷按下快門,繼而,我將這充滿荒木經惟式死寂和色慾感覺的寫真作品upload到facebook上。當然不少得一段畫龍點睛的 caption: 「人在金融風暴中打轉,心情跟恆指一樣忽上忽落,幸好還有恬靜的Starbucks和John Lanchester這智者的書陪伴我在這風眼中稍作喘息。」
一連串複雜的動作使我平息靜氣,我好像開始稍為微軟,但當我更新完的facebook頁面後,發現原來已經有朋友開始欣賞我那些藝術般的照片而按 下那個like的按鈕,我又再度亢奮起來,八個,九個,十個,每一個like就像每一下前後郁動的活塞動作,我實在難抵心中的激動,左手緊握Ice Mocha,右手牢牢地拿著iphone,閉合雙眼享受這非凡的境界。旁人眼中我可能只是在自慰,但我絕對不這樣認為,你見過有人自慰可以不用手嗎?我反 而覺得我這個狀況,不是自慰,而是跟Starbucks個品牌在翻雲覆雨。
高潮來臨前的一剎,今次腦海並不空白,反而出現一個念頭,如果,上天能夠賜我一個願望,我好希望,我可以拿著Ice Mocha,但射出的是Espresso,一杯濃烈熱燙的Espresso。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