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话的笔记-《卡耐基》
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的人,就可以掌握拥有全世界;
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请大家切记这条规则:
“引起别人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
当你是正确的时候,不妨试着用温和的、巧妙的方式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你
一旦错了,那就要迅速而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忘了这句古话:“用争辩的
方法,你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用让步的方法,你的收获会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
卡耐基所使用的方法,看起来有些消极,但效果却是积极的,正所谓“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卡耐基认为,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如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等等,或者你告诉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不会!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
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反而会使他想着反击你,决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
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己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
他说:“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
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点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点步。总之,不能失去
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关键是怎么样让步,让步到哪一种程度才不至于难堪,让你觉得还可以让对方接受。
提出问题者就要对这个问题通盘考虑。比如,要求长工资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自己让
步的最大可能性是什么?如果愿意留下来干该怎样让步?如果不愿留下来又该怎样让步?
这些都要设计好。
另外需要考虑的是,当你提出这些要求之后,要想到领导也会对你提一些要求。比
如说,既然你要长工资,那他就要要求你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原先的工作范围之内要你
增加工作效率。当然你不希望这样,而只是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增加工资,甚至干比
原来更少的事而增加工资。但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既给你加薪就必须确有价值。那么,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的让步也会有所不同。
每个人都希望付出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这是理想主义行为,现实生活
中这两者协调得很好的例子实在少见,往往是付出了未见得回报。
做好让步的准备,在条件相当的时候不必再犹豫,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创造更好的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等待下一次机会。这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这篇文章的启示是,我们不要责怪别人,我们要试着了解他们,我们要试着明白他
们为什么会那样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而这也孕育了同情、容忍,
以及仁慈。“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宽恕。”
卡耐基的处世艺术的确很特殊。他首先要求人们先深入到自己的内心,先发现自己
身上存在的缺点,然后才能指出他人的错误和不足,使别人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处
世方法,我们也不妨试试。
卡耐基指出,跟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异见作为开始,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
调双方所同意的事情作为开始。不断强调你们都是为相同的目标而努力,唯一的差异只
在于方法而非目的。
要尽可能使对方在开始的时候说“是的,是的”,尽可能不使他说“不”。
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同意你的观点,应遵循的规则是:
“使对方多多说话。”
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创造生活奇迹,使你得到友谊,减少
摩擦和困难。
记着,别人也许完全错误,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只有傻子才会
那么做。试着去了解他,只有聪明容忍、特别的人才会这么做。
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解
答他的行为、也许是他的个性的钥匙。
试着忠实地使自己置身于他的处境。
因此,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看法,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请遵循规则:“试着
诚实地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
卡耐基问大家,你想不想拥有一个神奇的短句,可以阻止争执,除去不良的感觉,
创造良好意志,并能使他注意倾听?
如果你想,请这样开始:“我一点也不怪你有这种感觉。
如果我是你,毫无疑问的,我的想法也会跟你的一样。”
怎样给人以好的第一印象呢?卡耐基认为,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注意服装。
马克•吐温也
不是一个靠社交出风头的人,他的主要事业只是埋头著作,他只需要天才和更多的幽默
感,然而,任何人都承认,马克•吐温是一个朋友最多,与朋友相处得最好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人,唯有可以和一个跟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人都相处得十分有趣
味,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应酬的学问和艺术不是一早一晚就能学尽的,所以也有赖于经验的积累。应酬学家
甘保博士在他的论述中,把“经验”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
(二)、对于话题的内容应有专门的知识——当你和对方谈到某一件事时,你必须
对此确有所认识,否则说起来便缺乏吸引力,不能让对方发生兴趣。
(三)、充分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真理——有许多事即使做法不同,但道理是
永不能改变的,这种“永不能改变”的道理,自己要常常放在心里。
(四)、要培养忍耐力——切忌凡事小器。经验证明“小器”常使自己吃亏。
(五)、能够利用语气来表达你自己的愿望——不要使人捉摸不定。有些人以为态
度模棱两可是一种技巧,其实是相当拙劣的。真正懂得运用应酬技术的人,都会让自己
的立场迅速公开。
(六)、常常保持中立,保持客观——按照经验,一个态度中立的人,常常可以争
取更多的朋友。甚至你的“死党”,你也不必口口声声去对他表明,只要事实上是“死
党”就行。
(七)、对事物要有衡量种种价值的尺度,不要只是坚持某一个看法。
(八)、对事情要守密。一个人不能守秘密,会在任何事件上发现很多过失。
(九)、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
(十)、对人亲切、关心,竭力去了解别人的背景和动机。
没有经过准备而进行一项应酬,常常不只是不成功,而且会遭受无可挽救的失败,
尤其做推销员的,要当心这一点。
在墨西哥城的查普特培克宫,卡耐基见到了一尊奥布里冈将军的半身像。在那座半
身像之下,刻着奥布里冈将军的哲学智慧之语:“别担心攻击你的那些敌人。要担心恭
维你的那些朋友。”
如果你要知道如何使别人躲闪你,在背后笑你,甚至轻视你,这里有一个方法:决
不要听人家讲三句话以上,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如果你知道别人所说的是什么,就不要
等他说完。他不如你聪明,为什么要浪费你的时间倾听他的闲聊?
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只谈论自己的人,所想到的也只有自己。而“只想到自己的人”,哥伦比亚大学校
长尼可拉•斯巴特勒博士说,“是不可救药的未受教育者。”“他没有受过教育,”斯
巴特勒说,“不论他读过多少年的书。”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谈话家,就请做一个注意听话的人。正如查尔斯•
诺山李所说的:“要令人觉得有趣,就要对别人感兴趣。”提出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
鼓励他谈谈他自己和他的成就。
请记住,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问题,更感兴趣千百倍。他对
自己颈部的疖痛,比对非洲的四十次地震更感兴趣。当你下次开始跟别人交谈的时候,
别忘了这点。
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的话,请记住这条规则:
“做一个好的听者。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
对别人显示你的兴趣,不但可以让你交到许多朋友,更可以为你的公司增加客户的
信任感。
卡耐基指出,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培养真正的友情,还是既要帮助别人又是
帮助自己,就把这条原则记在心里。
“对别人表现出诚挚的关切。”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比穿着更重要。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象穿过乌云的太
阳,带给人们温暖。
佛兰克林•罗斯福知道一个最单纯、最明显、最重要的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
别人的姓名,使别人觉得重要——
但我们有多少人这么做呢?
当我们被介绍给一个陌生人,聊上几分钟,说再见的时候,我们大半都已不记得对
方的名字。
一名政治家所要学习的第一课是:“记住选民的名字就是政治才能,记不住就是心
不在焉。”
记住他人的姓名,在商业界和社交上的重要性,几乎跟在政治上一样。
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请记住这条规则:
“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
卡耐基认为,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他谈论他最珍贵的事物。当你这么做时,
不但会受到欢迎,也会使生命获得扩展。
因为罗斯福知道,抓住人心的最佳方法,就是谈论对方所感兴趣的事情。
纽约银行业巨子杜威诺已先生说道:“我仔细研究过有关人际关系的丛书,发现必
须改变策略,我决定去找出这个人的兴趣,想办法激起他的热诚。”
所以,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就要抓住其中的诀窍:
了解对方的的兴趣,针对他所喜欢的话题与他聊天。
卡耐基指出,你遇到的每个人,都认为他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而一个绝对可以赢
得他欢心的方法是,以不着痕迹的方法让他明白,他是个重要人物。
人类行为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如果你遵循它,就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如果你违反了
它,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挫折中,这条法则就是:“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
如杜威教授曾说的: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
卡耐基曾一再强调,就是这股力量促使人类创造了文明。
努力学会为别人效力,做那些不惜花时间、精力和诚心诚意为别人设想的事情,这
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卡耐基告诉我们的是,培养愉快的心情虽然并不容易,但却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必要为那些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烦恼。我们尽可
以暂时忘却那些事情,发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长此以往,我们的心情就会获得持久的
愉快感受。
卡耐基认为,不论办公或经营,有很多态度很重要,其中之一便是以快乐的心情去
工作。若对工作感到乏味,做买卖也提不起兴趣,是人生中很不幸的事,当然也不会有
工作成果可言。因此,即便是再单调的工作,也要愉快地去从事。
那么要如何才能拥有这种心情呢?卡耐基认为,使人才适得其所是其中之一,但更
重要的是使每个人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认为自己的工作跟别人无关,也没什么意义,
当然无法对工作感到乐趣。所以,自己应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去执行工作,并互相扶
持。
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请大家切记这条规则:
“引起别人内心迫切渴望的需要。”
当你是正确的时候,不妨试着用温和的、巧妙的方式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而当你
一旦错了,那就要迅速而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要忘了这句古话:“用争辩的
方法,你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用让步的方法,你的收获会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
卡耐基所使用的方法,看起来有些消极,但效果却是积极的,正所谓“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卡耐基认为,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如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等等,或者你告诉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不会!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
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反而会使他想着反击你,决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
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己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
他说:“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
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点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点步。总之,不能失去
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咬伤。”
关键是怎么样让步,让步到哪一种程度才不至于难堪,让你觉得还可以让对方接受。
提出问题者就要对这个问题通盘考虑。比如,要求长工资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自己让
步的最大可能性是什么?如果愿意留下来干该怎样让步?如果不愿留下来又该怎样让步?
这些都要设计好。
另外需要考虑的是,当你提出这些要求之后,要想到领导也会对你提一些要求。比
如说,既然你要长工资,那他就要要求你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原先的工作范围之内要你
增加工作效率。当然你不希望这样,而只是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增加工资,甚至干比
原来更少的事而增加工资。但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既给你加薪就必须确有价值。那么,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的让步也会有所不同。
每个人都希望付出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这是理想主义行为,现实生活
中这两者协调得很好的例子实在少见,往往是付出了未见得回报。
做好让步的准备,在条件相当的时候不必再犹豫,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创造更好的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等待下一次机会。这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这篇文章的启示是,我们不要责怪别人,我们要试着了解他们,我们要试着明白他
们为什么会那样做。这比批评更有益处,也更有意义得多;而这也孕育了同情、容忍,
以及仁慈。“全然了解,就是全然宽恕。”
卡耐基的处世艺术的确很特殊。他首先要求人们先深入到自己的内心,先发现自己
身上存在的缺点,然后才能指出他人的错误和不足,使别人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处
世方法,我们也不妨试试。
卡耐基指出,跟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异见作为开始,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
调双方所同意的事情作为开始。不断强调你们都是为相同的目标而努力,唯一的差异只
在于方法而非目的。
要尽可能使对方在开始的时候说“是的,是的”,尽可能不使他说“不”。
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同意你的观点,应遵循的规则是:
“使对方多多说话。”
试着去了解别人,从他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就能创造生活奇迹,使你得到友谊,减少
摩擦和困难。
记着,别人也许完全错误,但他并不认为如此。因此,不要责备他,只有傻子才会
那么做。试着去了解他,只有聪明容忍、特别的人才会这么做。
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拥有解
答他的行为、也许是他的个性的钥匙。
试着忠实地使自己置身于他的处境。
因此,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看法,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请遵循规则:“试着
诚实地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
卡耐基问大家,你想不想拥有一个神奇的短句,可以阻止争执,除去不良的感觉,
创造良好意志,并能使他注意倾听?
如果你想,请这样开始:“我一点也不怪你有这种感觉。
如果我是你,毫无疑问的,我的想法也会跟你的一样。”
怎样给人以好的第一印象呢?卡耐基认为,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注意服装。
马克•吐温也
不是一个靠社交出风头的人,他的主要事业只是埋头著作,他只需要天才和更多的幽默
感,然而,任何人都承认,马克•吐温是一个朋友最多,与朋友相处得最好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人,唯有可以和一个跟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人都相处得十分有趣
味,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应酬的学问和艺术不是一早一晚就能学尽的,所以也有赖于经验的积累。应酬学家
甘保博士在他的论述中,把“经验”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
(二)、对于话题的内容应有专门的知识——当你和对方谈到某一件事时,你必须
对此确有所认识,否则说起来便缺乏吸引力,不能让对方发生兴趣。
(三)、充分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真理——有许多事即使做法不同,但道理是
永不能改变的,这种“永不能改变”的道理,自己要常常放在心里。
(四)、要培养忍耐力——切忌凡事小器。经验证明“小器”常使自己吃亏。
(五)、能够利用语气来表达你自己的愿望——不要使人捉摸不定。有些人以为态
度模棱两可是一种技巧,其实是相当拙劣的。真正懂得运用应酬技术的人,都会让自己
的立场迅速公开。
(六)、常常保持中立,保持客观——按照经验,一个态度中立的人,常常可以争
取更多的朋友。甚至你的“死党”,你也不必口口声声去对他表明,只要事实上是“死
党”就行。
(七)、对事物要有衡量种种价值的尺度,不要只是坚持某一个看法。
(八)、对事情要守密。一个人不能守秘密,会在任何事件上发现很多过失。
(九)、不要说得太多,想办法让别人多说。
(十)、对人亲切、关心,竭力去了解别人的背景和动机。
没有经过准备而进行一项应酬,常常不只是不成功,而且会遭受无可挽救的失败,
尤其做推销员的,要当心这一点。
在墨西哥城的查普特培克宫,卡耐基见到了一尊奥布里冈将军的半身像。在那座半
身像之下,刻着奥布里冈将军的哲学智慧之语:“别担心攻击你的那些敌人。要担心恭
维你的那些朋友。”
如果你要知道如何使别人躲闪你,在背后笑你,甚至轻视你,这里有一个方法:决
不要听人家讲三句话以上,不断地谈论你自己。如果你知道别人所说的是什么,就不要
等他说完。他不如你聪明,为什么要浪费你的时间倾听他的闲聊?
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只谈论自己的人,所想到的也只有自己。而“只想到自己的人”,哥伦比亚大学校
长尼可拉•斯巴特勒博士说,“是不可救药的未受教育者。”“他没有受过教育,”斯
巴特勒说,“不论他读过多少年的书。”
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谈话家,就请做一个注意听话的人。正如查尔斯•
诺山李所说的:“要令人觉得有趣,就要对别人感兴趣。”提出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
鼓励他谈谈他自己和他的成就。
请记住,跟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求和他的问题,更感兴趣千百倍。他对
自己颈部的疖痛,比对非洲的四十次地震更感兴趣。当你下次开始跟别人交谈的时候,
别忘了这点。
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的话,请记住这条规则:
“做一个好的听者。鼓励他人谈论他们自己。”
对别人显示你的兴趣,不但可以让你交到许多朋友,更可以为你的公司增加客户的
信任感。
卡耐基指出,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培养真正的友情,还是既要帮助别人又是
帮助自己,就把这条原则记在心里。
“对别人表现出诚挚的关切。”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比穿着更重要。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象穿过乌云的太
阳,带给人们温暖。
佛兰克林•罗斯福知道一个最单纯、最明显、最重要的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
别人的姓名,使别人觉得重要——
但我们有多少人这么做呢?
当我们被介绍给一个陌生人,聊上几分钟,说再见的时候,我们大半都已不记得对
方的名字。
一名政治家所要学习的第一课是:“记住选民的名字就是政治才能,记不住就是心
不在焉。”
记住他人的姓名,在商业界和社交上的重要性,几乎跟在政治上一样。
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请记住这条规则:
“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
卡耐基认为,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是,跟他谈论他最珍贵的事物。当你这么做时,
不但会受到欢迎,也会使生命获得扩展。
因为罗斯福知道,抓住人心的最佳方法,就是谈论对方所感兴趣的事情。
纽约银行业巨子杜威诺已先生说道:“我仔细研究过有关人际关系的丛书,发现必
须改变策略,我决定去找出这个人的兴趣,想办法激起他的热诚。”
所以,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就要抓住其中的诀窍:
了解对方的的兴趣,针对他所喜欢的话题与他聊天。
卡耐基指出,你遇到的每个人,都认为他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而一个绝对可以赢
得他欢心的方法是,以不着痕迹的方法让他明白,他是个重要人物。
人类行为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如果你遵循它,就会为自己带来快乐,如果你违反了
它,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挫折中,这条法则就是:“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自我成就感。”
如杜威教授曾说的: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受到重视。
卡耐基曾一再强调,就是这股力量促使人类创造了文明。
努力学会为别人效力,做那些不惜花时间、精力和诚心诚意为别人设想的事情,这
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卡耐基告诉我们的是,培养愉快的心情虽然并不容易,但却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必要为那些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烦恼。我们尽可
以暂时忘却那些事情,发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长此以往,我们的心情就会获得持久的
愉快感受。
卡耐基认为,不论办公或经营,有很多态度很重要,其中之一便是以快乐的心情去
工作。若对工作感到乏味,做买卖也提不起兴趣,是人生中很不幸的事,当然也不会有
工作成果可言。因此,即便是再单调的工作,也要愉快地去从事。
那么要如何才能拥有这种心情呢?卡耐基认为,使人才适得其所是其中之一,但更
重要的是使每个人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认为自己的工作跟别人无关,也没什么意义,
当然无法对工作感到乐趣。所以,自己应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去执行工作,并互相扶
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