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9个月,当我翻开当时未完成的日记
答应过摆摆要写图文日记,当时信誓旦旦,现在却无从下手。因为图文并茂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最常见的杯具结局是大家都把目光投在了图片上,而同样投注心血的文字却只是被顺便瞟一眼。Anyway,还是试试看。
我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说起,是第一次飞行还是最近的旅程,当你有太多话要说的时候往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所有的话都挤在一个出口处,结果“the exit is blocked”(这句话在emergency practical训练中已经说了无数次)。So,就想到哪写到哪吧,但愿我的意识流日志不要滔滔不绝喋喋不休。
我想,Zurich之旅真正让我爱上了cabin crew的工作。这次的CS是个中国人,已经飞了8年非常senior了。本来我还有点担心这次长途飞行自己能不能应付,因为这次的服务内容很多,要熟悉各种cart top云云。同时,我也不知道在这边待太久的中国人会不会特别冷漠,CS会不会觉得新人是累赘。飞之前很紧张,Alena在头一天还安慰我这个航班的服务很简单并告诉我一些tips,但我还是紧张到已经没有精力去考虑在苏黎世要怎么玩,当然,后来事实证明没必要担心,只要紧跟着去过那里的人的脚步,一定能找到最好玩的地方。Ok,言归正传~早晨8点的航班,凌晨3点起床,精心的收拾了自己,不是那么精心的收拾了行李,还做了早饭美美的吃了一餐后提上行李出发~Alena也是早上的航班,她是飞回莫斯科layover,正好可以回家休息休息,估计她相当happy。下楼正好遇到一个也在等班车的菲律宾女孩,她问我是飞哪里,我一时突然忘了自己的目的地了,想了一会魂魄才回到地球,告诉她是“Zurich~”,她很淡定的说“我也是。”oh~so nice~又遇到住一块的一起飞的人了,不过她已经飞了三年多了,面对一切都很淡定,不像我一惊一乍的。
到了T building以后,又是一样的signin,briefing,crew boarding。终于在briefing room见到了中国的CS,Karen,美女一枚。Briefing结束后她用中文跟我寒暄了几句which breaked the ice,而且没有想到的是,在整个航班上她都对我特别关照。因为我是新人,很多东西不懂,她很耐心的教我,有时候直接用中文跟我解释(突然想起来我的第二个航班的CS,一个马来西亚男人,在跟我解释的时候也相当耐心,有时怕我没听懂,直接用充满港台味的中文跟我说话,之后还一直问我假如遇到各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镜头切换回来>这次航班我本来以为我会是R3或者L1A,从这次航班crew的人数和common sense分析下来,我不会做其他的位置,谁知道CSD直接让我做L3,我勒个去,都跟他说了我是obs之后的第二个solo flight了~不过也还好,L3顶多就比R3多一个pass check的任务,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好几次忘了pass check,幸好老大很nice的原谅了我^0^。在整个航班上,我都很认真的服务,对每个乘客笑,对他们说Magic words,保证每个人都被服务到。这次航班跟我飞印度时有那么一点像,它们都有很多预定了特殊餐食的乘客,special meal一两份还好,如果很多的话特别容易出错。而且还有很多人明明没有预定SPML,还说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后来,CS直接说“你先serve European,这些印度人我来解决”thx god~不过说实话,我并不讨厌印度人,他们只是要求很多,但是其实人并没有那么坏,RP差跟国籍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能stereotype,当然也不排除有的nationality的确有点那什么,你们懂的~(原文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之后的内容都是现在补上的。看到这里,突然好爱自己的这份工作,爱飞行前的briefing,爱班车上大家的破冰谈话,爱security check,爱galley,爱bar service问客人要French Chardonnay还是Chilean Sauvignon Blanc,爱HB时问乘客Omlet with chicken sausage还是strawberry pancake,LD时要chicken还是beef,爱与乘客聊天,爱与crew八卦,爱layover大家相约出去玩,爱night stop小头点头说你们可以去dutyfree shop逛一下,爱turnaround结束一个sector时在后厨里抓紧时间歇息,爱航班结束checkout后身体疲惫心灵轻松坐上回家的班车遇到其他crew正赶来要去飞...当然还有dayoff时大把的时间自由支配^^~也许这份工作不是终生职业,但我永远都不会后悔当初决定来做这个尝试。)
话说终于到了苏黎世,landing时向窗外的惊鸿一瞥让我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真的太美了,跟飞行前在网上搜索到的美图一样,绿色的起伏的山坡,鳞次栉比的大大小小的房子,不过当时由于L3是坐在乘客面前,所以没敢露出太贪婪的表情去肆无忌惮的用眼睛收入越来越近的美景。Be professional,我提醒自己。于是故作淡定状,好让乘客觉得作为空姐的我已经几百次看到过这样的风景,见怪不怪了,而心里却暗骂为什么没把我安排在乘客看不到的Jump seat。
Passenger disembark之后,我们穿过Zurich的机场,经过了安检与immigration终于踏上了瑞士的土地。由于人生地不熟,飞之前又因为紧张的复习功课而没有搜索太多旅游的信息,于是我决定跟小头还有一个韩国的MM一起到机场附近走走,去见证landing时看见的美丽风景。找路对小头Karen来说完全不在话下,想必是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方向感也变得更好了。我和韩国MM跟着Karen向着臆想的田园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兴奋地拍着照聊着天。忽然一阵轰隆的呼啸声传来,我们抬头看见天空中一架白色的飞机直线掠过,冲入云霄,我赶紧抓拍下来,我们激动地将照片放大想知道是哪家航空公司的灰机,直到看清机尾上大大的酒红色羚羊logo,大家同时惊呼。尽管公司的飞机看了那么多遍,但在多哈以外的地方看见它们,亲切感还是会油然而生。我们一路拍一路找寻一路惊叹于越来越美的景色,而那片dreamland终于在我们三个同时的欢呼声中拉开帷幕,韩国MM本来没打算出来玩,但一见到这片美丽的土地,她连连说着“幸好我来了,再冷再累也值了”。我们在这里快乐地转圈、拍照、换装,然后说好不告诉别人这片“乐土”在哪里。当天色渐晚,我们也踏上了归途,途径一座屋顶插着瑞士国旗的两层小屋,透过窗户看见男主人在oven旁专注地做晚饭,很喜欢这样的画面,于是我举起相机将小屋拍下来,拍完手放下时却看见主人抬起头对我们微微一笑,突然有种幻觉周围响起了抒情的钢琴独奏...
冬末的苏黎世入夜时冷得刺骨,但我们竟然坚持走着回到了机场吃了我当时吃过的最贵的炒饭。回到酒店,发现浴缸边上放了一只橡皮鸭子,一下子觉得不泡澡就太对不起这只橡皮鸭了,哈哈。躺在软软的床上,我又开始胡思乱想,觉得这张床太舒服了,以后装修房子的时候要购入一张这样的床。。。
第二天又搞出了个小插曲,我们的wakeup call是上午9点,pickup是10点。我却以为9点就得到楼下乖乖地等pickup,结果收拾妥善后到了楼下发现没有一个人穿着跟我一样的制服,然后问了reception,她说QR目前还没有人checkout,我当下觉得奇怪,但还是上楼回房间,然后遇到了插曲里的插曲:跟一个泰国航空的小空姐一起进了电梯,跟她搭讪说了一句“sawadika~”,她也回了一句,然后发现我不是泰国人,便问“你是哪个航空的呀?China airline?”,我当时差点撞墙,想说“不是啦,是QR”,不过想想又懒得解释了,楼层也到了,就点头跟她白白了。回到我房间门口,想想要不要问问隔壁的韩国MM怎么回事,于是敲开了她的门,她刚刚才起床,还顶着个眼罩,我整装待发的样子估计把她吓坏了,她以为自己起来晚了,结果我告诉她我还没接到wakeup call而且我也不知道原来我们有wakeup call同时我还把wakeup的时间当成了pickup的时间云云,把她搞得哭笑不得。然后我说太抱歉了,不过你收拾好了能不能叫我一声,免得我又错过什么了。韩国MM点头说好,然后我回到房间里摘了帽子坐在沙发上左思右想昨天大头说关于起床时间的事、服务时跟乘客GY交流的事还有服务时紧张不紧张的事...然后伴着思想进入了小憩状态,直到门铃响起,我和MM一起下楼checkout~
故事说到这里,貌似也该唱片尾曲了。这是一次充满新鲜感的旅行,也是一次快乐地旅行。其实这种洋溢着新鲜感的工作挺棒的,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而新鲜感不仅可以激发兴趣,也能在新事物的刺激下长出新的神经突触神马的。不过一切都得看各人是不是愿意去敞开心扉接纳新鲜的血液混入自己原有的生命脉动,就像李欣频老师说的那样,每到一个地方就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混入当地人的特质,成为所谓的“混血儿”。去的地方越多,混的血越多,灵魂也就越饱满。写到这里,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旅行的意义。
我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说起,是第一次飞行还是最近的旅程,当你有太多话要说的时候往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所有的话都挤在一个出口处,结果“the exit is blocked”(这句话在emergency practical训练中已经说了无数次)。So,就想到哪写到哪吧,但愿我的意识流日志不要滔滔不绝喋喋不休。
我想,Zurich之旅真正让我爱上了cabin crew的工作。这次的CS是个中国人,已经飞了8年非常senior了。本来我还有点担心这次长途飞行自己能不能应付,因为这次的服务内容很多,要熟悉各种cart top云云。同时,我也不知道在这边待太久的中国人会不会特别冷漠,CS会不会觉得新人是累赘。飞之前很紧张,Alena在头一天还安慰我这个航班的服务很简单并告诉我一些tips,但我还是紧张到已经没有精力去考虑在苏黎世要怎么玩,当然,后来事实证明没必要担心,只要紧跟着去过那里的人的脚步,一定能找到最好玩的地方。Ok,言归正传~早晨8点的航班,凌晨3点起床,精心的收拾了自己,不是那么精心的收拾了行李,还做了早饭美美的吃了一餐后提上行李出发~Alena也是早上的航班,她是飞回莫斯科layover,正好可以回家休息休息,估计她相当happy。下楼正好遇到一个也在等班车的菲律宾女孩,她问我是飞哪里,我一时突然忘了自己的目的地了,想了一会魂魄才回到地球,告诉她是“Zurich~”,她很淡定的说“我也是。”oh~so nice~又遇到住一块的一起飞的人了,不过她已经飞了三年多了,面对一切都很淡定,不像我一惊一乍的。
到了T building以后,又是一样的signin,briefing,crew boarding。终于在briefing room见到了中国的CS,Karen,美女一枚。Briefing结束后她用中文跟我寒暄了几句which breaked the ice,而且没有想到的是,在整个航班上她都对我特别关照。因为我是新人,很多东西不懂,她很耐心的教我,有时候直接用中文跟我解释(突然想起来我的第二个航班的CS,一个马来西亚男人,在跟我解释的时候也相当耐心,有时怕我没听懂,直接用充满港台味的中文跟我说话,之后还一直问我假如遇到各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镜头切换回来>这次航班我本来以为我会是R3或者L1A,从这次航班crew的人数和common sense分析下来,我不会做其他的位置,谁知道CSD直接让我做L3,我勒个去,都跟他说了我是obs之后的第二个solo flight了~不过也还好,L3顶多就比R3多一个pass check的任务,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好几次忘了pass check,幸好老大很nice的原谅了我^0^。在整个航班上,我都很认真的服务,对每个乘客笑,对他们说Magic words,保证每个人都被服务到。这次航班跟我飞印度时有那么一点像,它们都有很多预定了特殊餐食的乘客,special meal一两份还好,如果很多的话特别容易出错。而且还有很多人明明没有预定SPML,还说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后来,CS直接说“你先serve European,这些印度人我来解决”thx god~不过说实话,我并不讨厌印度人,他们只是要求很多,但是其实人并没有那么坏,RP差跟国籍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能stereotype,当然也不排除有的nationality的确有点那什么,你们懂的~(原文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之后的内容都是现在补上的。看到这里,突然好爱自己的这份工作,爱飞行前的briefing,爱班车上大家的破冰谈话,爱security check,爱galley,爱bar service问客人要French Chardonnay还是Chilean Sauvignon Blanc,爱HB时问乘客Omlet with chicken sausage还是strawberry pancake,LD时要chicken还是beef,爱与乘客聊天,爱与crew八卦,爱layover大家相约出去玩,爱night stop小头点头说你们可以去dutyfree shop逛一下,爱turnaround结束一个sector时在后厨里抓紧时间歇息,爱航班结束checkout后身体疲惫心灵轻松坐上回家的班车遇到其他crew正赶来要去飞...当然还有dayoff时大把的时间自由支配^^~也许这份工作不是终生职业,但我永远都不会后悔当初决定来做这个尝试。)
话说终于到了苏黎世,landing时向窗外的惊鸿一瞥让我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真的太美了,跟飞行前在网上搜索到的美图一样,绿色的起伏的山坡,鳞次栉比的大大小小的房子,不过当时由于L3是坐在乘客面前,所以没敢露出太贪婪的表情去肆无忌惮的用眼睛收入越来越近的美景。Be professional,我提醒自己。于是故作淡定状,好让乘客觉得作为空姐的我已经几百次看到过这样的风景,见怪不怪了,而心里却暗骂为什么没把我安排在乘客看不到的Jump seat。
Passenger disembark之后,我们穿过Zurich的机场,经过了安检与immigration终于踏上了瑞士的土地。由于人生地不熟,飞之前又因为紧张的复习功课而没有搜索太多旅游的信息,于是我决定跟小头还有一个韩国的MM一起到机场附近走走,去见证landing时看见的美丽风景。找路对小头Karen来说完全不在话下,想必是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方向感也变得更好了。我和韩国MM跟着Karen向着臆想的田园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兴奋地拍着照聊着天。忽然一阵轰隆的呼啸声传来,我们抬头看见天空中一架白色的飞机直线掠过,冲入云霄,我赶紧抓拍下来,我们激动地将照片放大想知道是哪家航空公司的灰机,直到看清机尾上大大的酒红色羚羊logo,大家同时惊呼。尽管公司的飞机看了那么多遍,但在多哈以外的地方看见它们,亲切感还是会油然而生。我们一路拍一路找寻一路惊叹于越来越美的景色,而那片dreamland终于在我们三个同时的欢呼声中拉开帷幕,韩国MM本来没打算出来玩,但一见到这片美丽的土地,她连连说着“幸好我来了,再冷再累也值了”。我们在这里快乐地转圈、拍照、换装,然后说好不告诉别人这片“乐土”在哪里。当天色渐晚,我们也踏上了归途,途径一座屋顶插着瑞士国旗的两层小屋,透过窗户看见男主人在oven旁专注地做晚饭,很喜欢这样的画面,于是我举起相机将小屋拍下来,拍完手放下时却看见主人抬起头对我们微微一笑,突然有种幻觉周围响起了抒情的钢琴独奏...
冬末的苏黎世入夜时冷得刺骨,但我们竟然坚持走着回到了机场吃了我当时吃过的最贵的炒饭。回到酒店,发现浴缸边上放了一只橡皮鸭子,一下子觉得不泡澡就太对不起这只橡皮鸭了,哈哈。躺在软软的床上,我又开始胡思乱想,觉得这张床太舒服了,以后装修房子的时候要购入一张这样的床。。。
第二天又搞出了个小插曲,我们的wakeup call是上午9点,pickup是10点。我却以为9点就得到楼下乖乖地等pickup,结果收拾妥善后到了楼下发现没有一个人穿着跟我一样的制服,然后问了reception,她说QR目前还没有人checkout,我当下觉得奇怪,但还是上楼回房间,然后遇到了插曲里的插曲:跟一个泰国航空的小空姐一起进了电梯,跟她搭讪说了一句“sawadika~”,她也回了一句,然后发现我不是泰国人,便问“你是哪个航空的呀?China airline?”,我当时差点撞墙,想说“不是啦,是QR”,不过想想又懒得解释了,楼层也到了,就点头跟她白白了。回到我房间门口,想想要不要问问隔壁的韩国MM怎么回事,于是敲开了她的门,她刚刚才起床,还顶着个眼罩,我整装待发的样子估计把她吓坏了,她以为自己起来晚了,结果我告诉她我还没接到wakeup call而且我也不知道原来我们有wakeup call同时我还把wakeup的时间当成了pickup的时间云云,把她搞得哭笑不得。然后我说太抱歉了,不过你收拾好了能不能叫我一声,免得我又错过什么了。韩国MM点头说好,然后我回到房间里摘了帽子坐在沙发上左思右想昨天大头说关于起床时间的事、服务时跟乘客GY交流的事还有服务时紧张不紧张的事...然后伴着思想进入了小憩状态,直到门铃响起,我和MM一起下楼checkout~
故事说到这里,貌似也该唱片尾曲了。这是一次充满新鲜感的旅行,也是一次快乐地旅行。其实这种洋溢着新鲜感的工作挺棒的,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而新鲜感不仅可以激发兴趣,也能在新事物的刺激下长出新的神经突触神马的。不过一切都得看各人是不是愿意去敞开心扉接纳新鲜的血液混入自己原有的生命脉动,就像李欣频老师说的那样,每到一个地方就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混入当地人的特质,成为所谓的“混血儿”。去的地方越多,混的血越多,灵魂也就越饱满。写到这里,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旅行的意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